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基础.doc_第1页
康复医学基础.doc_第2页
康复医学基础.doc_第3页
康复医学基础.doc_第4页
康复医学基础.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康复医学基础第1章 总论第1节 、康复与康复医学1、康复: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职业的和教育的措施,通过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病、伤、残者已经丧失的功能尽快的、最大可能的得到恢复和重建,使他们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和经济上的能力得到尽可能的恢复,使他们重新走上生活,重新走上工作,重新走上社会。2、康复不是百分之百的恢复,它更重视疾病所导致的功能障碍。包括:医疗康复,利用医学手段促进康复;教育康复,特殊教育和培训促进康复;职业康复,恢复就业能力、取得就业机会;社会康复3、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病、伤、残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4、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急性伤病后及手术后的患者、各类残疾者、各种慢性疾病患者和年老体弱者5、康复医学的特点:康复医学以功能障碍为主导,康复医疗强调患者主动参与,康复医疗依靠团队协作,康复医学并非治疗医学的延续6、康复医学的工作内容:康复预防、康复评定、康复治疗7、康复预防:一级预防,防止致残性病损的发生。二级预防,限制或逆转由病损造成的伤残。三级预防,防止残疾转化为残障8、康复评定主要是指功能评估,包括躯体运动功能评定、精神心理功能评定、言语功能评定和社会功能评定。康复评定是康复治疗的基础,它不仅可以帮助了解刹残疾的水平,掌握现存的功能状况,评估功能恢复的潜力,从而制订出有效的康复计划。更重要的是通过康复评定,可以指导康复治疗,检查康复治疗的效果,并修订康复计划9、 康复治疗的方法 物理疗法(PT),作业疗法(OT),言语疗法(ST),心理疗法,文体疗法(RT),康复护理(RN),假肢和矫形器的应用,康复工程10、 康复的方式:康复机构内康复和社区康复第2章 、残疾学基础1、 残疾:因外伤、疾病、发育缺陷或精神因素等造成明显的身心功能障碍,导致不同程度地丧失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一种状态,是人体身心功能障碍的总称。残疾分:病损、失能、残障。暂时性残疾和永久性残疾(12个月以上)2、 残疾学:研究致残的原因和残疾的流行规律、表现特点、发展规律、结局以及评定、康复与预防的学科,是以医学为基础,涉及教育学、社会学和政策法令的交叉性学科。3、 残疾的一般致残因素: 1、遗传因素与孕期疾病;2、致残性感染;3、致残性疾病;4、营养不良;5、社会和心理因素;6、意外伤害;7、致残性中毒4、 残疾学的评定 1、肌肉损伤的评定;2、关节损伤的评定;3、骨损伤的评定;4、神经损伤的评定残疾的分类,好好看看5、 肌肉的残疾学肌肉的主要病理状态:假性肌肥大、肌肉萎缩、肌肉挛缩假性肌肥大,萎缩的肌纤维周围蓄积有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所致,肌纤维直径没有增大(一)、肌力减退:最大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减小的状态,主要是可因年龄、废用性肌萎缩、肌源性病变、神经肌肉接头处病变、神经源性病变等因素所致(二)、肌张力异常1、 肌张力:肌肉组织在静息状态下的一种不随意的、持续的、微小的收缩。肌张力异常是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或外周神经损伤的重要特征2、 肌张力的分类:静止性肌张力、姿势性肌张力、运动行肌张力3、 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痉挛、强直)、肌张力低下(肌肉硬度变软、摆动现象、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及阻力减小)、肌张力障碍6、 骨与关节的残疾学1、 骨折:骨或骨小梁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遭到破坏 大体可分为四期:肉芽修复期(23周)、原始骨痂期(610周)、成熟骨板期(812周)、塑性期(24年)2、 骨与关节损伤后引起功能障碍的原因(1) 、关节内和关节周围粘连;(2)、关节不稳定;(3)、创伤性关节炎;(4)、骨折不愈合和畸形愈合;(5)、发育障碍;(6)、组织缺乏;(7)、肌肉挛缩、粘连、变性;(8)、神经障碍7、 周围神经损伤的残疾学周围神经多为混合性神经,即含有感觉纤维、运动纤维、自主神经纤维,故周围神经的损伤导致的功能障碍也涉及了感觉、运动等多方面的功能1、 周围神经损伤后的主要障碍(1) 、运动障碍;(2)、感觉障碍;(3)、反射障碍;(4)、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残疾学1、 