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docx_第1页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docx_第2页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docx_第3页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docx_第4页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论与综述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叶青萱(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河南洛阳 471000)摘 要:简述水性聚氨 酯(WP U)特性及其目前存在的问题 。综述以磺酸盐作亲水剂改善 WPU 性能的途径、效果和依据。 关键词:水性聚氨酯;亲水剂;磺酸盐;羧酸盐 中图分类号: TQ433.4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 2191(2013)01 0001 0 91 水性聚氨酯特性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水性聚氨 酯(WP U)分子结构主链中含有氨 基甲酸酯链节 ,它以水为介质 ,比溶剂型聚氨酯 (P U)制备 、使用安全 ,有机挥发 物(VO C)低, 无 着火危险 。 WPU 中的异氰酸酯基团耗用殆尽 ,几 乎无游离异氰酸酯存在 ,大幅度提高了使用安全 性 ,属环保型制品 ,且适用于易被有机溶剂侵蚀 的基材 。理论上其制备成本应低于溶剂型 ,但因 目前国内生产 WPU 时常加有丙酮等溶剂 ,既危 险又不能达到低成本生产目的 ,产品性能尚不尽 如人意 ,未能被用户完全认可接纳 。因此 ,在我 国如何将该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尚有待进一步 深入研发。 目前我国 WPU 生产和使用上存在的主要问 题大致有以下几方面 :制备过程中合成的 PU 预聚 物(或 称低聚 物)黏度偏大 ,将其分散于水之 前 ,必需用溶剂降黏 ,分散扩链后又需将溶剂蒸 除 。这不仅使生产工艺复杂化 ,且提高了生产成 本和不安全性 。又因溶剂未能完全蒸除 ,故不能 保证下游应用制品如塑料复合膜食品包装袋的 安全性 。由于 WPU 介质水的表面张力大 ,约 为 7.3 10 2 N/m ,为通常有机溶剂的 3 倍 ,致使 WPU 涂敷成膜过程中在基体表面润湿性欠佳 ,铺 展性差 ( 因表面张力小的液体才能很好地润湿表 面张力相对大的基体表面 ) ;或被多孔性基材吸收 快速干燥 ,不易得到连续性的胶层 ,影响涂膜质 量和黏结性 ;对非极性基材的润湿性更差 。水 的蒸发潜热高 , 1 g 水在 37 时完全蒸发需要吸 收 2 402 J(574 ca l)热量 , 干燥滞缓 ,耗能 。国 内生产的 WPU 固含量低 ,含有大量水 ,设备利 用率低 ,运输 、贮存成本高 ,且易受冻 。基料 分子内部具有亲水基团 ,耐水性不理想 。 国内 生产的产品质量欠佳,批间稳定性差等。 中国大陆生产的 WPU 产品现多数用作涂料, 作为胶黏剂用量有限 。自 21 世纪以来 , WPU 胶 黏剂的研究工作取得长足进展 ,很多问题均有所 突破 ,主要从采用适当助剂以及改善合成工艺着 手 。现所用原料 、助剂的供应比较充足 ,可供选 择的品类较多 。这些均有利于 WPU 胶黏剂的产 业化和市场化。 改善 WPU 胶黏剂品质的措施较多 ,文中仅 介绍以磺酸盐作亲水剂制备 WPU 的最近进展。 2 磺酸盐亲水剂的特征自 1975 年 D. Dietrich 等研发出向 PU 分子 链中引入离子型基团制备 WPU 技术以来,一直沿 用和发展至今 。研究表明 ,即使少量离子基团引 入 PU 分子中 ,由于库仑力的相互作用 ,也会形 成凝集的离子性畴 ,从而促进硬畴相分离 ,大幅 度影响 WPU 性能 ,尤其是黏结性的提高 。聚合 物分子链中电荷的种 类(磺酸盐 、羧酸盐等阴离子 型 ,季铵盐等阳离子型以及聚氧化乙烯等非离子 型)、电荷的位 置(主 链 、 侧 链 、 链 端)、离子及反 离子多寡 、胶粒结构与粒径等 ,均对 WPU 黏度 与性能有较大影响 。工业上二氨磺酸盐和二醇磺 酸盐以及二羟基羧酸盐最重要。 收稿日期: 2012 10 09作者简介: 叶青萱(1930 ),女,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胶黏剂。电子信箱: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2 2013 年第 11 卷第 1 期氨基磺酸盐 羟基磺酸盐 H 2 NCH 2 CH 2 NHCH 2 CH 2 SO 3 Na HOCH 2 CH 2 C H(SO 3 N a)CH 2 OH 品 , 配以适当助剂 ,即所谓的第 4 代鞋用胶黏剂 ,就是磺酸盐型 WPU 胶黏剂 。