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备考资料.docx_第1页
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备考资料.docx_第2页
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备考资料.docx_第3页
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备考资料.docx_第4页
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备考资料.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3年城市规划相关知识备考资料第一章建筑学重点提示1.中外建筑史的基本知识(1)了解中国传统建筑和园林的主要分类与特征(2)了解外国不同历史时期建筑设计的主要特点2.各类建筑的功能组合(1)熟悉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2)熟悉住宅建筑的类型及套型空间设计要点(3)熟悉工业建筑的功能空间组织与场地要求3.建筑场地条件的分析及设计要求(1)掌握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规划控制要点(2)掌握场地空间布局与竖向设计要点4.建筑技术的基本知识(1)了解建筑结构的选型(2)了解建筑材料的分类与建筑物的组成构件(3)了解建筑节能的相关政策要点5.建筑美学的基本知识(1)了解建筑美学的基本要素(2)掌握建筑环境的设计方法6.建筑项目策划与设计(1)了解建筑项目策划的程序与内容(2)熟悉我国建筑设计阶段考点1:中国建筑史的概述中国古代建筑运用了木构框架结构体系,可分为承重的梁柱结构部分,即所谓大木作,及仅为分隔空间或装饰之目的的非承重装修部分,即所谓小木作。大木作包括【口A.梁口B.檩口C.门口D.柱口E.屏风】、彷、橼等,小木作包括门、窗、隔扇、屏风以及其他非结构部件。中国古代木结构大致可分为抬梁式(叠梁式)、穿斗式、井干式三种。梁柱间运用榫卯结合,由于榫卯是铰接,因此这种方式使屋架在受水平外力(地震、风力等)时,能有一定的可变性与适应性。A.宋代木经OB.周礼考工记匠人C.北宋李诫所著营造法式D.清代工程做法则例】和清工部颁布的工程做法则例,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两部建筑学术著作。其中规定了类似于现代的建筑模数制(宋代用【OA.斗OB.材OC.步架OD.开间】,清代用斗口为标准)和构件的定型化。在大木作中,斗拱的产生与发展演变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最为重要和最具特色。它以短木层层出跳,保证短小的拱术仅正心受压(不是受弯),因此发挥了木材的受压特性,并承托了一定距离的出跳重量。而且它也是屋顶梁架与柱子间在结构与外观上的过渡构件。因此,斗拱具有OA.传递荷载的结构作用OB.纯装饰作用OC.结构上的过渡作用OD.结构与装饰的双重作用】。到了明清时期,斗拱尺寸变小,受力作用减少,逐渐演变为装饰性构件。中国传统的单座建筑殿堂房舍等平面构成一般都以A.柱网OB.开间Oc.步架OD.标准化】的布置方式来表示,也就是说,单体平面主要是一种完全根据结构要求而来的形式,并没有因为使用功能的要求而成为一个复杂的组织。比如,唐代的佛光寺大殿平面为【OA.双槽OB.分心槽Oc.金厢斗底槽OD.单槽】,即其平面结构布置是内外两圈柱。在平行的纵向柱网之间的面积一般称为间或开间,横向方面,习惯以【OA.间OB.开间OC.步架OD.进深】来称谓。步架是指相邻模木之间的水平距离。模木的位置与间距都有定制,很少任意增减,因此可用来表达进深的尺度。为了配合使用要求,出现了增减柱距和减柱造等结构上的变化,从而得到更多更灵活的平面形式。增减柱距又称为移柱造,移柱造在【OA.秦汉OB.唐宋、OC.魏晋南北朝OD辽、金、元】时非常盛行,大概是此时受营造法式的限制较少所致,因而结构上有很多创新。佛塔和园林建筑不受规制的约束,因此单体平面形式多变。中国传统的建筑群基本上是由一组或多组建筑围绕一个中心空间构成,即所谓层层深入的院落空间组合,这种方式延续了几千年。古代单体建筑是用【OA.间B.斗口OC.院OD步架】作为度量单位,对于建筑群则以院来表示,无院不成群。