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械工程Mechanical Engineering(领域代码:085201)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系统掌握机械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先进技术和手段,并能综合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具有独立从事工程研究、工程设计、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能力。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4、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研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二、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半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工程硕士生学习计划总学分不得少于8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专业实践15学分,论文选题开题1学分,学位论文30学分。三、研究方向1、先进制造技术与装备2、制造装备检测、控制、诊断与维护技术3、现代设计方法与技术4、机电系统理论与技术5、近程探测与控制技术6、微机电系统7、智能机械与机器人应用技术8、新型机械传动技术及应用四、培养方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应在实践单位(企事业)完成,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可以在学校或实践单位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的方式,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成立指导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五、课程设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工程硕士生的课程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必修模块不少于24学分,选修模块不少于10学分;学生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应大于4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详见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六、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学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工程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其中由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须在导师指导下,作出实践计划安排,经学院批准后成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相关程序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外出实践管理办法。专业实践计15个学分。七、开题报告论文选题与开题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工程硕士生应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工程硕士生论文开题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计1学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规定。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程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工程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在学习计划中占30学分。本专业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规划、设计,可以是某一工程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可以是新设备、新材料或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或新工艺流程的设计和生产管理等。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验研究,具有先进性、实用性。26机械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必 修 模 块公 共基础课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季必修至少选24学分010115A05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季050214A01第一外国语(英、日、德、俄)4秋季2选1050214A08硕士英语口语+免修4秋季基 础理论课070111A13应用统计2秋季至少选2门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秋季080111A03高等动力学3秋季080111B04弹塑性力学及应用3秋季工 程技 术基础课070111C24有限元基础及应用3秋季至少选4门080201B01机电系统分析基础2秋季080201B02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2秋季080201B05摩擦学基础及应用2秋季080201B03机械振动理论基础2秋季080201B09现代制造理论和技术3秋季080201B06流体力学与传热学2秋季081110B01现代控制理论3秋季080201C21先进材料加工及应用技术2秋季080201C39计算机辅助工程及应用3春季080201C16工业自动化的新兴气动控制技术2秋季080201G11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2秋季工 程技 术实践课080201C18机械创新设计实践2春季至少选1门080201C19测试技术综合实验2春季080201S01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综合实践2春季选 修 模 块专 业选修课080201C03机构学与机器人学3春季从本模块课程或从学校其它课程中至少选5门至少选10学分080201C04啮合原理与机械传动3春季080201C20柔性机械动力学2春季080201C34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及工程应用2秋季080201C22加工力学2春季080201C23生产系统与服务工程2春季080201C35现代传感与探测技术2秋季080201C24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2春季080201C25机电系统信息交联技术2春季080201C40制导与控制技术2春季080201C09智能机械与智能结构2春季080201C38机电系统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基础2秋季080201C14机电系统耦合场分析与应用2秋季080201C15微机电器件加工技术2春季080201C17机电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2春季080201C30微纳尺度加工技术2春季仪器仪表工程(机械工程学院)Instrument and Meter Engineering(领域代码:085203)一、培养目标仪器仪表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仪器仪表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掌握仪器仪表及相关领域的基础知识、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3、掌握一门外国语。二、学制和学分工程硕士生培养实行两年半为主的弹性学制,最长学习年限不超过五年。工程硕士生须完成不少于80学分的学习计划,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论文选题与开题1学分,专业实践15学分,学位论文30学分。三、研究方向1、测控技术与仪器2、微机电系统及应用3、现代传感技术及应用4、智能测试技术及应用5、导航定位技术及其应用四、培养方式工程硕士生培养分课程学习、专业实践、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三大部分: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应在实践单位(企事业)完成,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可以在学校或实习单位完成,鼓励在实习单位完成。