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学各章试题.doc_第1页
医学影像学各章试题.doc_第2页
医学影像学各章试题.doc_第3页
医学影像学各章试题.doc_第4页
医学影像学各章试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X线成像典型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X线图像特点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A 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构成B 图像上的黑白密度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同一概念C 是不同部位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的重叠投影D由于X线束的椎形投射使得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放大与歪曲E 以不同灰度密度的高低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答案:B考点:X线图像上的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密度与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人体组织结构的密度是指人体组织中单位体积内物质的质量,而X线图像上的密度是指影像的黑白。一般人体组织结构按密度不同可以归纳为三类:属于高密度的有骨组织和钙化灶等;中等密度的有软骨、肌肉、神经、实质器官、结缔组织和体液等;低密度的有脂肪组织和含有气体的呼吸道、胃肠道、鼻窦和乳突气房等。实际上,X线图像上的黑影与白影主要反映物质密度的高低,当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其吸收的X线量多,在X线图像上呈白影,反之呈黑影。X线图像上的白影术语称为高密度影,黑影称低密度影,灰影称等密度影。2下列关于X线诊断的原则与步骤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 首先应当注意投照的技术条件B 应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C 应注意区分正常和异常D发现病变,应主要分析病灶的形态和密度E 必须要结合临床资料和有关的实验室检查资料综合分析答案:D考点:掌握X线诊断的原则与步骤非常重要。本题目要提醒大家注意,在阅读X线图像发现病变时要按照以下观察内容仔细分析:(1)病变的位置和分布,某些疾病会有一定的好发部位。(2)病变的数目,病变的单发和多发对诊断有一定的价值。(3)病变的形状,肺内良恶性病变的形态有所不同。(4)病变的边缘,良性肿瘤和慢性炎症多边缘清楚,恶性肿瘤和急性炎症边缘多模糊。(5)病变的密度,高密度与低密度可反映病变不同的病理改变。(6)邻近器官和组织的改变,对于鉴别诊断有时是重要的佐证。(7)器官功能的改变,如心脏大血管的搏动、膈肌的呼吸运动和胃肠道的蠕动等均对诊断有所帮助。习 题(一) 单项选择题1 关于X线的本质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A X线是一种红外线波 B X线的波长范围是0.0000660nmC X线上一种肉眼看不见,能量很高,波长很短的电磁波D凡是X射线均可应用于临床影像诊断E X线管球产生的X射线是单一波长的射线2 下列哪些说法是不正确的A X线于1896年即被用于对人体进行检查,做疾病诊断B X线图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C X线穿透人体将产生一定的生物效应。DX线的诊断必须结合临床资料E 伴影将使X线影像的清晰度进一步提高3 下列哪项X线的基本特性与X线成像无关A 穿透性 B. 电离效应C荧光效应 D 感光效应E以上都不是4 在构成胸部正位X线图像的组织和器官中下列除哪项外均为白影A肩胛骨和肋骨 B. 心脏及大血管C 肺野 D. 肺纹理E 纵隔5 下列哪项人体组织结构属于低密度组织A 骨骼和生理性钙化 B. 肝胆胰脾肾C. 肌肉和结缔组织 D. 脂肪组织 E. 神经组织和体液6 X线的穿透性与下列哪项因素无关A X线球管的电流 B X线球管的电压C 被穿透物质的密度D被穿透物质的厚度E 以上均不是7 关于X线的分析和诊断原则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 应该首先注意X线的投照技术条件B 应熟悉正常解剖和变异的X线表现C 按照一定的顺序,全面而系统地进行观察是十分重要的D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最终均能得出肯定性诊断 E 结合临床资料也是X线诊断应当遵循的原则之一8 下列哪项是对X线吸收能力最强的组织结构A 骨骼和钙化 B 皮肤与肌肉C 气肿的肺组织D胸腔积液E 主动脉及肺动脉9 关于X线检查的下列说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 