中国古建筑的屋顶形式分为5种主要类型,即【OA.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OB.悬山、攒尖、歇山、硬山、庑殿OC庑殿、攒尖、歇山、悬山、硬山OD攒尖、歇山、悬山、硬山、庑殿】,按重要性可设重檐。建筑物等级由高到低分别为屋顶: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檐庑殿、单檐歇山、单檐攒尖、悬山、硬山。开间:清代最高为【OA.5OB.7OC.9OD.ll】间,依次为9、7、5、3间。色彩:由高到低为黄、赤、绿、青、蓝、黑、灰,宫殿用金、黄、赤色,民舍只可用黑、灰、白色为墙面及屋顶色调。考点2:宫殿、坛庙、陵墓1.宫殿(1)我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是【OA.河南堰师二里头商代宫殿遗址OB.陕西岐山凤雏村西周建筑遗址OC.陕西凤翔马家庄春秋时期秦国宗庙遗址OD陕西咸阳秦国咸阳一号宫殿,是至今发现的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穷土建筑和庭院。(2)北京故宫。北京故宫始建于【OA.元朝OB.明永乐年间OC.明嘉靖年问OD明未】可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宫殿,居于北京城中心。其平面为中轴对称、纵深布局、三朝五门、前朝后寝。中轴对称、纵深布局是中国古代建筑的普遍特征。因故宫规模巨大,而使庭院空间运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三朝五门是应周礼之制,在宫城到太和殿之间要经过五道门(【OA.正阳门、天安门、大和门、乾清门、神武门OB.大清门、天安门、端门、午门、大和门OC.天安门、端门、大和门、乾清门、地安门OD天安门、大清门、午门、大和门、乾清门】),三朝则是连在一个须弥座上的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朝后寝,前面是对外的朝廷,后面是寝宫。这也是宫殿平面功能分区的一般原则。2.坛庙(1)天坛。天坛位于北京外城内,与先农坛街相对,始建于明初。天坛共有垣两重,北困南方,象征天困地方,垣内满植柏树。外垣西侧有一组建筑为神乐署、牺牲所。内垣有三组建筑:内垣西侧有皇帝祭天前夕居住持斋之所一一斋宫,西有祭天的祭坛圈丘,北有祈谷的祈年殿,它们各有自己的附属建筑。祈年殿平面为圆形,周边12根柱,象征12个月,中心有4根金柱,意为四季。外观为三重檐攒尖顶,处于三层汉白玉须弥座之上。使祈年殿高出于周围的苍翠林海,造就了与天接近的感觉。圜丘之北的皇穹字是乾隆时期的建筑代表作,精美小巧,其周围垣墙磨砖对缝,施工精良,并产生折音回响效果,俗称回音壁。(2)曲阜孔庙。孔庙有其独特的形制,如泮池、万仞宫墙照壁、板星门、金声玉振牌坊、大成殿等。全国基本上是同一模式,所不同的是尺度与地方手法。曲阜孔庙南北狭长,纵深布局,以垣墙廊庭分为八进,前三进由碑记和棂星门构成引导部分,由板星门至大中门为孔庙前奏,大中门起始为孔庙本身,建有长方平面的院墙,四角置楼,近宫禁制度。(OA.雍和官雍和殿OB.孔庙中的主殿大成殿oc.太原晋祠圣母殿OD.五台县佛光寺大殿】为重檐歇山九间殿,黄琉璃瓦,仅次于最高级,同保和殿规制。3.陵墓一般来说,陵墓分地下和地上两部分。地下主要是安置棺椁的墓室;地面部分则是环绕陵体而形成的一套布置。从地形选择到人口、神道、祭祀场所、陵体及绿化,积累了不少经验,对于创作纪念性建筑或严肃静穆环境极有参考价值。陵墓建筑反映了人间建筑的布局和设计。秦、汉、唐和北宋的帝后陵都有明显的轴线。陵丘居中,绕以围墙,四面辟门。而唐与北宋诸陵在每个陵的轴线上建京殿、门阙、神道和石像生等。在唐宋陵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各陵,采用公共神道与牌坊、碑亭以及方城明楼和宝顶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清朝的皇陵基本上承袭了明朝的布局和形制。考点3:宗教建筑1.寺庙祠观实例(1)唐代建筑典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佛光寺大殿建于唐大中十一年(公元857年),为现存我国最大的唐代木结构建筑。其面阔七间,进深八架掾,单檐四阿顶(庞殿顶)。平面为金厢斗底槽,内外柱等高,柱子与梁架由斗拱过渡连接,檐柱有侧脚及升起。