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1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2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3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4页
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十一课太平天国运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 材料1 材料一 鸦片战争后鸦片大量进口 10年当中 每年从3万箱增至6 7万箱 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引发了银贵钱贱现象并日益严重 洋货大批涌入东南沿海各省 手工业者纷纷破产 昔日卖米三斗 输一亩之课有余 今日卖米六斗 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材料2 材料二 清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军费开支 极力搜刮 加捐加税 官府常抓人毒打交不起税的人 1843 1850年规模较大的群众暴动有70余起 遍及十几个省 材料3 材料三 1846年 1850年 两广地区水 旱 虫灾不断 广大劳动人民陷于饥饿和死亡的困境 清政府的剥削激化了阶级矛盾激化 自然灾害严重加剧了阶级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侵略 原因 鸦片战争后社会矛盾空前激化 阶级矛盾 加剧 加剧 社会矛盾的总爆发 材料4 材料四 洪秀全是广东花县人 几次参加科举 都名落孙山 屡试不第后 受宣传基督教的小册子 劝世良言 的影响 于1843年创立了拜上帝教 为了宣传拜上帝教 洪秀全把西方基督教教义 中国儒家大同思想和农民的平均主义思想结合起来 写出 原道救世歌 原道醒世训 原道觉世训 等文章 理论基础 洪秀全的宗教理论 材料5 材料五 最初加入拜上帝教的只有洪秀全的同学冯云山 族弟洪仁玕等几人 在洪秀全从事宗教理论研究宣传的同时 冯云山在广西桂平紫荆山区传播拜上帝教 开展反封建斗争 势力发展到周围数百里 冯云山经过艰苦的努力 在紫荆山等地区发展了万余会众 并逐渐形成了以洪秀全为首的由杨秀清 冯云山 萧朝贵 韦昌辉 石达开等人组成的领导核心 组织准备 拜上帝会的创立与发展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由于 最终失败 孤军深入 政权 对峙 北伐 天京突围 西征 军事行动 目的 过程 结果 推翻清政府的统治 巩固天京大本营 断绝清军的财政收入 充实自己的经济实力 1853 1855林凤祥 李开芳攻入天津 失败原因和意义 1853 1855赖汉英 石达开 遭遇曾国藩的湘军 胜利巩固了天京大本营 1856年秦日纲石达开攻破江北 江南大营 胜利太平天国运动到达了全盛时期 北伐 西征 东征简表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夺取了清朝的半壁江山 太平天国进入时期 政权 对峙 全盛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政权 对峙 天京事变 天王府模型 天王制造 只金碗 金筷子 筋长近尺浴盆亦以金 连净桶夜壶都以金造 材料一 三 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 天京变乱的原因 材料三 东王权太重 要逼天王封其万岁 那时权柄皆在东王一人手上 不得不封 逼天王亲到东王府封其万岁 李秀成自述 材料二 秀全僻处深宫 从不出户 人罕识其面 他自知智慧不及杨秀清 一切军务皆委之 任其裁决 张德坚 贼情汇纂 思考 通过以上材料你认为天京变乱的原因是什么 生活腐化 滋长享乐思想 追求奢侈的糜烂生活 领导者被胜利冲昏头脑 革命进取心逐渐减退 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 以致发生内讧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政权 对峙 天京事变 的转折点 由盛到衰 重建领导核心 提拔 指挥军事 让总理朝政 陈玉成 李秀成 洪仁玕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政权 对峙 天京事变 的转折点 由盛到衰 重建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失败 原因 曾国藩 湘军 李鸿章 淮军 洋枪队头目华尔 洋枪队 洋枪队 是由外国人训练的一支中国军队 专门用来镇压太平军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政权 对峙 天京事变 的转折点 由盛到衰 重建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失败 原因 联合绞杀 天王府花园 天王府西花园 煦园 天王府模型 天王宝座 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 却采用了宗教 不建立民国而建立天国 李大钊 楚国声里霸图空 血染胡天烂漫红 煮豆燃萁谁管得 莫将成败论英雄 柳亚子 题太平天国战史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金田起义 开始 北伐和西征 永安建制 初步建立 政权 对峙 天京事变 的转折点 由盛到衰 重建领导核心 天京陷落 失败 原因 中外反动势力 局限性 联合绞杀 提不出切合的革命纲领 没有形成坚强统一的领导核心 实际 第11课太平天国运动 一 爆发原因 二 兴亡过程 三 治国方案 1 前期 天朝田亩制度 2 后期 资政新篇 天朝田亩制度 内容 土地分配问题 原则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分配方式 以户为单位 不分男女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产品分配问题 原则 天下人人不受私 物物归上主 方法 每户留足口粮 其余归圣库 目的 建立 四有两无 的理想社会 通过这些详尽而细致的规定 太平天国是想使每一个农民都能永保一份平均财产 建立 四有二无 的理想社会 这是太平天国设计的理想蓝图 这一美好社会能否实现呢 不能 客观上 没有一个安定的环境保证实施 主观上 该纲领具有空想性 根本无法实施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革命性 绝对平均主义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空想性 追求小农经济的目标 反对商品贸易 落后性 评价 振兴太平天国 