某些疾病X线无法检出B 不同成像方法如透视与摄片之间有互补作用C 临床工作中异病同影或同病异影常会遇到D过小的病变X线影像检查可以阴性E X线的影像表现常与临床同步10 下列哪项是利用距离的防护A 使用铅橡皮手套B 增加X线源与人体检查部位之间的距离 C 缩小胶片距离D使用遮光筒和光圈E 减少X线照射时间和次数(三)名词解释21 X线球管22 荧光效应23 感光效应24 异病同影25 同病异影26 可能性诊断27 自然对比28 造影检查(四)论述题29 论述X线的基本特性及其主要作用30 简述X线图像有哪些特点31 叙述X线的诊断结果通常包括哪些方面32 简述放射防护的方法和措施有哪些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C 2E 3B 4C 5D 6A 7D 8A 9E 10B (三) 名词解释21.X线球管是高真空的二极管,阴极呈杯状装有灯丝,阳极由呈斜面的钨靶和附属散热装置多组成,X线射线是在X线球管内产生的。22.X线具有能够激发荧光物质如硫化锌镉及钨酸钙等的特性,从而是波长段的肉眼看不见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可见的荧光,这种转换称为荧光效应,是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23.当X线照射到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时,可以使胶片感光产生潜影,经过显、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并沉积在胶片的胶膜内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则在定影过程中被从胶片上清除,这种作用称为X线的感光效应。24在多数情况下,疾病的X现表现并不具有特征性,同样的X线征象或表现可以出现在不同的疾病中,如毛刺征既可见于周围型肺癌,又可出现在结核球病变中,这种现象通常称之为同影异病或异病同影,在影像学的诊断工作中应当熟知和注意这种现象。25同一种疾病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或在不同的类型中可表现为不同的X线表现,这种现象称同病异影,如周围型肺癌多数表现为肺内结节或肿块,但有时可表现为空洞病变。26X线的诊断结果通常可归纳为三类,即肯定性诊断、否定性诊断和可能性诊断。后者是指经过X线的检查,发现了疾病的某些X线征象,但由于疾病的复杂性和X线征象的不特异性,不能确定为某种病变的性质,因而要列出几个可能性。27人体组织结构自然存在着密度的不同,这种组织结构密度上的差别是产生X线影像对比的基础,称之为自然对比。28对于缺乏自然对比的结构和器官,可将密度高于或低于该结构或器官的物质认为地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以显影的方法,称之为造影检查,引入的物质称为对比剂或造影剂。(四)论述题29X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性:(1)穿透性:由于X线波长很短,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能穿透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但在穿透过程中有一定程度的吸收即衰减。X线的穿透力与X线管电压和被穿透的物体的密度及厚度有关。一方面,X线的管电压越高,产生的X线波长越短,穿透力越强,反之其穿透力越弱;另一方面,物质的密度越高,厚度越大,X线的吸收越多,穿透越少。这是X线成像的基础。(2)荧光效应:X线具有能激发荧光物质的特性,此过程中发生能量的转换,使波长短的不可见的X线转换成波长长的荧光,这是进行X线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效应:X线还具有使涂有溴化银的胶片感光的特性,经过显、定影的洗像处理使感光的溴化银中的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呈黑色颗粒,而未被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过程中被清除,从而形成黑白不同层次的影像,这是X线摄影的基础。(4)电离效应:X线通过任何物质均可产生电离效应。X线进入人体产生的电离效应,可引起生物学方面的改变,称生物效应,是放射治疗的基础。30X线图像具有以下特点:(1)X线图像是由黑到白不同灰度的影像所组成的灰阶成像,是以密度来反映人体组织结构的解剖及病理状态,白影称为高密度影,说明相应的物质的密度高,比重大,对X线的吸收量多;黑影称为低密度影,反映相应的物质密度底,比重小,X线吸收量少。(2)X线图像是X线束穿透人体某一部位的不同密度和厚度组织结构后的投影总和,是该穿透路径上各个结构影像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影像,即X线影像是有重叠的二维图像。(3)X线影像有一定程度的方法并产生伴影,后者可使X线影像清晰度降低。31X线的诊断结果基本上有以下三种情况: (1)肯定性诊断,即经过X线检查和分析,可以确定为某种疾病的诊断。 (2)否定性诊断,经过X线的检查,排除了某些疾病,但这种排除诊断是有限度的。 (3)可能性诊断,经过X线检查,发现了某些X线征象,但不能确定其性质,因而要列出几个可能性,还要结合其他实验室、内镜和活检等检查;或随诊观察等。X线的放射防护方法和措施有以下三个方面:(1)技术方面,可采取屏蔽防护和距离防护的原则,前者采用原子序数较高的物质,如铅或含铅的物质,做为屏障以吸收不必要的X线;后者利用X线的曝射量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原理,通过增加X线源与人体间的距离来减少曝射量。(2)患者方面,应选择恰当的X线检查方法,每次检查的曝射次数不宜过多,也不宜在短期内作多次重复的X线检查,照射时注意曝射范围及条件,对照射野相邻的性腺要用铅橡皮加以遮盖。(3)放射线工作者方面,要遵守国家有关的法规,进行正确的操作,定期监测所接受的X线剂量;近距离的透视要加戴防护衣和手套等;介入放射技术操作中,应避免不必要的X线透视和摄片等。 第二节 骨骼肌肉系统典型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儿童和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儿童期骨处在发育阶段,X线解剖上与成人骨存在着不同B成人的管状骨可分为骨干和骨端两部分C儿童的管状骨包括骨干、骨骺、骨骺板和干骺板四部分D儿童的管状骨包括骨干、骨端、骨骺、骨骺板和干骺板五部分E儿童骨干两端增宽部分称干骺端,是骨骼生长最活跃的部位答案:D考点:儿童和成人管状骨的X线解剖特点。人体四肢的管状骨经过儿童期的发育阶段最后形成成人期骨骼,在这两个阶段管状骨的正常X线表现是完全不同的。儿童期的管状骨X线解剖分为四部分,即骨干、骨骺、骨骺板和干骺板,而成人的管状骨仅包括骨干和骨端两部分,骨端是成人骨的特点,儿童期不应该包括骨端。2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主要区别是A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均减少B骨组织的有机成分正常而无机成分减少C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减少而无机成分正常D骨组织由于钙盐的含量减少而出现骨质变软E骨骼可以发生变形和出现假骨折线等答案:A考点:两种最常见骨质基本病变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鉴别。骨质疏松和骨质软化是十分重要的两种骨骼的基本病变,前者较后者更加常见。两者主要的病理改变的区别是,骨质疏松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既有有机成分的减少,也有无机成分的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的比例仍然正常;而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即骨内的钙盐含量减低,因此导致骨质变软。两者的X线表现共同点是骨质的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和骨小梁减少变细等,不同点是骨质软化由于骨结构含有大量未钙化的骨样组织而表现为边缘模糊,骨质疏松则边缘清晰。习 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像学检查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X线平片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至今仍然是首选的检查方法B由于CT检查的普及应用和较高的密度分辨率,因此已经取代了X线检查C磁共振成像技术软组织分辨率高,应该成为首选的检查方法DX线检查在软组织病变的诊断中也是首选和有效的检查方法E在骨关节病变中,初次的X线平片检查结果阴性即说明没有病变2人体内约有骨200多块,按其形态分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长管状骨 B短管状骨C异形骨 D扁骨E多形性骨3只有在病理情况下才能在X线平片上见到的影像是下列哪一项A骨皮质 B营养血管沟C骨膜影 D骨髓腔E骨松质4下列关于骨组织的结构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组织学上骨组织可分为层板骨和非层板骨B哈弗骨板中央有一哈弗管,是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通路C哈弗骨板和哈弗管组成哈弗系统,是垂直于骨干长轴排列的D哈弗管借助福尔克曼管与骨皮质内外表面相通E皮质骨由不同的骨板组合而成,骨松质一般没有哈氏系统5正常骨膜内一般不含有下列哪一项A破骨细胞 B成骨细胞C神经和血管 D淋巴管E致密结缔组织6供应骨皮质内2/3的血供主要是A骨骺动脉 B干骺动脉C骨内小动脉 D滋养动脉E骨膜动脉7下列关于骨组织的成分的说法哪项是不妥的A骨组织由细胞和细胞间质组成B细胞间质由基质和纤维组成C骨基质包括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D有机成分使骨具有一定硬度,无机成分使骨具有韧性E骨的细胞成分包括成骨细胞、骨细胞和破骨细胞8影响钙磷代谢的主要因素是下列哪一项A甲状旁腺激素 