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和音也可称做双音。这里我们所说的和音练习,不是双音笛、双管、双竖笛等所吹奏的双音,而是指在原来的传统笛子上一个音孔练发两个音的吹奏技巧。和音的奏法有两种: 一、泛音和音这一吹奏技巧,就是要练习能在笛子的第一、二、三孔和筒音,每发出本音(567与高音1)的同时,能再发出它们的关系泛音,或者是八度音。 这一吹奏技巧的主要功夫是在风门和口风上。它要求风门松而细小,口风集中而轻缓。它需要用吹奏本音时的两种嘴劲去吹,才能发出双音来。 练习时要平心静气,琢磨体会,千万不可性急,猛吹,要近似吹箫时的那种文雅劲。越急于求成,越是心不定神不安,就越不易找到它的巧妙之处。 这一吹奏技巧,从理论上是适用的,但由于它的发音音量太小,和音的双声文章来源于/article-13025-1.html效果比较微弱,而且也不易准确地发出,所以一般极少使用。特别在合奏、伴奏中,它的声音将会被其它乐器声淹没。但在独奏时,出奇不意地,突然亮出几句,可能会收到奇特的效果。 这是个新的技巧探索,还有待研究和发展,所以初学吹笛的人不要先去练习它,以免因小失大,应首先努力练好那些常用的技巧。 二、自声伴唱 一九五八年来秋,胡结续在笛子独奏曲我是一个兵中,首次运用了“喉音”技巧,使该曲的演奏收到了出乎意料的好效果。不入又在笛子独奏曲骞马会上运用了“喉音”技巧。虽然变两首曲子所表现出来的情绪、速度、节奏、调性、风格都大平相同,但也同样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两曲其所以都先后获奖,出版、制成唱片,在全国和港澳地区流行,不能说与在该曲中成功的运用了“喉音”技巧无关。现在这一技巧已流传开来,为笛子吹奏中的常规技巧之一。 三十多年来胡结续在长期运用这一吹奏技巧的过程中,不断增添新的感受。80年代初,他在原“喉音”的启示下,进而探索了另一全新的吹奏技巧“自声伴唱”。现把这一技巧吹奏的原理和方法,及表现力简介如下: “自声伴唱”的名字,已点明了这一吹奏技巧的实质,它就是要求在吹奏笛子的同时(在笛子的演奏进行中),吹奏者在口腔中,发(唱)出与笛子声音相同或不同的音。相同节奏或不同节奏的音。还能哼唱出与笛音成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八度等各种和音与简单的复调。 此技巧虽不算很难,但不下一番功夫也难以掌握。它难就难在吹响笛子提同时,口腔哼唱出各种声音来。倒过来讲,也就是在唱出声来的同时,要能保持自己的嘴形不变,所气息不断,使笛子的演奏正常进行。另外还难在它对吹奏者的音乐素养的要求提高了,音准的概念及呼吸的要求也严格了。特别是两种节奏,两个不同的旋律(对位)同时流动时,双方都要准确无误顺利进行,则难度就更大了。以上这些都是能否掌握好自声伴唱吹奏技巧的关键所在。其次是对吹奏者的嗓音也有些要求,它虽不太要求嗓音的好坏,然而它却要求嗓音能达到一般歌唱者的音域宽度。发音准确,不走(跑)调,不发尖刺的噪音。 练好这一技巧,须经三个阶段: 第一阶级是练唱。这里的练唱,不是要求像歌唱演员那样,讲究共鸣、位置、口形、咬字等等;也不需要大声地唱个不停。它的练习方法是,轻轻地闭上嘴(双唇),在口腔中哼唱出各种音高和旋律。要求把音哼唱准,节奏稳定,情绪适宜,音区的转换自如贯。同时要通过练唱使音域尽量扩展,使之能达到十度以上。当然,音域不宽并不等于就不能吹奏和运用自声伴唱,而是说,具备宽广的音域,就能把这一技巧吹奏和运用得更出色。 第二阶段是吹唱同步练习。所谓同步练习,就是说,要练习在吹响笛子的同时,使口腔中哼(唱)出声音来。这里应注意的是,在口腔发音(声)时,一定要练发“呜”这个音,不能发“哼”的音。因为“哼”的发音共鸣是在鼻腔里,它使气向上提起,没有向口外(向吹孔)的冲击力,这样在唱的同时就难以再吹响笛子。也难以使笛声与唱声协调一致。而发(唱)“呜”的声时,自然就会从口腔中产生一股气流,向口外(向吹孔)冲出去,就会自然而然地使笛子不停地吹奏下去,与唱声共同发出,糅为一体,谐和入耳。 这里要着重指出的是,在运用自声伴唱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持吹奏口形的不变。过去不少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都是吹响笛子,口腔内就难唱出声来,要唱出声往往两腮就要抖颤,控制不住吹奏口形的变化,致使笛子吹不响,或笛音不饱满润。 为解决这个难点,学练时可采用以下办法: (1)笛音与伴唱要先采用同音、同度、同节奏的音来练习。 (2)先用D、E调曲笛(全按为低音5)来练习,而且要先从中音区练起(即平吹的1、2、3、4、5),逐步扩展到低音和高音区。 (3)先从吹、唱长音练起,逐步加快速度和变换节奏,吹奏旋律音调。 (4)练唱时(不吹笛子单独哼唱时)也一定要保持吹奏笛子时的口形,以发(唱)“呜”的音为准,并不可发(唱)“啊”、“依”、“哼”等音。 (5)注意呼吸通畅,要用胸腹联合呼吸法。一定要避免喉头、脖子、两腮及双唇的紧收去挤憋发音。这不但时身体不利,而且也难以练好这一技巧。 (6)练习要循序渐进,要先长后短,先慢后快,先中音后低音再高音,逐步进行。 (7)要量力而为,练累了稍息后再练。练习中多用心琢磨,细心巧练,不要死练硬吹。不讲成效地苦练,不明确目的地拚命吹,是收不到理想效果的。 第三阶段是实用练习。所谓实用练习就是练习在以后的实际运用中要经常演奏的一些实例。它的程度是无止境的,内容也是十分广泛的。练习一般多从和音开始,三度、四度、五度、六度、八度等,直到复调的演奏。这一步练习难度较大,没有一番苦功,是难以如愿的。 不少学生,在这阶级练习中都常出现以下问题: 1、音发(唱)不准,同音同度还问题不大,特别是各种音程的和音,就常唱不准。吹、唱音不易区分,不庇和不纯净。 2、习惯的概念和错觉,致使在吹笛的同时,难以唱确与笛音不同节奏的音。或者唱对了又难以吹准确不同的吹奏互相影响、拉扯,不能各自独立进行。 3、吹奏对位旋律时,最难的就是各自声部的独立进行。其次是由于两声部的音高不同,所需用的气息、嘴劲不同所以有时还会出现唱出声来,吹不响笛子的情况。特别是笛子超吹时,而声唱却在低、中音区流动,这最易产生吹不响的情况。 4、练习中,有时往往由于伴唱旋律高低流动的起伏过大,致使口形发生变化,使吹奏状态的风门不能正常,影响演奏的顺利进行。 许多学生在吹奏中,凡是笛声延长,唱声流动的情况较易学,反过来在唱声延长而要求笛音流动时,和吹、唱两声部成反向进行时就难以掌握了。形成这种规律的原因就在于如何保持吹奏气息的充足和口形的不变。 要克服在练习过程中所遇到的这些困难,就必须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努力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 (2)要学习和声与简单复调知识。 (3)要锻炼自己的吹、唱不但能单独,更能各自独立流动的能力。 (4)加强嘴劲和气息练习,增强自己的气量和丹田、嘴劲的控制能力。 (5)要多练唱,努力唱准、唱熟,唱得流畅好听。 (6)多练习哼唱在延长的同时,笛子的旋律在不断变化着进行吹奏。 自声伴唱是在“喉音”的启示下探索发展的,但两者却区别很大。下面来谈这个问题: 自声伴唱是在“喉音”的启示下发展而来的,但它与喉音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种全新的吹奏技巧。两种虽同属口腔中技巧,但两者的发音、发音的位置、发音方法、表现能力、听觉效果,都是绝然不同的。 自声伴唱是一个新创的技巧。还需在实践中不断然地探索发展,巧妙地安排运用。在传授的学生中,多数都能通过学习渐渐掌握,但也有极少数学生,费了很大劲也还是没学好,节奏、音准很难达到要求。原因是吹奏者的耳朵和音乐素养差,所以,想要学好、掌握这一技巧,都需在学练这一技巧的同时,重视自己的练耳和音乐素养的提高。 在练习自声伴唱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以下几点: 1、每一条练习在初练时,都可分为两步,第一步先把笛谱分别单独练熟,之后再进行第二步吹、唱合成练习。练习开初速度要慢,要一小节一小节地来练,吹唱配合对了,弄清楚准确了再一一练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文物遗址保护服务项目建议书
- 旅行社运营实务(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二 习题
- 2025年美容咨询证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无锡初一考试试卷及答案
- 房屋风水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房产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山东足球统考试题及答案
- 感染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情绪管理课件食品
- 清洁工考试的题目及答案
- 医院未来人才培养与引进策略
-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培训
- 【MOOC】研究生学术规范与学术诚信-南京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宁德时代应聘笔试题库及答案
- 《甘特图制作》课件
- 【2024】粤教粤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每课教学反思(带目录)
- 冀少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一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1.2《细胞的形态》教案
- 旅游公司与导游合作协议书
- 实习合同范本(2篇)
- 黑龙江金融产业发展对策
- 无人机应用与基础操控入门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