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校每一节课45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也可以说是时间d第1 s初到第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秒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在距温州市约356km、距福州 市约385km、距基隆市约190km的位置若我国某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到达钓鱼岛时共航行了480k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海监船的位移大小为480km,路程为356kmb该海监船的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c确定该海监船在海上的位置时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d若知道此次航行的时间,则可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3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0.1sb0.5 sc1 sd3 s4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5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a0、80、0.45b80、100、0.45c80、80、0.90d80、100、0.90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kg、m、sbn、m、scn、m、hdkg、s、m/s7如图所示,分别是物体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 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的是()abcd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以下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8如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甲、乙的位移图象由图象可知是()a甲比乙先出发b甲和乙从同一地方出发c甲的运动速率小于乙的运动速率d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x0处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该物体()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第1秒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c一直朝某一方向运动d在某一线段上做两个来回运动10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11如图所示,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aob=120,轻绳的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12如图所示是月球车示意图月球车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采集样品等任务,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a仍有惯性b不受阻力c不受支持力d不遵循牛顿运动定律13如图所示,有人用一簇气球使一座“小屋”成功升空当“小屋”加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是()a不是一对平衡力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拉力等于重力d拉力大于重力14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15如图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a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p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c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为零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6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17如图 (a)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认为细线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会产生偶然误差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水平(2)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为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1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04s和4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质量m;(3)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19如图所示,竖直墙上a点用ab细线悬挂一个光滑小球,小球质量为m=2kg,c为球与竖直墙的接触点,bac角度为=30,重力加速度g=10n/kg求:(1)在图中画出球的受力图;(2)求ab绳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分别为多大?(3)如果增大悬线ab的长度(球仍保持静止),ab绳和墙球的作用力大小将怎样变化?20如图所示,物体从光滑斜面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经过b点后进入水平面(设经过b点前后速度大小不变),最后停在c点每隔0.2秒钟通过速度传感器测量物体的瞬时速度,表给出了部分测量数据(重力加速度g=10m/s2)求:t(s)0.00.20.41.21.41.6v(m/s)0.01.02.01.10.70.3(1)斜面的倾角;(2)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3)t=0.6s时的瞬时速度v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三仓中学20152016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我校每一节课45min指的是时间b由郑州到北京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c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也可以说是时间d第1 s初到第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秒【考点】时间与时刻【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时间间隔和时刻的区别,时间间隔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解答】解:a、一节课45min指的是时间,故a正确;b、由郑州都洛阳的某次列车9:40开车,指的是时刻,故b正确;c、在时间坐标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故c不正确;d、1s初到2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s,故d正确;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c【点评】只要掌握了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点,而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段,即可顺利解决此类题目2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在距温州市约356km、距福州 