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生产论 第一节厂商第二节生产函数第三节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第四节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第五节等成本线第六节最优生产要素组合第七节规模报酬 第一节厂商 一 生产者的组织形式 厂商厂商或企业 Firm 组织生产要素进行生产并销售产品和劳务 以取得利润的机构 是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一经济单位 厂商的组织形式 个人企业或独资企业合伙制企业公司制企业 三种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 二 厂商 企业 的本质 1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市场的一种替代 2 交易成本 围绕着交易所产生的成本 一类交易成本产生于签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这些偶然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另一类交易成本是签订契约 以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二 厂商 企业 的本质 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 企业可使市场交易内部化 有的交易在企业内部进行成本更小 即企业有着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 某些交易必须在市场上完成 因为交易成本更小 不完全信息 不确定性 信息不对称 导致 交易成本 市场与企业的并存 3 市场和企业的比较 市场的优势 1 规模经济和降低成本 2 提供中间产品的单个供应商面临着众多的厂商需求者 因而销售额比较稳定 3 中间产品供应商之间的竞争 迫使供应商努力降低成本 企业的优势 1 厂商自己生产部分中间产品 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2 某些特殊的专门化设备 必须在内部专门生产 3 厂商长期雇佣专业人员比从市场上购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更有利 4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 企业内部特有的交易成本产生原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企业的扩张是有限的 企业扩张的界限 内部交易成本 市场交易成本 1 企业内部的多种契约 监督和激励 其运行需要成本 2 企业规模过大导致信息传导过程中的缺损 3 隐瞒信息 制造虚假和传递错误信息 三 厂商的目标 厂商的目标 利润最大化 条件要求 完全信息 长期的目标 销售收入最大化或市场销售份额最大化 原因 信息是不完全的 厂商面临的需求可能是不确定的 今后讨论中始终坚持的一个基本假设 实现利润最大化是一个企业竞争生存的基本准则 第二节生产函数一 生产函数的含义 生产函数 Productionfunction 一定时期内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反映生产中产品的产出量 Output 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Input 之间关系的函数 y f x y 产出量x 投入量 投入 产出分析的基本类型 1 单投入单产出y f x 2 多投入单产出y f x1 x2 xn 3 单投入多产出 y1 y2 ym f x 4 多投入多产出 y1 y2 ym f x1 x2 xn 其中N是固定的 E难以估算 所以简化为 Q f L K 产量Q与生产要素L K N E等投入存在着一定依存关系 Q f L K N E 生产函数 二 生产函数的类型 1 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 指在每一产量水平上任何要素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固定的生产函数 假定只用L和K 则固定比例生产函数的通常形式为 Q Minimum L u K v u为固定的劳动生产系数 单位产量配备的劳动数 v为固定的资本生产系数 单位产量配备的资本数 在固定比例生产函数下 产量取决于较小比值的那一要素 产量的增加 必须有L K按规定比例同时增加 若其中之一数量不变 单独增加另一要素量 则产量不变 A A K L 2 3 2 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C D生产函数 由美国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于1982年根据历史统计资料提出的 A为规模参数 A 0 表示劳动贡献在总产中所占份额 0 1 表示资本贡献在总产量中所占份额 3 技术系数 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某种产品所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的配合比例 分为可变和固定技术系数 可变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各种要素的配合比例可变 表明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 固定技术系数 生产一定量产品只存在唯一一种要素配合比例 即要素之间不可替代 要素投入必须按同一比例增减 生产同样产量 多用劳动少用资本 也可多用资本少用劳动 一人一台缝纫机一个萝卜一个坑 3 短期与长期 短期 ShortRun 在此期间内 至少有一种投入的数量不变 长期 LongRun 在此期间内 一切投入的数量都可以变动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 ScaleofProduction 是否变化 4 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 不变投入 FixedInput 在短期内投入量不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可变投入 VariableInput 在短期内投入量随产出量的变动而变动的要素 第三节一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一 总产量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TP 总产量 TotalProduction AP 平均产量 AverageProduction MP 边际产量 MarginalProduction TP f x x 可变投入量AP MP 或MP TPx TP x dTPdx TP x Lim X 0 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单独增加的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0 二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 举例 劳动L为可变要素 总产量 TPL Q 平均产量 APL TPL L