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匀变速直线运动。2、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的特点。3、理解vt=v0+at中各物理量的意义,会用vt=v0+at解决相应问题。课前导读:1物体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增大,这个运动叫做 ;如果物体的速度随着时间均匀减小,这个运动叫做 。2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 的直线,如图1所示。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 的直线,如图2所示,a表示 ,b表示 。4v-t图象倾斜程度,即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公式是:vt = , 其中at表示整个过程中的 ,v0表示物体的 。课上例题:例1:汽车以4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2的加速度加速,10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动手试试:1、 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m/s2,如果在2s后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多少?2、某汽车正以12m/s的速度在路面上匀速行驶,前方出现紧急情况需刹车,加速度大小是6m/s2,求汽车5s末的速度。学习总结:课后研讨1、以54 km/h的速度在水平公路上匀速行驶(1)若汽车以0.5 m/s2的加速度加速,则10 s后速度能达到多少?(2)若汽车以3 m/s2的加速度减速刹车,则3 s后速度为多少?6 s后速度为多少?2、火车正常行驶的速度是54km/h,关闭发动机后开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6s末的速度是43.2 km/h。求:(1)火车的加速度。(2)15 s末的速度。(3)45 s末的速度。3、某汽车在某路面紧急刹车时,加速度的大小是6 m/s2,如果必须在2s内停下来,汽车的行驶速度最高不能超过多少?如果汽车以最高允许速度行驶,必须在1.5s内停下来, 汽车刹车匀减速运动加速度至少多大?4、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加速度为5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4s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接着又经过5s匀减速直线运动后静止,全程所花总时间为10s,求(1)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大小(2)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的加速度(3)物体在6s末的速度大小(4)作出物体运动的v-t图象5、卡车原来用10ms的速度匀速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因为道口出现红灯,司机从较远的地方即开始刹车,使卡车匀减速前进,当车减速到2ms时,交通灯转为绿灯,司机当即放开刹车,并且只用了减速过程的一半时间卡车就加速到原来的速度,从刹车开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完形填空:暖心故事-2026年中考英语一轮复习
- CN120205008A 一种用于光伏一体化玻璃釉料的均匀混合搅拌装置
-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复习讲义)-2026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山东专用)原卷版
- 天津和平区某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
- 诗词赏析15首(原卷版)-2023-2024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
- 人生之舟(第四单元)-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阅读素养通关训练(解析版)
- 老师不做课件的原因
- 配眼镜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外墙外保温系统用建筑密封胶》编制说明
- 2025年度绿色建材砂石料采购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党建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 精神医学伦理与法律培训试题(附答案)
- 海外直播活动策划方案
- 新职业旅游英语课件下载
- 多发性骨折护理
- 实证分析中的企业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探索
- 2025至2030中国殡葬行业市场运行分析及发展前景报告
- 关于卫生院“十五五”发展规划(完整本)
- T/CCT 004-2020煤用浮选起泡剂技术条件
- 驾校合作入股协议书
- 仪器行业标准体系的构建与优化-洞察阐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