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的课堂我做主,我的学习我主动,我的人生我努力!)闻一多先生说和做导学案学校:华育中学 主备:燕 凤 李俊丽 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反复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提高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2、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3、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文章严谨的结构,理解过渡段的作用,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看谁迅速进入学习状态,静心自学。)1、 走近作者 臧克家,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1933年9月,诗人出版了第一本诗集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 农民诗人”,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和喜爱。2、相关资料 闻一多,本名家骅,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11月24日出生于湖北省浠水县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 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主义激情。二、自我检测:1、读准下面加点字的字音地壳( ) 弥( )高 无暇( ) 淋漓( )( ) 漂白( ) 校补( ) 赫然( ) 迭起( ) 臧克家( )诗兴不作( ) 锲而不舍( ) 炯炯目光( ) 目不窥园( )兀兀穷年( ) 沥尽心血( ) 迥乎不同( ) 气冲斗牛( )2填空(1)本文所记叙的闻一多先生是一位_、_、_,该文的作者是_(2)人家说了再做,我是_。(3)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_,越坚,_。(4)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_,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_,并指着这群败类说:_。(5)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_,气冲斗牛,_!(6)他,是_ 的巨人。他,是 _的高标。三、合作探究:1、把课文分为两部分,并简要归纳各部分大意第一部分( 自然段): 第二部分( 自然段): 2、课文的两个部分之间,是如何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3阅读课文,探究下列问题。(1)、文中闻一多先生说了哪些话,做了那些事?(2)文章从哪两个方面写闻一多的“说”和“做”? 他的“说”和“做”各有什么特点?这两方面矛盾吗?3、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4、这篇文章在叙述中运用了哪些形象的描写?并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三、生展示答案,师点拨四、拓展练习 平时作画,喜欢从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取材,记得抗战前在故乡时,他曾画过一个人牵着几只羊,每只羊的颈上都系着一根绳子。画好了挂在墙上,正好被帮我家挑水的青年农民看到了。他笑着说:“牵羊的时候,不论几只,只要用一根绳子系住带头的那一只,其余的都跟上来了。”父亲听了恍然大悟,同时想起了杜处士的故事。他重画了一张之后就把那故事讲给我们听。他说从前有个杜处士,珍藏着一幅“斗牛图”,是唐朝名画家戴嵩的作品。有一天他把画拿出来挂在门上晒,一个过路的牧童看到了,说“画错了!画错了!”杜处士听了心里想,一个乡下小儿竟敢批评起名画家来了,这还了得,便很不以为然地问错在哪里。那牧童说,两牛相斗,牛最用力的是两只角,尾巴总是紧紧地夹在两股中间的;画上的两只牛,尾巴都翘了起来,这不是画错了吗?父亲在结束故事时感慨地说:“看来要画好画,不能光凭想象,必须仔细观察事物,还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父亲说到做到。有一次为了画一幅背纤图,他事先特地到河边去进行实地观察,发现来往货船走在最前面的纤夫大多是倒走的,经过了解,才知道倒走能够掌握航船的动向,可以随时通知其他的纤夫改变纤法。他便按观察所得画了这幅背纤图。1、用“ ”在文中画出能表现这篇文章中心意思的句子。2、文中记了三件事,用简要的语言概括三件事的内容第一件事:- 第二件事:_第三件事:_3、第二件事和第三件事之间有一个过渡句,找出来,写在下面。答:过渡句是_4、丰子恺先生对子女说:“应该多向各种各样的人请教”,这句话强调了什么?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的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实现一个小目标,就是向理想进了一大步!)1、整体把握课文,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2、理解文中语句的含义,体会闻一多先生的高尚人格。3、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以及他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学习过程:一、知先生(一)听闻一多先生写的七子之歌澳门导入。(二)生展示(相信自己,我能行!)用简练语言说说自己课下搜集有关闻一多的知识(三)师小结:闻一多,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923年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闪烁着反帝爱国的火花。1928年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表现出深沉的爱国激情。“五四”运动时, 闻一多在北京清华读书,他参加学生运动,曾代表学校出席全国学联会议。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 1925年5月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抗战八年中,他留了一把胡子,发誓抗战不胜利不剃去,表示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于是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一二一”惨案发生后,他更英勇地投身爱国民主运动,最后献出宝贵的生命。二、品先生(一)了解有关历史背景:1945年10月 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违背双十协定,向华北、东北解放区推进。1945年12月1日 在昆明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一二 一”血案。四名学生和教员被害,二十多人受重伤。1946年2月2日 重庆校场口发生血案,多人失踪和被捕,郭沫若、李公朴、章乃器等60多人受伤。1946年6月23日 马叙伦、雷洁琼等人在南京下关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包围毒打,多人受伤,史称下关惨案。1946年7月11日 爱国志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二)师点拨:面对这一起起的暗杀事件,闻先生拍案而起,走出书斋,走在游行示威队伍的最前头,横眉冷对国民党的手枪来到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最后一次演讲,在回家路上被特务暗杀。闻先生走了,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生臧克家从“说和做”的角度将闻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高尚人格传给我们。(三)自学感悟:听课文录音,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想想闻先生具有怎样的高贵品质和高尚人格。(四)合作探究一自由朗读课文(1-7段),探究下列问题。1、品读句子。揣摩语言生动形象,精炼含蓄方法指导:(1)从修辞角度入手。答题模式:运用-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的特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2)从词的角度入手。答题模式:“_”一词,写出了_的特点或内容,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例:“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这句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的写出了闻一多研究学问的目的在于救国。“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钻探”一词写出了闻一多对学术的钻研和务实精神,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严谨治学精神的热情称赞。按照上面的格式,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闻先生学者形象?合作探究二1、看视频: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正义是杀不完的回顾那段难忘的历史。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8-20段),要读出气势来。 品读句子,体会句子富有感情和音乐美的特点。方法指导:从表达方式入手。答题模式;运用了_的表达方式,写出了(抒发了或交代了)_,表达了作者_的思想感情。-例“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运用神态描写,写出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对闻先生的颂扬之情。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喜欢的理由。3、概括闻先生的革命家形象。4、有感情的齐读课文15至20自然段。体会闻一多先生的嫉恶如仇、无私无畏、为祖国安危而英勇献身的凛然正气。三、写先生写作训练:在充满情感的语言中,闻先生的高大形象已在眼前,请同学们动笔写一写我心中的闻一多(坚信自己,我真行!)四、拓展小结:(一)拓展积累说和做的名言:1.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克雷洛夫)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伏设备采购应急处理方案
-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修复技术方案
- 垃圾填埋场雨污分流系统建设方案
- 睾丸炎护理考试题及答案
- 护理文书考试试题及答案
- 安全培训第三季度内容课件
- 岗位不安全行为培训总结课件
- 安全培训秦林芳课件
- ug考试试题及答案文库
- php考试应用题及答案
- 举升机检查表
- 高中创作性戏剧课程设计
- 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自查范文(通用5篇)
- (完整版)数字1到10的描红(田字格带笔画提示)
- PFMEA失效模式与后果分析
- 2023学年完整公开课版中国疆域
- 机械加工安全隐患排查表
- 12K101-3 离心通风机安装
- 高中地理 必修一 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课时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课件
- 人员岗位变动工作流程表
- 高二下学期主题班会课件-开学第一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