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1页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2页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3页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4页
机械原理课程实验教学大纲.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1、机械设计基础11-1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11-2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大纲3、机械制造基础42-1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42-2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车辆工程)62-3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机电一体化)82-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2-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热能与动力工程)122-6机械制造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数控、模具、汽修)143、工程图学163-1工程图学实验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材料)163-2工程图学测绘实习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材料)183-3机械制图与CAD实验教学大纲(机电一体化)20 3-4机械制图实践教学大纲(数控技术、模具、汽修、水动223-5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大纲(数控、模具、汽修)24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274-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274-2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294-3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模具设计与制造)314-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实验教学大纲(数控技术)335、液压技术351机械设计基础1-1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Design课程编号:080320012 课程学时:70 实验学时:6 总学分:4 适用对象:机械类各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大纲修订者:刘显贵大纲审核人:唐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根据国家教委1995年修订颁发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本实验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了解机器的基本组成要素就是机械零件,掌握常用机构和典型机械零件的工作原理、特点、选用,以及机械零件的摩擦磨损、润滑原理及机械零件工艺性、标准化等,从而获得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技能的基本训练,增强学生对机械的感性认识。另外,通过机构创新设计、拆装与结构分析和机械传动设计等实验,以增加学生的综合实验能力。实验前要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本次实验的实验项目、内容。在实验过程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积极提问、认真做好各种试验参数记录,写出实验报告,以便进行考核和评分。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名称内 容 提 要实验要求实验时数实验类型备注01机构及机械零件认识在陈列室由教师结合展柜、讲解、答疑,学生参观提问。必开2演示02机构运动简图测绘根据不同专业测绘不同运动模型的机构运动简图。选开2综合03刚性转子动平衡掌握试验机的工作原理;掌握校定转子动平衡方法。选开2验证04LZS螺栓联接综合实验台静动态实验了解螺栓联接在拧紧过程中各部分的受力情况;计算螺栓相对刚度。选开2验证05带传动测量转矩,转速;绘出效率及滑动曲线。选开2验证06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掌握减速器的结构原理;轴与轴承、齿轮的联结方式及定位;测量主要参数,熟悉箱体、轴类零件的结构工艺及其特点。选开2综合07齿轮传动设计虚拟实验运用齿轮传动设计程序进行多组参数的齿轮传动设计,并比较不同参数的设计特点。选开2设计四、与其它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工程力学、机械制图、金工实习。学生必须在学习完上述课程后方可进入本课程学习,进行实验。五、考核与报告根据实验指导书要求写出实验分析报告,交实验指导教师批阅。六、主要仪器设备每个实验的设备及器材配置,参见相应的实验指导书。主要的实验设备有:动平衡机、带传动试验机、小型台式封闭功率式齿轮试验台等。七、实验地点机械基础实验室。八、实验教材与参考用书刘显贵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教材);孙宝钧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2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大纲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Design课程编号: 课程学时:2/3周 学分:2/3适用对象:机械类各专业学生大纲修订者:刘显贵大纲审核人:唐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课程设计作为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之一,主要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1)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课程设计;(2)设计题目为一般机械装置(主要为减速器)。3周课程设计的设计工作量相当于以两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配为最低要求;2周课程设计的设计工作量相当于以单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主体的机械传动装配为最低要求;(3)每个学生至少应完成:1号装配图1张和4号零件图2张,设计说明书约60008000字。课程设计完成后每个学生应进行答辩,成绩应单独记分。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主要的内容如下:(1)能从机器功能要求出发,制订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2)能按机器的工作状况分析,建立相应的计算模型,并计算出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能全理选择零件材料,正确计算零件的工作能力和确定零件尺寸;(3)能考虑制造工艺、使用维护、经济和安全等问题,对机器、零件进行结构设计和创新设计;(4)绘制机器装配图和零部件的零件图,编写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学时应安排23周集中的全天工作时间,其间不得安排其它的教学内容;三、本课程的性质与适用对象机械类各专业必修课四、建议选用参考书目1 孙宝钧主编.机械设计(第七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 朱家诚、王纯贤主编.机械设计基础.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3 朱家诚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 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4 周开勤主编.机械零件手册(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5 徐灏主编.