政治 经济 文教 外交 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 进步性 先进中国人最早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先进性 革命性 局限性 不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处于战争环境未能推行 空想性 后期 资政新篇 太平天国占据了中国大片江山 这中国大片江山是中国最繁华 最富庶的地区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攫取了许多侵略权益 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 使侵略者攫取的侵略权益在中国最繁华 最富庶的地区兑现不了 这就使西方列强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阴谋大大推迟了 实际上 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英国的殖民地 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前仆后继 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作用 反侵略 据材料回答 太平天国在把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清王朝的同时 还肩负起什么新的历史使命 又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太平天国的主要功绩 1 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2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反封建 反侵略 3 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探索 4 对后来民主革命有重大影响 是亚洲觉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太平天国 除了改朝换代以外 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 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老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他们的全部使命 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与停滞腐朽对立 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 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 马克思在1862年的评价 四 太平天国的主要功绩 小结 150多年前的太平天国运动 其轰轰烈烈地进行了十四年 历经十八个省份 但最终还是失败了 它曾使无数英烈抱恨终天 它在历史上的丰功伟绩和兴亡得失 尽管可任人评说 但其用鲜血和生命铸成的惨痛教训 却永远值得后人警醒 给人以无限的启迪 练习 1 2005全国卷 为了推翻清朝的统治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其教义综合了多种思想 主要有 西方基督教教义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农民的平均主义 儒家大同思想A B C D C 2 1997全国卷 资政新篇 和 天朝田亩制度 中关于社会经济的主张A 互相矛盾B 大同小异C 完全一致D 互为补充 A 3 试比较 天朝田亩制度 和 资政新篇 的异同 1 产生背景 2 经济主张 3 群众基础 4 作用不同 5 时代特点 异 同 都是反封建方案 性质 都未真正实施 结果 1853年走向强盛 1859年走向衰落 前者主张消灭私有制 后者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私有制 前者广泛 后者缺乏 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映 前者推动了斗争的发展 后者未能付诸实施 作用弱 农民战争最高峰 鲜明资本主义色彩 1 起义时代新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 起义原因新 既有本国封建剥削 又有外国侵略3 起义理论新 利用外来基督思想发动农民反封建4 治国方案新 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资政新篇 5 担负任务新 反封建同时反侵略 6 失败原因新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7 国际背景新 是亚洲革命风暴的一个组成部分 造成这些新特色的原因是因为太平天国发生在半殖半封环境下 世界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4 试总结太平天国的新特点有哪些 3 天朝田亩制度 具有绝对的平均主义性质 因为它规定A 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 鳏寡孤独废疾者由国库供养C 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D 通过圣库制度平均分配所有农副产品 D 4 致使 天朝田亩制度 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是A 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B 当时紧张的军事斗争形势决定的C 小农经济的社会地位决定的D 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5 资政新篇 没有实行的根本原因是A 太平天国是农民革命政权B 处于紧张的战争环境C 太平天国未能推翻清政府D 缺乏必要的社会条件 D 6 资政新篇 较之 天朝田亩制度 更具有历史进步性 主要是指它A 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 由公众选举官吏B 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C 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D 主张学习西方 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D 7 