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七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模拟考试(一)一. 语言积累和运用(40分)1. 根据原文,填写横线上的句子。(10分) ,愁云惨淡万里凝。 山光悦鸟性, 。 人有悲欢离合, 。 ,千树万树梨花开。 春蚕到死丝方尽, 。 ,甲光向日金鳞开。 枯藤老树昏鸦, , 。 ,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2. 选出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谬(ni)误 敝舆(y) 臆(y)想 逮捕(p)B. 杀戮(l) 危垣(hng) 两栖(q) 翌(y)日C. 咆哮(xio ) 龟(jn )裂 羁(j)留 嵩(sn g)山D. 醴(l)酪 湍(tun )急 檩(1n )粱 睥睨(n)3. 选出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 溃不成军 英姿涣发 别出心裁 关怀备至B. 微不足道 当务之急 莫名其妙 自立更生C. 呕心沥血 勃然大怒 变幻莫测 风尘仆仆D. 鞠躬尽瘁 家喻户晓 消声匿迹 挥洒自如4. 选出带点词词义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肆虐(残暴)不毛之地(指草木)漂砾(碎石)曾不盈寸(不满) B. 安然无恙(病)学力(历程)鲜为人知(很少)马革裹尸(包裹) C.文轩(有篷的车)绝类弥勒(极)市肆(店铺)兽铤亡群(疾走) D. 举世瞩目(全)惟妙惟肖(相似)历历数也(数目)年事渐高(年纪)5. 选出依次填入横线中恰当的词语的一项是( )(2分) “粗估”参数时候,要有 ;筹划昼夜不断的计算时,要有 ;决定方案时,要有 ,又要有 。A. 数学见地 物理直觉 稳健的判断 勇进的胆识B. 数学见地 勇进的胆识 物理直觉 稳健的判断C. 物理直觉 数学见地 勇进的胆识 稳健的判断D. 物理直觉 数学见地 稳健的判断 勇进的胆识6. 选出与上句衔接较好的一句是( )(2分)任何一个称得上“家”的人,他不但专精于一样,而且一定有广博的知识基础。没有一个不懂物理的化学家,没有一个不懂物理、化学的医学家, 。 A. 没有一个文学家对科学一窍不通。B. 也没有一个科学家对文学一窍不通。C. 没有一个一窍不通的文学家。D. 没有一个对科学一窍不通的文学家。7. 下列句子无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 他虽然很瘦,而且精神很饱满。 B. 从他的发言里,给了我很大的启发。C. 有无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功的至关重要。D. 回顾自己走过的道路,我深深地体会到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8. 下列句式特点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邓稼先是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 时候不早了,快点走吧。 地球是不是一个滚圆的正球体呢?A. 感叹句 陈述句 祈使句 疑问句B. 陈述句 感叹句 祈使句 疑问句C. 陈述句 感叹句 疑问旬 祈使句D. 感叹句 祈使句 陈述句 疑问句9. 指出非主谓句的一项是( )(2分) A. 今天星期一。 B. 多美的大草原啊! C. 他这个人性格温和。 D. 叶子就是一个食品加工厂。10. 选出语气表达最强一句是( )(2分)A. 大家都说他语文学得好。B. 没有一个人不说他语文学得好。 C. 没有人说他语文学得不好。 D. 他语文学得好。 11. 当前一些广告词滥用谐音,不利于语言规范化,请恢复下列成语的本来面目(改在后面的横线上)(2分) 一明惊人(眼病治疗仪广告) 骑乐无穷(摩托车广告) 咳不容缓(止咳露广告) 默默无蚊(驱蚊片广告) 12. 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的画“”(10分) 陈涉世家属于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中的“世家” 。( ) 传记体包括自传、人物评传、文学传纪、回忆文章等,大多是记载、评述中外名人生平事迹的传纪类文章。( )鲁迅自传是“传”的文体,送董邵南游河北序是为朋友所写赠序。( ) 梵高是欧洲现代绘画史上一位传奇人物,他是波兰著名画家。( )“那最轻盈,站得最高的云,叫卷云”,用的是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食物从何处来是说明文,所用的说明顺序是时间顺序。( )墨子一书,现在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述墨子言行的辑录。( ) 水调歌头 山坡羊 天净沙都是词牌名, 明月几时有 秋思 潼关怀古是题目。( )。 与朱元思书选自艺文类聚,是北朝文学家吴均所写的一篇骈体文。( ) 阿西莫夫是美国著名科普柞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 二. 课内文言文阅读(35分) (一)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 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 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 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夜篝火,狐鸣呼日“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25分) 13. 给文中加点字注音: 行 度 数 卜 罾 王14. 找出以上文段中的三个通假字并解释: 通 : 通 : 通 : 15. 从以上文段中找出四个古今异义字并解释: 古: 今: 古: 今: 古: 今: 古: 今: 16. 选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A. 失期,法皆斩。 B. 乃丹书帛曰“ 陈胜王 ”,置人所罾鱼腹中。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D. 卒皆夜惊恐 17.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B.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车六七百乘,卒数万人 C.