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历史八上第二单元第六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 育才二中 林 琳1、 教学目标: 2011年历史新课标要求:了解洋务派为“自强”和“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根据课标,制定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结合所学知识,了解洋务运动的背景;通过阅读知道洋务运动的时间和领导人物;通过自主查找资料、小组合作归纳资料使其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通过老师引导材料分析、师生对话使其掌握到洋务运动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2. 能力目标学生练习通过阅读、分类、理解进行材料分析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思维习惯;尝试评价洋务运动,学习如何辩证地看待历史事件的能力。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既体会洋务派在那个时代开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 勇气,又认识到洋务派的不足;以史为鉴,生发对社会改革和进步的历史责任感。2、 教材分析教材位置:本课教材是初二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单元主题是“近代化的探索”。本单元的内容讲述的是中国近代史上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10年代期间的四个主要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这四个事件是中国近代化的四个阶梯,而洋务运动是近代化的开端。课际联系:课文内容衔接第五课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学生在历史时间顺序上易产生混淆,认为洋务运动发生在此战之后。在开始第二单元的时候,老师要强调事件的时间顺序,用时间轴的方式加深学生的记忆,并理清事件之间的因果联系。下一课时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的结束时隔不长,但两者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老师需要告知学生的是不同近代化探索事件的原因相异,但作用具有相似性。课文分为两节:“自强与求富”和“洋务运动的评价”,分别对应课标的两个要求,即内容与作用、局限性。课文正文部分介绍了洋务运动的背景、概况、主要措施、结局和影响;小字部分和图片补充了洋务运动所举办的近代企业的利与弊;最后的史料是李鸿章的自我评价,并附有思考题。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基本能了解洋务运动的始末,但对于措施的分类的内在关联以及近代化等历史概念的理解存在一定困难,需要老师引导并讲解。初中历史第一次把评价单独列出一节,并强调了评价的两面性,老师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习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3、 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已经学习历史一年多了,了解历史学科的基本学习方法,知道事件、地点、人物和事件等关键信息的提炼,也能区分不同事件的异同点。同时,初二学生学习热情高,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探究学习,思维活跃。 但是,这届初二学生自进入初中以来面对的大型考试都是选择题,对历史知识的归类整理和材料的解读能力较弱,在进行课文知识归纳和事件之间关联分析的能力方面是难点,需要老师加以指导和解释。评价一节中“洋务运动开启近代化”和的理论性强,“洋务运动”的局限性只有一个材料支撑,学生的认知水平存还不足以理解较深的历史概念,分析复杂历史事件,因此教学中要引领学生体验历史;通过精选材料,巧设问题,合作探究;逐层提高学生理解历史、分析历史的能力。 我所教的两个班历史学习情况两极分化较严重。感兴趣并掌握一定学习方法的学生能积极跟随老师的思路,并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学习倦怠的学生容易分散注意力,不积极参与课堂思考与探究。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同伴互助等方式督促后者参与学习过程,并帮助他们逐步养成整理笔记、表达想法的习惯。4、 教学重难点1. 重点是洋务运动的内容和影响,通过课阅读文和材料分析来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师生对话和小组合作讨论帮助理解。2. 难点是洋务运动对近代化的影响。简单解释近代化,强调洋务运动是当时中国政府开始向西方学习的开端,这既是屈辱岁月的无奈之举,也是古老中国主动开始走进世界的第一步。5、 教学方法:阅读指导、材料分析、启发式教学、合作探究等六、教学环节:1. 导入小组复习提问:5分钟 学生分组就座,六人一组,民主选举历史学习组长一名。 组长组织组员选答进行上节课的知识提问,组员可以选择答题题号,组长提问,组员回答,全组评价。 附:问题及答案列表 1.八国联军侵华的时间和八个国家的名称。 2.义和团运动失败的原因。 3.列举八国联军在北京的侵略行为。 4.辛丑条约签订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5.辛丑条约的影响。 6.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设计目的:小组合作提问复习取代教师个别提问可以增加提问的普及面,使所有学生参与复习,并增加趣味性,巩固已学知识,并为新课学习奠定基础。2. 新课教学:35分钟(1) 洋务运动的背景:环节设计:学生根据时间轴回忆所学历史事件,并阅读课文第一段,划出洋务运动的背景。教师强调洋务运动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之间。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和战后的内外交困是洋务运动的背景。同事,埋下伏笔:甲午中日战争和洋务运动有何联系?让学生带着思考学习。 设计目的:强化学生的时间记忆,并明确历史事件之间的时间顺序和因果联系。给学生实例启发他们利用时间轴等工具来整理历史知识点。(2) 洋务运动的目的: 环节设计:老师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是清朝开明官员的主张”,手段是“师夷长技”这两个关键信息,理解其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时关注关键词,抓住重要信息的方法。(3) 洋务运动成果介绍会: 环节设计:各小组将组员课前所查资料进行提炼归纳,小组代表简介。老师板书学生介绍的关键信息:各项措施的名称和人名。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提炼信息的能力,锻炼口头表达能力。(4) 洋务运动内容(措施): 环节设计:第一步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结合学生汇报的洋务运动的内容,在书上划出关键信息;第二步教师提供空白表格,学生整理洋务运动成果的四大类别;第三步教师给出材料,引导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四类内容之间的联系;第四步要求学生阅读课本蓝色框内小字介绍,用头脑风暴的形式找出洋务企业的问题,组长记录。 表1: 洋务运动的内容 内容 人物 主要成果 特点军事工业民用工业 海军 近代教育 材料1:第一,需要近代化的军器,所以有江南及天津两个机械制造厂的设立。第二,新式军器必须有技术人材去驾驶,所以设武备学堂和派遣军官出洋留学。第三,近代化的军队必须有近代化的交通,所以有造船厂和电报局的设立,及铁路的建筑。第四,新式的国防比旧式的费用要高几倍。以中古的生产来负担近代的中防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李鸿章要办招商局来经营沿江沿海的运输,创立制布厂来挽回权利,开煤矿金矿来增加收入。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设计目的:培养学生整理课文知识的习惯,并通过史料尝试发现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课文的内容;头脑风暴有助于学生更多地思考,快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5)洋务运动的结局环节设计:阅读漫画,联系所学的“甲午中日战争”来理解洋务运动的结局;设计目的:培养学生结合已学知识,串联历史事件的能力,并体会洋务运动发生于统治阶级内部,毁于统治阶级的腐朽的必然性。