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doc_第1页
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doc_第2页
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doc_第3页
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doc_第4页
超高过渡段超高值计算模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路超高过渡段超高值的简便计算方法摘 要:本文提出了根据超高过渡的特点、类型来确定超高过程中的特征断面,并对超高过渡过程进行分段处理的思路;然后给出了任意超高过渡段内任意断面的超高横坡和超高值的简单计算公式。关键词:超高;特征断面;超高过渡段;横坡Model of calculating Superelevation for Highway Superelevation TransitionAbstract:The thought of defining characteristic section and dividing the superelevation transition segment into several smaller segment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ypes of superelevation transition segment is put forward . On this base, the simple method for calculating cross section gradient and superelevation value of any cross section within any superelevation transition segment is presented.Key words:superelevation;characteristic section;superelevation transition segment;cross section gradient0 引言当平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半径时,圆曲线上就需要设置全超高,由直线路段的双向横坡过渡到圆曲线上的单向全超高横坡时,需要设置超高过渡段。因为圆曲线段的超高横坡度为定值,所以圆曲线上的超高值的计算相对较简单。而过渡段的超高值计算由于超高过渡方式和设计高的位置的不同,使过渡段上的超高计算比较麻烦。目前的教材以及一些参考书中只给出了横断面上各特征点的超高值计算公式。对应每种超高方式,均给出一组计算公式,公式复杂,且较难理解,不利于实际使用,也不利于计算机编程。通过对超高过渡实质的分析,并考虑超高过渡的特点和类型,结合计算机编程的要求,本文提出了超高过渡段上任意桩号处,横断面上任意点的超高值计算简单的方法。1 超高过渡方式(1)无中间带的公路无中间带的公路的超高方式有三种:绕行车道中心旋转(简称绕中轴旋转)、绕未加宽未超高的内侧路面边缘旋转(简称内边轴旋转)(图1)和绕未加宽未超高的外侧路面边缘旋转(简称外边轴旋转)。在实际的设计中,只有前两种较常用。绕中轴旋转一般用于旧路改建,绕内边轴旋转用于新建公路。(2)有中间带的公路有中央带的公路的超高方式有三种: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图2)和绕中间带中心旋转。第一种方法适用于各种宽度的有中间带的公路,第二种方法适用于车道数4的公路或分离式断面的公路,第三种方法适用于中间带宽度4.5m的公路。在实际的设计中应用较多的是第一种和第二种方法。a)绕行车道中心旋转 b) 绕边线旋转图 1 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图1中:B行车道宽度(m);超高横坡度;路拱横坡度;bj路肩宽度(m)。a)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b)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图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图2中:B半幅行车道宽度(m);b1左侧路缘带宽度(m);b2右侧路缘带宽度(m);超高横坡度;路拱横坡度;bj1硬路肩宽度(m);bj2土路肩宽度(m)。2 超高过渡特征横断面21无中间带的公路无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主要有绕中轴旋转和内边轴旋转两种。两种方法超高过渡方式在超高过渡过程中的特征横断面如下。 (1)绕中轴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外侧车道达到与内侧车道相同的路拱横坡后(临界断面),整个断面再绕路中线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在整个超高过程中,共有三个特征横断面,如图3所示。路中线(旋转轴)外侧路面边缘线内侧路面边缘线a)纵断面图 断面 断面 断面 b)特征横断面图图3 绕中轴旋转(2)绕内边轴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外侧车道达到与内侧车道相同的路拱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曲线内侧未加宽前的路面外侧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如图4所示。在整个超高过渡的过程中,也有三个特征横断面,如图4所示。旋转轴内侧路面边缘线路中线外侧路面边缘线a)纵断面图断面 断面 断面 b)特征横断面图图4 绕内边轴旋转22有中间带的公路在实际的设计中,有中间带公路常用的超高方式有两种,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和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下面介绍这两种超高方式的特征横断面。(1)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维持原水平状态,内外侧都从超高缓和段起点开始超高。超高过渡段的纵断面示意图如图5,图中仅示出旋转轴和行车道外侧边缘(包括路缘带)。在整个超高过程中,只有两个特征横断面,如图5所示。内侧路面边缘线外侧路面边缘线旋转轴、路中线(中央分隔带边缘)a)纵断面图 断面 断面 b)特征横断面图图5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2)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将两侧行车道分别绕各自的行车道中心线旋转,使之各自成为独立的单向超高断面,此时中央分隔带两边缘分别升高与降低而成为倾斜断面。内外侧都从超高缓和段起点开始超高,超高过渡段的纵断面示意图如图6,图中仅示出旋转轴、和行车道外侧边缘(包括路缘带)。在整个超高过程中,只有两个特征横断面,如图6所示。