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芦花荡——学生版.doc_第1页
2 芦花荡——学生版.doc_第2页
2 芦花荡——学生版.doc_第3页
2 芦花荡——学生版.doc_第4页
2 芦花荡——学生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 芦花荡 文学常识1. 本文选自( ),体裁是( )。作者( ),河北省安平县人,现代( )家、( )家。 2. 孙犁的小说语言清新自然、朴素洗练,被称为( )。他和(刘绍棠、丛维熙、韩映山、房树民)等在创作风格上有共同的特点:如荷花一样根植于水乡泥土,带着自然的清新纯朴,充满诗情画意,被称为( ),也称( )。3. 孙犁与(赵树理)、(周立波)、(柳青),被誉为描写农村生活的“四杆铁笔”。4. 是孙犁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起创作风格的小说与散文集。( )是“白洋淀纪事之二”,“之一”是他的另一篇小说 ,写作年代是( )。此外还有长篇小说( ),中篇小说( )。5. 小说是以刻画( )为中心来反映( )的一种文学体裁。它的主要特点是:用艺术概括的方法塑造( );一般有完整的( );对( )做具体描写。其中后两者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6. 小说的人物是虚构的,是作者把现实生活中不同原型的某些特征加以综合熔铸而成的,因此比现实中的原型更为典型。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有(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也可以通过其他人物的反应和态度进行( )描写等等。小说不仅勾勒人物的轮廓,刻画其性格的一个或几个侧面,还要在情节的发展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7. 小说的情节一般比较完整,往往有( )、( )、( )和( ),有时前面有( ),后面还有( ),能显示生活中矛盾的发展过程。情节的巧妙安排对于刻画人物和表现主题有着重要意义。8. 小说中要具体描写环境。环境描写包括( )环境描写和( )环境描写两类。环境描写是为交代背景、衬托人物、发展情节、渲染气氛服务的。( )环境描写在小说中表现较多,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行动,表达人物心情,渲染当时的气氛。9. ( )、( )和( ),是小说的三要素。10. 小说一般采用第( )人称或第( )人称的叙述方式。按其篇幅的长短,分为( )、( )、( )。按其内容的不同,分为(社会小说)、(神话小说)、(历史小说)、(科学小说)、(侦探小说)等。基础知识11. 生字注音:拂晓 耸立 瓦砾 地窖 匍匐 舀出 鞠躬 竹篙 疟疾 寒噤 蹿 飒飒 莲蓬 白洋淀 仄歪 趴在 黄梢 泅着 悠闲 阴惨 疟子 央告 转弯抹角 张皇失措 12. 给多音字注音:(1)提:提高 提防 (2)载:记载 载客 (3)几:几乎 几辆 (4)吓:恐吓 吓坏 (5)转:转弯 转动 (6)疟: 疟疾 疟子 (7)喝:吆喝 喝水 (8)斗:北斗 搏斗 (9)抹:抹杀 转弯抹角 抹布 (10)更:更改 更加 13. 根据拼音写汉字:(1)ln角 ln角 ln罗绸缎 (2)din粉 zhn开 一dn黄金 (3)芦wi wi度 wi大 (4)下半ji ci缝 zi种 (5)莲pn 船pn (6)jn透 qn略 (7)p下 p手 (8)tu袭 比y (9)苇tn tn 果 tn塞 (10)一枝qin qin东西 (11)l地 l梨子 (12)麦sho sho微 sho兵 sho公 xio声匿迹 xio息 (13)竹o )青ho o肓 o件 o好 xio息14. 根据解释填词语:【 】尖锐;锐利。 【 】技能;本领。 【 】方言,文中指计划、盘算。 【 】因寒冷而哆嗦。 【 】负伤。 【 】倾斜,歪斜。 【 】央求。 【 】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做事不直截了当。 【 】慌慌张张,不知怎么办才好。 【 】富有诗和画的意境。 【 】活动或操作不受阻碍。 【 】像织布的梭子来回活动,形容来往频繁。 【胆寒】害怕。 【阴森】阴沉,害怕。 【 】小心防备。 【 】闲适自得。 【 】阴沉暗淡。 【 】形容物体上水往下滴的样子。 【抱怨】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歇凉】乘凉。 【吆喝】大声喊叫。 【 】遮蔽,遮盖。 【现眼】方言,出丑丢脸的意思。 【打牙跌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文本细读 15. 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试用几句话进行概括。 *(抗日战争时期,我军队伍驻扎在苇塘里,里外交通全靠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他非常自信。一次,他护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被鬼子发现,其中一个女孩受了伤,他发誓要为女孩报仇。他引诱鬼子进入他的埋伏圈,用锋利的钩子把鬼子钩住,用竹篙痛打鬼子。)16. 你认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主题: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17. 本文描写的芦花荡环境的主要特点是( )。文中许多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是与表现人物的( )等性格相一致的。 18. 在这篇短篇小说中,叙事有详有略,请你概括出略写和详写的内容。 *(略写的是老交通员负责的里外交通、运输粮草和护送干部。 详写的护送两个小女孩到苇塘里寻找部队。)19. 这篇小说描写了一位老当益壮的老交通员,这个人物形象具有那些性格特征?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这位老交通员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具有爱憎分明的强烈感情,具有强烈的自信和自尊心,并且还有着敢于向敌人讨还血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20. 文中说“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请你分析一下,他自信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地方表现出来他“过于”自尊? *(他自信的原因是不仅因为他熟悉白洋淀的地理环境,有高超的“水上的能耐”,更是因为他具有英雄气概,藐视敌人,无所畏惧。他的自尊主要表现在:在护送两个女孩过封锁线的时候,由于自信,而使大女孩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很好地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阅读1-8段:21. 读1段:第一段中“呆望”的具体内容有哪些?