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安全技术课件_第1页
用电安全技术课件_第2页
用电安全技术课件_第3页
用电安全技术课件_第4页
用电安全技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电安全技术 一 安全电压 是指把可能加在人体上的电压限制在某一范围之内 使得在这种电压下 通过人体的电流不超过允许的范围 这一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但是安全电压并不是绝对没有危险的电压 安全电压额定值 42V 36V 24V 12V 6V 1 供电系统单独自成回路 不得与其他电气回路 包括零线和地线 有任何联系2 使用变压器做电源时 其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要严格实行电气上的隔离 二次回路不允许接地 为防止高压串入低压 变压器的铁心 或隔离层 应牢固接地或接零 不允许用自耦变压器作安全电压电源 安全电压对供电电源的要求 安全电压的选用 42V 36V在一般和较干燥环境中使用24V以下是在较恶劣环境中允许使用的电压等级 如金属容器内 过道 铁平台 隧道内 矿井内 潮湿环境等不适用于水下等特殊场合 也不适用于有带电部分深入人体的医疗设备 二 电气事故 一 电气事故的分类1 按劳动保护的角度分类 1 电流伤害事故是指人体触及带电导体 电流通过人体而导致触电的伤亡事故 2 电磁场伤害事故是指人在强电磁场的长期作用下 吸收辐射能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 3 电气设备伤害事故是指由于电路故障造成电气设备损害 燃烧的事故 而设备事故又往往与人身事故联系在一起的 4 静电事故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静电酿成的事故 二 电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类型 1 电击是指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造成的伤害 仅50mA的工频电流即可使人遭到致命电击 神经系统受到电流强烈刺激 引起呼吸中枢衰竭 呼吸麻痹 严重时心室纤维性颤动 以致引起昏迷死亡 2 电伤也叫电灼 是指由电流的热效应 化学效应光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伤常常发生在人体的外部 往往在肌体上留下明显伤痕 有灼伤 电烙印和皮肤金属化等三种 灼伤是有弧光放电引起的 电烙印是人体与带电体紧密接触时 由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引起的 皮肤金属化由于电流融化和蒸发的金属颗粒渗入表皮所造成的 感知电流 成年男性1 1mA 女性0 7mA 是指在一定的概率下通过人体引起人有任何感觉的最小电流摆脱电流 成年男性16mA 女性10 5mA 在一定概率下人触电后能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致命电流 30mA以上有生命危险 50mA以上可引起心室颤动 100mA足可致死 三 对人体作用电流的划分按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而使人体呈现不同的状态 可将电流划分为三级 按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通过人体途径分类电击触电分为 1 单相触电2 两相触电3 跨步电压触电4 接触电压触电 而且R0 R人 1 单相触电 若是中性点接地电网 如图 通过人体电流 注意 这种情况会给触电者造成致命危险 若是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如图 注意 当线路对地绝缘水平比较高 绝缘电阻非常大 通过人体的触电电流不大于30mA 对人的危险性较小 但如果线路绝缘不良 这种触电对人的危险仍然很大 2 两相触电不管电网的中性点是否接地 人体同时触及两相带电导线 就形成两相触电 如图 通过人体电流两相触电 由于电压较高 危险性很大 3 跨步电压触电当高压架空线路的一根导线断落在地上时 落地点的电位就是导线的电位 接地电流就会从落地点流入地中 并在接地电流的流经回路和地表面上产生一定的电位降 如果人和牲畜在10米范围内 就会有电流通过人体或牲畜 这种触电叫跨步电压触电 如图 距落地点越近 电位越高 距落地点越远 电位越低 例如 牛在水田里 前后蹄之间的跨步电压达到10V左右 4 接触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的接地保护装置不合理时 电动机绕组碰壳接地后 地面电位分布就会不同 如果人碰到电动机外壳就会有触电电流通过人体 这种触电叫做接触电压触电 如图 接触电压 U等于电气设备对地电压U1 即相电压 减去人体站立点地面电压U2 U U1 U2规律 人体站立点距离接地点越近 地面电压越高 接触电压就越小 反之 接触电压越大 例如 三台380伏电动机的接地线连在一起 当一台电动机绕组碰壳接地时 三台电动机的外壳都会带电 而且电位相同为U相 但地面各点电位不同 所以 结论 当电动机之间距离较远时 每台电动机最好都要有单独的保护接地 这样就会防止接触电压触电事故发生 甲 U 电动机的外壳电位U相 0点地面电位U相 0V乙 U 电动机的外壳电位U相 B点地面电位 UAB丙 U 电动机的外壳电位U相 220 D点地面电位 0 220V 三 决定触电者能否死亡的因素 1 人体是具有一定电阻的导体正常环境下 一个穿鞋的人 从手到脚的电阻在1000 2000 之间变动 1 5K 是人体电阻的平均值 人站在绝缘地板上 对地的电阻大约是5K 加上220V电压时 通过人体的电流大约为44mA 2 触电者能否死亡的决定因素 通过人体的电流强度 电流持续的时间触电电流强度取决于 触电电压的高低 电流种类和频率 人体电阻的大小 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1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1 触电事故季节性明显 6 9月事故最多 2 低压触电事故多 3 携带式设备和移动式设备触电事故多 4 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 5 错误操作和违章作业造成的触电事故多 6 不同行业 不同年龄 不同地域触电事故各不相同7 