产品广受国内外制 鞋业青睐 ,为世界四大名牌运动鞋的最大供应商 。 表 1 列出其主要性能。 因 , 二羟甲基丙 酸(DMPA)来源渠道多 ,国内现广为采用 。该化合物的羧酸基团受空间障 碍影 响 ,不与异氰酸酯反 应 ,避免了消耗离子 基团和异氰酸酯原料 ,或发生支化反应而导致产 品黏度增大或质量劣化 。 DMPA 熔点 高(工业品 175 , 纯品为 190 191 ),又不溶于多元 醇等反应物 ,在水和丙酮中的溶解度均低 , 25 时分别为 0.11 g/g 和 0.01 0.02 g/g 。需预先溶于 N 甲基吡咯烷 酮(NM P)中 , 才能使反应均匀而平 稳地进行 。该溶剂现被有些国家定为有毒 、有刺 激性物质,需限用。 国外高性能 WPU 多用磺酸盐亲水剂合成。与 羧酸盐相比 ,它属强酸强碱盐 ,具有更强的亲水 性 ,离子化程度高 ,在水中可自由解离 ,形成较 强的库仑 力 ;分子间作用力 强 ,产生很强的静 电相互作用效应 ,促使形成的 WPU 胶粒可稳定 分散于水中 ,具有优良贮存稳定性 ;分散体具有 更稳定 的“ 双电层 ”结构 ,其综合性 能(如耐酸碱 性 、 耐电解质性 、耐水解性 、力学性能稳定性 、 与助剂相容性以及胶膜性能 等)更优 。由其制得的 WPU 的胶膜初黏性高 ,使较低硬度的 WPU 具有 较高拉伸强度和撕裂强度 ,力学性能良好 。以磺 酸基计算 ,合成 WPU 时用量较低 ,制得的乳液 固含量高,黏度低,在较宽 p H(5 7)范围内稳定, 外观再现性佳 。一般磺酸型亲水剂的数均相对分 表 1 Dispercoll U53、U54 主要性能Tab.1 Main properties of Dispercoll U-53 and U-54w(不挥发物)/%黏度/(mPas)粒径/nm最低活化温度/牌号pHU 53U 5440150150 60040 4006.0 9.06.0 9.0约100约20045 5545 55该产品特点 :固含量高 、黏度低 ,为胶黏剂 制作者提供配制的高度自由度 。活化温度低 ,可 用于粘接热敏性基材 。该 WPU 采用可乳化异氰 酸酯交联 剂(亲水醚链段改性的 HDI 基异氰酸 酯) 交联 ,胶膜同时满足透湿 , 初黏强度 、剥离强度 , 耐水解 、 耐溶剂 、耐增塑剂 、 耐油和脂肪的迁移 、 耐热性等要求 ,成本也能为用户接受 。性能与溶 剂型一般羟基 PU 相当 。该产品基于脂肪族异氰 酸酯 ,所得胶膜高度抗 UV 黄变 。热活化型提供 很强的黏结 性 ,尤其对富含增塑剂的基 材 。当 Dispercoll U 53 和 U 5 4 用于制鞋时,其粘接含 质量分数 30% DO P(邻苯二甲酸二辛 酯)增塑剂的 PV C(聚氯乙 烯),显示出良好的初黏性 ,最终剥 离强度均 10 N/mm 。一般 ,将 WPU 用以粘接非吸收性基材 ,如 皮革 、热塑性橡胶 、 PVC 等 , 需采用热活化胶黏 剂粘接过程 ,以避免夹杂水分以及在室温下因干 燥不均匀 ,形成鳞片状物质 ,严重降低黏结强度 , 尤其在长期湿环境下更加严重。此时,将 WPU 施 用于被粘接物体后 , 在热活化条件下 ,胶黏剂层 的水全部蒸发后 , 完全转化成胶黏剂状态 2 。但 是 , 基于结晶性的聚酯型 WPU 胶黏剂 ,在施胶 、 干燥和冷却时 ,形成一非黏性膜 ,其模量 高(低 渗 透 率)。需经热活化 ,迅速加热至 50 以 上(U 型 WP U),可熔融结晶聚酯链段 ,同时模量骤 降(高 渗透 率),胶膜变得可流动 ,黏着性提升 。即聚合 物的结晶聚酯链段在加热隧道内或借助红外辐射 , 在最低活化温度下熔融 ,胶膜展示足够黏着性和 流动性 ,便于粘接 。两基材黏合后 ,即完成粘接 。 热活化过程要求在几秒至几分钟内完成 ,这样 , 基材实质上保持非受热状态 ,仅施予少量热 ,基 材黏合后 ,胶黏剂即可快速冷却而实现粘接 。因 子质 量(M n)偏高 ,使用量大 ,价高 ,国内工业尚 不常用。 3 磺酸盐型 WPU 合成、生产进展向 PU 分子结构中引入磺酸盐基团的方法有 以下几种 1 :以磺酸盐基团作扩链剂 ;以磺 化的聚醚二醇制备磺化的端异氰酸酯预聚物 ; 以磺化的聚酯二醇制备磺化的端异氰酸酯预聚物 ;以磺化的聚酯二醇制备磺化的端异氰酸酯预聚 物 ,以含羧基的扩链剂制得兼具磺酸和羧酸亲水 剂的 WPU 。德国 Bayer 公司是全球最 早 、最大的生产 WPU 产品的企业 ,全球约有几万吨 WPU 生产装 置 ,也是研究磺酸型 WPU 最早的企业 。它生产 的鞋用 WPU Dispercoll U 5 3 、 U 5 4 等系列产 3 叶青萱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此 ,活化温度不宜太高 ,以免损伤基材 ,或当粘 接热塑性橡胶鞋材时,不至于变形。 Bayer 鞋用 WPU 胶黏剂的性能突出 ,热活化 温度低,是国产胶难以相比的。 早在 20 世纪 60 年代 Bayer 就有专利叙述采 用磺酸盐制备 WPU 方法。