此段属于什么描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星星”“水鸟”“苇子” / 景物 / 烘托“阴森黑暗”的环境气氛,“苇子”狠狠向上钻又表现白洋淀人民的威武不屈,为下文表现苇塘人民从容而又自信地进行一场惊心动魄的斗争创造典型的环境气氛。)22. 读1段:品味“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一句中的画线部分。*(“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23. 读1段:为什么“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星星真的“要滴落下来”吗?它描写了怎样了一幅图景? *(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指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反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环境优美,令人赏心悦目。)24. 读1段:“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从这句话里,你能感受到当时的芦花荡处于怎样的社会环境中? *(说明当时芦花荡一带处于日寇不断扫荡、严密的监视与封锁中。)25. “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 *(对比。 / 在美丽的白洋淀,敌人封锁和监视着这片革命根据地,白天,这里一片死寂,只有到深夜才会有鸟儿的飞动和叫声。)26. 读1段:“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请结合上下文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并说说“狠狠”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努力长高的苇子生动展现了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白洋淀人民威武不屈、顽强生存的姿态,代表着白洋淀人的意志和力量。 / “狠狠”一词形象地表达了抗日军民对日寇的仇恨。)27. 读1段:“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钻”字用得好在哪里?*(拟人 / 写出了苇子旺盛的生命力,烘托出了白洋淀人民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意志和力量。 / “钻”字化静为动,恰到好处。)28. 读1段:第一段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29. 找出直接表现环境险恶的一个句子,再找出间接表现环境险恶的一个句子。 30. 读2段:炮楼里的敌人监视着芦花荡,有什么罪恶用意? *(妄想严密封锁芦花荡,断绝我们的粮草,断绝我们的里外交通。)31. 第二段中,“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小船又飘回来,”这些句子体现出船行的什么特点?那我们猜想的是怎样的撑船人? *(轻盈、轻快的特点 / 有着娴熟的水上经验。)32. “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一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 *(比喻 / 形象地写出小舟在苇塘中的样子,也比喻主人公具有苇子一样旺盛的生命力和顽强斗争的意志。)33. “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一句中“飘”字用得好在哪里?34. 在文中找出描写老头子外貌的语句,并说一说这些描写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特点。 *(第四段 / 作者塑造了一个老当益壮、充满活力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瘦”突出了老头子的精干,“精神”和“明亮”表现出他内在的力量。“鹰”是对他性格的形象写照。)35.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 语句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6.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这句话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中的“鱼鹰”可否换成“枯树”?为什么? *(比喻 / 不能 / “像老了的鱼鹰”写出了老人干练、富有经验的特征。原句表明老头子虽瘦却精神饱满,充满活力,无所畏惧;改句贬义色彩太浓,有损人物形象。)37. “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老头子的外形“浑身没有多少肉”,而且生活在白洋淀上,在敌人的严密封锁之下,出没自由。鱼鹰本是活跃在湖边的水鸟,勇敢敏捷而且充满活力,老英雄正是具有了老当益壮、目光敏锐的这些特点,所以把他比喻成“鱼鹰”。)38. 文中对主人公“老头子”的外貌描写顺序是( ),主要抓住哪个特点来刻画的? 39. 第五段:“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说说它表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征? *(理解:你把任务交给我,我就凭借自己水上的本领,保证万无一失,完成任务。 / 性格:自信,自尊。)40. 请你分析“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表现了老英雄的什么特点。41. 找出能够点明老头子性格核心的句子。42. 第六段:怎样理解“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一句中的“过于”两字?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过于”有“非常”的意思,显示了老头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非常强,他年近六十,身体干瘦,不带一枪,与敌人周旋于芦花荡中,可谓豪气冲天;另一方面又有过头的意思,显示了他不够谨慎的特点,大菱之所以负伤,与他过于自信、不够谨慎有很大关系。 这些都是他过于自信以致有点麻痹的表现。/“过于自信和自尊”是老头子性格的核心,他的功与过,都由此生发这一词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铺垫。)43. 请揣测一下老头子的身份。 44. 老头子为什么这么自信? *(这种自信来自他熟悉的环境,高超的水上功夫,以及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45. 第六段:“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一句写出老头子的什么精神风貌? *(把为民族抗战的事当做自己最大的乐趣。)46. 第七段:文中“敌人的愿望”指什么?