中枢神经损伤所致的瘫痪,其本质是运动模式的异常,分离、协调、精神的随意运动模式丧失,出现异常的运动模式2、 中枢性瘫痪的异常运动模式联合反应(当偏瘫患者健侧肢体做随意抗阻收缩时,会引起患侧肢体不随意的紧张活动,且其各关节多为整体运动模式)共同运动(肢体在做随意运动时不能做单个关节的分离运动,只能做多个关节的同时运动)联合反应和共同运动的特点:1、伴随痉挛出现而出现,呈正相关系;2、患侧异常反射活动,肌肉失去自主控制;3、按照一定模式出现,如屈肌共同运动模式,伸肌共同运动模式等;4、偏瘫早期明显3、 异常姿势反射紧张性颈反射(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对称性颈反射);紧张性迷路反射、紧张性腰髓反射4、 中枢神经损伤后偏瘫恢复过程的特点和规律1、初期“休克”状态;2、运动形式异常;3、肌力异常;4姿势反射异常;5痉挛、僵硬、交互性抑制障碍。肢体恢复六个阶段:1迟缓阶段2痉挛阶段3共同运动4部分分离运动5分离运动6正常第3章 、人体发育1、 发育:生物体生活史中,构造和功能从简单到复杂的变化过程。人体发育学的基本观点:人生不是静止的,而是一个动态过程;人体的发育是综合整体的,而不是片面独立的。2、 人体发育的基本规律:1、 生长发育是有阶段性的连续过程;2、生长发育是一个不平衡的过程3、 生长发育是有一定程序的渐进过程;4、生长发育既遵循共同的模式但又具有个体间的差异性3、 发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手眼协调能力的发运顺序:1躯体运动到分离运动2抓握稳定点近端到远端3眼手发育共同共同特征:无目的-到达-抓握-操作4手掌抓握到手指抓握5尺侧抓握到桡侧抓握6从抓握到放开7从防御手到功能手8从手到眼9利手发育小儿运动发育的规律:1、 头尾规律;2、由远及近;3、由不协调到协调,由泛化到集中;4、由粗大动作到精细动作;5、先有正面动作,后有反面动作。第4章 、运动学基础1、 强度和硬度是骨的重要力学性能2、 不同加载形式的骨性能1、 拉伸;2、压缩;3、剪切;4、弯曲;5、扭转;6、联合载荷3、 关节运动的面和轴1、 矢状面和矢状轴。矢状面,人体分前后;矢状轴,前后。2、 额状轴和额妆面。额妆面,人体分前后;额状轴,左右。3、 水平面和垂直轴。水平面,人体分上下;垂直轴,上下四、关节运动的常用术语1、屈曲:关节绕额状轴运动,致相关关节的两骨彼此接近,其间的角度变小 伸展:关节绕额状轴运动,致相关关节的两骨彼此离开,其间的角度变大2、 外展:关节绕矢状轴运动,该部分离开指定线向外侧活动 内收:关节绕矢状轴运动,该部位离开指定线向内侧活动3、 内旋:向身体前方旋转。外旋;向身体后方旋转为外旋。5、 关节可根据自由度分成以下类型:1、 单轴关节:只有一个自由度,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在一个平面上运动。如滑车关节,车轴关节,蜗状关节2、 双轴关节:有两个自有度,可围绕两个互为垂直的运动轴在两个平面上运动,如颗状关节、椭圆关节、鞍状关节3、 三轴关节或多轴关节,有三个自由度,但仍限于三度空间的运动。6、 关节的活动度和稳定性1、 关节的功能取决于关节活动度2、 影响关节活动度和稳定性的因素:1与构成关节两个面的弧度有关;2与关节囊的和松紧度有关;3与关节韧带的强弱的多少有关;4与关节周围肌群的强弱和伸展性有关。3、 运动链:是指几个部位通过关节连接二组成的复合链运动链可分为开放链(远端游离)和闭合链(远端闭合)7、 肌肉的生物力学1、人类骨骼肌具有三类肌纤维:红肌纤维(I型肌,慢肌),又称慢颤氧化型;白肌纤维(II型肌,快肌)又称颤糖酵解型;中间型纤维2、肌力:肌肉运动时能最大收缩的力量。影响肌力的因素:1、肌肉的横截面;2、肌肉的初长度;3、肌肉的募集;4、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度的关系。3、肌肉的收缩形式:等张收缩(向心性收缩,离心性收缩),等长收缩4、肌肉的分类:原动肌,拮抗肌,固定肌,中和肌5、杠杆的分类:第一类杠杆:平衡杠杆特征,支点在力点和阻力点中间;第二类杠杆:省力杠杆,特征,阻力点在力点和支点的中间;第三类杠杆;速度杠杆,特征,力点在阻力点和支点的中间6、杠杆原理在康复医学中的作用:(重)省力,获得速度,防止损伤(运动对心血管的影响,好好看看)第5章 、神经生理学基础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1、 大脑皮质运动区相关的主要功能定位1、 对运动的调节支配具有交叉性;2、对运动的功能定位具有精细型;3、运动与定位分布排列呈倒置第5章 、第六章名词解释肌紧张:缓慢持续牵拉肌腱时发生的牵张反射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元、传出神经、效应器组成脑的可塑性:指脑有适应能力,即在结构和功能上有修改自身以适应改变现实的能力感受器: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用来感受机体内外环境变幻的结构或装置。牵涉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体表部位疼痛或痛觉过敏。痛觉超敏:机体多非伤害性刺激产生的过强反映。神经元:问答1、 简述大脑皮质的浅感觉中枢(感觉投射区)的特点1) 、躯体体表柑橘传入向皮质的投射具有交叉性质,即一侧体表的感觉传入投射到对侧皮质的相应区域,但头面部感觉呈双侧性的投射;2) 投射区域具有一定的分野,下肢代表区在顶部(膝部以下代表区在皮质的内侧面),上肢代表区在中间部,头面部代表区在底部,呈倒置排列,但头面代表区内部的安排是正立的。