为降低活化温度适应制 鞋工业等应用, Bayer 2 在选用磺酸盐亲水剂的同 时 ,采用至少 2 种不 同(环)脂肪族二异氰酸 酯(每 种至少是所用二异氰酸酯总物质的量的 10% 以 上)与聚酯二醇反应制得胶黏剂 。混合异氰酸酯 优选异佛尔酮二异氰酸 酯(IPD I)和六亚甲基二异 氰酸 酯(HD I)。磺酸盐亲水剂采用质量分数 45% 水溶液的 N (2 氨基乙 基)2 氨基乙烷磺酸钠 (AAS) ,亲水剂中还加入 DMPA 并用。从举例看, 采用 HDI / IPDI 混合异氰酸 酯(摩尔比为 663 4)、 聚四次甲基己二酸酯 、 AAS 和 DMPA 混合亲水 剂等主要原料制作的鞋用胶黏剂 ,其活化温度为 45 ,胶层均匀,耐热 80.5 。 采用 HDI IPDI 混合异氰酸酯 WPU 的活化 温度降低的原因 ,可能是这 2 种异氰酸酯的分子 结构对称性促使硬段微区的结晶 ,软硬段相分离 程度较高 。在此状态下 ,软段不受硬段影响 ,越 接近本身最低玻璃化温度 ,也就越使活化温度降 低 。又因引入了环状结构 ,产物的强度 、稳定性 以及耐热性等表现优异。 Bayer 曾采用改性鞋用胶黏剂 ,制作深受全 球足球爱好者注目的世界杯用足球 ,使之做得更 圆,更耐久,更能随人们意志而定向运行。 国内为提高鞋用 WPU 胶黏剂的质 量 ,以 Bayer U 5 4 商品为主要原料 ,加助剂配制而成 , 如李喜兰等 3 向市售的 Bayer U 54 常用鞋用 WPU 和耐热的 MYT6996A WPU 混合物中加入流 平剂 、消泡剂等功能性助剂 ,配制成鞋用胶黏剂 。 其外观呈乳白色 ,不挥发物质量分数达到 50% , 黏 度(25 )为 5 000 mPa s 左右 ,适用于橡胶 、 E VA(乙 烯 乙酸乙烯酯共聚 物)、皮革 、帆布等鞋 材材质表面刷涂 。胶样在 5 5 6 0 活化温度下干 燥 25 m i n 即可烘去水分 ,其胶接面具有较高的 黏结强度 ,对于橡胶 、 PVC 材质 ,初期剥离强度 可达 6.0 N/mm 以上 ,后期剥离强度可达 10.0 N/ mm 以上或材质破坏 。该胶黏件在 70 、 10 min 受热环境条件 下 ,完全不弹 开 。耐黄变值可达 4.8 ,基本不黄变 ,这样完全可用于白色或浅色鞋 材的粘接 ,经 3 周耐水解性实验 ,胶接面仍可保 持 70% 以上的强度。 近年国内也已开始研发以磺酸盐为亲水剂的 WPU 。王哲 等人 4 采用羧酸 、磺酸盐混合亲水剂 , 自乳化和外乳化型混合乳化剂 ,合成的 WPU 不 挥发物质量分数可达 55% 。他们以己二酸乙二醇 酯 、聚四亚甲基醚二 醇(PTMEG , M n 为 2 00 0)、DMPA 与 IPDI 和小分子扩链剂反 应(在质量分数 0.2% 催化剂存在 下),待 NCO 反应至所需值 , 降温 ,以丙酮降黏 。加入三乙胺中和成盐 。缓慢 加入溶解于水的磺酸盐、 O P 1 0(烷基酚聚氧乙烯 醚)、 SD S(十二烷基磺酸 钠),控制不挥发物质量 分数在 50% 以上 。高速乳化 ,滴加适量消泡剂 , 减压蒸除丙 酮 , 得乳白色带蓝光乳 液 。当 n(聚 酯) n(聚 醚)为 21 , DMPA 、磺酸盐扩链 剂 、 外乳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 1.6% 、0.25% 、1.6% 时, 结果最佳 。此时产物黏度为 11 4 m P a s(不挥发物 质量分数 55 %),拉伸强度为 6.49 MPa ,模量为 0.25 MPa ,断裂伸长率为 1 439.87% 。王哲 等 人 5 又以己二酸丁二醇酯替代上述 聚酯 ,当 n(聚 醚)n(聚 酯)为 41 , DMPA 、磺 酸盐扩链 剂 、外乳化剂质量分数分别为 1.6% 、0.5% 、 1.6% 时 , 所得产品 w(不 挥发 物)为 54% , 黏度为 98 mPa s ,拉伸强度为 17.28 MPa ,模 量为 1.14 MPa ,断裂伸长率为 1 413.61% 。采用 的二氨基烷基磺酸钠 H 2 N(CH 2)n N H(CH 2)m SO 3 Na (AA S),是带有伯胺基和仲胺基的双胺基磺酸盐 ,可与反应体系中 NCO 反应 ,使亲水性较强的磺 酸基连接在 PU 链段 ,生成脲 。由此 PU 分子链中 既含氨基甲酸酯又含脲基,可优化 WPU 性能,使 具有强亲水性磺酸盐的 PU 易于乳化 ,以此提高 固含量。 李晓萱等 6 认为,以磺酸盐作亲水剂用量少, 乳液黏度低 ,乳液贮存稳定性和外观再现性佳 , 由其可以合成 AAS 。它是由乙二胺与 2 氯乙磺 酸钠在 NaOH 存在下,发生取代反应所制。当 pH 为 10 ,将 2 氯乙磺酸钠配成溶液滴加入乙二胺 , 以防止反应放热 ,温度上升 ,产生副反应 。以磺 酸钠在端基方式引入 ,采用无水乙醇判断反应终 点, AAS 收率 48.62% ,提纯后质量分数 98.2% ,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4 2013 年第 11 卷第 1 期为黄色透明结晶性离子化合物。 