市约385km、距基隆市约190km的位置若我国某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的主权,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到达钓鱼岛时共航行了480km,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海监船的位移大小为480km,路程为356kmb该海监船的位移大小为356km,路程为480kmc确定该海监船在海上的位置时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d若知道此次航行的时间,则可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考点】位移与路程;质点的认识【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需掌握: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等于路程与时间的比值;在物体的大小和形状不起作用,或者所起的作用并不显著而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把近似地把该物体看作是一个具有质量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的理想物体,称为质点【解答】解:a、b、位移是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为356km;路程为轨迹的实际长度,为480km,故a错误,b正确;c、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时,确定位置时其大小可以忽略不计,故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故c正确;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故知道此次航行时间可求出此次航行的近似平均速度,故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位移与路程、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质点的概念,关键是明确其在曲线运动中的区别3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0.1sb0.5 sc1 sd3 s【考点】自由落体运动【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分析】梧桐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h=求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梧桐叶的运动时间一定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解答】解:从高为5m的枝头落下的树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时间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根据h=,得到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t=,故梧桐叶落地时间一定大于1s;故选:d【点评】本题关键明确梧桐叶的运动不是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大于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基础题4把一个月牙状的薄板悬挂起来,静止时如图所示则薄板的重心可能是图中的()aa点bb点cc点dd点【考点】重心【分析】明确悬挂法测量重心位置的原理,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基础题目【解答】解:悬挂法测量重心位置的原理,结合二力平衡条件分析可得,重心位置是d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悬挂法找物体的重心学生对重力、重心的理解,还要了解物体的重心分布与哪些因素有关5如图所示,在甲图中,小孩用8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不动,则木箱此时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乙图中,小孩用至少100n的水平力推木箱,木箱才能被推动,则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n;在丙图中,小孩把木箱推动了,若此时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90n,木箱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n,则木箱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依次填入以上空格的正确答案是()a0、80、0.45b80、100、0.45c80、80、0.90d80、100、0.90【考点】摩擦力的判断与计算【专题】摩擦力专题【分析】根据力的平衡去求静摩擦力f1,至少推动木箱的水平推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2,;根据ffn去求动摩擦因数【解答】解答:解:甲图中,推力与静摩擦力平衡,所以f1=80n乙图中,至少推动木箱的水平推力等于最大静摩擦力f2,所以f2=100n,丙图中的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所以=0.45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静摩擦力、最大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知道它们的区别6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长度和时间三个物理量的基本单位分别是()akg、m、sbn、m、scn、m、hdkg、s、m/s【考点】力学单位制【分析】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他们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分别为米、千克、秒、开尔文、安培、坎德拉、摩尔【解答】解:力学中的基本物理量有三个,它们分别是质量、长度、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为kg、m、s,所以a正确故选:a【点评】单位制包括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规定的基本量的单位叫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7如图所示,分别是物体运动的位移x、速度v、加速度a 和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象,其中表示物体在做匀变速运动的是()abcd【考点】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各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a、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为抛物线,而本图中图象所示为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为倾斜的直线,本图中表示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保持不变的,故应为水平直线,故c错误;d、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是保持不变的,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受力也应是恒定不变的,故ft图象应为水平直线,故d正确;故选:d【点评】匀变速直线运动是我们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运动之一,应熟知其特征及描述运动的各物理量的意义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以下各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错选或不答的得零分)8如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物体甲、乙的位移图象由图象可知是()a甲比乙先出发b甲和乙从同一地方出发c甲的运动速率小于乙的运动速率d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x0处【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定性思想;几何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由图读出甲乙同时出发的,出发地点不同根据位移图象的斜率比较速度的大小,斜率越大,对于的物体速度越大【解答】解:a、甲、乙都从t=0时刻出发故a错误bd、乙从原点出发,而甲从距原点正方向上x0处出发,即甲的出发点在乙前面x0处故b错误,d正确c、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则乙的运动速率大于甲的运动速率故c正确故选:cd【点评】本题是位移图象,可直接读出质点开始运动的时刻和位置,要明确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的速度9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则该物体()a一直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第1秒时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c一直朝某一方向运动d在某一线段上做两个来回运动【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定性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速度时间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斜率等于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保持不变结合速度的正负判断物体运动的方向【解答】解: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加速度,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