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氧的性质」.doc_第1页
「臭氧的性质」.doc_第2页
「臭氧的性质」.doc_第3页
「臭氧的性质」.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臭氧的性质一、 臭氧的物理性质 臭氧是一种具有刺激性特殊气味的不稳定气体,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它可在地球同温层内光化学合成,但是在地平面上仅以极低浓度存在。 共振杂化分子的四种典型形 一种简化的分子轨道图 1.1 一般物理性质 在常温下,臭氧为蓝色气体,不过在常温下,蓝色并不明显,除非是相当厚的气体。臭氧的主要物理性质列于表 1-1, 液体密度和蒸汽压列于表 1-2 。 1-1 纯臭氧的物理性质 熔点( 760mmHg)/ -192.50.4 气体密度( 0)/(g/L) 2.144 沸点( 760mmHg)/ -111.90.3 蒸发热( -112)/(J/L) 316.8 临界温度 / -12.1 临界密度 /(g/ml) 0.437 临界压力 /atm 54.6 固态臭氧密度( 77.4K)/(g/cm 3 ) 1.728 临界体积( cm 3 /mol) 111 液态热容( 90105K)/(cal/k) 0.425+0.0014(T-9) 液态臭氧的粘滞度 77.6K(Pas) 90.2K(Pas) 0.00417 0.00156 汽化热 -111.9 -183 14277 15282 表面张力( cyn/cm) 77.2K 90.2K 43.8 38.4 生成热 气体( 298.15k) 液体( 90.15k) 理想气体( 0k) 142.98 125.60 145.45 等张比容( 90.2K) 75.7 生成自由能(气体, 298.15k) 162.82 介电常数(液态 90.2k) 4.79 偶极距 /Debye(德拜) 0.55 磁化率( cm-g-s单位)气体/液体 0.00210 -6 0.150 1dyn=10 -3 N/m;1atm=101.325Pa;1cal=4.18J 。 表 1-2 臭氧的液体密度和蒸气压 温度 / 液体密度 /(g/cm 3 ) 液体蒸气压 /mmHg 温度 / 液体密度 / ( g/cm3 ) 液体蒸气压 /mmHg -183 1.574 0.11 -140 1.442 74.2 -180 1.566 0.21 -130 1.410 190 -170 1.535 1.41 -120 1.318 427 -160 1.504 6.75 -110 1.347 865 -150 1.473 24.3 -100 1.316 1605 1.2 臭氧的溶解度 臭氧略溶于水,标准压力和温度下( STP ),其溶解度比氧大 13 倍(见表 1-3 ),比空气大 25 倍。 表 1-3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气体分压为 10 5 Pa ) /(ml/L) 气体 密度( g/L) 温度 / 0 10 20 30 O 2 1.492 49.3 38.4 31.4 26.7 O 3 2.143 641 520 368 233 空气 1.2928 28.8 23.6 18.7 16.1 将臭氧通入蒸馏水中,可以测出不同温度、不同压力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图 2-2 是在压力为 1atm 时,纯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曲线。从图2-2 知,当温度为 0 时,纯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可达 2.85810 -2 mol/L(1372mg/L). 臭氧和其他气体一样,在水中的溶解度符合亨利定律,即在一定温度下,任何气体溶解于已知液体中的质量,将与该气体作用在液体上的分压成正比,而亨利常数的大小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浓度无关。 C=K H P (1-1) 式中 C 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mg/L ; P 臭氧化空气中臭氧的分压, kPa ; K H 亨利常数, mg/ ( LkPa )。 从式( 1-1 )知,由于实际生产中采用的多是臭氧化空气,其臭氧的分压很小,故臭氧的溶解度远远小于表 1-3 中的数据。例如,用空气为原料的臭氧发生器生产的臭氧化空气,臭氧只占 0.6 1.2 (体积)。根据气态方程及道尔顿分压定律知,臭氧的分压也只有臭氧化空气压力的 0.6 1.2 。因此,当水温为 25 时,将这种臭氧化空气加入水中,臭氧的溶解度只有( 0.625 1.458 ) 10 -4 mol/L(3 7mg/L) 。 