以 AA S(质量分数 2% ,扩链 25 mi n)制备的 WPU 外观呈乳白蓝光 , 可贮存 6 个月以上 ,黏度为 41 mPa s ,不挥发物 质量分数为 52% 。李伟 等 人 7 采用质量分数 50% AAS 水溶液 为亲水扩链剂 ,丙酮法制 WPU 。其他主要原料 : HDI 、 IPD I(混合异氰酸 酯)、聚己二酸 1,4 丁李伟等人以 M n2 000 的 PBA 与 HDI 、 IPDI 和 DBTD L(二月桂酸二丁基 锡)搅匀 ,加入计量 的 BDO 和环氧树脂 ,保温反应至 NCO 含量达 规定值后 ,加入丙酮降黏 。同时加入磺酸盐扩链 剂(AA S)反 应 , 再加入 ED A(乙 二 胺)扩 链 , 减 压蒸除丙酮 ,得环氧改性的磺酸盐型 WPU 。从 WPU 胶粒粒径看 ,无 E P(环氧树 脂)者粒径最小 (95.8 n m),当 EP 质量分数从 1% 增大至 4% 时, WPU 乳液粒径由 121 nm 增大至 169 nm ,且粒径 分布也增宽 ,无 EP 时为 32.1 nm ,加入 EP 后为 41.7 66.8 nm 。这是由于 EP 与 PU 反应时 ,产生 支化 ,形成部分网状结构所致 。随 EP 含量递增 , 乳液变成乳白,半透明,吸水率递减,由 5.8 %(无E P)减 至 2.5% 。 Zeta 电位均大于 30 mV ,形成 稳定乳液 。这说明 EP 的加入降低体系的亲水性 , 乳液不容易分散转相 ,乳液粒径变大 ,影响乳液 外观和贮存稳定性 。因此 ,需优化 EP 的加入量 。 引入 EP 提高 WPU 的苯环刚性结构 ,硬段含量增 加 ,从而提高拉伸强度 ,最大值为 49.3 MPa 。综 合考 虑 , EP 加入质量分数以 4% 为 宜 。 PU 的 热分解从硬段开 始 ,取决于氨酯键和脲键的相 关结 构 ,温度一般为 150 300 。 当温度升至 300 450 ,分子中软段开始分 解 。该 WPU 制品在 250 以 下 ,胶膜质量基本未 变 ,超过 300 时胶膜快速分解 , 300 430 质量损失达 90% 。引入 EP 后 , 由于引入刚性苯环结构 ,又提 高了交联密度 ,可提高胶膜的热分解温度 ,即明 显提高胶膜的热稳定性。 上 述 段落提及的 Zeta 电位 9,又称电动电位或 电动电 势( 电位或 电 势),它是指剪切面的电 位,是表征胶体分散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由于 分散粒子表面带有电荷而吸引周围的反向离子,这 些反向离子在两相界面呈扩散状态分布而形成扩散 双电层。根据 Stern 双电层理论可将双电层分为两 部分,即 Stern 层和扩散层。当分散粒子在外电场 的作用下,稳定层与扩散层发生相对移动时的滑动 面即是剪切面,该处对远离界面的流体中的某点的 电位称为 Zeta 电位或 电 位,即 Zeta 电位是连 续相与附着在分散粒子上的流体稳定层之间的电势 差, 可通过电动现象直接测定。目前测定 Zeta 电 位的方法主要有电泳法、电渗法、流动电位法和超 声波法,其中以电泳法应用最广。Zeta 电位的重要二醇 酯(PBA , M n 3 000 ,羟值 5 6), 1, 4 丁二醇 (BD O)等 。蒸除丙酮 后 ,不挥发物质量分数为 50% 。主要研究一次性加入和连续滴加 AAS 对 WPU 性能影响 。结果表明 ,后者乳液的平均粒径 和黏度明显偏高 。相比之下 ,一次性加入 AAS 所 得乳液的平均粒径和黏度适中 。当反应时间较短 成膜会破裂 ,可能是磺酸盐尚未全部接入 PU 链段 ,制成的 PU M n 未到位 ;随反应时间延长 ,体 系稳定性提高 ,乳液薄膜的摆杆硬度稍微增加 。 但当反应时间过长时 ,乳液初黏性明显减弱 ,因 扩链时间过长 , AAS 反应完全后残余 NCO 基 团将与水缓慢反应 ,生成取代脲 ,交联密度迅速 增大 ,导致黏度增大 ,加水乳化困难 ,乳液中产 生部分块状物 。当扩链时间为 25 4 0 min 时, 可 获得性能较佳的磺酸盐型 WPU 。氢键对 WPU 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由红外 谱图明显观察到 C= O(质子接受 体)与脲键中 的 N H(质子给予 体)形成有序的氢键 ,但随着 扩链时间延长 ,会影响氢键的形成 。制成的 WPU 胶粒均呈规则球形结晶性结构 ,且大小粒子同时 存在。当扩链时间延长时,其粒径明显增大。 软段规整结构和硬段有序排列均将形成结晶 , 但硬段中的一些刚性基团如氨酯键 、脲基和脲酯 基等的亚氨基 NH与软段中的酯羰基形成氢键 会增加软硬段间的相容性 ,导致结晶并不完整 , 多为一些无定型相态或微晶 、次晶等 。从 X 射线 衍射曲线看 ,显示的主要还是软段衍射结晶峰 , 产品中依然存在相当程度微相分离。 李伟等人 8 在另一篇文章中揭示控制乳液胶 粒的大小粒径 比(R)是制备高固含量乳液的一个有 效途径 。当 R = 6.37 11.15 ,小粒径体积分数占 25% 时 ,乳液黏度最小 。