本专业工程硕士生的指导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的方式,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鼓励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指导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五、课程设置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参见设置表仪器仪表工程领域(机械工程学院)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 注必 修 模 块公 共基础课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季必修至少选24学分010115A05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季050214A01第一外国语(英、日、德、俄)4秋季2选1050214A08硕士英语口语+免修4秋季基 础理论课070111A10应用数学方法2秋季至少选2门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秋季080111A02弹性力学3秋季070211B07现代物理学导论2秋季工 程技 术基础课080311B03光学测试技术3春季至少选4门080401B01精密计量与测试3春季080401B02现代测控电子技术3秋季080401B03动态测量原理3秋季080401B04微系统理论、技术及应用3秋季080411B06传感与测试技术3春季工 程技 术实践课080401S01传感、调理及数据采集综合实践2春季至少选1门080401S02计算机化测控技术综合实践2秋季选 修 模 块专 业选修课080401C03现代信号分析3春季从本模块课程或从学校其它课程中至少选5门至少选10学分080401C11无线传感器网络2春季080401C04遥测技术原理及应用2春季080401C05GPS原理及应用2春季080401C07集散测控技术2春季080401C21嵌入式微机系统及应用3秋季080401C06微惯性系统理论与应用2秋季080401C02超声检测技术2秋季080401C12导航定位技术2春季六、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学位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工程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时间,其中由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学生的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须在导师指导下,做出实践计划安排,经学院批准后成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相关程序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外出实践管理办法。专业实践计15个学分。七、开题报告论文选题与开题是工程硕士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工程硕士生应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工程硕士生论文开题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选题与开题报告计1学分。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规定。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程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工程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在学习计划中占30学分。兵器工程Arms Engineering(领域代码:085225)一、培养目标兵器工程领域培养品德良好,身心健康;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兵器科技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宽广的专业知识,先进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具有独立从事兵器科技工程设计、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实施、工程管理等创新与实践能力,了解本学科的进展、动向和发展前沿;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专门人才;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国际视野,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的能力;能适应科研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二、学制和学分兵器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半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学习计划总学分不少于80学分。课程学习部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必修模块不少于24学分,选修模块不少于10学分,总学分原则上不大于40学分;专业实践部分15学分;论文选题、开题1学分;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30学分。三、研究方向1、武器系统现代设计理论2、武器数字化技术3、灵巧与智能弹药技术4、武器现代发射理论与技术5、弹箭飞行控制与气动力技术6、武器测试技术7、新概念兵器技术四、培养方式兵器工程硕士生的培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课程学习、专业实践、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与工程实践相关的课程,如现代加工技术、工艺等可在实践单位完成),在此阶段完成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专业实践应在实践单位(企事业)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须在企事业进行实践,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此阶段主要完成部分工程技术实践课的学习以及专业性实践工作;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可以在学校或实践单位完成。兵器工程硕士生实行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的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制。校内导师负责全面及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项目研究、实践过程的指导。也可按学科方向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学科层面的指导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五、课程设置兵器工程硕士生的课程由必修课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其中:(1)必修课模块由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实践课构成,目的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力学及其分析方法、实验测量等方面知识,奠定学生工程技术研究基础。(2)选修课模块主要由专业选修课构成,旨在拓展学生的工程技术视野,为提高其工程技术研究能力而进行知识补充。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程列入培养计划,但其学分不计入总学分;需补修的与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或论文等工作相关的本科专业课程,可列入培养计划,但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公共课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工程技术实践课、专业课原则上也在第一学年完成,提倡组织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教学,时间可适当延后。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见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六、专业实践在学期间,工程硕士生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兵器工程硕士学位学生的实践不少于1年。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时,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实践计划,计划经学院批准后遵照执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专业实践内容应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相关,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校内或实践单位内完成。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时,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实践计划,计划经学院批准后遵照执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并且遵照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外出实践管理办法。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型课题,侧重于工程技术研究,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并撰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要求遵照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规定执行。