屋顶举折平缓,正脊有升起曲线,斗拱宏大(2m多高),出檐深远(达4m)。它是唐代雄健有力、平整开朗的建筑风格的代表作。(2)辽代建筑的代表:天津蓟县独乐寺。其山门为单檐四阿顶,屋架举高平缓。平面有中柱二列,为分心槽式样。柱的收分少,但有显著侧脚。此门出檐深远,斗拱雄大,台基极矮,形成稳健的风格,是比例精致、结构清晰有力的成功之作。观音阁位于山门以北,其外观2层,内部实为3层,中间有一夹层。屋顶为九脊殿式样,阁中供现存最高的泥塑16m观音像。内部为空井式结构,以佛像为中心,四周列柱两排,柱上置斗拱,斗拱上架设梁枋,其上再立木柱,斗拱和梁枋将内部划分成3层,从跑马廊上可观塑像。在夹层结构中,为了增强抗震能力,在平行囚边形的梁柱结构中加了斜撑,增加了结构的刚度,历经了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观音阁的屋架为明栿、草栿两部分,中央观音像上部用八角形藻井,其他部位为平阁,观音阁斗拱巨大有力,有着明确的受力作用,出檐深远。上檐柱自内收进,使得阁体具有明显的收分,在外观上形成稳定感。总之,观音阁是辽代雄健有力的建筑风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现有最古老的楼阁建筑。(3)宋代建筑典型:山西太原晋祠圣母殿。(4)元代建筑典型:山西芮城永乐宫。2.塔塔是佛教建筑,通常由塔座、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在类型上大致可分为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塔、喇嘛塔和金刚宝座塔等几种。(1)【O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0B.山西应县佛宫寺释伽塔OC.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OD.陕西扶风法门寺塔】。建于辽代(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的木塔。(2)【OA.河南登封嵩岳寺塔OB.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oc.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OD.北京西直门外大正觉寺塔】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3)山东济南神通寺四门塔。建于隋代(公元611年),为石材建筑,平面为方形,塔檐出挑叠涩5层,然后上收成四角攒尖顶,整个风格朴素简洁。(4)北京大正觉寺塔。又称五塔寺,建于明初,是金刚宝座塔的最早实例。考点4:中世纪建筑1.拜占庭建筑(1)穹顶与帆拱。(2)拜占庭建筑的代表。【A.圣索菲亚大教堂B.万神庙C.比萨教堂D.巴黎圣母院】是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2.西欧罗马风与哥特式建筑罗马风建筑与哥特式建筑是西欧封建社会初期(9-12世纪)与盛期(12-15世纪)的建筑。在此之前还有处于欧洲奴隶制崩溃与封建制形成时期的早期基督教建筑(4-9世纪)。OA.罗马圣彼得大教堂OB.科隆大教堂OC.巴黎圣母院OD.圣马可教堂】是法国早期哥特式建筑的典型实例。考点5:文艺复兴时期建筑1.概述文艺复兴、巴洛克和古典主义是在15-19世纪先后时而又并行地流行于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其中文艺复兴与巴洛克源于意大利,古典主义源于法国。广义地,我们统称三者为文艺复兴建筑。在文艺复兴时期,为市民服务的府邸、市政厅、议会大厦、广场、别墅等世俗建筑成为主要建筑活动。在反封建、倡理性的人文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倡复兴古罗马的建筑风格,以之取代象征神权的哥特风格。于是古典柱式再度成为建筑造型的构图主题。在建筑轮廓上,文艺复兴建筑讲究整齐、统一与条理性,而不像哥特风格那样参差不齐、高低对比。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最初形成于15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16世纪以罗马为中心传入欧洲其他国家。