分析其原因 ,可能是适 量和适度小粒径胶粒 ,可有效填充入较大粒径胶 粒的空隙间 ,而不影响乳液黏度 ,相反可有效地 提高乳液固含量。 5 叶青萱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意义在于其数值与胶态分散的稳定性相关。Zeta 电位是对颗粒之间相互排斥或吸引力强度的度量。分 子或分散粒子越小,Zeta 电 位(正或 负)越高,体系 越稳定,即溶解或分散可以抵抗聚集。反之,Zeta 电 位(正或 负)越低,越倾向于凝结或凝聚,即吸引 力超过了排斥力,分散被破坏而发生凝结或凝聚。 Zeta 电位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大致关系如表 2 所示。树脂含亲水基团 6 mmol 时, PU 离聚物的亲水性 弱 ,疏水性强 ,随着水的加入 ,体系极性增加 , 加入质量分数 50% 的水就发生明显相反转 ,只形 成大胶粒 ,无小胶粒 。在每 100 g 树脂含亲水基 团 8 mmol 时, PU 离聚物的亲水性增强 ,疏水性 减弱 ,随着水的加入 ,体系极性增加 ,加入质量 分数 50% 水时 ,体系颜色变白 ,形成大胶粒 ;加 入质量分数 70% 水时 ,体系极性进一步增加 ,形 成小胶粒 ,体系发生相反转 。在每 100 g 树脂含 亲水基团 10 mmol 和 12 mmol 时, PU 离聚物的 亲水性继续增强 ,疏水性继续减弱 ,加入质量分 数 60% 或 70% 水时,体系颜色略变白,形成大胶 粒 ;加入质量分数 90% 或 95% 水时 ,形成小胶 粒 ,体系发生相反转 。由此可见 ,亲水基团的含 量影响 PU 离聚物的亲水性 ,进而影响分散阶段 相反转时加水量 、相反转时间和粒径分布 。当扩 链度从 80% 到 85% ,再到 90% 时, PU 离聚物的 表 2 Zeta 电位与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大致关系Tab.2 Approximate relationship between Zeta potential and stability of systemZeta电位 / mV胶体稳定性0 510 3030 4040 6061快速凝结或凝聚开始变得不稳定 稳定性一般 稳定性较好 稳定性极好通过 Zeta 电位的测 量 ,能详细了解分散机 理 ,它对静电分散控制至关重要 ,是 WPU 极其 重要的参数。 孙东成等 10 以 A A S N a(质量分数 50% 水 溶液 ,自 制)为亲水单体 ,聚己二酸新戊二醇酯 (PNA , 羟 值 5 6)、 IPDI 、 HDI 和 EDA 为 原 料 , 采用丙酮法合成了不挥发物质量分数为 50% 的双 峰粒径分布的 WPU ,并讨论了其形成过程 。当人 们预想提高 WPU 中固含量 ,特别是当分散相含 量高于连续相含量时 ,将会导致分散体黏度的急 剧上升 ,不利于分散体的制备 。而双峰粒径分布 的分散体可避免黏度的上升 ,因为小胶粒填充在 大胶粒间的空隙中 ,有效地利用了连续相 ,降低 了黏度 ,有利于高固含量分散体的制备 。根据实 验现象和测试结果 ,分析了双峰粒径分布的形成 。 在预聚阶段形成 NCO 封端的预聚物;在扩链和 M n 增加 ,单个 PU 离聚体分子上的亲水基团含量 增加 ,亲水性增强 ,在分散阶段 ,相反转时加水 量增多 ,相反转时间延后 ,大胶粒减少 ,小胶粒 增多 ;当扩链度增加到 100% 时 ,形成小分子的 NH 2 单封端离聚物 , PU 离聚物的亲水性减小 ,在 分散阶段,形成单峰分布的大胶粒。 孙东成等研究亲水基团含量对 WPU 电位 的影响 。研制成的 WPU 的 电位绝对值均大于 40 m V(40 56 m V)。随着亲水基团的增加 , 电位绝对值增加 。这是因为带有电荷的亲水基团 能吸附水分子 ,在胶粒表面形成一层水合膜 , 还 能吸引体系中的异性电荷形成双电层 。水合膜和 双电层的存在 ,使胶粒间不会相互凝聚 ,成为稳 定的分散体 。随着 PU 离聚物中亲水基团的增加 , 水合膜和双电层增厚 ,胶粒间的斥力增加 , 电 位的绝对值提升 ,WPU 的稳定性得以提高。 孙东成等还研究了 PU 结构对 WPU 平均粒径 和黏度的影响 。研究结果揭示 ,随亲水基团的增 加, WPU 平均粒径减小 ,黏度增大 ;当每 100 g 树脂含亲水基团大于 10 mmol 时,WPU 平均粒径 减小缓慢 ,黏度继续增加 。亲水基团的增加使 PU 预聚物的亲水性增强 ,有利于 PU 预聚物的分散 , WPU 的平均粒径减小 ;亲水基团增加 ,离子电荷 数增加 ,水化作用增强 ,水合膜增厚 ,胶粒的有 效体积比其真实体积大 ,水合膜厚度和胶粒流体 引入亲水剂阶段 ,体系的黏度提升,预聚物 M n 增大 ,分子链上引入离子形成 PU 离聚物 ;在分散 阶 段 ,加入少量水 时 ,体系保持透 明 ,极性增 加 ;进一步加水 ,极性进一步增加 ,体系颜色变 白 ,疏水性强的聚合物链段相互聚集 ,形成大胶 粒 ;再进一步加水 ,体系的极性更进一步增加 , 疏水性弱的聚合物链段也相互聚 集 ,形成小胶 粒 ,体系发生相反转 ,得到含丙酮的双峰粒径分 布的 WPU ;减压蒸除丙酮 ,形成双峰粒径分布的 WPU 。