机械设计手册(第2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制造基础2-1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学时与学分:40(讲授),8(实验),3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授课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尹懿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基础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为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了解本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特点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二、实验课程内容和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焊接接头组织观察及焊接工艺分析综合专业必修通过观察焊接接头组织,了解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和性能;了解不同焊接方法对焊接热影响区大小的影响。22典型轴类零件测绘、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分析综合专业必修对典型轴类零件测绘、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分析43铁碳合金金相组织观察操作验证专业必修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成分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各特征,运用Fe-Fe3C相图分析各种显微组织形成过程。2合计8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四、教与学的建议1教师要在实验前,通知学生做好预习。2教师要在实验的开始,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并学生做好示范实验。3教师在实验时,认真指导和监督学生实验。4学生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6.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内部教材参考书:1 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第2版)2 韩春鸣机械制造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泓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2-2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基础B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学时与学分:28(讲授),4(实验),2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授课对象:车辆工程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尹懿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基础B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为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了解本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特点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焊接接头组织观察及焊接工艺分析综合专业必修通过观察焊接接头组织,了解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和性能;了解不同焊接方法对焊接热影响区大小的影响。22铁碳合金金相组织观察操作验证专业必修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成分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各特征,运用Fe-Fe3C相图分析各种显微组织形成过程。2合计4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四、教与学的建议1教师要在实验前,通知学生做好预习。2教师要在实验的开始,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并学生做好示范实验。3教师在实验时,认真指导和监督学生实验。4学生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6.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机械制造基础B实验指导书自编内部教材参考书:1 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第2版)2 韩春鸣机械制造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泓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3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学时与学分:36(讲授),4(实验) 2.5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授课对象:机电一体化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尹懿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基础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为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了解本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特点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铁碳合金金相组织观察操作验证专业必修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成分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各特征,运用Fe-Fe3C相图分析各种显微组织形成过程。22碳钢的热处理设计专业必修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过程;掌握和设计热处理工艺。2合计4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四、教与学的建议1教师要在实验前,通知学生做好预习。2教师要在实验的开始,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并学生做好示范实验。3教师在实验时,认真指导和监督学生实验。4学生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6.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内部教材参考书:1 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第2版)2 韩春鸣机械制造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泓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 2-4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学时与学分:48(讲授),8(实验),3.5 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授课对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尹懿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为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了解本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特点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焊接接头组织观察及焊接工艺分析综合专业必修通过观察焊接接头组织,了解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和性能;了解不同焊接方法对焊接热影响区大小的影响。