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D.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18.陈涉世家节选自(1) ,是中国第一部(2) 体(3) 史,共约(4) 篇,记载了自传说中的(5) 到(6) 后期共(7) 多年的历史大事和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情况。(8) 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作者是(9) 朝杰出的(10) 家、(11) 家(12) 。19. 翻译句子及加点词语:(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2)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0. 用原文回答下列问题: (1)陈胜、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陈胜是怎样为起义做舆论准备的? (二)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_,_,_ _。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干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10分) 21. 按原文填空。22. 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23. 给下列多义词选择恰当的解释: (1)一食或尽粟一石 ( )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食不饱 ( )A. 吃 B、同“饲”,喂养 C、吃一顿(2)食或尽粟一石 ( )食之不能尽其材 ( ) A. 全部 B. 消失 C. 吃光 D. 竭尽 (3)策之不以其道 ( )执策而临之 ( )A. 鞭打 B. 鞭子 C. 谋划24. 阅读本文,按要求回答问题: (1) 这是一篇寓言性的杂文,采用比喻的写法,用千里马比喻 ,用伯乐比喻 ,全篇对统治阶级 作了有力的揭露。(2)形象、全面地总结了“食马者”“不知马”的表现的句子是 (3)点明文章中心的句子是 三. 课内现代文阅读(15分)(三)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 (A. 学历 B. 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 (A. 寄住 B. 寄宿)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的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的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 (A. 无需 B. 无须)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 (A. 投落 B. 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 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 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 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 因为我的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 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 学, 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 学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25. 本段文字的作者是 ,原名 ,他是我国 代著名的无产阶级 家、 冢、 家。(3分)26. 选文叙事的顺序是按照 的推移和 的转换来安排的。(1分)27. 按原文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只填字母,2分)28. 选文第一段中的破折号在这里起到了 的作用。(1分)29. 选文第二段叙述的是“我”求学的经历,十年中到过许多学校求学,它们依次是: (2分)30. “我决意学医”的原因是什么? “我”又是出于什么考虑决定弃医从文的? 从这里可以看出“我”是怎样的人?(必须用原文回答)(3分)31.“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中的“不好”一词与“我在留学时候,只在杂志上登过几篇不好的文章”中的“不好”一词在表达的语义和语气上是否相同,请说明理由。(3分)四. 课外阅读,完成后面练习。(10分) 海中听海丛维熙海能听吗? 许多文艺作品都是从视觉上展示大海的形象的。而法国现代派电子音乐作曲演奏家亚尔,在艺术长廊中别出心裁,他将万顷波涛,浓缩于盘小小磁带之中,只要你按一下音响的键盘,咆哮的大海就在你的头脑中手舞足蹈了。它时而疯狂,时而娴静;时而 ,时而温柔:时而 ,时而絮语从中,我听到了大海深沉的呼吸,我觉得我认识了海,并从大海中汲取了无穷力量。那次,我远行南海西沙群岛,便把亚尔的海带上,一则解除漫漫航程上的寂苦,二则想和真实的海作个比较;眼睛眺望着真实的海,耳中听着音乐旋律中的海,不是一件很有情趣的事情吗?那天,船艇行驶在琛航岛和珊瑚岛之间,23号强台风在太平洋生成,旋即横扫菲律宾,又从南沙而西沙。入夜,船艇只好在大海中抛锚,涌浪卷起锚链撞击甲板的哐啷哐啷的巨响声,首先把亚尔的海撕裂成碎片!海咆哮了。 海疯狂了。 耳机中的海迅速褪色,变成缕缕游丝,而我身下的海,则排天而来。狂浪飞上甲板,又折然飞去,眼前一片浑浊,一条两千多吨重的船,竟像一片树叶一样,上下飘飞,似已被风浪夹携到浪的漩涡、海的深渊中去了一般。耳机滑落,我像醉汉一样在舱内踉跄,活生生的海,用它全部蛮劲。一会儿把我抛向高空,一会儿又把我掷向谷底。海似乎正在翻身,它痉挛着、霹颤 着、呐喊着、厮杀着,把积蓄在体内的原始势能迸发出来,把浪甩向夜空去和星月接吻,把船埋进海底去造访死亡之谷。在这一霎间,我突然感到世界上一切描绘和 吟唱海的艺术,都己宣告死亡;亚尔电子音乐中的海,在真正的海啸面前,似成了干涸的无水之塘,他写在五线谱上那些音符,一律变成了僵死的小小蝌蚪!对比我 身下发了疯的大海,虽更有诗情画意,但却少了海的神韵和海的性格。 于是,我往日对海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