Q L边际产量 MPL Q L或dQ dL 都是先递增后递减 劳动的总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TP切线斜率 MP 如点MTP原点连线斜率 AP 如点N点R切线 连线斜率 MP AP 总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 总产量曲线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呈上升趋势 而后达到各自的最大值以后 在呈下降趋势 1 总产量曲线和 曲线之间的关系连接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 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 值 平均产量 2 总产量曲线和 曲线之间的关系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 都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 值 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MP 0 TP MP 0 TP MP 0 TP达到最 值 边际产量 递增 递减 大 3 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当MP AP时 AP曲线是 的 当MP AP时 AP曲线是 的当MP AP时 AP曲线达到最 值 上升 下降 大 4 边际产量曲线先递增 后递减 三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1 内容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 其它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不变 仅增加某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那么 在技术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随着这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的增加 每一单位该生产要素所带来的产出量的增量即边际产量先递增 但最终是递减的 表现在图上是MP曲线先升后降 2 原因 在任何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可变生产要素投入量和固定生产要素投入量之间都存在一个最佳的组合比例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前提条件 1 技术系数 TechnologicalCoefficient 变化 即可变投入比例 2 技术水平 TechnologicalLevel 不变 3 所增加的生产要素的性能 Capability 不变 马尔萨斯预言的失败 马尔萨斯预言 由于土地报酬递减限制了农产品数量 而人口又在不断地增长 因此最终会有人挨饿 出现饥荒 数据显示食品增长超过人口增长 技术已经导致了产品过剩和价格下降 马尔萨斯没有考虑到技术的潜在影响 即食品供给增长速度会超过需求增长速度 TP AP MP y x 0 拐点 MAX AP MAX MP MAX TP 四 生产的三个阶段 一 二 三 四 生产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不变投入量太大 第三阶段 可变投入量太大 技术上不合理 经济上不划算 第二阶段 可变投入的合理投入区间起点 平均产量最大 终点 总产量最大 从技术角度看 如追求可变投入的最大利用效率 应达到 产量最高 如追求不变投入的最大利用效率 则应达到 产量最高 至于那一点在经济上最划算 则要借助于成本收益分析 平均 总 第四节两种可变投入的生产函数 Q f L K 一 等产量曲线 1 含义 表示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能生产出相等产量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全部组合方式的曲线 对应生产函数 TP f L K Q0 1 2 3 5 1 2 3 4 K L 0 A B C 4 5 产量为15单位的等产量线 Q 15 1 2 3 5 1 2 3 4 K L 0 4 5 等产量曲线的特征 Q 15 Q 20 Q 10 1 在同一个平面上可以有无数条等产量线 同一条曲线代表相同的产量水平 Q1 Q2 Q3 L K Q4 离原点越远代表产量水平越高高位等产量线的生产要素组合量大 o R 图中 一条等产量线表示不变的产量水平和要素投入数量的可变比例的组合之间的关系 一条OR这样的曲线表示可变的产量水平和要素投入数量的不变比例的组合之间的关系 2 同一平面上的任意两条等产量线不能相交 C B 矛盾 3 等产量曲线自左向右下方倾斜 即斜率为负 且凸向原点 二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1 含义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量而必须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 在保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 增加一单位某种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必须等于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量所导致的总产量的减少量 即 2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某一种要素投入量的增加 每一单位该种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原因 任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 所以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制的 3 因为边际技术替代率是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所以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 导致等产量曲线凸向原点 等产量曲线的几种情况 1 直角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 两种要素只能采用一种固定比例进行生产 不能互相替代 L K L1 K1 q3 q2 q1 B C 直角型固定比例投入等产量线 O A 顶角A B C点代表最优组合点 如果资本固定在K1上 无论L如何增加 产量也不会变化 2 直线型等产量线 技术不变 两种要素之间可以完全替代 且替代比例为常数 等产量曲线为一条直线 直线型完全替代投入等产量线 K O L q3 q1 q2 A B C 相同产量 企业可以资本为主 如点A 或以劳动为主 如点C 或两者按特定比例的任意组合 如点B 在各种投入要素价格既定的情况下 表示所需成本相等的两种要素投入量的全部组合方式的曲线 等成本线斜率为 第五节等成本线 企业预算线 A B 1 2 3 5 1 2 3 4 K L 0 A B C 4 5 总成本为100元的等成本线 D E C 100 C 75 C 125 等成本线的特点曲线为线性 斜率为常数 