表 1-4 低浓度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 /(mg/L)气体质量百分比含量 /% 温度 / 0 5 10 15 20 25 30 1 8.31 7.39 6.5 5.6 4.29 3.53 2.7 1.5 12.47 11.09 9.75 8.4 6.43 5.09 4.04 2 16.64 17.79 13 11.19 8.57 7.05 5.39 3 24.92 22.18 19.5 16.79 12.86 10.58 8.09 在一般水处理中,臭氧浓度较低,所以在水中的溶解度并不大。在较低浓度下,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基本满足亨利定律。低浓度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见表 1-4 。 二、臭氧的化学性质 1. 臭氧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在空气和水中都会慢慢分解成氧气,其反应式为: 2O3 3O2 285kJ ( 1-2 ) 由于分解时放出大量热量,故当其含量在 25 以上时,很容易爆炸。但一般臭氧化空气中臭氧的含量很难超过 10 ,在臭氧用于饮用水处理的较长历史过程中,还没有一例氧爆炸的事例。 含量为 1 以下的臭氧,在常温常压的空气中分解半衰期为 16h 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分解速度加快,温度超过 100 时,分解非常剧烈,达到 270 高温时,可立即转化为氧气。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比空气中快的多。在含有杂质的水溶液中臭氧迅速回复到形成它的氧气。如水中臭氧浓度为 6.2510 -5 mol/L(3mg/l) 时,其半衰期为 5 30min ,但在纯水中分解速度较慢,如在蒸馏水或自来水中的半衰期大约是 20min ( 20 ),然而在二次蒸馏水中,经过 85min 后臭氧分解只有 10 ,若水温接近 0 时,臭氧会变得更加稳定。 臭氧在水中的分解速度随水温和 PH 值的提高而加快,图 1-3 为 PH=7 时,水温和分解速度的关系,图 1-4 为 20 , PH 和分解速度的关系。 为提高臭氧利用率,水处理过程中要求臭氧分解得慢一些,而为了减轻臭氧对环境的污染,则要求处理后尾气中的臭氧分解快一些。 2. 臭氧的氧化能力 臭氧得氧化能力极强,其氧化还原电位仅次于 F 2 ,在其应用中主要用这一特性。从表 1-5 中看出。 从表 1-5 可知,臭氧的标准电极电位除比氟低之外,比氧、氯、二氧化氯及高锰酸钾等氧化剂都高。说明臭氧是常用氧化剂中氧化能力最强的。同时,臭氧反应后的生成物是氧气,所以臭氧是高效的无二次污染的氧化剂。 表 1-5 氧化还原电位比较名称 分子式 标准电极电位 /mv 名称 分子式 标准电极电位 /mv 氟 F2 2.87 二氧化氯 ClO 2 1.50 臭氧 O3 2.07 氯 Cl 2 1.36 过氧化氢 H2O2 1.78 氧 O 2 1.23 高锰酸钾 MnO4 - 1.67 3. 臭氧的氧化反应 a 、与无机物的氧化反应 臭氧与亚铁的反应 臭氧与 Mn2+ 的反应 臭氧与硫化物的反应 臭氧与硫氰化物的反应 臭氧与氰化物的反应 总反应为: 臭氧与氯的反应 b 、臭氧与有机物的反应 臭氧在水溶液中与有机物的反应极其复杂,下面仅以大家公认的几种反应式列出以供参考。 臭氧与烯烃类化合物的反应 臭氧容易与具有双链的烯烃化合物发生反应,反应历程描述如下: 式中 G 代表 OH 、 OCH3 、 OCCH3 等基。反应的最终产物可能是单体的、聚合的、或交错的臭氧化物的混合体。臭氧化物分解成醛和酸。 臭氧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 臭氧和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较慢,在系列苯萘菲嵌二萘蒽中,其反应速度常数逐渐增大。其 对核蛋白(氨基酸)系的反应 对有机氨的氧化 臭氧在下列混合物的氧化顺序为 链烯烃胺酚多环芳香烃醇醛链烷烃 c 、臭氧的毒性和腐蚀性 臭氧属于有害气体,浓度为 6.2510 -6 mol/L(0.3mg/m3 ) 时,对眼、鼻、喉有刺激的感觉;浓度 (6.25-62.5)10 -5 mol/L(3 30mg/m3 ) 时,出现头疼及呼吸器官局部麻痹等症 ; 臭氧浓度为 3.12510 -4 1.2510 -3 mol/L(15 60mg/m 3 ) 时 , 则对人体有危害。其毒性还和接触时间有关,例如长期接触 1.74810 -7 mol/L(4ppm) 以下的臭氧会引起永久性心脏障碍,但接触 20ppm 以下的臭氧不超过 2h ,对人体无永久性危害。因此,臭氧浓度的允许值定为 4.4610 -9 mol/L(0.1ppm)8h. 由于臭氧的臭味很浓,浓度为 4.4610 -9 mol/L(0.1ppm) 时,人们就感觉到,因此,世界上使用臭氧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至今也没有发现一例因臭氧中毒而导致死亡的报道。 臭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除了金和铂外,臭氧化空气几乎对所有的金属都有腐蚀作用。铝、锌、铅与臭氧接触会被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