B甲状腺激素C维生素E D性腺激素E维生素A9下列哪项为软骨内化骨的骨化方式A面骨 B锁骨C颅盖诸骨 D下颌骨的一部分E颅底10较大管状骨的滋养血管由骨外向骨内的走行方向,在下肢均背离哪个关节A髋关节 B膝关节C骶髂关节 D踝关节E肘关节11关于关节的X线解剖下列哪项说法是不正确的A在X线片上,滑膜关节的关节间隙是两骨端骨性关节面之间的透亮间隙BX线片上的关节间隙的两端实际上是薄层致密骨质的骨性关节面C关节间隙是包括关节软骨、关节盘和关节腔的总合投影D在关节的X线片上有时可显示韧带和关节内外的脂肪结构EX线片上关节间隙的投影实际上仅仅是指关节软骨之间的关节腔隙的投影12腕骨骨化中心出现的正常顺序是以下哪项A头状骨、钩骨、三角骨、月骨B舟骨、钩骨、月骨、头状骨C豌豆骨、月骨、头状骨、钩骨D小多角骨、大多角骨、钩骨、头状骨E月骨、豌豆骨、头状骨、大多角骨13对骨的代谢影响最大的维生素是下列哪一种A维生素D B维生素EC维生素A D维生素BE维生素C14在X线平片上引起骨的密度明显增高的病理改变是哪一种A骨质软化 B骨质疏松C骨质破坏 D骨质增生E骨骼膨胀性改变15关于膝关节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是人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关节B由股骨髁、胫骨髁、髌骨、关节内半月板及交叉韧带等结构构成C髌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上方有髌上滑液囊、下方有髌下脂肪垫D胫骨上端两髁之间有嵴状隆起称为髁间隆起E在正常X线平片上关节的半月板和交叉韧带可以清晰显示16下列哪种骨骼只有一个骨骺A锁骨 B掌骨C指骨 D胫骨E腕骨17一般情况下,脊椎体与椎弓愈合的时间为下列哪一项A310岁 B610岁C813岁 D48岁E1012岁18下列因素是引起骨质软化的病因,但除外A维生素D缺乏 B肾排泄钙磷过多C老年及绝经后 D肠道吸收功能减退E碱性磷酸酶活动减低19下列关于骨膜增生的描述正确者是哪一项A出现骨膜增生不一定是病理现象B骨膜增生一定出现Codman三角,为特异性征象C骨膜反应既可见于骨的炎症、肿瘤,又可见于骨的外伤、骨膜下出血等D骨膜反应多是由于骨膜内层的破骨细胞活动增加所致E当临床上怀疑有骨膜反应时,应首选CT或MRI检查20下列哪项不属于关节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A关节退行性改变 B关节软骨肿瘤C关节骨性或纤维性强直 D关节破坏和关节脱位E关节肿胀(三)名词解释 41哈弗骨板 42骨化中心 43继发骨化中心 44成骨与破骨 45膜化骨 46骨性关节面 47干骺端 48骨骺线 49骨龄(bone age) 50椎间孔 51骨质疏松 52骨质软化 53假骨折线 54膨胀性骨质破坏 55骨质硬化 56骨膜增生 57Codman三角 58软骨内成骨 59关节间隙 60关节强直(四)论述题 61简述骨的血液供应途径 62叙述影响骨代谢的因素有哪些 63简述滑膜关节的构成 64试述儿童骨的X线解剖特点 65试述骨质疏松与骨质软化的概念及X线表现鉴别 66试述死骨形成的原因及X线表现 67简述关节基本病变及其X线表现 68试述软组织内的钙化和骨化原因及其X线表现特点 69叙述骨骼肌肉系统X线观察、分析和诊断的原则答题要点(一)单项选择题1A 2E 3C 4C 5A 6D 7D 8A 9E 10B 11E 12A 13A 14D 15E 16C 17D 18C 19C 20B (三) 名词解释41.骨组织结构上有层板骨和非层板骨构成,其中层板骨又包括哈弗骨板、骨间板和内、外环骨板。哈弗骨板是由多层呈同心圆排列的筒状骨板组成,其中央有一管腔,称哈弗管,是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通路。哈弗骨板和哈弗管共同组成哈弗系统。42四肢长骨骨化开始时,软骨雏形中心的软骨细胞肥大,基质钙化,软骨膜血管侵入软骨细胞囊中,再由成骨细胞的成骨活动而成骨,形成原始骨化中心,亦称为一次骨化中心。43在形成原发骨化中心后,在骨干两端的骨骺软骨内各出现一个或几个骨化中心,即骨骺骨化中心,也称为继发性骨化中心或二次骨化中心。44成骨是骨基质的形成和骨盐沉积于骨基质的过程,成骨细胞在此过程中起主要的作用;破骨是骨质(包括骨基质和骨盐,即骨组织的细胞间质)吸收和消失的过程,是破骨细胞活动的结果。一般在生长发育期中,成骨占优势;在成年期,成骨和破骨活动保持平衡;在老年期,破骨活动占优势。45骨化的形式分为膜化骨和软骨内化骨。膜化骨是先由间充质细胞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结缔组织膜,在膜的一定部位开始骨化,形成骨化中心。骨化中心向四周生长扩大并形成骨小梁,纤维膜表面变成骨膜,从而逐步完成骨的发育,这一过程称为膜化骨。膜化骨见于颅盖诸骨、面骨以及锁骨和下颌骨的一部分。46骨性关节面是指在X线片上所见到的关节面,是关节软骨深层的菲薄钙化带和其下方的薄层致密骨质。47干骺端是指骨干两端增宽部分,是骨骼生长最为活跃的部位。由松质骨形成,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周围为薄层的骨皮质。只有儿童管状骨才有干骺端。 