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工程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兵器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 注必 修 模 块公 共基础课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季必修至少选24学分010115A01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季050214A01第一外国语(英、日、德、俄)4秋季2选1050214A08硕士英语口语+免修4秋季基 础理论课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秋季至少选1门070111A13应用统计2秋季070111A15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2春季080108B01高等流体力学3秋季至少选1门080111A03高等动力学3秋季082608B01多相反应流体动力学3秋季080111B04弹塑性力学及应用3秋季工 程技 术基础课070101B21有限元方法理论及其应用3春季至少选4门082601B04武器系统故障诊断学3秋季082608G01兵器系统可靠性与维修性2春季082608G02虚拟样机技术在兵器工程中的应用2秋季082608G03兵器实验技术2春季082601B08武器系统工艺基础及应用2秋季082608C03计算力学3秋季080201B06流体力学与传热学2秋季080101C08撞击动力学3春季工 程技 术实践课082601C35武器典型结构模态测试与分析实验2秋季至少选1门080201C18机械创新设计实践2春季080201C19测试技术综合实验2春季选 修 模 块专 业选修课082601B02火炮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3春季从本模块课程或从学校其它课程中至少选5门至少选10学分082601C08火炮系统分析与总体设计3春季082601C09火炮自动化技术3秋季082601C37火箭炮现代设计理论与工程分析3秋季082601C04火箭导弹现代发射技术2秋季082601C05火箭发射系统总体技术2秋季082601C15自动武器现代设计理论及应用2秋季082601C32自动武器气体动力学数值计算2春季082601C38自动武器结构设计2秋季082601C30弹药系统总体技术2秋季082601C13弹药工程设计2秋季082601C14弹药智能技术2春季082501B03推力矢量控制原理2秋季082501C07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仿真2秋季082601C19现代引信系统分析与工程应用3春季082601C40引信工程基础2秋季082601C41探测控制技术基础2秋季082608C01新概念发射技术3秋季082608C09弹箭飞行与控制技术3秋季082608C05电磁发射原理及脉冲功率源技术2春季082608C07导弹总体与控制系统设计技术3春季082608C08弹箭气动布局设计3秋季082608C02现代内弹道学3春季082608C04外弹道设计理论与方法3春季础和学术水平。论文的研究内容一般为:武器装备的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技术验证性研究等。兵器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遵照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执行。航空工程Aeronautical Engineering(领域代码:085232)一、培养目标航空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主要从事航空工程项目的研制、开发与管理,为航空工业系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航空与国防高级管理部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航空学科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基础,对航空工程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前沿能够准确把握,掌握航空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航空工程设计、实施、研究、开发及管理的能力。3、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使用专业外语文献资料。二、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2.5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工程硕士生学习计划总学分不得少于8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专业实践15学分,论文选题开题1学分,学位论文30学分。三、研究方向1、航空飞行器系统分析与总体优化设计2、航空飞行器飞行姿态修正与控制技术3、脉冲爆震发动机技术4、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技术5、脉冲喷气发动机技术四、培养方式航空工程硕士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在此阶段完成公共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实践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专业实践应在实践单位(企事业)完成。航空工程硕士研究生须参加专业实践,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此阶段主要完成专业性实践工作及部分工程技术实践课的学习;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可以在学校或实践单位完成。航空工程硕士生指导实行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的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制。校内导师负责全面及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项目研究、实践过程的指导。也可按学科方向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学科层面的指导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五、课程设置航空工程硕士生的课程由必修课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其中:(1)必修课模块由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实践课构成,目的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力学及其分析方法、实验测量等方面知识,奠定学生工程技术研究基础。(2)选修课模块主要由专业选修课构成,旨在拓展学生的工程技术视野,为提高其工程技术研究能力而进行知识补充。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程列入培养计划,但其学分不计入总学分;需补修的与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或论文等工作相关的本科专业课程,可列入培养计划,但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公共课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工程技术实践课、专业课原则上也在第一学年完成,提倡组织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教学,时间可适当延后。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见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六、专业实践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学生的实践不少于1年。航空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时,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实践计划,计划经学院批准后遵照执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专业实践内容应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相关,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校内或实践单位内完成。航空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须遵照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外出实践管理办法。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侧重于工程技术研究,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并撰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要求遵照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规定执行。八、学位论文航空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航空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论文的研究内容一般为:航空工程型号的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技术验证性研究等。