22典型轴类零件测绘、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分析综合专业必修对典型轴类零件测绘、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分析43铁碳合金金相组织观察操作验证专业必修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成分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各特征,运用Fe-Fe3C相图分析各种显微组织形成过程。2合计8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四、教与学的建议1教师要在实验前,通知学生做好预习。2教师要在实验的开始,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并学生做好示范实验。3教师在实验时,认真指导和监督学生实验。4学生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6.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内部教材参考书:1 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第2版)2 韩春鸣机械制造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泓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2-5机械制造技术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学时与学分:26(讲授), 6(实验),2 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授课对象:热能与动力工程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尹懿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为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了解本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特点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焊接接头组织观察及焊接工艺分析综合专业必修通过观察焊接接头组织,了解低碳钢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组织变化和性能;了解不同焊接方法对焊接热影响区大小的影响。22典型轴类零件测绘、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分析综合专业必修对典型轴类零件测绘、选材及加工工艺路线的制定与分析4合计6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四、教与学的建议1教师要在实验前,通知学生做好预习。2教师要在实验的开始,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并学生做好示范实验。3教师在实验时,认真指导和监督学生实验。4学生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6.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内部教材参考书:1 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第2版)2 韩春鸣机械制造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泓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2-6机械制造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数控、模具、汽修)机械制造基础A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anufacturing课程编号:学时与学分:56(讲授),4(实验),4 学分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工程力学授课对象:数控技术、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修与维修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尹懿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造基础A的实验课程是理论教学的重要的补充,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课程内容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为刚刚接触本专业的学生,提供一次了解本专业的实验方法和特点的机会,通过实验使学生初步掌握与此相关的实验技巧。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铁碳合金金相组织观察操作验证专业必修使用显微镜观察不同成分铁碳合金在平衡状态下的显微组织各特征,运用Fe-Fe3C相图分析各种显微组织形成过程。22碳钢的热处理设计专业必修了解碳钢的基本热处理(退火、正火、淬火及回火)工艺过程;掌握和设计热处理工艺。2合计4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四、教与学的建议1教师要在实验前,通知学生做好预习。2教师要在实验的开始,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和原理,实验内容和步骤,并学生做好示范实验。3教师在实验时,认真指导和监督学生实验。4学生实验前认真做好预习,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了解实验内容和步骤,以及注意事项。5学生实验过程中必须服从指导教师的指导,严格遵守安全及设备操作规章制度。6.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认真记录好实验数据,实验完毕后,实验数据及结果经指导教师认可,并在规定时间内交实验报告。五、实验教材与参考书教材:机械制造基础实验指导书自编内部教材参考书:1 孙学强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4(第2版)2 韩春鸣机械制造基础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3 王泓机械制造基础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63工程图学3-1工程图学实验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材料)工程图学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课程代码:学时:12 学分:1适用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大纲撰写人:习俊梅大纲审核人:唐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工程图学实验是一门重要技能基础课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AutoCAD 2006的绘图、编辑、标注等基本命令的学习及对绘图环境和绘图工具的设置方法的分析与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对AutoCAD 2006有足够了解,能绘制二维机械图纸,输出满足国家标准的图纸,达到绘图员水准。二课程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本实验分配如下: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实验时数实验一 掌握基本绘图命令验证性实验2实验二 掌握修改命令验证性实验2实验三 图层的设置.