48管状骨的干骺与继发性骨化中心之间的骺板,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变窄,表现为一条透亮线,称之为骨骺线。 49在骨的发育过程中,每一个骨的骺软骨内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与干骺端完全结合,即骺线完全消失时的年龄,称为骨龄。可用作估计骨的发育情况。 50在脊椎的侧位X线片上可以见到椎间孔,它位于相邻的椎弓根、椎体、关节突和椎间盘之间,有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通过。 51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均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的比例正常。 52骨质软化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因而骨内钙盐含量降低,骨质变软。 53假骨折线也称looser带,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亮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稍致密,好发于耻骨支、肱骨、股骨上段和胫骨等处。 54骨质破坏是骨质为病理性组织所取代而造成的骨组织的缺失,包括溶骨性破坏和膨胀性骨破坏等多种方式;后者是指骨质破坏靠近骨外膜时,一方面骨质破坏区不断向周围扩大,另一方面骨膜下软骨不断形成,从而造成的骨轮廓的膨胀。 55骨质硬化是骨质增生后的X线征象,是指骨的密度明显增高,难以区分骨皮质和骨松质,但并不意味着骨的无机成分的比例的增高。 56骨膜增生也称骨膜反应,是由于骨膜受到各种病因的刺激,骨膜内层的成骨细胞活动增加所产生的骨膜新生骨的改变。凡出现骨膜增生均属于病理现象。 57骨骼的病变出现骨膜反应时,如果引起的骨膜反应的病变进展,已经形成的骨膜新生骨可重新被破坏,破坏区两端的残留骨膜反应呈三角形或袖口状,称为Codman三角。 58软骨内成骨是先由间充质转变为软骨雏形,继之在软骨雏形中心出现骨化点,而后逐渐被骨质代替的过程。 59关节间隙是两个骨端的骨性关节面之间的透亮间隙,是关节软骨、关节盘和关节腔等软组织密度结构的综合投影,在X线片上可以清晰显示。 60关节强直是关节的基本病变之一,可分为骨性强直和纤维性强直两种。骨性强直是指关节明显破坏后,关节骨端有骨组织所连接;纤维性强直是指关节活动消失,但X线片上仍可见狭窄的关节间隙,而且没有骨小梁贯穿其中。(四)论述题 61骨的血液供应有四个途径:(1)滋养动脉,经骨皮质的滋养管进入骨干,进入后一般分为上行支和下行支,然后再分成许多小分支分布供应隋腔和骨皮质的内2/3。(2)骨骺动脉,主要来自关节外软组织动脉的分支。(3)干骺动脉,在干骺端穿入骨内,与滋养动脉的发分支吻合,当干、骺愈合后,骨骺动脉与干骺动脉吻合。(4)骨膜动脉,在不同水平发出多个分支,组成骨膜动脉网供应骨膜并进入骨皮质供应骨皮质的外1/3。 62骨的成骨和破骨过程以及钙磷代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食物中蛋白质和钙磷的含量会影响骨代谢。(2)小肠和肾的功能也直接影响骨的代谢,因为骨的原料经小肠吸收,骨的代谢产物主要经肾脏排泄。(3)内分泌:甲状旁腺激素在钙磷代谢中起重要作用,是维持血钙浓度的重要激素,降钙素主要作用是抑制骨的吸收,与甲状旁腺激素共同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持内环境的稳定。(4)维生素:影响骨代谢的维生素主要有三种,维生素D主要是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维生素C作用是保持骨基质的正常生长和维持成骨细胞产生足量的碱性磷酸酶,维生素C缺乏则可产生骨质疏松;维生素A缺乏对软骨内化骨有抑制作用,维生素A过多可增加骨质形成和吸收。(5)人体的运动和力的作用,骨的代谢必须在一定的运动和力的作用下才能正常进行,缺乏这种作用就会导致骨质疏松。 63滑膜关节,也称间接连接,其基本构成有以下四部分:(1)关节软骨,关节表面覆盖透明软骨,关节盂唇为纤维软骨,关节盘如膝关节的半月板亦为纤维软骨。关节软骨具有高度的弹性,起缓冲作用以保护软骨下的骨质。软骨无直接血液供应,关节滑液是关节软骨营养的主要来源,而且关节软骨无再生能力。(2)关节囊,分内外两层,外层是纤维层,作用是与周围的韧带一起加强关节的稳定性;内层为滑膜层,有疏松结缔组织构成,能分泌滑液。(3)关节腔,是关节骨端和滑膜所包围的浅在间隙。(4)滑液囊,存在于肌腱与骨面相接触的部位,作用是减少摩擦,其结构与关节囊类似,内含有滑液。 64儿童骨处在发育阶段,在X线解剖上与成人骨有所不同,成人长骨分为骨干和骨端,儿童长骨与成人不同之处包括以下几部分:(1)骨骺,位于长骨骨端或某些突出的部位,除股骨远端骨骺在出生时已经有骨化中心形成外,其他骨骺随年龄的增长逐渐骨化。(2)干骺端,骨干两端增宽部分为干骺端,是骨骼生长最为活跃的地方。干骺端骺侧为一不规则的致密线,即先期钙化带,由骺板软骨内钙化的软骨基质和初级骨小梁组成。(3)骨骺板和骨骺线,是干骺端和继发骨化中心之间的软骨投影。儿童期显示为一较宽的透亮带,称骨骺板;随年龄增长,骨骺板逐渐变窄,表现为一条透亮线,称骨骺线。 