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doc_第1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doc_第2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doc_第3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doc_第4页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变压器差动保护实验南 京 钛 能 电 气 研 究 所南京南自电力控制系统工程公司差动保护实验步骤如下:通道平衡情况检查,初始动作电流校验,比率制动特性校验,涌流判据定值校验,差动速断定值校验,差流越限监视校验。1) 通道平衡情况检查试验举例。接线为YN,d11的双绕组变压器,额定电压分别为110kV及10kV,容量31500kVA,110kV侧TA:200/5,10kV侧TA:2000/5,外部TA接线:Y/ Y。计算:先计算各侧额定电流和平衡系数,结果如下:表1:各侧额定电流和平衡系数差动继电器内部基准电流IB5A高压侧二次额定电流Ie14.13A高压侧平衡系数K1= IB/ Ie11.21低压侧二次额定电流Ie34.55A低压侧平衡系数K3= IB/ Ie31.10因为外部TA接线:Y/ Y,变压器接线为YN,d11,所以,高压侧星三角变换投入,低压侧星三角变换退出。若在高、低压侧A相各加15A的电流,方向相反,则高、低侧各相电流及各相差流如下:表2:单加A相电流时的差流高压侧A相所加电流ia115Aia1折算后电流Ia1= K1* ia1=15*1.2118.15A星三角变换后A相电流IA1=(Ia1- Ib1)/1.73210.48AB相电流IB1=(Ib1- Ic1)/1.7320AC相电流IC1=(Ic1- Ia1)/1.732-10.48A低压侧A相所加电流ia3-15Aia3折算后电流Ia3= K3* ia3=(-15)*1.10-16.50AB相0AC相0A差流A相-6.02AB相0AC相-10.48A 同样的方法,加B相和C相,计算结果如下:表3:加B、 C相时各相差流单加B相电流A相差流-10.48AB相差流-6.02AC相差流0A单加C相电流A相差流0AB相差流-10.48AC相差流-6.02A现实验如下:将高低压侧中性点短接,测试仪A相接高压侧A相,测试仪N相接低压侧A相。观察装置显示的差流,并记录;同样的方法测B相和C相。表4:通道平衡测试实验A相差流B相差流C相差流计算值实验值计算值实验值计算值实验值两侧加A相-6.02A0A-10.48A两侧加B相-10.48A-6.02A0A两侧加C相0A-10.48A-6.02A若计算值和实验结果基本相同,说明平衡系数正确,通道已调平衡。注1:均为矢量计算,例如,加A相电流时以高压侧A相电流为正方向,负号表示与之反向。注2:下标1为高压侧,3为低压侧。注3:试验时用实际定值根据上述方法制表计算。2) 初始动作电流校验实验方法:单加高压侧A相电流,并缓慢增加至差动动作,记录电流值,同法测另外五组数据。差动门槛: 。表5:初始动作电流校验高压侧低压侧加流相ABCABC动作电流3) 比率制动特性校验求各相差动的比率制动系数和拐点电流。实验如下:以A相为例;为了突出实验重点,暂把平衡系数设为1,即各侧额定电流均设为5A,只考虑星三角变换。例如:高压侧采用内部星三角变换,定值整定如下:表6:控制字比率差动门槛0.4 (2.0A)比率制动系数0.5比率制动拐点电流0.64(3.2A)a) 验证拐点只让A相差动元件动作,所以在低压侧C相加电流制动C相差动元件,使其不动作。保持高压侧A相电流7.3A不变,低压侧A相加-3A,低压侧C相加4.2A不变,慢慢减小低压侧A相电流至保护动作,记录此时的数值,此时的A相差动和制动电流即拐点坐标。