17世纪起在意大利半岛上有两种风格并存,一种是文艺复兴的余波,另一种是由罗马教廷中的耶稣教会所掀起的巴洛克风格。巴洛克风格从形式上看似文艺复兴的支流与变形,但思想出发点与人文主义不同。它讲求建筑的感性,追求建筑的曲折变幻的动感。它讲究视感效果,为研究建筑设计手法开辟了新领域。17世纪与意大利后期的文艺复兴和巴洛克风格同时并进的有法国古典主义风格。17世纪中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法国在宫廷中提倡能象征中央集权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文化。古典主义建筑风格排斥民族传统与地方特点,崇尚古典柱式,强调柱式必须遵守古典(古罗马)规范。它在总体布局、建筑平面与立面造型中强调轴线对称、主从关系,突出中心和规则的几何形体,并提倡富于统一性与稳定感的横三段和纵三段的构图手法。18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宫廷的室内装饰中还流行一种受东方影响而产生的洛可可的装饰风格。2.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1)佛罗伦萨主教堂(亦称圣玛利亚大教堂)的穹顶。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史开始的是OA.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OB.巴黎圣母院OC.佛罗伦萨育婴院OD.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它由伯鲁涅列斯基设计。在设计中综合了古罗马形式与哥特式结构,并加以创新,实现了这一开拓新时代特征的杰作。其结构采用骨架,穹面分里外两层,中间是空的。俗称内外两层皮结构。穹隆内径42m,高30余米,架在高12m的八角形鼓座上。运用鼓座的方法来自拜占庭。鼓座使穹顶完全表现出来,总高107m,成为整个城市轮廓线的中心。【OA.罗马圣彼得大教堂OB.威尼斯圣马可广场OC.巴黎圣母院OD.佛罗伦萨主教堂穹顶】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伯鲁涅列斯基还有两个著名的设计作品,佛罗伦萨育婴院和佛罗伦萨巴齐礼拜堂。(2)美狄奇府邸(又名吕卡弟府邸)。美狄奇府邸为早期文艺复兴建筑的典型作品。立面构图为了追求稳定感,三层墙面各层处理不同,底层以粗石砌筑,二层用平整的石块,有深缝,第三层为磨石对缝。设计人为米开罗佐。(3)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圣马可广场是威尼斯的中心广场,南面临海,是由三个梯形平面的空间组成的复合广场,广场中心是圣马可教堂。主广场是封闭式的,为城市的宗教、行政和商业中心。教堂北面的小广场是主广场的分支,为市区游怒之所。处于主广场的大钟楼高100m,在构图上起着统一全局的作用。广场中的建筑为各时期兴建,各具时代特征而又相互配合。其中,圣马可图书馆是文艺复兴盛期代表作,圣马可教堂是拜占庭式教堂,公爵府属哥特风格,庄严秀丽。这些建筑既统一又各具特色。由于汇聚了时代的建筑精品,加之变化开合的广场空间,使圣马可广场成为欧洲最负盛名的城市广场。(4)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杰出代表,是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许多著名建筑师与艺术家曾参与设计与施工,历时120年建成。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大穹顶轮廓为饱满的正球形,内径41.9m,从采光塔到地面为137.8m,是罗马城的最高点。穹顶的肋是石砌的,其余部分用砖砌,分内外两层。其正球形的穹顶比起佛罗伦萨主教堂八瓣穹顶是一个结构上的飞跃。教堂前面的梯形与长圆形复合而成的广场,是(OA.意大利文艺复兴OB.法国古典主义oc.巴洛克OD.洛克克】式广场的代表(5)维琴察圆厅别墅。圆厅别墅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建筑大师帕拉第奥的代表作之一。平面正方形,四面有完全对称的门廊,正中是上有穹隆的圆形大厅,这是一种把集中式构图应用到居住建筑中的尝试,吸引了不少追随者。