65骨质疏松是指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含量减少,即骨组织的有机成分和无机成分均减少,但骨内有机成分和钙盐的比例正常;而骨质软化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有机成分正常而钙化不足,即骨组织内钙盐含量降低,因此骨质变软。在X线表现方面,两者均表现为骨质的密度减低,骨皮质变薄,骨小梁减少变细等,但骨质疏松的骨质结构较清晰,骨皮质变薄可出现分层现象,在椎体可出现双凹变形或压缩性骨折;而骨质软化因含大量未钙化的骨样组织而表现为骨皮质和骨小梁的边缘模糊,而且骨骼长发生各种变形,还可出现假骨折线(looser zone),表现为宽约12mm的光滑透亮线,与骨皮质垂直,边缘较致密。 66形成死骨的主要原因是骨质血液供应的中断。X线表现为骨质密度局限性增高,其原因一是死骨骨小梁表面有新骨形成,骨小梁增粗,骨髓腔内也有新骨形成,或死骨的骨质被压缩,这是绝对的密度增高;原因之二是死骨周围骨质被吸收密度降低而死骨本身密度不高,或在肉芽组织、脓液的包绕衬托下死骨显示为相对高密度。 67关节的基本病变包括关节肿胀、关节破坏、关节退行性变、关节强直和关节脱位。(1)关节肿胀X线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影膨隆,脂肪垫和肌肉间脂肪层移位变形或模糊消失,整个关节区密度增高;大量的关节积液还可出现关节间隙增宽。(2)关节破坏X线表现是当破坏只累及关节软骨时,仅出现关节间隙变窄;当累及关节面骨质时,则出现相应的骨质破坏和缺损;不同性质的病变,关节骨质破坏出现的部位不尽相同,如急性化脓性关节炎软骨破坏首先开始于关节的持重部位,而滑膜关节结核的软骨破坏常开始于关节的边缘部位,即非持重部位。(3)关节退行性变多见于老年人或慢性损伤等病人,早期X线表现为骨性关节面模糊、中断或部分消失;中晚期则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骨性关节面增厚、不光滑,关节面下骨质增生致密并可出现囊变区,关节面边缘骨赘形成。(4)关节强直,包括骨性强直和纤维性强直,前者X线表现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或消失,并可见骨小梁通过关节连接两侧骨质,多见于化脓性关节炎愈后;而后者表现为关节间隙变窄,但无骨小梁贯穿,多见于关节结核,诊断要结合临床才能做出,不能仅靠X线平片。(5)关节脱位,X线表现为相对的关节面部分或全部脱开,从病因上分为外伤性、先天性和病理性。 68软组织内钙化和骨化的原因可以是出血、退变、坏死、肿瘤、结核、寄生虫感染和血管病变等。钙化多表现为不定型无结构的斑片状很高密度影,软骨组织的钙化可以表现为环行、半环行或点状高密度影;软组织的骨化影可见于骨化性肌炎和来自骨膜和软组织内的骨肉瘤,前者表现为片状,并可见成熟的骨结构,后者多为云絮状或针状高密度影。 69在观察骨骼肌肉系统X线片,分析征象和诊断疾病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要注重X线照片的质量,条件过高和过低而导致的质量不佳的X线片会严重影响观察甚至导致误诊。(2)应该熟悉骨和关节的解剖和正常变异,才能正确加以鉴别。(3)观察X线片要全面,即X线片上所包括的全部组织和器官均应观察到,才能作到不遗漏病变和全局考虑诊断。(4)要熟练掌握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并能够明确的病理意义,对于细微和相似的征象要认真观察,仔细分析。(5)骨骼肌肉系统的X线诊断最终也要密切结合临床,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第三节 呼 吸 系 统典型试题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左、右侧支气管树分支的说法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左、右侧主支气管与体轴中线的夹角均为2030B左肺上叶支气管又分为尖段、前段、后段和舌段支气管C右下叶支气管可分为背段、前内基底段、外基底段和后基底段四支D左肺可分为10个段支气管,右肺可分为8个段支气管E从右上叶支气管开口以下至中叶支气管开口间的支气管称中间支气管答案:E考点:左、右侧支气管树的正常解剖特点及不同。人体气管在大约第56胸椎平面分为左、右主支气管,然后逐级分支,逐渐变细似树支状,故称为左、右支气管树。本题的考点是说明两侧支气管树的分支形式是不同的,总结有以下五点差异:(1)右主支气管分为上、中、下三支肺叶支气管,而左主支气管分为上、下两支肺叶支气管;(2)右上叶支气管直接分为肺段支气管,而左上叶支气管先分为上部及下(舌)部支气管,然后再分别分出肺段支气管;(3)右上叶支气管分为尖、后、前三支肺段支气管,左上叶支气管仅分出尖后支和前支两个肺段支气管;(4)右侧主支气管分出上叶支气管后至中叶支气管开口前的一段称中间支气管,而左侧无中间支气管;(5)右下叶支气管共分为背、内、前、外、后五支肺段支气管,左下叶支气管则分背、内前、外、后四支肺段支气管。