不同年龄段的人员触电事故不同8 不同地域触电事故不同 四 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和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 2 防止触电事故的措施 贯彻 以防为主 的方针 采用绝缘 屏护遮拦 保证安全距离的措施 保护接地 接保护中性线 采用36V或12V的低电压 正确使用各种安全工具 第三节触电急救 1 脱离低压电源的方法拉闸断电 切断电源线 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2 脱离高压电源的方法拉闸停电 短路法3 脱离跨步电压的方法断开电源穿绝缘靴或单脚着地跳到触电者身边 紧靠触电者头或脚把他拖成躺在等电位地面上 即可就地静养或进行抢救 脱离电源的方法 脱离电源的注意事项 1 救护者一定要判明情况 做好自身防护 2 在触电人脱离电源的同时 要防止二次摔伤事故 3 如果是夜间抢救 要及时解决临时照明 以避免延误抢救时机 触电急救的原则 发现有人触电时 首先要尽快的使触电人脱离电源 然后根据触电人的具体情况 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急救 心肺复苏法 1 畅通气道2 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3 胸外按压 人工循环 胸外按压与口对口 鼻 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 其节奏为 单人抢救时 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 反复进行 双人抢救时 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一次 反复进行 二 保证电气安全的要求与措施 一 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 1 遵守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2 配备专业人员并进行安全教育3 进行安全检查4 建立档案资料 二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 工作票制度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一张工作票2 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填写工作票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3 工作监护制度4 工作间断 转移和终结制度 三 保证安全的技术措施 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设备如下 待检修的设备与工作人员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规定距离的设备在44kV以下的无安全遮拦的设备上进行工作时 距离小于规定的设备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一 停电 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且合格的验电器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二 验电 三 装设接地线 四 悬挂标示牌 如果线路上有人工作 应在线路开关和刀闸操作把手上悬挂 禁止合闸 线路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 应在工作地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拦上及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 止步 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在室外高压设备上工作 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 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 止步 高压危险 的标示牌 四 安全标识 安全色是表达安全信息含义的颜色国家规定的有红 黄 蓝 绿四种颜色 红色 禁止 停止黄色 警告 注意蓝色 指令 必须遵守绿色 指示 通行 安全状态 三 接触电击防护 一 直接接触电击防护 绝缘 屏护 电气间隙 安全距离 漏电保护等都是防止直接接触电击的防护措施 绝缘 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隔离起来 绝缘电阻 绝缘电阻是最基本的绝缘性能指标 绝缘破坏 绝缘材料 玻璃 云母 木材 塑料 橡胶等 屏护 即遮拦和阻挡 防止触电事故防止电弧飞溅防止电弧短路 作用 分类 永久性屏护装置临时性屏护装置移动性屏护装置 间距 安全距离的大小取决于 电压的高低 设备类型 安装方式 1 线路间距2 设备间距装置的布置应考虑设备搬运 检修 操作和试验方便3 检修间距在维护检修中人体及所带工具与带电体必须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 m 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 m 在高压无遮拦操作中 人体或其所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 m 检修间距 低压工作中 人体或其所带的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0 1m 二 间接接触电击防护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是防止间接接触电击最基本的措施 接地 临时接地 固定接地 检修接地 事故接地 工作接地 安全接地 保护接地 防雷接地 防静电接地 屏蔽接地 临时线接地 带电体与地意外接地 三相四线制中性点接地 保护接地 变压器中性点 或一相 不直接接地的电网内 一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外壳以及和它连接的金属部分与大地作可靠电气联接 控制接地保护电阻很小 就可以把漏电设备的对地电压控制在安全范围之内 就是给人体并联一个小电阻 