(6)帕拉第奥母题一一维琴察巴西利卡。帕拉第奥奉命改建维琴察巴西利卡,他将其外围加了一圈两层的券柱式围廊。此券柱式构图细腻,有条不紊。由于尺度上有两个层次,适应性强。后来从者甚众,称为帕拉第奥母题。3.巴洛克建筑属于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与广场有【口A.罗马耶稣会教堂口B.巴黎罗浮宫东廊口c.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口D.罗马圣卡罗教堂口E.罗马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考点6:19世纪末复古思潮及工业革命影晌1.复古思潮建筑创作中的复古思潮是指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在欧美流行的古典复兴、浪漫主义与折中主义。浪漫主义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活跃在欧洲的建筑思潮。它要求发扬个性自巾,提倡自然天性,用中世纪的自然形式反对工业产品及与古典艺术抗衡。具体表现在建筑上,则是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特风格。后期浪漫主义建筑常常以哥特风格出现。因亦称哥特复兴,其著名代表作是【OA.德国柏林宫廷剧院OB.美国国会大厦白宫OC.英国国会大厦OD.巴黎歌剧院】。折中主义是19世纪上半叶起至20世纪初在欧美盛行的另一种创作思潮。为了弥补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在建筑上的局限性,任意模仿历史上的各种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式样,所以也称为集仿主义。2.建筑的新材料、新技术与新类型1851年建造的伦敦水晶宫展览馆,开辟了建筑形式的新纪元。设计人为花匠帕克斯顿。其玻璃铁架结构,单一阶梯形的长方体外形,完全表现了工业生产的机械本能,采用装配式施工,仅用9个月即全部完成。A.水晶宫OB.埃菲尔铁塔OC.马赛公寓大楼OD.朗香教堂】被喻为是第一座现代建筑。1889年的世界博览会进一步促进了建筑新形式的产生。博览会以埃菲尔铁塔及机械馆为中心。铁塔由埃菲尔设计,为高架铁结构,塔高328m,巨型结构与新型设备显示了现代建筑的发展前景。机械馆是空前未有的大跨度结构,刷新了世界建筑的新纪录,长420m,跨度达115m,四壁为大玻璃,结构方法初次运用了三铰拱的原理。考点8:新建筑运动初期一一各种流派及代表作1.工艺美术运动(1)时间:19世纪50年代。(2)地点:英国。(3)代表人物:拉斯金、莫里斯。(4)特征。热衷于手工艺的效果与自然材料的美,反对机器的粗制滥造,在建筑土主张用田园式住宅来摆脱古典建筑形式。(5)代表作。1859-1860年,建筑师魏布在肯特建造的莫里斯的住宅红屋。它用本地红砖,不加粉饰,意在表现材料本身之美,是将功能、材料与艺术造型结合的尝试。2.新艺术运动(1)时间:19世纪80年代始。(2)地点:比利时布鲁塞尔。(3)特征。反对历史样式,以模仿自然界生长繁盛和草木枝茎的曲线来作为新的装饰手法。提倡多种材料并用,如红砖、木、生铁、混凝土等。并主要用于室内装修。(4)代表作。1893年,布鲁塞尔都灵路13号住宅;1906年,凡德费尔德设计的德国魏玛艺术学校。新艺术运动在德国称为青年风格派,主要据点是慕尼黑。其代表人物是著名建筑师贝伦斯及奥别列夫。代表作是奥别列夫的路德维希展览馆。另外,商班牙建筑师戈地,虽与新艺术运动没有渊源上的联系,但在方法上有一致之处。他的特点是极大地发挥了建筑的塑性艺术,著名作品为西班牙巴塞罗那的米拉公寓。3.美国芝加哥学派(1)时间:19世纪70年代,最盛期是18831893年问。(2)代表人物:詹尼、沙利文。(3)特征。他们是美国现代建筑的奠基者.,突出功能在建筑设计中的主要地位,明确功能与形式的主从关系,探讨了新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创造了高层金属框架结构和箱形基础。在建筑艺术上反映了新技术的特点,简洁的立面符合精神。其著名代表人物沙利文曾有名言【OA.功能随从形式OB.形式随从功能OC.装饰是罪恶OD.