随着体系亲水基团含量的增加 , PU 离聚 物的亲水性增强 , WPU 的粒径减小 。在每 100 g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6 2013 年第 11 卷第 1 期动力学体积增加 ,导致胶粒移动阻力增大 ,从而 分散体黏度上升。 扩链度影响反应体系的 NH/NCO 摩尔比 ,决 存稳定 性(180 d 无沉 淀);不同配方的 WPU 胶膜 均具有良好的耐热 性(250 以下无降 解)和耐水 性(吸水率 4 %); 当 w(PP G)=4 % 、 n(HD I)n(IPD I)= 91 时, WPU 胶黏剂胶膜的剥离强度达 到最大 值(13.52 N/m m),此时初期剥离强度也相 对较 高(2.11 N/m m),适于作鞋用胶。 原料组分中 PPG 分子链柔性相对较大 ,向分 子链中引入适量的 PPG 链段 ,可适度增加 PBA 型 PU 的柔顺性 ,降低 WPU 胶黏剂的热活化温 度 ,提高其初期剥离强度 ;另外 , PBA 型 PU 柔 顺性的适度增加也有利于 PBA 链段的结晶 ,从而 提高成品的剥离强度。但当 PPG 用量过多时,PU 分子链段极性减小 ,分子内聚力下降 , PU 胶黏剂 与 PVC 间的黏结力降低 ,表现为初期和最终剥离 强度均呈下降趋势。 在实验范围 内 ,当 n(HD I)n(IPD I)= 91 时 , 最终剥离强度相对最大 ,此时初期剥离强度 也相对较高 。这是因为 HDI 呈直链型分子结构 , 其刚性小于环状结构的 IPDI ,故 HDI 比例越高 , PU 分子链柔顺性越好,最终剥离强度也越高。 由所制 WPU 胶膜的应力应变曲线得知 :不 同配方的 WPU 胶膜 ,其应力应变曲线均呈现出 典型的结晶聚合物拉伸行为 。这是由于 WPU 胶 膜中存在晶 区(由 PBA 链段形 成)和非晶 区(由 其 他链段形 成),当拉伸应力达到一定值时 , PBA 结 晶区产生屈服并细颈化 ,进一步冷拉至试样断裂 , 此时 ,断裂强度可达 28.67 MPa ,断裂伸长率为 1 453% ,其值相当高 。随 PPG 用量增加 , WPU 胶膜的断裂伸长率和断裂强度均增大 ,这是由于 PPG 既提高 PBA 型 PU 的结晶能力 ,又提高 PU 分子的柔性所致 。随 IPDI 比例增大 , WPU 胶膜 的断裂强度在细颈化阶段呈增长态势 , 并且在冷 拉至试样断裂阶段也大致符合此变化趋势 ,这是 由于 IPDI 的刚性大于 HDI 所致。 Duan Youlu 等 13 采用聚己二酸己二醇 酯 、 间苯二甲酸 5 磺酸钠的聚酯二醇为软 段 ,以 HDI 、 TMXD I(四甲基环己基甲烷二异氰酸 酯)混 合异氰酸酯作硬段 ,用 DMPA 、 BDO 扩链 ,合成 出具有优良性能的 WPU 。其不挥发物质量分数为 40.7% 时 ,黏度为 11 5 mPa.s 。胶黏剂结晶速度快, 活化温度 低(52 6 5 ),初黏结性高 ,低 pH 值(pH 5 7)下稳定 ,与其他水基聚合物相容 ,经交 定 PU 预聚物在分散前 M n 的大小 。 NH/NCO 摩尔 比越接近于 1 , PU 预聚物 M n 越大 ,反应体系分 子数越少 ;在相同的亲水基团含量情况下 ,平均 到每个 PU 预聚物分子上的亲水基团数越多 , PU 分子亲水性越强 。扩链度从 80% 到 85% ,再到 90% ,NH/NCO 摩尔比越来越接近于 1 , PU 预聚 物的亲水性增强 ,WPU 的平均粒径减小 ,黏度增 大 。当扩链度增加到 100% 以上时 ,受副反应影 响, NH/NCO 摩尔比大于 1 ,形成了 M n 较小的氨 基单封端的离子聚合物 , PU 预聚物的亲水性减 小, WPU 的平均粒径增大,黏度减小。 孙东成等还研究了 PU 结构对 WPU 粒径分布 的影响 。当亲水基团含量较低时 , WPU 的粒径呈 单峰分布且粒径较大 ,分散体不稳定 , 1 个月后 就有沉淀生成 ;当亲水基团含量增加时 , WPU 的 粒径呈双峰分布 ,小粒的平均粒径为 205 nm ,大 粒平均粒径为 454 nm ,小粒多于大粒 ,分散体具 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 6 个月后无沉淀出现 ;当 亲水基团含量继续增加时 ,大小胶粒的粒径均减 小 ,小粒增多 ,大粒减少 ,分散体的贮存稳定性 也 6 个月 。因此 ,在一定亲水基团含量范围内 , 可制得贮存稳定的双峰粒径分布的 WPU 。随着扩链度的提升 ,粒径分布由双峰变为单 峰 。在扩链度为 80% 时, WPU 呈双峰粒径分布 , 有较多的大胶粒;当扩链度增加到 85% 、90% 时, 小胶粒增多 ,大胶粒减小 ,呈双峰粒径分布 ;当 扩链度增加到 100% 时, WPU 呈单峰粒径分布 并具有较大的粒径 。因此 ,在一定的扩链度范围 内 ,可制得贮存稳 定( 6 个 月)的双峰粒径分布 的 WPU 。产品 WPU 经透射电 镜(TE M)检测,其胶粒呈 大小不均的球形结构。 