航空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遵照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执行。航空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 注必 修 模 块公 共基础课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季必修至少选24学分010115A05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季050214A01第一外国语(英、日、德、俄)4秋季2选1050214A08硕士英语口语+免修4秋季基 础理论课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秋季至少选2门070111A12应用偏微分方程3春季080111B04弹塑性力学及应用2秋季080111A01连续介质力学3秋季工 程技 术基础课080101B13高等气体动力学3春季至少选4门081110B01现代控制理论3秋季082501B02现代推进原理与进展3春季082501B09固体火箭装药结构力学基础2秋季082501B04推进系统燃烧的建模与仿真3秋季082501C07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仿真2秋季082501C12推进系统两相流动力学3春季082501B03推力矢量控制原理2秋季工 程技 术实践课082501S01飞行器推进系统设计技术3春季至少选1门082501S02燃烧实验诊断学2春季082501C08火箭发动机实验与测试技术2秋季选 修 模 块专 业选修课082501C13现代人机工程学2秋季从本模块课程或从学校其它课程中至少选5门至少选10学分082501C03航空宇航特种材料加工技术2春季082501C04固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理论2春季082501C06飞行器计算机辅助工程3秋季082501C15固体推进剂粘弹性力学基础2秋季082501C16导弹飞行力学2春季082501G07火箭导弹总体技术2春季082501G02火箭导弹结构分析及仿真2春季082501C17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2秋季082501G03飞行器CFD仿真技术2秋季082501C18弹药精确制导技术2秋季082501C01飞航导弹战斗部与引信3春季082601C42战斗部数值仿真技术2春季航天工程Aerospace Engineering(领域代码:085233)一、培养目标航天工程全日制工程硕士主要从事航天工程项目的研制、开发与管理,为航天工业系统、国防科技工业系统、航天与国防高级管理部门以及国有大中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航天学科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2、具有一定的专业背景基础,对航天工程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前沿能够准确把握,深入了解航天工程领域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国内外研究前沿,掌握航天工程领域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本领域的现代实验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航天工程设计、实施、研究、开发及管理的能力。3、较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和使用专业外语文献资料。二、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为以2.5年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工程硕士生学习计划总学分不得少于8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专业实践15学分,论文选题开题1学分,学位论文30学分。三、研究方向1、火箭导弹系统分析与总体优化设计2、火箭导弹飞行姿态修正与控制技术3、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4、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技术5、固体燃料冲压发动机技术6、凝胶(膏体)火箭发动机技术四、培养方式航天工程硕士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在此阶段完成公共基础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实践课和专业选修课的学习;专业实践应在实践单位(企事业)完成。航天工程硕士研究生须参加专业实践,了解工程实际需要,培养必要的工程实践技能,为学位论文选题和完成创造条件,此阶段主要完成专业性实践工作及部分工程技术实践课的学习;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可以在学校或实践单位完成。航天工程硕士生指导实行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的校内、校外双导师指导制。校内导师负责全面及课程与论文等环节的指导,校外导师侧重于项目研究、实践过程的指导。也可按学科方向组织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相关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组成学科层面的指导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五、课程设置航天工程硕士生的课程由必修课模块和选修模块组成,其中:(1)必修课模块由公共基础课、基础理论课、工程技术基础课和工程技术实践课构成,目的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掌握学科基础理论、力学及其分析方法、实验测量等方面知识,奠定学生工程技术研究基础。(2)选修课模块主要由专业选修课构成,旨在拓展学生的工程技术视野,为提高其工程技术研究能力而进行知识补充。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程列入培养计划,但其学分不计入总学分;需补修的与课程学习、专业实践或论文等工作相关的本科专业课程,可列入培养计划,但学分不计入总学分。公共课和基础课程的学习原则上在第一学年内完成;工程技术实践课、专业课原则上也在第一学年完成,提倡组织企事业单位专家参与教学,时间可适当延后。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见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六、专业实践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其中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学生的实践不少于1年。航天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时,须在导师指导下制定实践计划,计划经学院批准后遵照执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专业实践内容应与指导教师的科研相关,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在校内或实践单位内完成。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须遵守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外出实践管理办法。七、开题报告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侧重于工程技术研究,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并撰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论文开题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要求遵照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规定执行。八、学位论文航天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论文应满足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航天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学术水平。论文的研究内容一般为:航天工程型号的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技术验证性研究等。航天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要求遵照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执行。