2下列关于肺渗出性病变的说法哪项是错误的A肺泡腔内的渗出性病变是气体被血管渗出的液体所替代B当渗出病变扩展至肺门附近可见其中含气支气管影,称支气管扩张症C渗出病变的大小范围不一,边缘多模糊不清D渗出病变的中心密度较高而均匀,边缘部分较淡E渗出性病变变化较快,经恰当治疗后多12周内吸收答案:B考点:肺泡渗出性病变的概念及X线表现。肺泡腔内的渗出系机体对于急性炎症的反应,其概念是肺泡腔内的气体被血管渗出的液体所替代,而形成渗出性实变,渗出液可为浆液及血液,包括白细胞、红细胞及纤维素等。X线表现特点为:(1)病变边缘模糊不清,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如扩展至叶间胸膜则相应部位边缘锐利;(2)当病变扩展至肺门附近,可在实变的密度增高阴影中显示含气的支气管影,称空气支气管征或支气管气像(air bronchogram)。(3)病变中心密度较高而均匀,边缘部分较淡;(4)渗出性病变变化较快,经恰当治疗后,病变多在12周内可吸收。习 题(一)填空题1胸廓的肋骨可有多种先天性变异,最常见的有、。 答案:颈肋 ; 叉状肋 ; 肋骨联合。2右下叶基底支气管干在向后外走行中又先后分出四支,即、 、 。答案:内基底支 ; 前基底支 ; 外基底支 ;后基底支。3第1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 ,锁骨以下至第2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答案:肺尖区 ; 锁骨下区4肺小叶是肺组织的最小单位,其中部有和进入,其周围有小叶间隔,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小叶间隔内有 及 走行。答案:小叶支气管 ;小叶动脉 ;小叶静脉 ;淋巴管5肺实质是指具有气体交换功能的含气间隙及结构,主要包括、 及 。答案:肺泡管 ;肺泡囊 ;肺泡 ;肺泡壁6肺门影是由、 及 构成的总合投影。答案:肺动脉 ;肺静脉 ;支气管 ;淋巴组织7在纵隔的九分区法中,侧位像上前后方向将纵隔分为前、中、后三个区,其中中、后纵隔的分界线是。答案:食管前壁8右侧斜裂约起自第后肋端水平,而左侧斜裂起点位置较高,约起自第后肋端平面。答案: 5 ; 349一般左侧肺门比右侧高cm;左侧膈肌比右侧低cm。答案: 12 ; 1210增殖性病变的主要病理特点是以、增生为主。答案:成纤维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组织细胞11空洞的X线表现分为三种、。答案:虫蚀样空洞(无壁空洞) ;薄壁空洞 ;厚壁空洞。12厚壁空洞是指洞壁厚度超过3mm者,常见于以下三种疾病、和。答案:肺结核;肺脓肿 ;周围型肺癌13中等量胸腔游离积液在正位X线胸片显示的积液上缘外高内低的弧线影形成的因素是、 和 。答案:胸腔负压 ;液体重力 ;肺组织弹力 ;液体表面张力14局限性胸腔积液是指液体积聚在胸腔某一局部,常见的类型包括、。答案:包裹性积液 ;叶间积液 ;肺下积液15在观察、分析胸部X线表现时应该养成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良好习惯,观察分析的顺序因人而异,即可以 ,也可以。答案:从外到内 ;从内到外。(二)单项选择题 16关于肋骨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肋骨后端扁薄,前端圆厚,自外上向内下倾斜走行B第6肋骨的前端相当于第10肋骨后端水平C第110肋骨前端有肋软骨与胸骨相连D大约25岁左右开始出现第1肋软骨的钙化 E肋骨可以出现先天变异17关于肋骨的先天性变异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肋骨的先天变异主要是肋骨数量的减少 B所谓颈肋是指由第7颈椎处发出的短而小的骨 C颈肋变异十分常见,均为双侧 D叉状肋的肋骨前端呈多个分叉,以第78肋常见 E肋骨联合最好发生的部位是第1011后肋18在标准后前位X线胸片上可以较清楚看到的是 A第812胸椎 B第26胸椎 C第46胸椎 D第610胸椎 E第14胸椎19关于气管的正常解剖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气管上端起于食管水平的第34颈椎水平 B气管在第56胸椎水平分为左右主支气管,分叉角度大于90 C气管的长度约1013cm,宽度为1.52.0cm D气管分叉部的上壁形成的部位称为隆突 E气管绝对在纵隔中央垂直下行20左主支气管与体轴中线形成的角度是 A10 20 B20 30 C30 40 D40 55 E55 6521所谓腋亚段是由哪两支支气管所属区域构成的 A上叶尖段的外分支和后分支 B上叶前段支气管的外侧分支和上叶后段支气管的外侧分支 C上叶尖段支气管的外侧分支和后段支气管的内侧分支 D上叶后段支气管的外侧分支 E上叶前段支气管的外侧分支 22下列关于肺野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肺野是充满气体的两肺在胸片上表现的均匀透明区域 B为便于指明病变部位通常将每侧肺野分为上、中、下野和内、中、外带 C肺野与肺叶是意义相同的同一概念 D上、中肺野划分的界线是第2肋骨前端下缘的水平线 E第1肋圈外缘以内的部分称为肺尖区 23肺叶是由肺段组成的,一般肺叶由几个肺段组成 A78个 B810个 C23个 D25个 E35个 24肺小叶是肺组织的最小单位,每个肺小叶的直径约为 A1025mm B2025mm C3035mm