原子吸收习题.doc_第1页
原子吸收习题.doc_第2页
原子吸收习题.doc_第3页
原子吸收习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子吸收光谱法习题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1、19世纪中期,人们研究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火焰光谱时发现,_能够吸收同种原子发射的特征谱线这一重要现象。2、原子的吸收光谱是由 的跃迁而产生的。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具有不同的原子结构,因此不同原子具有不同的,它是元素的特征谱线。3、原子吸收光谱曲线反映了原子对不同频率的光具有_的性质。原子吸收光谱法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本质区别就在于 。4、在原子吸收分析中,为了定量的描述谱线的轮廓,习惯上引入了两个物理量,即_和_ 。5、原子吸收线的宽度主要由 _ 引起的,原子吸收光谱呈线状光谱,宽度约为_。6、多普勒变宽是由 _ 引起的,故又称为 。 _ 变宽则是由于吸光原子与蒸气中的其他粒子碰撞而产生的变宽,它随着气体压强增大而增加,故又称为 。7、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要求光源发射线半宽度 吸收线半宽度,且光源发射线中心频率与吸收线中心频率 。8、原子化系统的作用是将试样中 。原子化的途径有 和 。9、空心阴极灯光源发射的共振线被灯内同种基态原子所吸收产生 现象,灯电流越大,这种现象越 ,造成谱线 _。10、原子吸收分析用的火焰按燃气与助燃气比例不同可分为 、 、 三种类型,大多数元素的分析应选用 火焰,但对易氧化而成难离解氧化物的元素分析应选用 火焰,对碱金属的分析应选用 火焰。11、点燃火焰原子化器火焰的原则是_;以使火焰平稳的点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12、原子吸收分析常用的火焰原子化器是由、和组成的.13、无火焰原子化法应用最为广泛的是_,它是利用大电流通过_时所产生的_使置于其中的少量试液或固体试样蒸发和原子化。14、_是指试液中除了待测组分以外的其他成分的总体。实验中保持标准溶液与试液基体相同的目的是为了_。15、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的灵敏度是指能够产生_时所需要的待测元素的浓度16、原子吸收法测定钙时,为了抑制 PO43-的干扰,常加入的释放剂为 _ ;测定Be时,为了抑制Al3+的干扰,常加入保护剂 _ 或 _ 。二、选择题1、原子吸收光谱是 ( ) A分子的振动、转动能级跃迁时对光的选择吸收产生的B基态原子吸收了特征辐射跃迁到激发态后又回到基态时所产生的C分子的电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D基态原子吸收特征辐射后跃迁到激发态所产生的2、原子吸收分析中光源的作用是:A 提供试样蒸发和激发所需的能量; B 在广泛的光谱区域内发连续光谱;C发射待测元素基态原子所吸收的特征谱线; D 产生具有足够强度的散射光。3、 阴极灯构造是:A 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B 气待测元素作阴极,铂丝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C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灯内抽真空;D 待测元素作阴极,钨棒作阳极,内充低压惰性气体;4、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征谱线的光,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 )所吸收,由辐射特征谱线减弱的程度,求出待测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的方法。A 原子; B 激发态原子; C 基态原子; D分子或离子5、在原子吸收分析的理论中, 用峰值吸收代替积分吸收的基本条件之一是( )A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比吸收线的半宽度小得多B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要与吸收线的半宽度相当C吸收线的半宽度要比光源发射线的半宽度小得多D单色器能分辨出发射谱线, 即单色器必须有很高的分辨率6、原子化器的主要作用是( ) A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基态原子B 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激发态原子C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中性分子D将试样中待测元素转化为离子7、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目前常用的光源是 A 火焰 B氙灯 C 空心阴极灯 D交流电弧8、若原子吸收的定量方法为标准加入法时, 消除了下列哪种干扰?