表7:验证拐点电流高压侧A相所加电流ia17.3A星三角变 换后A相电流IA1=(Ia1- Ib1)/1.7324.2AB相电流IB1=(Ib1- Ic1)/1.7320AC相电流IC1=(Ic1- Ia1)/1.732-4.2A低压侧 初始值动作值ia3-3Aia3ib30Aib30Aic34.2Aic34.2A差动电流A相1.2AA相B相0AB相0AC相0AC相0A制动电流A相3.6AA相B相0AB相0AC相4.2AC相4.2Ab) 验证比率制动系数保持高压侧A相电流10A不变,低压侧A相加-5A,低压侧C相加5.77A不变,慢慢减小低压侧A相电流至保护动作,记录此时的数值,此时的A相差动和制动电流即斜线上一点X1。表8:验证比率制动系数高压侧A相所加电流ia110A星三角变换后A相电流IA1=(Ia1- Ib1)/1.7325.77AB相电流IB1=(Ib1- Ic1)/1.7320AC相电流IC1=(Ic1- Ia1)/1.732-5.77A低压侧A相初始电流ia3-5AA相动作电流ia3B相0AB相0AC相电流ic35.77AC相电流ic35.77A差动电流A相0.77AA相B相0AB相0C相0AC相0制动电流A相5.39AA相B相0AB相0C相5.77AC相5.77A保持高压侧A相电流15A不变,低压侧A相加-8A,低压侧C相加8.66A不变,慢慢减小低压侧A相电流至保护动作,记录此时的数值,此时的A相差动电流和制动电流即斜线上一点X2。表9:验证比率制动系数高压侧A相所加电流ia115A星三角变换后A相电流IA1=(Ia1- Ib1)/1.7328.66AB相电流IB1=(Ib1- Ic1)/1.7320AC相电流IC1=(Ic1- Ia1)/1.732-8.66A低压侧A相初始电流ia3-8AA相动作电流ia3B相0AB相0AC相电流ic38.66AC相电流ic38.66A差动电流A相0.66AA相B相0AB相0C相0AC相0制动电流A相8.33AA相B相0AB相0C相8.66AC相8.66A根据X1和X2两点,可以求出比率制动系数: 。注1:试验时用实际定值根据上述方法制表计算。4) 涌流判据定值校验a) 二次谐波制动比的测量 二次谐波电流计算精度的校验一般只校验变压器某一侧(例如高压侧)的差动通道。高侧A相输入二次谐波电流,电流由小增大,使电流值分别为:0.5A、5A、10A、20A,观察并记录。将接至A相接线分别改接在B相及C相端子上,重复上述试验,观察并记录。表10:二次谐波电流计算精度的校验外加二次谐波电流0.5A5A10A20A装置显示值A相差动B相差动C相差动 测量二次谐波制动比在高压侧A相加基波电流I1,低压侧A相加二次谐波电流I2,增大I1至某一值I1,此时A相差动保护动作;增大I2至A相差动刚返回,记录保护刚返回时的二次谐波电流值I2。再增大I1至某一值I1,此时A相差动保护动作;增大I2至A相差动刚返回,记录保护刚返回时的二次谐波电流值I2。 将接线分别接到B和b、C和c端子上,重复上述试验并记录。表11:测量二次谐波制动比相别基波电流I1二次谐波电流I2基波电流I1二次谐波电流I2A相B相C相根据表中数据,按以下公式计算二次谐波制动比,K2Z=K3* I2/K1* I1K2Z=K3* I2/K1* I1式中,K2Z、K2Z计算的二次谐波制动比;K3、K1各侧平衡系数。 要求:对各相差动计算出的K2Z与K2Z均应相等,等于整定值,最大误差小于0.05。b) 涌流闭锁方式的正确性校验 装置采用三相“或门”制动方式,高压侧B相或C相输入纯基波电流I1,低压侧a相加基波与二次谐波的混频电流I2,二次谐波电流分量与基波电流分量之比大于二次谐波制动比,只加I1,差动保护动作,再加入I2,差动保护应可靠返回。这表明制动方式为“或门”制动。c) 验证二次谐波对差动速断的影响 在高压侧A相加基波与二次谐波的混频电流I2,其有效值大于差流速断整定值,二次谐波电流分量与基波电流分量之比大于二次谐波制动比,连续突合电流三次,每次加电流后,差动速断均应能可靠动作。5) 差动速断定值校验速断定值:单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