(6)洋务运动的评价:环节设计:教师直到学生学生阅读课本最后一段,找出反映洋务运动积极性的关键词:“近代企业的生产经验、技术力量、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教师小结“近代化”近代化是中国向西方学习,寻求民族解放、社会发展的过程。教师给出三则材料,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对洋务运动的评价。材料2:洋务派眼中的洋务运动: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材料3:历史学家眼中的洋务运动徒然恢复我国的旧礼教而不接受西洋文化,我们还不能打破我民族的大难关,因为我们绝不能拿礼义廉耻来抵抗帝国主义者的机械军器和机械制造。何况旧礼教本身就有他的不健全的地方,不应完全恢复,也不能完全恢复呢?同时徒然接受西洋文比而不恢复我国固有的美德,我们也不能救国救民族,因为腐化的旧社会和旧官僚根本不能举办事业,无论这个事业是新的,或是旧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材料4:西方人眼中的洋务运动不可思议的是,政府(指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非常荒唐可笑的。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知识.科学和工业资源模式而不引进那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社论教师小结:第一则材料说明“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却改变不了清政府的命运。”第二则材料说明“半新不旧是不中用的,思想文化的落后比技术的落后更加危险。”第三则材料说明“洋务派企图单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改变封建制度,是不可能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这也是洋务运动破产的根本原因。”洋务派仅仅是封建统治者内部发起的学习西方技术,维护清朝统治的改良运动,却没有在思想和政治领域改变中国腐朽的文化和制度,这场运动注定是不成功的。要求学生分组尝试自己评价洋务运动(可延伸为课后作业); 设计目的:通过精选的材料,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感受洋务运动的评价,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事件。3. 归纳诊断:5分钟 教学设计: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梳理洋务运动的背景原因、时间任务、主要措施、结局和影响。强调洋务运动作用在于开启近代化的历程,局限性在于是封建统治者的自救,仅仅学习西方的科技,而无法改变腐朽的制度和落后的文化。小组学生互相提问本课所学知识,巩固课堂所学。 设计目的:小组合作的方式落实本课基本知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回答问题。 七、作业设计:课后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论文,结合所学知识和史料论述你对洋务运动的评价,题目自拟。8、 教学反思近代历史的教学的特点是要求教师在一节课的时间教一个历史事件,教学内容多、时间紧,学生的兴趣度也不大。因此,教学中既要传授历史知识,也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的内容比较严肃和沉重,在教学设计中对学生的兴趣关注不够,导致课堂氛围略微沉闷。今后的教学中要多考虑内容和兴趣的结合。本节课主要设计目的是探索如何在有限的课本资料的基础上挑选适合初中生阅读和理解的史料,帮助学生理解一些较难的历史术语或知识。教师选择了三则课外材料,一则有关洋务运动内容的分析,两则关于洋务运动的评价。材料紧扣课标的两大要求,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学生阅读课文时遇到的主要困难在于从描述性的文字中提炼关键的历史信息,在阅读课外材料的时候由于时间的关系无法深入品读,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授一些阅读策略。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已经被广泛采用。但是小组合作的价值不仅仅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也体现在将大班教学中的的简单学习任务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本节课的设计在课导入和小结部分组织学生小组内提问,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也解决了教师主导提问面较窄的局限。但是上课过程中,小组合作的效率取决于组长的能力和学生的投入度。教师要巡视小组合作,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 附:学生的评价作业两篇: 在西方列强的压迫下,清政府中较开明的官员欲富国强兵,摆脱困境,掀起一场“师夷长技”的洋务运动。这本是东方国人兴起的时刻,却因清政府腐朽的封建思想和制度使得国民欲哭无泪。“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背后却是政府的不计成本和劳动力的惨痛热血,官员们的中饱私囊;看似是与日本的明治维新相似的自强运动,可中国人盲目自大,对封建制度的固守依赖。两国的胜负在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中一见分晓。 所谓洋务,学习西方事务却抛弃了“制度”这个精髓,再如何的相仿,也不过是皮毛罢了,说到头,还不是自食恶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届新疆伊犁州英语九上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6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英语九上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2025年风力发电运维值班员(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考试高中面试美术试题及解答参考
- 广东省广州市华南师范大附属中学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菏泽郓城2026届九年级英语第一学期期末复习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2026届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设备购销合同格式范文5篇
- 离婚子女抚养协议修订版:费用调整及监护权调整文本
- 2026届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英语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GB 1903.50-202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胆钙化醇(维生素D3)
- GA/T 383-2014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
- 学生课程免考(修)申请表(模板)
- 横河DCS-培训讲义课件
-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全册课件【完整版】
- 初中数学几何1000题专项训练(含详解分析)-最新
- 电子课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其应用(三菱-第三版)》-A04-1724-课题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基础知识
- 实验计划样表
- 三阶魔方入门教程课件
-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完整版课件(全)
- 健康疗休养基本服务承诺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