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资源的下载与应用.ppt_第1页
卫星资源的下载与应用.ppt_第2页
卫星资源的下载与应用.ppt_第3页
卫星资源的下载与应用.ppt_第4页
卫星资源的下载与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卫星资源的下载与应用 一 了解模式二 一 什么是卫星收视 通过卫星接收 播放 存储和回放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 CEBsat 传输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电视节目 IP数据广播 文件分发和流媒体分发 节目和语音广播节目 二 资源从何而来 目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是中央电化教育馆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中心和中国教育电视台为该项目整合 制作的资源 内容十分丰富 这些资源通过通过UDP协议将数据打包上星再下发到接收端传播到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校 三 如何接收卫星教育资源 通过接收端 计算机 的卫星接收卡传输信号 计算机通过接收软件对资源进行采集和存储 我们通过远教IP数据接收系统软件 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信息专用频道软件进行接收资源 四 接收的资源是怎样呈现的 下载到计算机上的资源是以文件的方式存在的 是以网站的形式呈现的 接收的资源类型有 文字 图片 表格 多媒体动画 多以Flash为主 视频 流媒体 其他格式 教师的电子讲稿 PPT 二 卫星资源在 农远教 工程中有什么意义 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 运用信息化手段和方式 向广大农村学校输送优质教育资源 解决农村教育资源匮乏 资源短缺的问题 以提高我国农村的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我国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卫星资源的播出时间 三 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安装 一 硬件系统的安装1 将清华永新数据接收卡安装在计算机主板的PCI插槽上 任何一个PCI槽 2 安装相应的驱动程序 注 在设备管理器中没有出现 或 并且在网络适配器中有两块网卡 1 远教IP数据接收系统的获得 文件名称 SetupFileTray2 54 rar 二 软件的安装 2 远教IP数据接收系统的2 54安装 解压后得到SetupFileTray exe和SetupREBrowser exe 先运行SetupFileTray 安装2 54版接收软件 安装完毕后 再运行SetupREBrowser 安装资源浏览器 请注意 安装顺序切勿颠倒 3 在接收软件中如果出现未授权时 中央电教馆服务电话 010 66490999电子信箱 dersc 如接收软件升级 将放在中央电教馆的网站 1 对卫星接收卡参数进行设置 清华永新设置程序使其运行 确保清华永新数据广播接收卡已锁定卫星接收卡参数如下 LNB本振 11300MHz 与天线高频头上标注一致 下行频率 12395MHz符号率 27500极化方式 垂直PID值 在卫星数据接收卡的设置中 PID值包含B2 注 在运行时最好关闭本机的防火墙 4 远教IP数据接收系统的使用准备 2 对软件系统编号进行注册注册方法A查找系统编号B上报系统标号至中央电教馆远程教育资源服务中心 完成注册 完成注册后 授权情况变为已授权注意 使用该系统时要把计算机时钟调至当天日期 5 使用软件注意事项 1 在接收过程中不要改变接收文件夹的名称 因为容易造成数据丢失 2 接收的文件如zpj wmv 的文件不必删除 3 如和网卡有冲突可为卫星接收卡加个固定的IP地址 如 192 168 100 100 子网掩码 255 255 255 0 但与网卡的ip不要在一个网段 4 使用过程中必须保证计算机的系统时间与当前时间一致 5 尽量关闭防火墙和杀毒软件 故障现象1 电视机与计算机均无信号 故障现象2 计算机有信号 电视机无信号 故障现象3 电视机有信号 但计算机无信号 故障现象4 计算机有信号 但是接收不到数据 四 下载资源的应用 一 远教IP资源的呈现方式 下载的教育资源都是文件目录的结构存放在计算机中 以静态网页的形式呈现的 多个网页构成了网站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网 二 远教IP资源的目录结构 下载的教育资源都是以网页的形式呈现的 一般一级文件夹是资源的主页 