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写作论文写作当觅源头活水论文:写作当觅源头活水摘 要:学生学习任务重,作文教学中教师也多倾向于夺分技巧的传授,致使学生常常无暇体会人情、感悟生活,从而使学生在写作时经常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所以,作文教学应改变现状,引导学生进行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帮助学生作文觅得源头活水。关键词:写作;积累;生活;经验一直以来,唯学习是重的生活迫使学生常常无暇去体会人情、感悟生活,久而久之,本应感情最丰富的青少年变得冷漠,失去了对生活该有的激情与憧憬。另外,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也常常倾向于一些技巧的传授。不可否认,有些技巧的指导确是有必要的,但似乎我们太过于注重这些技巧的教习了,导致学生在写作时常常出现“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现象。我觉得,学生作文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老师在作文教学时忽略了引导学生去引用“源头活水”,这“源头活水”即指学生于日常生活中的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实际上,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与学生作文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可以说,没有一定量的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学生想写好作文是很难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作文的本质特点来理解。作文的本质特点决定了要提高写作水平,必须注意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的本质决定着作文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过程,制约着作文教学与生活、阅读的关系。因此,对作文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是探索作文教学的关键。“一切写作活动都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意识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相互融合,最后统一以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的过程”,研究写作,“不仅要注意成品文章,更要注意研究文章形成之前的那段看不清、摸不着,充满矛盾、反复的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就本质而言,学生的作文与一般的写作活动没什么区别。现代写作学认为,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是客观外界事物在头脑里加工制作的过程,文章就是这一过程的产物。这就突破了传统写作把写作仅仅视为一种表达手段的局限性,把写作作为动态过程来考察,肯定了写作是一种观念形态的活动。“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关于“观念”的这一定义,包含了三个要点:物质、人的头脑、改造。客观物质世界是“原料基地”,人的头脑是“加工厂”,从物质世界摄取原材料,经过思考设计,生产出“产品”。在这一过程中,写作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积极的活动,并受到个性心理特征的影响,最终借助于语言把思想如实记录下来形成文章。它是客观与主观、物质与精神、存在与思维的统一。简而言之,写作这一行为过程经历“双重转化”:一是客观事物向认识的主体即作者的头脑转化;二是主体的观念、情感借文字表现转化。在这“双重转化”中,其中前一转化就必须以客观事物为本,即建立在写作者对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上。从这个角度来看,没有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写作活动就好像脱离材料建筑房屋,其结果如何,谁都猜想得到。既然感性生活的积累对作文的影响这么大,理所当然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必须重视引导学生进行生活的体验。对于这点,我觉得可以从这两个渠道着手:一是引导学生充分感悟生活;二是引导学生多阅读优秀文学作品。前者的感性生活积累是直接的,而后者的感性生活积累则是间接的,对于前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一、引导学生用心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许多学生总觉得生活很平淡,没什么可感受可写的素材,又由于他们的阅历不深,更容易把周围的一切看得平淡无奇。所以教师应教会学生“挖掘”“发现”的本领,于“平淡”处见新奇,激发中学生热爱生活的感情。其实不一定非要大事才能引发感受,一个自然景象,一件细微的小事,一个小小的微笑,一丝淡淡的心绪,都能引起人的某种感受,成为写作的契机和切入点。如一位学生在小议“学步”一文中这样写到“两个宝宝被妈妈领着学习走路,在妈妈轻轻松开拉着他们的手时,小宝宝艰难地迈出了脚步。他们每走一步都是小心翼翼的。突然,一个小宝宝似乎被什么绊了一下,扑腾一声摔在地上,呜咽着,但他很快又站了起来,抹干眼泪向妈妈的怀抱冲去。另一个小宝宝却停在离妈妈几米远的地方,望着妈妈,号啕大哭。这件小事使我联想到我们的学习,我们像两个小宝宝一样,同在一片蓝天下学习,但遭遇障碍时,有的同学能勇敢突破,而有的同学却软弱地停下。”这位同学由小孩学步这样的小事感悟到了面对学习困难时应勇于突破自我。强化学生感受生活的意识用心感受生活,就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因而教师要向学生灌输这么一种意识,即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积极地观察生活,开放五官,摄取各种外界信息,捕捉自己内心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要积极能动地观察生活,将对外物的观察深化为内心情感的体验,并且要有意识地训练自己的五官,使之能灵敏、准确地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摆脱粗疏、混沌的状态;要辨析自己感官传达来的感受,比如天气阴沉,有人会感到郁闷、压抑,而晴空万里,会使人感到心胸开朗;花使人觉得美丽,水使人感到清新等等。鼓励学生主动走进生活我们知道,无论何人要认识什么事物,除了同那个事物接触,即生活于(实践于)那个事物的环境中,是没法子解决的。学生被圈在校园内,封闭于课堂中,无法体验生活,导致阅历甚浅、思想陈旧、思路单一,于写作中人云亦云,走进别人的套子里。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主动去接触社会、体验生活、领略自然、感受时代,心才会欣然而动。做生活感悟笔录前面提过,对人、对物产生的感受只是人内心里细腻、微妙的情绪和感情的波动。它往往是瞬间的、稍纵即逝的,要充分感受、体验生活,进行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就必须将这瞬间的情感波动强化、细化、具体化。所以建议学生把生活中的感悟记录下来,而这记录的过程,其实就是对瞬间感悟的强化、细化、具体化,这样学生的体会将更为充分、深刻。二、引导学生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除让学生用心地感受,进行感性生活经验的积累外,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众所周知,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情感的结晶,其间蕴涵着他们丰盈的思想与情致。我们在阅读这样的文学作品时,可体验到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他们对生活的感悟,这实际上也是间接地进行情感的体验和积累。这个方面的感性积累可以这样做。结合教学的要求,老师向学生推荐优秀之作包括一些杂志、报刊等,鼓励学生多向图书馆借书,并设定每周开一节阅览课。除此外,还在班里搞图书流动活动,即每位同学向班里推荐自己的一本书,并叫负责人登记在册,这样其他同学可按所需从班里借阅,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解决了图书资源短缺的问题。作阅读感悟笔录既然很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那么学生阅读的时候必会激起情感的波澜,或为作品精湛的技艺而感叹,或为作品中人物悲惨的命运而忧愁,或为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感情而震撼等等。无论是出现哪种情况,实际上读者都是在进行着情感的体验,那么把这种体验写下来,其实也就是感悟的升华,感性生活的积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法律职业道德与责任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市场营销职业资格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国际关系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题及答案
- 新能源汽车电池租赁期限保险理赔细则补充合同
- 互联网企业股权质押融资协议
- 医疗科技产品推广投资合作协议
- 工业模具定制设计与制造及全球市场推广协议
- 生物制造中试基地委托运营与设备维护管理协议
- 排放标准变更补充协议
- 儿童早教中心与幼儿园合作办学协议
- 2024年认证行业法律法规及认证基础知识答案
- 基于大数据的社区健康监测-深度研究
- 丙酸铬、淀粉酶对黄羽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 光伏发电新能源课件
- 《无人机电力巡检红外图像分析技术规范》
- 2025年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测评卷(二)政治试题(含解析)
- 老旧小区改造给排水施工方案
- 医院员工保密协议书模板2025年
- 成语故事《刻舟求剑》课件2
- 2014-2024年高考语文真题汇编之诗歌鉴赏含答案解析
- 铝单板劳务分包合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