验证性实验2实验四 掌握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命令设计性实验2实验五 掌握图案填充和块命令设计性实验2实验六 绘制零件图综合性实验2四推荐教材及参考书工程图学实验指导书,习俊梅编教 材:计算机绘图涂晓斌主编 江西高教出版社 2007年参考书:AUTOCAD2006基础教程王群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五、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3-2工程图学测绘实习教学大纲(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材料)工程图学测绘实习教学大纲英文名称:Engineering Graphics Measurement and Portray课程代码:学时:一周 学分:1分适用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车辆工程专业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大纲撰写人:习俊梅大纲审核人:唐刚一、 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教学目的:(1)进一步学习装配图知识,掌握零件、装配件的测绘方法与步骤。(2)培养和提高学生对装配件的测绘能力和设计制图能力。(3)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学要求(1) 通过对装配件的拆卸、组装、全面了解装配件的工作原理、用途、构造和各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弄清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和装配连接关系。(2) 测绘图样(包括零件草图)应做到:视图选择合理、得当,内容表达完整、准确,尺寸标注清晰、齐全,字体工整,图面整洁。(3)零件图、装配图应该注写必要的技术要求。技术要求的选择要合理,可用。(4)零件图与装配图的对应结构尺寸应一致,技术要求应相同。二、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1、测绘的内容 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机盖、机座、齿轮、齿轮轴、轴、滚动轴承、键等零件组成,是工程上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部件。2、制图测绘的任务(1)零件测绘草图一套;(2)手工绘制装配图一张(1#图纸)3、测绘工作安排测绘工作量及进度计划表 序号内 容图纸时间(天)1布置测绘任务,阅读测绘指导书,拆卸部件0.52画全部零件草图(标准件除外)153减速器装配图A1一张254总结、验收、上交0.55合计50三、制图测绘的步骤及要求课题一 拆卸零件,绘制装配示意图1 正确使用适当工具,并按顺序进行拆卸。2 装配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拆卸零部件时,要根据装配关系有顺序地拆卸,并作适当记录,以免装配时产生困难。拆卸后的零件要保管好,防止丢失零件。拆卸中要深入了解零件作用和装配关系,为测绘零件作好准备。课题二 画零件草图1 零件图的正确表达方法。2 徒手绘制零件草图的方法。3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测量各个尺寸并进行合理标注。4 查阅有关书籍及资料,确定零件的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形位公差等技术要求。草图应具备零件工作图的全部内容,目侧比例,应保持各部分形体结构的比例关系,同时要求比例清晰,标注尺寸无差错,字体要工整,要求用方格纸画草图,便于控制图形大小。课题三 画装配图1合理选用装配图表达方法。2 装配图中的尺寸标注。3 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明细栏、标题栏的画法及填写方法。4 配合代号等技术要求的标注。装配图必须表达清楚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传动关系、连接方式和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四、教材与参考书教 材:自编五、考核方式从纪律、实习过程检查和测绘成果三方面综合考评3-3机械制图与CAD实验教学大纲(机电一体化)机械制图与CAD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chanical drawing and CAD课程编码:学时:16 学分:1适用对象:机电类专业大一学生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大纲撰写人:习俊梅大纲审核人:唐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图与CAD实验是机电一体化专业的一门重要技能基础课程。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对AutoCAD 2006的绘图、编辑、标注等基本命令的学习及对绘图环境和绘图工具的设置方法的分析与学习,从而使学生能对AutoCAD 2006有足够了解,能绘制二维机械图纸,输出满足国家标准的图纸,达到绘图员水准。二、课程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实验内容实验类型实验时数实验一 图层的设置.验证性实验2实验二 掌握基本绘图命令验证性实验2实验三 掌握修改命令验证性实验2实验四 掌握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命令设计性实验2实验五 掌握图案填充和块命令验证性实验2实验六 绘制零件图综合性实验2实验七 绘制装配图综合性实验2实验八 脚本文件、幻灯片、图形与文档的转换验证性实验2三 、推荐教材及参考书机械制图与CAD实验指导书,教 材: 计算机绘图涂晓斌主编 江西高教出版社 2007年参考书: AUTOCAD2006基础教程王群主编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四、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标准是:1实验前做好预习报告,实验中按实验规程和要求进行实际操作,实验后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占50%2实验态度及实验中表现占20%。3实验报告质量(含实验数据齐全,有指导教师审阅签字,报告内容全面完整,相关问题回答正确,书写清晰整洁)。占30%按上述评分原则给出实验成绩。本实验为相应课程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实验成绩按比例计入该课程总成绩,比例原则在1020%之间。3-4机械制图实践教学大纲(数控技术、模具、汽修、水动)机械制图实践教学大纲英文名称:machanic drawing 课程编码:580110001学时:56 学分:3.5适用对象:数控技术、模具、汽修、水动专业大一学生先修课程:无大纲撰写人:习俊梅大纲审核人:唐刚本课程教学实践大纲按照数控技术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中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学院实际而制定本教学实习大纲。教学实践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之一,它是在任课教师和有关技术人员指导下,对学生加强课程职业岗位技能训练的一次比较集中并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的教学形式,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成部分。现将有关问题分别说明如下: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机械制图课程教学实习是验证、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的必要环节,通过该教学实习,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设计和绘图的能力。1掌握根据轴测图画三视图的方法,提高绘图能力;2掌握组合体视图的尺寸标注;二、课程实验内容及学时分配(一)教学实习内容 由轴测图(见习题集)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学时安排:6学时(二)教学实习设备、工具铅笔、绘图仪、图板、图纸等(三) 教学实习方式本次实践安排在制图测绘室进行设计实习。(四) 教学实践步骤步骤:1、 运用形体分析法搞清组合体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之间的相对位置和组合关系。2、 确定物体的安放位置,选取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使主视图反映物体的主要形状和特征。