郭晋晓等 111 2 以 PB A(M n 2 00 0)和聚丙二 醇 醚(PP G)为软段 ,自制 A A S N a 为亲水基团 , HDI 和 IPDI 为硬 段 ,采用丙酮法合成了磺酸 盐型 WPU ,并以此作为胶黏剂的基体树脂 。结 果表 明 :不同配方的 WPU 均具有较低的黏度 ( 1 000 mPa s)、较小的粒 径( 200 n m)、较高 的固含 量(不挥发物质量分数 50 %)和较好的贮 7 叶青萱 磺酸盐型水性聚氨酯胶黏剂 联后耐热。 秦昌晃 14 采用二氨基苯磺酸 钠(SDB S)另加 少许 DMPA(质 量分数 1 %)作混合内乳化剂 。 少 量 DMPA 粉末可直接加入 ,无需预溶于溶剂中 。 以扩链剂方式引入含磺酸基团的 SDBS ,与异氰 明, 随着 SDBS 用量的逐渐增加 ,PU 乳液粒径 变小 ,乳液的稳定性也相应增加 ;当 SDBS 用量 为固体树脂质量的 2% 时,所得乳液的粒径约为 300 nm ,贮存稳定性 1 a 。WPU 的稳定性主要依靠扩散双电层和溶剂化 作用 。分散体颗粒在水相中实际上是以水合粒子 为单位运动的 。按照 O. Lorentz 的双电层理论 , 预聚物分散以后 ,疏水的分子链段卷曲形成颗粒 的核 ,带有离子的亲水基团则位于颗粒的表面 , 亲水基团朝向水中 ,由于颗粒不停地做布朗运动 以及正负离子相伴而在颗粒表面形成一个双电层 , 正是这种水合作用形成的双电层使得分散体颗粒 能稳定地分散在水相中 。当磺酸基含量增加时 , 粒子表面电荷密度增大 ,扩散双电层增强 ,产生 极大的静电作用 ,粒子间不易团聚 ,故磺酸基含 量增大时 ,大分子的亲水性越强 ,分散体颗粒越 小 ,可形成稳定的乳液。 当胶黏剂涂布到被粘接材料表面时 ,由于电 子亲和力的不同 ,在胶接界面构成类似电容器一 样的双电子层 ,则胶液和粘接表面之间存在着能 够产生黏结强度的静电引力 。随着 SDBS 用量的 增加 ,样品的初期剥离力增大 。这是因为离子基 团含量的增加 ,使极性基团向被黏结材料表面靠 近,在胶接界面上存在的双电层结构的吸附作用 增强,产生较大的黏附力。同时,SDBS 使乳液的 粒径变小 ,在胶膜形成过程中 ,粒子结合得更紧 密 ,也导致初期剥离强度增加。尽管如此 ,当乳液 稳定性和黏附力达到使用要求时 ,不应继续增加 亲水性扩链剂 SDBS 的用量 ,否则会使胶膜的耐 水性下降。综合以上实验结果 ,SDBS 用量为固体 树脂质量的 2% 较为合适。 由于 NH 2 基与 NCO 基的反应活性很高 ,酸酯反应迅速 , M n 增长速度也快 ,故需用大量丙 酮稀释 ,以防黏度过高 ,难以反应 。 SDBS 分子 中含有苯环 ,其共轭结构使制品胶膜不耐黄变 。 因此 ,改用自制的脂肪族乙二胺基乙磺酸钠水溶 液 , 结果良好 , 胶黏剂性能与采用 SDBS 所得相 当,外观更好,鞋胶膜不黄变。 秦昌晃的实验结果还显示 , DMPA 本身及其 中和状况对 PU 预聚物的分散效 果(乳液外观 、稳 定度和胶粒粒 径)影响很大 。当不用 DMPA ,如仅 以乙二胺磺酸盐与 PBA 、 T D(I 甲苯二异氰酸 酯) 合成 PU 预聚物时 ,则其分散液呈白色乳液 ,存 放不久 ,明显出现絮状物 ,继而沉降 。若加入少 量 DMPA 与乙二胺磺酸盐搭配成混合内乳化剂 , 则实验结果大为改观 ,外观 、稳定度均良好 。实 验结果表明 ,单用二氨基磺酸盐 ,亲水离子基团 含量为 0.21 mmol/g ,而采用混合离子基团 ,其 含量仅为 0.13 mmol/g ,降低 38% 。双内乳化剂 可起到协同效应 ,降低总亲水剂用量 ,从而提高 WPU 的耐水性。 叶家灿等 15 以 HDI 、 IPDI 和 PBA 为基本原 料,SDBS 和二羟甲基丙酸为内乳化剂 ,通过丙 酮法制备出不挥发物质量分数 50% 、不含有机 溶剂和贮存稳定的鞋用 WPU 胶黏剂 。基于 HDI/ IPDI 混合二异氰酸酯的 WPU ,可具有低的活化温 度和高的耐热性。聚酯二元醇的 M n 对胶黏剂的性 能也有很大影响 ,聚酯 M n 越大 ,胶液的黏度越高, M n 过高时还会影响胶液的渗透性能 ,对粘接不 利。根据前期实验结果 ,M n 为 2 000 的 PBA 较为 合适 。 PU 链上的离子减少 ,静电斥力减弱 ,使水 合体积不会迅速增大而导致黏度上升 ,有利于高 固含量 WPU 的制备 。同时采用 DMPA 和 SDBS 亲水性化合物 ,可达此目的 。前者在预聚反应时 加入 ,后者则作为预聚反应之后的亲水性扩链剂 使用。 改变亲水性扩链剂 SDBS 的用量直接关系到 能否制得稳定 WPU ,并对乳液外观 、粒径等性能 和涂膜的力学性能等均有明显影响 。实验结果表 扩链反应非常剧烈和迅速 ,PU 的 M n 也随之迅速 增大 ,同时反应形成很多的脲键 ,分子间氢键作用 加强 ,导致体系黏度很高 ,因此在乳化时需要加入 丙酮降黏 ,否则难以正常乳化 ,甚至可能出现膏 化现象 ,而无法制备出乳液 。丙酮的质量约为乳 液中所含固体质量的 2 倍。 实验制备出不挥发物质量分数 50% 、黏度 小而贮存稳定的乳液 。