的方向,则知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物体的速度一直为正值,表示物体的运动方向不变,一直朝某一方向运动,奇数秒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偶数秒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然后重复之前的运动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表示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中速度的正负表示的含义,斜率表示加速度10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abcd【考点】物体的弹性和弹力【专题】弹力的存在及方向的判定专题【分析】弹力产生的条件有两个:一是两个物体要直接接触,二是要产生弹性形变,而要产生弹性形变,两物体要发生相互挤压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结合平衡条件分析是否有弹力产生【解答】解:a、a、b间无弹力产生因为a、b无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形变故a错误; b、a、b间产生弹力细绳偏离竖直方向,a球因重力作用要向右摆动,b球因重力作用要向左摆动,则a、b相互挤压,产生弹力故b正确; c、假设a、b有弹力存在,a对b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将向右滚动,而题设条件b是静止的,破坏了b的平衡状态,则ab间不存在弹力故c错误; d、假设a、b有弹力存在,a对b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则b受三个力: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弹力,这三个合力不可能为零,即三个力不可能平衡,与题设条件矛盾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对弹力的理解能力对于弹力是否存在判断方法常常有两种:一种是条件法,根据弹力产生的两个条件判断;二是假设法,假设弹力存在,如破坏了物体原来的状态,则不存在11如图所示,为节日里悬挂灯笼的一种方式,a、b点等高,o为结点,轻绳ao、bo长度相等,aob=120,轻绳的拉力分别为fa、fb,灯笼受到的重力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a一定小于gbfa与fb大小相等cfa与fb是一对平衡力dfa与fb大小之和等于g【考点】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共点力作用下物体平衡专题【分析】以o点为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根据平衡条件,由正交分解法列方程,由几何关系可得出各力间的关系【解答】解:a、b、d、设aob=2,o点受到fa、fb、f三力作用,根据平衡条件得知:fa与fb合力与重力g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此合力的方向竖直向上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列平衡方程得: fasin=fbsin facos+fbcos=g解出:fa=fb=; 由于,aob=120,则=60,所以:fa=fb=g;则可知fa一定等于g;两力可能与g相等,两力的大小之和等于g;故a错误,bd正确c、fa与fb两个力的方向不是相反,所以fa与fb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故选:bd【点评】本题中由于两力的夹角不确定,要注意讨论分析,本解法采用了正交分解法,也可以运用合成法或分解法列方程分析12如图所示是月球车示意图月球车能完成月球探测、考察、采集样品等任务,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a仍有惯性b不受阻力c不受支持力d不遵循牛顿运动定律【考点】惯性【专题】常规题型【分析】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任何物体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有惯性,牛顿的经典力学只适用于低速、宏观、弱引力,而不适用于高速、微观与强引力【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性质与物体是否运动、是否受力等外界因素无关物体在任何状态下、任何时候都有惯性故a正确;b、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受支持力和阻力,故bc错误;d、当它在月球表面行驶时遵循牛顿运动定律,故d错误;故选:a【点评】理解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的状态无关13如图所示,有人用一簇气球使一座“小屋”成功升空当“小屋”加速上升时,它受到的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是()a不是一对平衡力b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c拉力等于重力d拉力大于重力【考点】牛顿第二定律【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对小屋受力分析,小屋加速上升,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判断拉力与重力的关系注意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之间的区别【解答】解:对小屋受力分析,受重力和绳子拉力,重力和拉力都是小屋受到的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不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tmg=ma,小屋加速上升,则a0,故tmg0,得tmg; 故二者不是一对平衡力;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点评】本题考查牛顿第二定律的简单应用,要注意正确受力分析,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同时要注意区分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14在升降电梯内的地面上放一体重计,电梯静止时,晓敏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50kg,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敏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晓敏同学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c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d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考点】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超重和失重【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说明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也可能向下【解答】解:a、在这段时间内处于失重状态,是由于他对体重计的压力变小了,而他的重力没有改变,故a错误;b、晓敏对体重计的压力与体重计对晓敏的支持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故b错误;c、以竖直向下为正方向,有:mgf=ma,即500400=50a,解得a=2m/s2,方向竖直向下故c正确;d、人处于失重状态,加速度向下,运动方向可能向上减速,也可能向下加速,故d错误故选:c【点评】做超重和失重的题目要抓住关键:有向下的加速度,失重;有向上的加速度,超重15如图所示,物体p以一定的初速度沿光滑水平面向右运动,与一个右端固定的轻质弹簧相撞,并被弹簧反向弹回若弹簧在被压缩过程中始终遵守胡克定律,那么在p与弹簧发生相互作用的整个过程中()ap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p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c当加速度数值最大时,速度为零d有一段过程,p的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专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木块水平方向只受到弹簧的弹力,根据胡克定律可知:弹簧的弹力与弹簧压缩的长度成正比当木块向右压缩弹簧时,弹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做变减速运动【解答】解:a、在压缩弹簧的过程中,p水平方向只受到弹簧的弹力,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而且弹力逐渐增大,加速度逐渐增大,p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减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弹簧压缩过程中对p施加的弹力方向始终向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p的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故b正确;c、压缩弹簧的过程中,当速度为零时弹簧压缩最短,此时弹力最大,故加速度数值最大,故c正确;d、当弹簧压缩最短后将物体p向左弹出的过程中,弹簧弹力方向向左,物体p向左加速运动,随着弹簧弹力的减小,物体p加速度逐渐减小,而速度不断增加,故d正确故选:bcd【点评】本题是含有弹簧的动态变化分析情况,要抓住弹力的可变性,由牛顿定律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注意弹簧压缩和释放过程中弹力的变化三、简答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16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实验 