外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轴内侧路面边缘线内中央分隔带边缘外侧路面边缘线a)纵断面图 断面 断面 b)特征横断面图图6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23超高特征横断面与超高段落划分无中间带的公路在超高过渡的过程中的三个特征断面把超高过渡过程分为两段,有中间带的公路在超高过渡过程中的两个特征断面把超高过程分为一段。为了便于计算和计算机编程,把位于两个超高段之间的不超高的部分,也作为是一个超高段落,其任意断面的横坡为定值,等于路拱横坡;同样,把全超高的部分也作为是一个超高段落,其任意断面的横坡也为定值,等于圆曲线上的超高横坡,见表1。另外,道路中心线把道路分为左右两幅,每一幅的路面横坡再超高过程中始终为一单向横坡。对于每一幅而言,根据超高过渡的特征横断面对其进行分段,把每两个特征横断面之间分为一个超高段落。为了计算和理解的方便,在计算超高值时,将道路分为左右两幅来分别考虑,并以路中线为超高值计算基准线,即横断面上任意点的超高值,均指相对于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抬高值或降低值。对于每一幅而言,每个横断面的路面横坡有正负之分,这样规定:路面外侧边缘比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高,其横坡值就为“”,路面外侧边缘比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低,其横坡就为“”。例如图3、4、5、6中断面的两侧横坡均为负值,、断面左侧为正值,右侧为负值,直线路段的路拱横坡也为负值。本文所提到的所有的横坡都有正负之分。下表为某一公路的一段的超高段落划分结果,数据分左右两侧,每一侧的每两行数据组成一个超高段落。表1 超高分段数据特征断面序号左侧右侧备注土路肩横坡(%)行车道横坡(%)桩号行车道横坡(%)土路肩横坡(%)132K0+000.00023232K1+028.665(ZH)23超高起点322K1+056.66522临界断面455K1+098.665(HY)55全超高段起点555K1+164.653(YH)55全超高段终点622K1+206.65322临界断面732K1+234.653(HZ)23超高终点832K1+600.000233 任意断面路面横坡值及超高值计算31任意两个特征断面间的路面横坡值计算由于超高过渡采用的是线性变化过渡的,所以对于每一幅而言,其任意两个特征横断面之间的任意断面的横坡也是线性变化的,因此,每一幅的任意两个特征横断面之间的任意断面的路面横坡用(1)式计算: (1)式中: 左幅(或右幅)距特征横断面K距离为x的横断面横坡值; 特征横断面K的横坡; 特征横断面K+1的横坡;任意断面至特征横断面K的距离(m);特征横断面K与特征横断面K1之间的距离(m);任意断面的横坡采用(1)式计算,当大于零时,表明该侧横断面的路面比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高;当小于零时,表明该侧横断面的路面比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低;当等于零时,表明该侧的路面为水平面。32行车道上任意点超高值计算由前面的规定可知,横断面上左右两侧的超高值要分别计算,横断面左右两侧行车道上的各点的超高值均是相对于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的超高值,对于不同的超高方式和设计高程的位置,路中线本身相对于设计高的超高值会不同,因此首先需要确定路中线相对于设计高的超高值,然后再计算每一幅横断面上各点相对于路中线的超高值。(1)绕中轴旋转绕中轴旋转时,路中线在整个超高过程中保持不动。当设计高的位置在路中线时,路中线的超高值为零;当设计高的位置在路基边缘时,路中线的超高值为一定值(见图7): (2) 式中:土路肩横坡度; 土路肩宽度(m)。其余符号同前。设计高位置路中线 图7 绕中轴旋转路中线超高值(2)绕内边轴旋转绕内边轴旋转时,第一段从超高起点至超高临界断面之间,路中线保持不动,此时超高起点与超高临界断面的路面横坡的绝对值相等。而第二段从临界断面至全超高断面之间,路中线逐渐抬高。因此,第一段的路中线的超高值为零,当设计高的位置在路基边缘时,第一段的路中线的超高值为一定值,用(2)式计算。设计高位置路中线设计高位置路中线当设计高的位置在路中线时,第二段路中线的超高值用(3)式计算,见图8 a)。当设计高的位置在路基边缘时,第二段路中线的超高值用(4)式计算,见图8 b)。 a) b)图8 绕内边轴旋转路中线超高值 (3) (4) 式中:第二段之间的任意断面横坡度,用(1)式计算; 其余符号同前。(3)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时,中央分隔带边缘保持不动。设计高的位置在中央分隔带边缘,所以中央分隔带边缘的超高值为零。(4)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时,平曲线内侧,中央分隔带边缘升高,外侧则降低。内侧的升高值与外侧的降低值均可以采用(5)式计算。计算中应注意,计算哪一侧中央分隔带边缘的超高值,就应采用哪一侧的路面横坡来计算。 (5) 式中符号同前。表2列出了的计算公式。表2 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的超高值计算公式超高方式设计高的位置备注路基边缘路中线绕中轴当时用式;当用式。绕内边轴 中央分隔带边缘绕中央分隔带边缘绕各自行车道中心计算出任意横断面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处的超高值后,以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为基准,就可以根据该断面处左右侧的横坡与宽度来计算任意点的超高值。横断面上任意点的超高值可以采用下式计算: (6)式中:横断面上任意点的超高值(相对于设计高的高差)(m);计算点到路中线(或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横向宽度(m);其余符号同前。33路肩上任意点超高值计算用式(1)和(6)可以计算出路面上任意点超高值。计算路肩上任意点的超高值,要先计算出路肩与行车道相连点A的超高值,然后根据路肩的横坡计算出其超高值。路肩上任意点的超高值采用式(7)计算。路肩横坡的计算方法与路面的横坡计算方法一样,这里不再赘述。 (7)AA图9 路肩上超高值计算4 计算步骤计算超高值的步骤如图10所示。计算超高临界断面桩号确定超高特征断面位置划分超高段落确定左右两幅每一超高段落的起终点桩号和横坡判断要计算的断面位于哪一超高段落计算该断面左右幅的横坡计算该断面路中线的超高值计算该断面上各点的超高值图10超高值计算步骤5 结 语结合超高过渡的特点、类型和超高过渡的实质,来确定超高过程中的特征断面,并根据超高特征断面对超高过程进行分幅和分段处理,然后根据超高过渡为线性超高过渡的实质,提出了任意超高过渡段内任意断面的超高横坡计算公式和路中线超高值方法。并给出了超高过渡段上任意桩号处,横断面上任意点的超高值计算简单的方法。这种方法计算过程简单,原理清楚,易于理解和计算,特别适合与计算编程,能够灵活处理各种超高情况。参考文献:1 张雨化道路勘测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