D4050mm E510mm 25下列哪一项是属于肺实质的结构 A肺泡间隔 B小叶间隔 C支气管周围组织 D血管周围组织 E肺泡壁 26关于肺门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肺门影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肺动脉和肺静脉 B正位片上肺门位于两肺的中野和内带 C左右肺门均分为上、下两部,两部之间均形成肺门角 D通常左侧肺门比右侧肺门高12cm E侧位时两侧肺门大部重叠呈尾巴拖长的逗号状 27在肺纹理的组成成分中哪项不是主要成分 A肺动脉 B肺静脉 C支气管 D淋巴管 E小叶间隔 28在正位X线胸片上右肺中叶与哪部分重叠 A右肺上叶 B右肺下叶上部 C右肺下叶下部 D右肺中叶内段 E右肺上叶后段 29下列关于正常肺纹理的表现中哪一项说法是不正确的 A一般下肺纹理粗,上肺纹理细 B肺纹理向下延伸,可与肝影重叠 C肺纹理呈树枝状,越分越细 D两上肺纹理相比较,右上比左上多 E右下肺纹理比左下肺纹理明显 30在侧位X线胸片上肺门影中通常不显影的结构是 A两上叶支气管 B左上肺静脉干 C右上肺静脉干 D左下肺动脉 E左肺动脉弓 31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X线表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胸廓呈桶状,前后径增宽,肋间隙变宽 B两侧膈肌低平,呼吸气时活动度明显减弱 C两肺的透明度明显减低,呼吸气时肺野的透明度变化很大 D肺纹理分布稀疏变细 E心脏影居中并变得狭长呈垂位型心 32关于肺不张的X线表现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肺叶不张共同的X线表现是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 B根据不张肺叶的位置及程度可以出现肺门及纵隔的移位 C不张肺叶的邻近肺叶可以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D当出现一侧性胸腔密度全部增高时,表明一定是该侧全肺不张 E一侧性肺不张可出现纵隔向患侧移位 33关于增殖性病变特点的说法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增殖性病变常见于慢性炎症和肺结核等疾病 B增殖性病变一般范围不大,多呈结节状 C增殖性病变密度较高,彼此积聚,有融合的趋势 D增殖性病变的动态变化缓慢,往往几个月无明显吸收 E其病理特点是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 34在矽肺病变中,淋巴结典型的钙化特点是 A单发或多发斑点状钙化 B爆玉米花样钙化 C细小沙粒样钙化 D大片状钙化 E蛋壳样钙化 35下列多见于肺良性肿块表现特点的是哪一项 A多呈球形,边缘光滑锐利 B可呈球形,但较多毛刺与分叶 C形态不规则,边缘不清晰,其内可见小泡征 D直径4cm不规则肿块,其内见偏心厚壁空洞 E类圆形磨玻璃密度影伴毛刺及胸膜凹陷征 36您认为虫蚀样空洞(又称为无壁空洞)的原因最主要是 A该空洞呈多发性并且边缘形态不规则 B该空洞的洞壁是由干酪性坏死组织构成的 C该空洞的洞壁是由肿瘤组织构成的 D该空洞的洞壁主要是由纤维和肉芽组织构成的 E该空洞的洞壁是由薄层肺不张构成的 37空腔与空洞的概念完全不同,下列属于空腔的病变是 A大叶干酪性肺炎中不规则透亮区 B弥漫性支气管肺泡癌中蜂窝影 C壁的厚度小于3mm的继发性肺结核中的透亮区 D血源性肺脓肿出现的壁菲薄的透亮区 E胸膜下肺大泡及含气的肺囊肿 38一般中等量与大量胸腔积液的分界线是 A第2肋前端平面 B第2肋后端平面 C第3肋前端平面 D第3肋后端平面 E第4肋前端平面 39下列哪项不是局限性胸腔积液 A后胸壁局限性突起的包裹积液 B位于右肺底与膈之间的胸膜腔的液体 C位于右肺斜裂下部的梭形液体 D位于左侧肋膈角的液体 E位于右侧水平叶间裂的液体 40右肺下积液时所导致的“膈升高”圆顶的最高点位于 A偏前1/3 B偏内1/3 C偏外1/3 D偏外1/2 E偏内1/2 41关于气胸的说法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气体进入胸腔的原因是脏层或壁层胸膜破裂 B所谓自发性气胸是指先天自行发生的气胸 C肋骨骨折可刺破壁层胸膜而外界气体进入发生气胸 D如脏、壁层胸膜粘连,则可形成多房局限性气胸 E当胸膜裂口具活瓣作用,气体进多出少或只进不出,可形成张力性气胸 42轻度胸膜肥厚、粘连与少量胸腔积液均表现为肋膈角变钝,最简单有效的鉴别是 A拍摄后前位胸部正位X线片 B拍摄右侧位胸部正位X线片 C拍摄左侧位胸部正位X线片 D站立位胸部X线透视检查 E拍摄胸部正位CR或DR数字化平片 43引起胸膜肥厚钙化的常见原因中除外下列哪项 A尘肺 B出血机化 C脓胸 D结核性胸膜炎 E慢性肺炎 44膈肌麻痹时将导致下列哪项膈肌位置的变化 A两侧横膈降低 B两侧横膈升高 C单侧横膈升高 D单侧横膈降低 E局限性膈肌膨突 45下列病变中不能引起纵隔向健侧移位的是 A一侧性大量气胸 B一侧性大量液气胸 C肺广泛纤维化 D主支气管活瓣性狭窄 E一侧性大量胸腔积液(四)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