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bd (填字母代号)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bd(填字母代号)a两细绳必须等长b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d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考点】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专题】实验题【分析】根据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的,分析橡皮条两次拉伸长度关系和橡皮条和绳的结点的位置关系根据实验操作过程是纸面上,力的图示也画在白纸上,分析对弹簧秤、细绳、橡皮条的要求从数学上考虑如何减小误差【解答】解;a、b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橡皮条两次沿相同方向拉伸的长度要相同故a错误,b正确 c、d在白纸上标下第一次橡皮条和绳的结点的位置,第二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表明两次效果相同,即两个拉力和一个拉力等效,而弹簧称不必拉到相同刻度故c错误,d正确故选bda、b本实验是通过在白纸上作力的图示来验证平行四边定则,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否则,作出的是拉力在纸面上的分力,误差较大两细绳长度不需要相同故a错误,b正确c、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弹簧读数没有要求,只要使得两次橡皮条拉伸到一点就行故c错误 d、弹簧秤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作图时产生的角度误差会减小故d正确故选bd答:本题答案是bd bd【点评】实验的核心是实验原理,根据原理选择器材,安排实验步骤,分析实验误差,进行数据处理等等17如图 (a)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及质量m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b为电火花计时器,c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认为细线对小车拉力f的大小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加速度a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c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会产生偶然误差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c电火花计时器使用交流电源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水平(2)图(b)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其中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打“3”计数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为0.26m/s,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a=0.50 m/s2(计算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小桶中砝码的质量,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关系图线如图(c)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为平衡摩擦力过度【考点】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专题】实验题;定性思想;推理法;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的系统误差,要注意两点:要平衡摩擦力;要使小车的质量远大于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1)a、由于砝码和小桶加速下滑,处于失重状态,故拉力小于重力,故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拉力f,偏大,产生系统误差,不是偶然误差,故a错误;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来平衡摩擦力,故b正确;c、打点计时器都使用交流电源,故c正确;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与长木板保持平行,不是水平,故d错误;故选:bc(2)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3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得:v3=0.26m/s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a=0.50m/s2,(3)当f=0时,a0也就是说当绳子上没有拉力时小车就有加速度,这是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即平衡摩擦力过度引起的故答案为:(1)bc;(2)0.26,0.50;(3)平衡摩擦力过度【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探究加速与力的关系实验时,要平衡摩擦力、应根据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掌握实验的实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四、计算论述题:本题共3小题,共29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一物体在水平推力f=15n的作用下沿水平面作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其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g取10m/s2,求:(1)04s和4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和物体的质量m;(3)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考点】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牛顿运动定律综合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图象可知:04s内有水平推力f的作用,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s6s内,撤去f后只在摩擦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可根据图象分别求出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质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解答】解:(1)由图可得:a1=2.5m/s2,a2=5m/s2,(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a2解得:=0.5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1解得:m=2kg (3)平均速度v=5m/s 答:(1)04s和46s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2.5m/s2,5m/s2;(2)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物体的质量为2kg;(3)在06s内物体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为5m/s【点评】本题是速度时间图象的应用,要明确斜率的含义,知道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含义,能根据图象读取有用信息,并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及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属于中档题19如图所示,竖直墙上a点用ab细线悬挂一个光滑小球,小球质量为m=2kg,c为球与竖直墙的接触点,bac角度为=30,重力加速度g=10n/kg求:(1)在图中画出球的受力图;(2)求ab绳和墙对球的作用力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