二级资源夹是主页上的栏目 三级文件夹是下载的学期 四级文件夹是学科 如 czpd kczy 05 06xia sx 2 07 renjiao 1 mtzs 学科 yw语文sx数学yy英语wl物理sp思品sw生物zz政治dl地理ls历史ms美术yiny音乐kx科学 三 卫星教学收视点 模式二 各接收软件所用的PID参数值一 远教IP用PID值 b2 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 远教IP 二 IP TV在线浏览用PID值F0 外语 科普F1 中学教育 农业远程教育F2 小学教育 同步教学 F3 通视测试F4 课件演示三 农村党员干部专用频道资源管理b0 CEBsat播出信息E5 E6 E7 E8 党员干部培训 信息频道 五 资源的归类与整理 资源的归类 删 刻录到光盘上 存 保存在单机上 共享在网络上 无用 过时数据 尽量在其他分区上备份尽量对资源进行分类1 网页的栏目进行分类2 按年级分类3 按学科分类4 按素材类型分类 一 保存在单机上 二 共享在网络上 文件夹共享 右键 安全与共享 只读共享ER浏览器共享查看资源1 接收卫星资源计算机与校园网处于同一网段2 共享下载后的卫星资源文件夹3 在其他校园网计算机上安装ER浏览器4 启动ER浏览器 通过该浏览器浏览卫星资源建立Web服务器共享资源 可发布在较广的网络 ER浏览器共享注意问题 1 远教IP接收软件必须运行 若接收卡没有运行或未锁定到中央教育电视台时 接收软件最好停止搜索信号 以免接收软件长时间搜索不到信号授权丢失 2 xxpd homepage 中学是czpd 文件夹必须接收完整 即Homepage 06 07shang 此文夹当然每学期是变化的 此文件夹下必须有index htm及相关文件 3 若有运行防火墙 防火墙必须信任远教资源浏览器 也就是解除对远教资源浏览器的阻止 4 接收卡或网卡的本地连接的其中一个应有IP地址指定 一般是局域网IP 若在局域网 首先应保证局域网是通的 内使用远教资源浏览器 接收卡和网卡都必须指定IP地址 并且两个IP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内 例如 网卡IP192 168 1 接收卡IP就应该设成192 168 n 其中n 1 局域网其他机器的IP必须与接收电脑网卡的IP在同一网段 即192 168 5 系统若设置IIS服务需注意一下WEB服务端口 因远教IP接收系统V2 0以上版本集成IIS服务功能 所以需要注意一下设置WEB服务时的端口不要与远教浏览器的端口冲突 V2 0和V2 53版本的资源浏览器是V2 0 端口用的是80 V2 54版本的资源浏览器是V2 01 端口默认的是8088 V2 54版可以修改资源浏览器的端口 所以此版软件比较完善 建议用V2 54版本的接收软件 三 刻录到光盘上 要求所有模式二以上的学校 可以刻录不同种类的数据 音频 视频 整盘刻录等碟片 推荐nero软件 刻录后需要编辑光盘目录和标签 将资源盘按照学科 年级 版本 课题进行编目录 要将光盘目录打印成册 并且在光盘上贴上标签 便于查找和使用 kcyw61 kc表示课程资源 yw表示语文 6表示六年级 1表示刻录第一张光盘 7yw1 济南的冬天 7表示七年级 yw表示语文 济南的冬天 这一课的资源 1表示刻录第一张光盘 四 IP资源整理的注意事项 1 每天要按时下载 对于漏下 下载不完整 有问题打不开的数据要及时补下载 2 每张CD ROM光盘的容量不得超过650M 注意光盘存放的位置便于长久保存 3 要注意硬盘的空间 定时定期对磁盘进行碎片整理 保证磁盘的运行速度和保存质量 4 用户使用的资源目录必须和接收软件的存放目录要分开 5 资源的存放目录结构要条理清楚 目录名称要简单明了 并且与接收软件的存放目录名称有显而易见的逻辑关系 五 资源整理的建议 1 相同资源整理的时候要学会将网页文件转换成word文件 以减少对磁盘的占用 2 要经常组织各学科教师将下载资源进行精简和汇编 抓住重点进行保存 3 要经常性的清理以前所保存的资源 要保持资源时时的更新 保存最新和最实用的资源 4 对于不是自己学科的知识 一定要征求此学科教师的意见进行保存和删除 5 有条件的学校将资源保存在专门的资源服务器上 建立自己学校的校园网 实现资源共享 6 可以开展校际间的联合整理 进行资源共享 注意标准要统一 六 建议学科教师资源整理 学科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建立自己的目录 将有用的资源分类存储到自己的目录中 以数学学科为例说明资源管理的方法 数学老师王宏是这样管理自己的资源的 1 先在E盘上建立名为 王宏 的子目录 2 在 王宏 目录下再建立 教案示例 教学习题 典型例题 示范课 扩展资料 等子目录 3 将教育资源网上需要保留的内容分类存放到相应的子目录中 便于以后查找 使用 小学教师的子目录 七 IP资源的二次开发 主要是指对下载的IP资源进行修改和完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