居住是机器】,为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思想开辟了道路,立面构图上有著名的网格状芝加哥窗。(4)代表作。1899-1904年沙利文设计的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詹尼于1879年设计的芝加哥第一拉埃特大厦,以及霍拉伯特与罗奇设计的马葵特大厦。马葵特大厦是19世纪90年代芝加哥典型的高层办公大楼,其立面简洁,芝加哥窗排列整齐,内部空间自由划分。4.赖特的草原住宅赖特是美国著名的现代建筑大师。1894年自己开业,并独立地发展美国本土的现代建筑。在美国西部地方建筑自由布局的基础上,于20世纪初创造了富于田园诗意的草原式住宅。其特点是【口A.造型以横纵体量变化为美口B.布局上与大自然结合口c.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口D.平面常做十字形,以壁炉为中心口E.主内空间均联通】。室内空间既分又连。因遮阳之需而设低缓、出檐深远的屋顶。典型实例如1907年的罗伯茨住宅,1908年的罗比住宅等。5.德意志制造联盟1907年由企业家、艺术家、技术人员等组成了全国性的德意志制造联盟,目的在于提高工业制品的质量以求达到国际水平,主张建筑必须与工业结合,其中享有威望的是彼得贝伦斯。他设计的【OA.伦敦的水晶宫OR.法古斯工厂C.柏林通用电气公司透平机车间OD.芝加哥百货公司大厦】(1909年),以钢结构为骨架与大玻璃窗为特点,被称为是第一座真正的现代建筑。1911年,格罗皮乌斯和梅耶设计的法古斯工厂也是造型简洁、轻快、透明的具有现代建筑特征,1914年,德意志制造联盟在科隆举行展览会。其间,格罗皮乌斯设计的展览会办公楼广受瞩目,它的暴露结构构件、强调材料质感的对比、内外空间的沟通等手法被后来的现代建筑所借鉴。考点8:新建筑运动盛期1.战后新建筑流派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筑革新派的阵营日益扩大。革新派就建筑的功能、技术、工业、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重地进行了多途径的试验与探索。其中比较重要的有表现派、未来派、风格派与构成派。2.四位大师的理论及其作品(1)格罗皮乌斯与包豪斯学派。【OA.勒柯比西埃OB.密斯凡德罗OC.格罗皮乌斯D.赖特】是建筑师中最早主张走建筑工业化道路的人之一。由他担任校长的包豪斯学校成为20年代欧洲最激进的艺术流派的据点。在其影响下的新建筑学派被称为包豪斯学派。(2)勒柯布西埃。勒柯布西埃是现代建筑运动的主将,也是20世纪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他的一生提出并创作了很多新奇的建筑观点和建筑作品,是现代建筑师中一直处于领袖地位的人物。1923年,柯布西埃出版走向新建筑一书。书中极力主张建筑工业化生产的方向;在平面设计时要由内到外、功能第一,在建筑形式上赞美简单的几何形体。1)萨伏伊别墅(1928年设计,1930年建成)与新建筑五点。【OA.范斯沃斯住宅OB.萨伏伊别墅OC.落水别墅00.马赛公寓】是柯布西埃20年代设计的小住宅的代表作。别墅外形轮廓简单,内部空间复杂。完全体现了他所提出的新建筑五点原则,即:【OA.底层架空,设独立支柱;底层花园;通高中庭;横向长窗;自由立面OB.底层架空,设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立面OC.底层架空,设独立支柱;屋顶花园;自由平面;横向长窗;自由结构00.底层架空,设独立支柱;自由平面;横向与竖向结合的长窗;自由平面;自由立面】。这些特点充分发挥了框架结构的优点。由于萨伏伊别墅反映了机器般的造型,这种艺术趋向也被称为机器美学。2)马赛公寓大楼(1946年设计)。马赛公寓大楼是可容纳337户1600人的大型公寓,框架结构,地面层架空,上面有17层,大部分住宅采用跃层,共有23种户型。楼中设有商店和公共设施、幼儿园等,既能满足居住要求又能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外观保持了拆模之后粗糙不平的混凝土外表,被称为是粗野主义的代表作。3)OA马赛公寓OB印度昌迪加尔法院OC.萨伏伊别墅D朗香教堂】1950-1953年建成)。设计思想是将其设计为形式领域里的声学元件,因而平面似耳形,是一种隐喻象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