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分层作业(十二)(建议用时:20分钟)合格基础练1炳烛里谈载:“道光年间,凡物之极贵重者,皆谓之洋。重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衣有洋绉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这一现象表明()A鸦片战争后西方文明渗入中国B外国各种商品充斥中国的市场C近代中国的社会风俗已经欧化D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A从材料中“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可知,体现的是西方文明的影响,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外国商品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故B项错误;近代中国社会习俗受西方文明的影响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已经欧化”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的标志是辛丑条约的签订,故D项错误。2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互相效仿,以为非此不能厕身新人物之列。”这表明近代中国()A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B生活方式实现了由传统向近代转型C西装革履成为当时社会生活的时尚D报纸等大众传媒引领社会生活时尚A材料“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体现了人们服饰的变化,“以为非此不能厕身新人物之列”说明生活方式变化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故A项正确;材料中只是论及服饰的演变,并不是生活方式完全近代化,故B项错误;材料中主要论及的是服饰与政治的关系,故C项错误;报纸的功能在材料中没有提及,故D项错误。3民国著名记者、作家曹聚仁曾有一个判断:“一部中国近代文化史,从侧面看去,正是一部印刷机器发达史;而一部近代中国文学史,从侧面看去,又正是一部新闻事业发展史。”从社会生活史的角度,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商业资本投资印刷业而获利丰厚B废除科举制迫使读书人投身实业C技术革新扩大了大众传媒的影响D社会变革促进了阅读习气的变化C注意题干角度限定“社会生活史”,结合材料信息“印刷机器发达史”和“新闻事业发展史”可知C项为最佳答案;A、B、D三项的观点材料中没有体现,也没有紧扣社会生活史的角度要求,故排除。41904年,上海天足会发行了30多种书目,其中包括张尚书(之洞)劝戒缠足章程叙袁宫保(世凯)劝戒缠足示劝戒缠足示谕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民国政府颁布废止缠足法令B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C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D废止缠足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B中华民国成立于1912年,与题目中的1904年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海天足会发行的书目中包括了张之洞、袁世凯等朝廷大员的文章,说明当时的废止缠足的移风易俗借助了官方的权威,故B项正确;废止缠足在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曾经加以提倡,材料不能说明上海率先出现社会习俗的嬗变,故C项错误;废止缠足在大城市得以推行,但不代表已为社会各阶层接受,在农村和边远地区传统习俗依然根深蒂固,故D项错误。5故都杂咏中写道:“啧啧沿街卖报声,成天奔走送新闻;秀才不出门前去,一样全球消息灵。”材料表明近代报纸()A改变了人们的阅读方式B丰富了大众的娱乐生活C宣传民主革命政治主张D加速了社会新闻的传播D材料信息没有反映阅读方式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的是新闻功能而非娱乐功能,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说明报纸是政治类报纸,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信息“全球消息灵”,可知报纸加速了社会新闻传播速度,故D项正确。6有人题打油诗反映清末民初社会上的婚礼仪式:“某市结婚不论谱,大个喇叭小个鼓。半新半旧分不清,好像北京耍老鼠。”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共和观念深入人心B婚礼仪式文明新潮C传统文明受到冲击 D社会习俗全盘西化C“半新半旧分不清”体现新旧并存,即旧的传统婚俗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等级过关练7陈旭麓先生说:“经历了英法联军之役后,士大夫们痛苦地名之曰:庚申之变 中国社会中的人们已经体会到有一种不受欢迎,但又无法抗拒的变化正在发生。”“庚申之变”后30年中国社会的变化有()A“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B“不剪发不算革命,并且也不算时髦”C“已缠者令其必放,未缠者毋许再缠”D“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A“庚申之变”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庚申之变”后30年,即1895年前,中国社会的变化是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故A项正确;B、D两项反映的是辛亥革命;C项反映的是戊戌变法,时间不符。8上海竹枝词有这样的说法:“学界开通到女流,金丝眼镜自由头,皮鞋黑袜天然足,笑彼金莲最可羞。”此材料中所述现象()A最早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后B在当时的广大民众中广泛流行C体现青年追求自由与时尚D说明西洋化已成为当时服饰的主流C题干中所提到的自由风气早在辛亥革命之后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这种自由风气还只是在部分有进步思想的青年群体中流行,广大民众还并未完全接受,故B项错误;青年接受了新思想的洗礼,因而崇尚自由与时尚,故C项正确;西洋化也只是在部分青年中流行,还不是主流,故D项错误。9婚恋观的嬗变折射出社会的变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有起自奴隶,骤得富贵,无不结姻高门,缔眷华胄者。李竞艳明代中后期社会文化探析材料二在民国时期人们婚恋观的变革中,一个重要的进步就是,青年人对于婚姻的目的已经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刘超青年婚恋观的历史演变与发展趋势研究(1)指出材料一中婚恋观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变化的原因。(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婚恋观变革的原因。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由材料一中的“今世流品,可谓混淆之极”到“婚嫁之身,惟论财势耳”可知由重门第向重财富转变;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二可知,民国时期人们的婚恋观由以前完全的传宗接代向追求两情相悦和两性的自然结合转变,再结合所学知识,从民国时期的政治、经济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 答案:(1)变化:由重门第转向重财富。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商人实力雄厚,市民阶层队伍壮大;拜金逐利之风兴起;传统婚恋观念受到冲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密云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第三次招聘事业单位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安全培训目标
- 2025辽宁沈阳新民市总工会招聘工会社会工作者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残疾大学生公益性岗位招聘60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四川成都金牛区荷花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才3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西安交通大学教务处管理辅助人员招聘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山东威海智慧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有限公司招聘数学教师2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西安惠安幼儿园招聘(6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工厂浴室管理制度
- 便秘患者的康复护理方案
- 讯问笔录课件教学课件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2.3地表形态与人类活动课件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一
- 病例报告表(CRF)模板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数学试卷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文园中学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数学试卷(无答案)
- 2019年医疗器械体外诊断与病理诊断行业分析报告
- (正式版)JB∕T 7052-2024 六氟化硫高压电气设备用橡胶密封件 技术规范
- 中国民间吉祥图案艺术(部编)课件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记录表(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