天京事变中可以说明的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 即A 农民领袖之间只能同患难 不能同安乐B 农民领袖缺乏进取心C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不可避免D 小农经济分散性决定了农民阶级不能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 8 下列对太平天国性质叙述正确的是A 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B 是近代中国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农民革命战争C 是一次反帝爱国农民革命战争D 是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A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内容 1土地分配原则方法 2产品分配原则方法 1政治 法治2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3文教 新式学堂医院 意义 建立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 的理想社会 发展资本主义富国强民 核心思想 它突出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它体现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只能是空想 根本无法实现 局限性 是改革内政振兴国家的治国方案 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方案 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产物没有反映农民当时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且迫于当时形势也没有实行 洪秀全 1814 1864年 广东花县人 出身于农民家庭 当过乡村教师 他曾几次到广州参加科举考试 都落榜 他在广州时 从传教士手里得到一本基督教的传道书 劝世良言 书上说 只有 上帝 是真神 其他一切人们所崇拜的偶像都是妖魔 一切人都是 上帝 的子女 都是平等的 在 劝世良言 的启发下 洪秀全创立 拜上帝教 他假说自己是上帝的次子 特下凡除妖魔 以此号召群众起来推翻清政府 曾国藩 1811 1872年 字涤生 湘军首领 洋务派主要代表之一 湖南湘乡人 今双峰县 进士出身 1852年 太平军进入湖南 咸丰帝命他在湖南办团练 他所办的团练称 湘军 这是一支与八旗 绿营不同的地方正规军 全军将士以同乡 同族 师生 同学或亲友的关系结为一帮 曾国藩利用封建宗法关系作为维系 湘军 的纽带 士兵由营官自行招募 每营士兵只服从营官一人 各营彼此独立 互不统属 各营官只服从统领一人 全军都控制在曾国藩一人手中 湘军 以程朱理学来教育士兵和将官 湘军 的将领都由文人担任 提倡绝对服从 湘军练成之后 曾国藩统领 湘军 开始出省作战 成为太平军的强硬对手 洪秀全故居 3 目的 建立 四有二无 的理想社会 5 评价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 是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绝对平均分配产品的方案 违背社会发展规律 无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空想 革命性 空想性 4 性质 规定了天王的高度集权 官员的世袭制等 都表现了封建的等级关系 封建性 落后性 企图把正在趋向分离的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牢固的结合在一起 把整个社会改造成划一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阅读下列材料凡分田 照人口 不论男妇 算其家人口多寡 人多则多分 人寡则寡分 杂以九等 如一家六人 分三人好田 分三人丑田 好丑各一半 凡天下田 天下人同耕 此处不足 则迁彼处 彼处不足 则迁此处 凡天下田 丰荒相通 此处荒 则移彼丰处 以赈此荒处 彼处荒 则移此丰处 以赈彼荒处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 有田同耕 有饭同食 有衣同穿 有钱同使 无处不均匀 无人不饱暖也 天朝田亩制度 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哪些人在土地问题上的什么要求 2 这些引文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观点 具体涉及到社会经济的哪些方面 3 为什么这些规定和思想行不通 反映了贫苦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分土地的愿望 这些规定体现了一种绝对平均主义的思想 它涉及到土地分配 劳动产品分配和消费方式等方面 因为它不顾生产劳动的具体状况和实际差别 企图一律拉平 必然会阻碍或破坏生产力的发展 在政治方面 他主张立政的关键 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 所谓 设法 就是制定法律 制度 他指出立法的重要性 认为英国之所以成为当时 最强之邦 由法善也 他反对 结党联盟 针对当时存在分散 离心的倾向 强调要 自大至小 由上而下 权归于一 在经济方面 洪仁玕主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 发展近代交通运输事业 包括兴建铁路 公路 修浚何道 行驶轮船 兴办邮政等 发展金融事业 包括兴办银行 发行纸币 推广保险等 他还主张奖励民间开矿 制定火轮车 轮船及其他 器皿技艺 在思想文化 风俗习惯方面 他主张设学馆 医院 建破盲聋哑院 鳏寡孤独院 礼拜堂 育婴堂 禁庙字寺观 革阴阳八煞 除九流堕民 禁溺婴及买卖人口和使用奴婢 严禁鸦片入口 他还批判了那种 不务实学 专事浮文 的学风 在 戒浮文巧言谕 中 主张 文以纪实 言贵从心 提倡 切实明透 使人一目了然 的浅明文体 在外交方面 洪仁玕主张同资本主义国家自由通商 进行文化交流 但外人不得干涉太平天国的内政和 国法 2 主要内容 天上神权 地上皇权 一个解不开的历史死结地上天国 封建体制 产生腐败的温床和土壤聚也上帝教 离也上帝教 宗教对太平天国的巨大影响得人则昌 失人则亡 洪秀全的孤家寡人政策北伐西征 形同流寇 太平天国战略上的重大失误不修德政 治国无章 洪秀全等人治国政策的检讨 1 失败原因新探索 太平天国运动的经过 1 金田起义1851 2 永安建制 3 天京定都1853 4 北伐 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