斜率小于0 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要素的价格之比 与预算线类似 第六节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假定技术条件和两种要素的价格都不变 如果总产量已定 选择成本最低的组合方式 如果总成本已定 选择产量最高的组合方式 要素最佳投入组合点就是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线相切的切点 1 2 3 5 1 2 3 4 K L 0 E 4 5 最大产量组合 A B C Q 15 Q 20 Q 10 C 100 1 2 3 5 1 2 3 4 K L 0 E 4 5 最小成本组合 A B C Q 15 C 100 C 75 C 125 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MRTS 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 w r w L r K C 约束条件 所以 消费者均衡的条件为MRTSLK w r 产量最大组合条件的解释当MRTSLK 4 w r 1 时增L减K TP增 增K减L TP减 当MRTSLK w r时 增L减K TP减 增K减L TP增 当MRTSLK w r时 变动投入组合方式TP只会减不会增 成本最小组合条件的解释 见教材P143 146 产量既定 当MRTSLK 0 5 w r时 增L减K TC减 增K减L TC增 当MRTSLK w r时 变动投入组合方式TC只会增不会减 1 等斜线等斜线是一组等产量线上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的点的轨迹 等斜线上的点代表边际技术替代率的一致 三 生产扩展线Expansionpath 等产量线在A B C点的斜率相等 同理 在D E F处的斜率也相等 o R 2 扩展线 在生产要素的价格 生产技术和其他条件不变时 不同的等产量曲线与不同的等成本线相切形成的生产均衡点的轨迹 K 0 L E2 E1 E3 扩展线 Q1 Q2 Q3 C1 C2 C3 当生产成本或产量发生变化时 厂商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 从而实现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 或既定产量下的最小成本 在长期中 企业调整生产必须遵循的路线 扩展线是一条等斜线 K L 0 A1 B1 A2 A3 B2 B3 生产的经济区域 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Q 15 Q 20 Q 10 3 脊线和生产的经济区域 第七节规模报酬一 含义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下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边际报酬 短期分析 规模报酬 长期分析 三 规模报酬的变动 1 规模报酬递增 IncreasingReturnstoScale 产出量的增长比例大于投入量的增长比例 2 规模报酬不变 ConstantReturnstoScale 产出量的增长比例等于投入量的增长比例 3 规模报酬递减 DecreasingReturnstoScale 产出量的增长比例小于投入量的增长比例 数学公式表达 规模报酬 Q F L K 0 规模报酬递增 Q F L K 规模报酬不变 Q F L K 规模报酬递减 Q F L K 1 1 1 5 1 5 100 200 300 K L 规模报酬递增 原因 规模扩大带来生产效率的提高 如先进的或大规模机器设备的使用 专业化生产 生产成本的降低等 1 2 2 4 100 200 300 K L 规模报酬不变 1 2 2 5 5 100 200 300 K L 规模报酬递减 原因 生产规模过大造成生产效率的降低 如 管理效率的降低 生产要素价格与销售费用增加等 企业一般会顺序经历这三个阶段 因此 寻求最适规模 教学要求 1 理解生产函数的含义及其特点 2 理解短期分析与长期分析及不变投入与可变投入的区别 3 理解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及其前提条件 4 理解总产量 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5 了解生产三个阶段的特征 6 理解等产量曲线的含义和特征 7 理解等成本线的含义和特征 8 理解要素最佳投入组合 最大产量组合和最小成本组合 的含义及其条件 9 理解规模报酬变动与边际报酬变动的区别 10 理解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 练习题 1 理性的生产者选择的生产阶段应是AMP AP阶段BMP下降阶段CAP MP 0阶段DMP与AP相交之点起至MP与横轴交点止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总产量开始减少 边际产量一定为负B只要MP减少 总产量一定减少CMP与AP曲线必定交于AP曲线的最高点D只要MP减少 AP也一定减少 3 若横轴代表劳动 纵轴表示资本 且劳动的价格为w 资本的价格为r 则等成本线的斜率为Aw rBr wC w rD r w 4 最优点生产要素组合点上应该有 A等产量曲线和等成本线相切BMRTSLk w rC dk dL w rDMPL MPk w r 5 一企业采用最低成本进行生产 若资本的边际产量为5 单位资本的价格为20元 单位劳动的价格为8元 劳动的边际产量为A1B2C3D4 6 当生产函数Q f L K 的平均产量为正且递减时 边际产量可以是A递减且为正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1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电池厂员工考勤考核制度
- 五年级体育下册 第三课 向后转走说课稿
- 化肥厂通勤福利制度
- 美容院美容师服务合同
- 第1章网络概述1.2网络的类型 -高中教学同步《信息技术-网络基础》教学设计(人教-中图版2019)
- 8.从生活中吸取设计的灵感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美术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浙教版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二节 气温的变化与分布说课稿 新人教版
-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实验学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含答案)
- 生态旅游项目招标工作计划编制与可持续发展规划合同
- 2025年临床诊疗指南:过敏性紫癜详解
- 儿童托管中心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 沿海养殖区生态环境修复-洞察分析
- 阑尾炎课件24张
- 光伏发电项目技术审查方案
- 中央空调系统维保服务报价清单
- 护士N3岗位竞聘
-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生命.生态.安全》全册教案(及计划)
- 2024年污水管道维修协议书范文范本
- 雪糕车租赁合同三篇
- 绘画劳务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