3、 画底稿(1) 画边框线及标题栏(2) 画三视图的基准线、对称线及圆的中心线等(3) 按形体分析法逐个画各组成部分的三视图,边画边檫去多余的图线,直到得到整体的三视图为止。(4) 标注尺寸4、 检查底稿,修正错误,按要求描深图线5、 填写标题栏(五) 注意事项1、 布置视图时,要留出标注尺寸的位置。2、 三视图从局部到整体应严格遵守投影规律。3、 必须运用形体分析法标注尺寸,不能将轴测图上尺寸照搬,尺寸布置要清晰,标注尺寸要符合国家标准。4、 图线要分明,用标准字体填写尺寸数字和标题栏五、考核方式从纪律、实习过程检查和绘图成果三方面综合考评3-5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大纲(数控、模具、汽修)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Computer Aided Graphics课程代码:学时:34 学分:2适用对象:数控、模具、汽车、水动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画法几何与工程制图大纲撰写人:习俊梅大纲审核人:唐刚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计算机绘图和计算机辅助设计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所以计算机绘图技术在当今工程设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是工程技术人员应该掌握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AutoCAD是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软件,它已经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运输以及城市规划等的工程领域.掌握这一先进的CAD设计绘图软件,将有助于学生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CAD技术的理论水平和应用水平.并为学生学习后续有关课程打下良好基础.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1.了解和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的主要功能和特点2.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绘图方法和图形编辑方法.3.会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工程图样.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应达到如下要求:1.通过学习AutoCAD绘图软件的使用知识,了解和掌握CAD软件的主要功能和应用范围.2.掌握AutoCAD绘图软件常用的绘图和编辑命令的使用方法.会使用该软件绘制一般的工程图样二、教学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 1.AutoCAD使用入门(1学时)本课程的性质,任务,内容,实验安排以及学习方法.AutoCAD启动和退出;AutoCAD的用户界面;AutoCAD命令的执行方式;AutoCAD绘图流程;国家标准CAD工程制图规则(GB/T18229-2000)简介.2.AutoCAD绘图环境设置和基本绘图命令(5学时)图形显示范围和图形界限,图层,线型,图形实体颜色的设置.AutoCAD常用绘图命令的使用方法.掌握画点(POINT)命令;画直线类命令:直线(LINE),多段线(PLINE),多线(MLINE),构造线(XLINE);画圆(CIRCLE),圆弧(ARC),矩形(POLYGON),正多边形(RECTANG),椭圆(ELLIPSE),样条曲线(SPLINE)等命令绘图的方法.图形显示控制命令的使用.3.图形编辑命令(4学时)掌握下列命令使用和图形编辑的方法:对象选择和过滤方法;删除命令(EERASE);实体部分删除命令:打断(BREAK),修剪(TRIM);复制类命令:复制对象(COPY),镜像(MIRROR),偏移(OFFSET),阵列(ARRAY)以及使用剪贴板命令;拉伸命令(STRETCH),延伸(EXTREND),和拉长(LENGTHEN)命令;倒圆角(CHAMFER)和倒角(FILLET)命令;填充阴影线图案命令(BHATCH);使用PLINE命令绘制波浪线.使用特性(PROPERTIES)命令查看和修改图形对象的特性.4.精确绘图(4学时)正交模式,使用GRID命令设置栅格和使用SNAP命令设置捕捉(用于画已知长度的直线).对象捕捉模式(临时对象捕捉方式,运行对象捕捉方式),点过滤器,极轴追踪和对象捕捉追踪(用于绘制三视图),对象夹点的应用(提高绘图效率).5.文本和尺寸标注(4学时)掌握工程图形标注的方法.掌握设置文本样式(STYLE),标注单行文本(TEXT),标注多行文本(DTEXT),添加文本段落编辑文字内容.尺寸标注的基本概念,尺寸标注式样的设定,尺寸标注的组成;尺寸标注命令的使用方法;编辑尺寸标注.6.块和外部引用(2学时)图块的定义,插入,分解;外部引用(XREF)命令的使用与管理方法.AutoCAD设计中心和符号库介绍.(二)实验教学:上机14学时.1.实验项目名称: 图层的设置 2学时实验目的: 熟悉AutoCAD界面内容及系统启动、关闭、文件存储等操作方法;掌握图层的建立及颜色、线型设置的操作方法;掌握缩放,平移的基本操作;掌握图形文件工具栏的调出方法。仪器设备: 计算机AutoCAD2000软件2.实验项目名称: 掌握基本绘图命令实验目的: 掌握AutoCAD绘图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用对象捕捉命令精确点定位的操作方法; 仪器设备: 计算机AutoCAD2000软件3.实验项目名称: 掌握修改命令 2学时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绘图图的功能及操作方法;掌握AutoCAD修改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仪器设备: 计算机 AutoCAD2000软件4.实验项目名称: 掌握尺寸标注和文字标注命令 2学时 实验目的: 掌握AutoCAD尺寸标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AutoCAD公差标注的几种操作方法;掌握AutoCAD形位公差标注的操作方法仪器设备: 计算机 AutoCAD2000软件5.实验项目名称: 掌握图案填充和块命令 2学时 实验目的: 掌握AutoCAD图案填充的操作方法;掌握AutoCAD块的操作方法。仪器设备: 计算机 AutoCAD2000软件6.实验项目名称: 绘制零件图 2学时 综合型实验目的: 巩固本课程所学知识,掌握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掌握绘图技巧,提高绘图 效率。 仪器设备: 计算机 AutoCAD2000软件7.实验项目名称: 绘制装配图 2学时 综合型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绘图命令、编辑命令的操作方法。熟练掌握绘制装配图的方法和技巧。仪器设备: 计算机 AutoCAD2000软件三考试考核办法考核方式为考查,计算机绘图考试占70%,平时布置的上机实验必须全部完成,平时作业成绩按30%计入总分.4互换性与技术测量4-1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实验教学大纲英文名称:Interchangeability and Technical Measurement课程代码:590110038学时: 32(讲授) 学分:2适用对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先修课程: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大纲撰写人:伍春兰大纲审核人:徐国栋一、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掌握几何参数测量、几何量计量器具的原理及测量方法,加深对互换性和公差基本概念的感性认识,初步具有正确使用常用计量器具以及处理测量结果的能力。学生通过实验,着重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二、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类别实验要求实验项目内容简介学时分配1零件的测量与绘制综合专业必修利用游标卡尺测量零件尺寸,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出零件图22用内径百分表测量内径操作专业必修用内径百分表测量零件的内径。23测量轴的跳动误差操作专业必修利用偏摆检查仪测量轴的跳动误差2合计6三、课程考核根据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操作动手能力以及实验报告的质量进行综合考核和评定。 具体评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