测试结果表明 ,该乳液可 较好地作为鞋用胶黏剂使用。 孙东成等 16 以磺酸盐聚醚二元 醇(SPPG , M n化学推进剂与高分子材料 Chemical Propellants & Polymeric Materials 8 2013 年第 11 卷第 1 期42 0)作为软段亲水单 体 ,DMPA 作为硬段亲水 量低黏度的 WPU 。随着 HDI 含量的增加 ,粒径急剧减小 ,黏度 增加 。由于 IPDI 分子结构中的环状结构单元与 HDI 线形对称结构相比一方面增大了空间体积 , 使粒径增大 。另一方面 ,HDI 的线形结构增加了 WPU 分子链段的柔性 ,从而增加了乳胶离子的变 形性 ,在分散阶段 ,PU 颗粒在高速剪切力作用下 更容易被切碎成更小的胶粒 。因此 ,随着 HDI 含 量的增加 ,粒径急剧减小 。实验结果显示 , HDI/ IPDI 摩尔比对粒径分布无明显规律 ,表明其对粒 径分布的影响不明显。 经 TEM 测试 ,在亲水剂较多状况下 ,WPU 胶粒呈规则的球形结构 ,且粒径较小 ,只有少数 大尺寸胶 粒 。随着亲水基团含量的减 少 , 胶粒 的尺寸增大 ,且形状不规则的胶粒逐渐增多 。从 TEM 图可明显看出 , WPU 呈二元粒径分布 ,大 粒径颗粒占有一定的比例 ,使分散体的小胶粒能 有效地填充在大粒子的空隙 ,这也证实了要制备 高固含量乳液 ,粒径分布必须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 此时预聚物黏度可控制较低。 DMA 显示 WPU 胶膜具有良好的软硬段相容 性和较低的玻璃化温度 ,表明具有较好的耐寒性。 单 体 , 聚己二酸己二醇新戊二醇 酯(PHNA , M n1 50 0)、 IPDI 、 HDI 、 TE A(三乙醇 胺)、哌嗪等为 原料 ,采用丙酮法合成了不挥发物质量分数 50% 以上的软硬段均含亲水基团的 WPU 。研究表明 , WPU 的 电位处于 52 72 mV 之间 ,具有良 好的稳定性 。亲水基团含 量(HG C)、 HDI/IPDI 摩 尔比的增加使胶粒平均粒径变小 ,粒径分布变窄 , 黏度增加 ; SO 3 Na/ COOH 摩尔比的减小 ,使 小胶粒体积分数为 21% 28% , 黏度显著减 小 。 TEM 分析结果显示 ,分散体胶粒多为大小不一的 球形结构 ,呈多元分布 。 DM A(动态力学分 析)显 示 WPU 胶膜具有良好的软硬段相容性和耐寒性。 向软段引入磺酸盐基团的同时,加入 DMPA , 使软硬段均含有亲水基团 ,有利于 PU 离聚物稳 定分散 。高耐水解性 PHNA 为原料 ,以哌嗪为扩 链剂,均有利于改善 WPU 性能。 WPU 的平均粒径随着磺酸盐基团在亲水剂 中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一方面 ,这是由于强酸强 碱盐 SO 3 Na 的亲水性远大于弱酸弱碱盐 COO (NCH 2 CH 3)3 。随着分子链上作为软段磺酸盐亲水 基团含量的增加 ,亲水性增强 ,更有利于形成较 细的胶粒 。另一方面 ,由于作为软段的磺酸盐聚 醚二元醇本身的柔顺性 ,在乳化过程中较硬段的 羧酸盐可获得更强的运动能力 ,水更容易渗入软 、 硬链段微粒子聚集区 ,从而使相反转过程较为容 易,导致粒径减小 。制备高固含量乳液的一个有 效途径是使体系具有二元或多元粒径分布 ,当大 小粒径比处于某一最佳值时获得的固含量也最高 。 实验结果表明 ,随着 SO 3 Na/ COOH 摩尔比的 减小 ,大粒径体积分数增加 ,WPU 黏度降低 。当 小粒径体积分数为 21% 28% 时,获得的乳液黏 度显著减 小 ,这是由于 2 种亲水单体的亲水性 强弱不同引起 的 。当不同摩尔比的 SO 3 Na 和COOH 引入 PU 线性分子链上时 ,由于 SO 3 Na 和 COOH 的含量不同 ,使得分子链上 2 种亲水 单体的含量也不 同 。随着 SO 3 Na/ COOH 摩 尔比的增加 ,分子链上含 SO 3 Na 较多的 PU 分 子链比例增 大 , 由于 SO 3 Na 的亲水性远大于 COOH ,因而小粒径的 WPU 胶粒所占的比例增 多,从而使 WPU 乳液的黏度增大 。因此 ,可以通 过调节 SO 3 Na/ COOH 的摩尔比来获得高固含 4 结束语近年 ,国内关于磺酸型 WPU 制备的报道很 多 。 限于篇幅 ,不能作一一介绍 。综上所述 ,为 提高 WPU 固含量 ,改善其黏结性能 ,大多采用 AAS 或氨基苯磺酸钠等与 DMPA 作混合亲水剂 , 以便性能互补 ,减少用量 ,提高耐水性等 。因国 内 WPU 胶黏剂用量以鞋用和塑料复合薄膜用为 多 , 尤其是前者 ,故尽力追求活化温度低的 WPU 胶黏剂 。由此 ,采用 IPDI 和 HDI 混合异氰酸酯 , 以期达此目的 。所述文献仍均采用丙酮法 ,是一 大不足 。据悉 ,大陆企业真正规模化生产的较少 。 进一步加强工艺 、工程化和生产装备的研发 ,并 促使研发成果及早转化为生产力和效益 ,以满足 用户需求,是当务之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