3) 投射区域的大小与不同体表部位感觉的灵敏度有关,感觉灵敏度越高,则在大脑中央后回的代表区越大。2、大脑皮质运动区对运动的支配特点对运动的调节支配具有交叉性、对运动的功能定位具有精细性、运动区定位分布排列呈倒置3、感受器的分类:外感受器、本体感受器、内感受器4视觉、本体感受、听觉代表区分别在什么部位视觉:枕叶皮层;本体感觉:中央前回;听觉:颞叶皮层5浅反射包括哪些内容浅反射是刺激皮肤、角膜、黏膜引起的肌肉 迅速收缩反应。角膜反射、咽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跖反射、肛门反射论述1、 神经系统的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组成,包括与脑相连的12对脑神经和与脊髓相连的31对脊神经。2、试述上下运动神经元损伤的临床表现3、试述椎体系和椎体外系对运动的控制作用椎体系:管理各种随意运动,特别是四肢远端如手肌的精细运动椎体外系:调节肌紧张,协调各肌群的运动,维持和调整体态姿势,以保持身体平衡和进行习惯性动作,并执行一些粗大的随意运动第7章 、心理学基础康复心理学:将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康复全过程,研究残疾人和患者在康复过程中心里活动、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一、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 行为与残疾的关系;2、心里治疗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3、康复心理评定;4、为康复对象、家属等提供心理咨询;5、康复对象的心理;6、康复治疗方法对心理活动的影响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 客观性;2、系统性;3、科学性;4、动态发展学;5、伦理学;6、理论联系实践二、康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可分为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按照对象不同,可以分为个案法、群体抽样法;按照时间不同,可以分为横向法、纵向法、回顾法、和前瞻法个案法:搜集单个研究对象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及其他问问题的研究方法观察法:看调查法:通过会谈、访问、填写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的方法。3、 认知:人类心理活动的一种,是指个体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心理过程,是信息的接受、编码、贮存、提取和使用的过程。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的分类:1、脑神经所传导的特殊感觉;2、脊神经和某些脑神经的皮肤分支所传导的表面或皮肤感觉;3、脊神经和某些脑神经的肌肉分支所传导的深部感觉;4、自主神经系统所传导的内部感觉4、 1、知觉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是多种感觉的综合。感觉只是感觉器官对环境中刺激的觉察,知觉则是对感觉信息的进一步处理2、 根据知觉对象将知觉分为社会知觉和物体知觉 根据知觉的事物特性将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5、 错觉:是一种特殊的知觉现象,是在相对特定条件下对外界客观事物主管上发生歪曲的反应 幻觉:是在没有响应的外界客观事物直接作用时发生的不真实的感知6、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是个体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心理过程信息要牢固地进入记忆要通过三个不同的阶段:1、 瞬时记忆;2、短时记忆;3、长时记忆7、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及其内部联系间接、概括的反映,这种反映主要借助于语言实现,人类通过思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内部联系,是高级的、理性的认识过程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指向性和集中性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事物。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度,这样注意时人的心理活动范围缩小,以保证获得对事物清晰、深刻和完整的认识注意时心理活动的组成部分,对心理活动起着维持、组织、调节和监督作用,但它本身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第八章直接电疗法:指定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