航天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 注必 修 模 块公 共基础课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季必修至少选24学分010115A05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季050214A01第一外国语(英、日、德、俄)4秋季2选1050214A08硕士英语口语+免修4秋季基 础理论课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秋季至少选2门070111A12应用偏微分方程3春季080111B04弹塑性力学及应用2秋季080111A01连续介质力学3秋季工 程技 术基础课080101B13高等气体动力学3春季至少选4门081110B01现代控制理论3秋季082501B02现代推进原理与进展3春季082501B09固体火箭装药结构力学基础2秋季082501B04推进系统燃烧的建模与仿真3秋季082501C07固体火箭发动机工作过程数值仿真2秋季082501C12推进系统两相流动力学3春季082501B03推力矢量控制原理2秋季工 程技 术实践课082501S01飞行器推进系统设计技术3春季至少选1门082501S02燃烧实验诊断学2春季082501C08火箭发动机实验与测试技术2秋季选 修 模 块专 业选修课082501C13现代人机工程学2秋季从本模块课程或从学校其它课程中至少选5门至少选10学分082501C03航空宇航特种材料加工技术2春季082501C04固体火箭发动机热防护理论2春季082501C06飞行器计算机辅助工程3秋季082501C15固体推进剂粘弹性力学基础2秋季082501C16导弹飞行力学2春季082501G07火箭导弹总体技术2春季082501G02火箭导弹结构分析及仿真2春季082501C17导弹武器系统效能分析2秋季082501C09弹箭控制原理及应用基础2秋季082501G03飞行器CFD仿真技术2秋季082501C01飞航导弹战斗部与引信3春季车辆工程Vehicle Engineering (领域代码:085234)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为: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系统掌握车辆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掌握本专业先进技术和手段,具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的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相关汽车的产品设计、制造和试验研究等能力。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4、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能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需要,适应科研和工程技术发展的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二、学制和学分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实行以两年半为主的弹性学制,原则上不超过五年。工程硕士生学习计划总学分不得少于80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34学分,专业实践15学分,论文选题开题1学分,学位论文30学分。三、研究方向1、车辆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2、车辆电控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3、车辆系统动力学4、车辆安全、节能与环保技术5、车辆动力装置模拟、设计与优化四、培养方式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专业实践应在实践单位(企事业)完成,项目研究与学位论文可以在学校或实践单位完成。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指导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学校,另一位导师来自企事业单位的与本领域相关的专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的方式,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论文研究方向,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实践领域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员成立指导小组,共同承担工程硕士生的培养工作。五、课程设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实行学分制。工程硕士生的课程分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两部分,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其中必修模块不少于24学分,选修模块不少于10学分;学生课程学习总学分不应大于40学分。具体课程设置及选课要求详见设置表。车辆工程领域课程设置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开课学期备注必修模块公 共基础课010115A0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秋季必修至少选24学分010115A05自然辩证法概论1秋季050214A01第一外国语(英、日、德、俄)4秋季2选1050214A08硕士英语口语+免修4秋季基 础实验课070111A13应用统计2秋季至少选2门070111A04矩阵分析与计算2秋季080111A03高等动力学3秋季080111B04弹塑性力学及应用3秋季工 程技 术基础课070111C24有限元基础及应用3秋季至少选4门080201B01机电系统分析基础2秋季080201B02现代机械设计理论和方法2秋季080201B03机械振动理论基础2秋季081110B01现代控制理论2秋季080201B07车辆电子控制3秋季080201B06流体力学与传热学3秋季工 程技 术实践课080201C18机械创新设计实践2春季至少选1门080201C19测试技术综合实验2春季080201S01数字化设计制造集成综合实践2春季选修模块专业选修课080201C24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与开发2春季从本模块课程或从学校其它课程中至少选5门至少选10学分080201C25机电系统信息交联技术2春季080201C07车辆系统动力学3秋季080201C36车辆电控与机电液一体化技术3秋季080201C26车辆检测与故障诊断3秋季080201C27车辆结构分析2春季080201C37车辆动力与节能环保技术2春季080201C13车辆CAE技术2春季080201C38机电系统信息与数字化技术基础2春季080201C14机电系统耦合场分析与应用2秋季080201C17机电系统可靠性设计与分析2春季六、专业实践专业实践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充分的、高质量的专业实践是工程硕士学位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工程硕士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其中由应届本科毕业直接攻读工程硕士学位学生的专业实践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专业实践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须在导师指导下,作出实践计划安排,经学院批准后成行,实践结束须提交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实践鉴定表。工程硕士生外出实践相关程序详见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外出实践管理办法。专业实践计15个学分。七、论文选题与开题论文选题与开题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工程硕士生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工程硕士生能应在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在课程学习的同时,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后确定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文献综述。工程硕士生论文开题必须在第三学期内完成。论文选体与开题报告计1学分。工程硕士学位论文选题、开题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开题的规定。八、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工作是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工程硕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工程硕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硕士学位论文必须在导师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工程硕士学位论文要求详见南京理工大学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规定。学位论文在学习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固定综合单位合同范本
- 加工坊转让合同范本
- 呼吸衰竭有创通气护理查房
- 银行监控服务合同范本
- 产品授权经营合同范本
- 工厂吊车出售合同范本
- 消防现场通信保障课件
- 运输押金协议合同范本
- 露营用具租用合同范本
- 租房合同范本
- 研究生心理适应与卓越发展-南京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男性乳房发育课件
- 初中班会课:开学第一课《清澈的爱,只为中国》(课件)
- 超声迈瑞超dp8800操作手册
- 人教版高中(水平五)《体育与健康》全一册《篮球基本战术-策应战术配合》教学设计
- YY/T 0196-2005一次性使用心电电极
- LY/T 2497-2015防护林体系生态效益监测技术规程
- GB/T 29790-2020即时检验质量和能力的要求
- GB/T 26358-2010旅游度假区等级划分
- 2023年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治指南
- 决奈达隆在心房颤动治疗中的应用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