( )A分子吸收 B 背景吸收 C光散射 D基体效应9、在原子吸收分析中, 如怀疑存在化学干扰, 例如采取下列一些补救措施,指出哪种措施是不适当的( ) 。 A加入释放 B加入保护剂 C提高火焰温度 D改变光谱通带10、可以消除原子吸收法中的物理干扰的方法是( )。 A加入释放 B加入保护剂 C扣除背景 D采用标准加入法11、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析中, 能使吸光度值增加而产生正误差的干扰因素是( )A物理干扰 B 化学干扰C电离干扰 D背景干扰12、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检测器是( ) A光电池 B 光电管 C 光电倍增管 D感光板三、解释下列名词1、谱线半宽度2、积分吸收3、峰值吸收4、锐线光源5、特征浓度6、光谱通带四、计算题1、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ug.mL-1的Be标准溶液,测得其透射比为35,计算其灵敏度为多少?若已知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02,则该仪器对Be元素的检出限为多少?2、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试液中的Pb,准确移取50mL试液2份,用铅空心阴极灯在波长 283.3nm处,测得一份试液的吸光度为0.325,在另一份试液中加入浓度为50.0mg/L铅标准溶液300mL ,测得吸光度为0.670。计算试液中铅的质量浓度(g/L)为多少?3、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浆中锂含量时,取4份0.5mL血浆试样,分别加入浓度为0.0500mol.L1的LiCl标准溶液 0.0L,10.0L,20.0L,30.0L,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并摇匀,用Li 670.8nm分析线测得吸光度依次为0.201,0.414,0.622,0.835。计算血浆中锂的含量,以g.mL-1表示。三、解释下列名词1、 谱线半宽度原子吸收线轮廓上,峰值吸收系数一半处(K0/2)对应的吸收频率(或波长)范围。2、 分吸收基态原子所吸收的总能量称为积分吸收,即吸收曲线下所包括的整个面积。3、峰值吸收采用锐线光源,测定中心频率(或波长)位置的吸收系数,确定待测原子浓度。4、锐线光源能发射出谱线半宽度很窄的发射线的光源。5、光谱通带单色器出射光束波长区间的宽度。6、特征浓度能产生1%吸收或产生0.0044吸光度时所对应的被测定元素的质量浓度。以g.mL-1或g.mL-1/1%表示。四、计算题1、在2500K时,Mg的共振线285.21nm为31S031P1产生的,请计算激发态与基态原子数的比值。解:已知:.38061023 j.K18.616105 ev.K1 T2500K ,由光谱项得gig032、用标准加入法测定血浆中锂含量时,取4份0.5mL血浆试样,分别加入浓度为0.0500mol.L1的LiCl标准溶液 0.0L,10.0L,20.0L,30.0L,然后用水稀释至5.00mL,并摇匀,用Li 670.8nm分析线测得吸光度依次为0.201,0.414,0.622,0.835。计算血浆中锂的含量,以g.mL-1表示。解:又根据计算列表如下VuL0.010.020.030.0CLi/ug.mL-10.000.701.402.10A0.2010.4140.6220.835作ACLi图,得一校正曲线。将该曲线外推至与浓度轴相交,其交点至原点的距离便是血浆中锂的含量。 3、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以Ca422.7nm吸收线测定血清中的钙。配制钙标准系列溶液的浓度(单位mmol.L-1)分别为0.0,1.5,2.0,2.5,3.0,3.5,测得吸光度分别为0,0.43,0.58,0.72,0.85,1.00。取0.5mL血清加入9.5mL4三氯乙酸沉淀蛋白质后,清液喷入火焰测得吸光度为0.68。求血中钙含量为多少?如果血清中含有PO43,所得到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解:作AC曲线,由曲线上查得当A0.68时,CX2.24mmol.L-1血清中钙含量为如果血清中含有PO43,所得到的结果会偏低,因为生成Ca3(PO4)2。4、为检查原子吸收光谱仪的灵敏度,以2ug.mL-1的Be标准溶液,用Be234.86nm的吸收线测得透射比为35,计算其灵敏度为多少?解:五、简答题1、原子吸收光谱法中,为什么要使用锐线光源?该光源与钨灯光源显著差异在什么地方?为什么空心阴极灯可以发射出强度大的锐线光源?因为原子吸收光谱法中测量的是气态基态原子的吸收,由于原子光谱为线光谱,其吸收为窄带吸收,吸则宽度约为103nm数量级,所以要使用锐线光源。 该光源与钨灯光源显著差异是:一个是锐线光源(宽度窄,强度大),一个是连续光源。空心阴极灯的发射出强度大是同其特殊结构所至。2、在原子吸收光谱仪中对光源如何进行调制?为什么要进行光源调制?空心阴极灯在入射原子化器之前必须进行调制,将其辐射调制为周期性断续脉冲信号,并与检测器的交流放大频率同步。一般可采用空心阴极灯的脉冲交流供电电调制或采用机械调制(把直流信号改变为交流信号)。调制的目的是消除原子化器发射的干扰区别由空心阴极灯发射的辐射与原子化器中气态原子所发射的同一波长的辐射。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