以保证发生故障时 减小通过人体的电流和承受的电压 原理 保护接地应用范围 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电网 电机 变压器 照明灯具 携带式移动式用电器具的金属外壳和底座 配电屏 箱 柜 盘 控制屏 箱 柜 盘的金属构架 穿电线的金属管 电缆的金属外皮 电缆终端盒 接线盒的金属部分 互感器的铁心及二次线圈的一端 装有避雷器的电线杆 塔 高频设备的屏护 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就是在 kV以下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系统中一切电气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电网零干线可靠连接 保护接零应用范围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系统中 凡因绝缘损坏而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均应采用保护接零作为安全措施 保护零线的线路上 不准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 零干线兼做工作零线时 其截面不能按工作电流选择 原理 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低压配电系统中 当某一相出现事故碰壳时 形成相线和零线的单相短路 短路电流能迅速使保护装置动作 切断电源 从而把事故点与电源断开 防止触电危险 应用范围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 凡因绝缘损坏可能呈现危险对地电压的金属部分采用保护接零安全措施 保护接零的线路上 不准装设开关或熔断器 在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 零干线兼做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时 其截面不能按工作电流选择 二 接地的分类和方法 1 工作接地 1 定义 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或事故情况下可靠工作而进行的接地 用 E 表示 Earth 例如 变压器中性点的直接接地或经消弧线圈的接地 防雷设备的接地等 2 工作接地的作用 降低人体的接触电压 迅速切断故障设备 降低电气设备和电力线路的设计绝缘水平 避免过电压 泄放雷电流 消除静电荷 2 保护接地 1 定义 为防止因绝缘损坏而造成触电的危险 把金属外壳连接的保护线P与接地体相连而进行的接地 用PE ProtectionEarthing 表示 如图 如图 a 电动机外壳没有接地 若绕组一相碰壳 则外壳带有相电位 人接触到电动机外壳 就会有电容电流通过人体发生触电 这是很危险的 如图 b 电动机外壳装有保护接地 由于人体电阻远大于接地装置的电阻 在发生一相碰壳时 即使人接触到电动机外壳 也没有多大危险 3 应进行保护接地的电力设备 电机 变压器 电器 照明器具 携带式及移动式用电器具的底座和外壳 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 配电盘的框架 室内外配电装置的架构 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装有避雷线的电力线路的杆塔 电缆接线盒 终端的外壳 电力电缆外皮 穿线的钢管 控制电缆的外皮 在非沥青地面居民区的架空电力线路的金属杆塔和钢筋混凝土电杆 装在配电线路电杆上的开关设备 电容器等电力设备的外壳 3 接保护中性线 1 定义 当电源的中性点不仅是工作接地 而且也是系统中所有电气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的保护接地时 称接保护中性线 用PEN表示方法 在TN C系统中 即是从电源点的保护中性线上分别引出中性线N和保护线PE 电力设备外露可导电部分与保护线PE相连 电力设备不再单独作保护接地 中性线和保护线不得混用 2 重复接地 除了在中性点处接地外 还必须在保护中性线上的一处或多处进行接地 称为重复接地 例如 在TN C系统中 各出线回路的保护中性线 其首端 分支点及沿线每1公里处和接户线处作保护接地 与高压线路同杠架设的TN C系统中的保护中性线 在共敷段的首末端作保护接地 采用重复接地的作用是 为保证接地的可靠性 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短路时 可以降低保护中性线的对地电压 当中性线断线时 可以继续使中性线保持接地状态 减轻触电伤害 3 相线 零线与接零在旧的技术读物中 不规范的一些说法 相线 端线 从发电机或变压器绕组首端引出的线 用 L 表示 中性点 发电机或变压器末端连在一起构成公共点N 称为中性点中性线 从中性点引出的线 用 N 表示 当电源中性点N接地 则中性点和大地等电位 过去习惯上称中性点为 零点 中性线又叫 零线 相线又被称为 火线 于是将电器设备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用保护线与 零线 连接起来就是 保护接零 由此看出 零线 既是三相四线制电路中单相用户的一条 工作线 又是电器设备外壳带电时的 保护线 4 应进行保护中性线的电力设备 电动机 变压器 电器 携带式和固定式用电电器的金属底座和其外壳 电力设备的传动装置 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绕组 配电盘的框架及安装在自制木配电盘上的设备和仪表的金属外壳 靠近带电部分的金属围栏和金属门 电力配线的钢管 5 保护接地与接保护中性线的选择低压电网的中性点 即配电变压器的低压侧中性点 接地不接地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电网 应安装漏电保护器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电网 应安装迅速自动切除接地故障的装置 我们国家110KV及以上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即大电流接地系统 35KV 10KV系统普遍采用中性点不接地系统或经大阻抗接地系统 即小电流接地系统 380V 220V低压配电系统按保护接地的形式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