(用原文回答) *(原文:“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 (或:防止有人给苇塘的队伍运送粮草等。)47. 第七段:怎样理解“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 *(老头子能冲破敌人的封锁,对于苇塘里的我军坚持斗争发挥了更重要的作用,使敌人的希望落空。)48. “每到夜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这句话,说明了什么问题? *(坚守芦花荡的我抗日军民,以自己的顽强意志和聪明才智使敌人的封锁毒计归于彻底失败,“发愁”反映出日寇的无能与恐慌。)49. 第七、八自然段写道“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敌人发了愁”这对刻画人物起什么作用? *(这是侧面描写,有力地衬托出老头子的重要作用,使人觉得老英雄非常了不起,富有传奇色彩。)50. 读1-8段:请在选文中画出“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语句,并且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每天夜里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 / “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明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功过都是由这一点发出来的。)51. 读1-8段:选文写老头子的英雄性格主要表现在什么上?用自己的话概括。 *(表现在他爱国抗日热情,老当益壮的气概上。)52. 读1-8段:概括选文的内容:(点明故事发生的背景及老头子这一英雄形象。53. 读第十段:“老头子就叫她们睡一觉: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到苇塘里,咱们还有大米和鱼吃。”一句体现了人物的什么性格? *( )54. 阅读13段:这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作用?*(暗喻 / 把女孩子们的逐渐成长描述得富有生活韵味。庄稼的自然成熟,鸿雁的南飞北回,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在生活的道路上由于“眼望着天边的北斗”,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北斗”既指实在的景物,又暗喻党的光辉的指引。)55. 阅读20-21段:远远有一片阴惨的黄色的光,突然一转就转到她们的船上来。女孩子正在拧着水淋淋的头发,叫了一声。老头子说:“不怕,小火轮上的探照灯,它照不到我们。”明明照见,偏说照不见,体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特点? 阅读2546段:56. 第25段:“当小船和那黑糊糊的小火轮站到一条横线上的时候,探照灯突然照向她们,不动了。”一句中“突然”一词说明了什么? 57. 请说说下列句子表现了老人的什么性格。(1)第31段:不怕,他打不着我们! (2)第43段:我没脸见人。 58. 第2930段“当二菱第一次告诉老人大菱已经挂了花时,老人“没听见”,为什么没听见? *(形势非常紧张,老人精神太集中,以至没有听见。)59. 第33段:“小船很厉害地仄歪了一下,老头子觉得自己的手脚顿时失去了力量”,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老头子听说大菱负伤,内心极度难过。大女孩受伤出乎老头子的意料,由于他的粗心导致没有较好地完成任务,他感到有伤自尊,有损自己的形象,愧对两个女孩儿。)60. 第34段:“老头子爬到船上去,他觉得两只老眼有些昏花。”说明了什么? *(第一次没有完成任务,老头子心情无比沉重。)61. 第38段:文中“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一句属于( )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62. 老头子说“我没脸见人”,反映老头子怎样的心理与性格特点? *(老头子有着强烈的责任心,自尊心,和自信心,他对自己的要求严格近乎于苛刻,偶有过失,就愧疚的无地自容)63. 读47段:“小女孩子安慰她,又好像是抱怨,一路上多么紧张,也没怎么样。谁知到了这里,反倒 ” 选文中省略号的作用是什么?试着用自己的话把省掉的地方补充出来。 64. 读47段:“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这段文字属于( )描写,写出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完成任务而( )的心理,请细细体味这段心理描写的妙处。 *( / / 老头子十分自信,有着强烈的自尊心,他的责任心十分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听着受伤的大女孩痛苦的哼哼,听着小女孩的话语,老头子痛苦至极,“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把大女孩受伤流血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是那么喜欢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了伤,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了伤,他的心也在流血。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做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65. 读47段:“一声声像连珠箭,刺穿老头子的心。”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说明老头子痛苦到了极点,伤心到了极点,内疚到了极点。)66. 读48段:“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一句话怎么理解? *(有柔情、有仇恨,敢于负责,自尊。)67. 设想:老头子说出要叫鬼子十个人流血的话时,二菱心里是怎样想的,请把她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二菱心想:别光说大话,你一个人打十个鬼子,谁信哪,刚不就被鬼子打了吗?你又这么大年纪了,怎么可能。)68. 读50段:怎么理解“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 *(这样要脸面,包含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体现在他过于自信自尊上。“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说明老头子胸有成竹。)69. 读50段:“你们不信我的话,我也不和你们说。谁叫我丢人现眼,打牙跌嘴呢!可是,等到天明,你们看吧!”其中“现眼”、“打牙铁嘴”各什么意思? *(现眼:就是没面子 / 打牙铁嘴:方言,才夸口就出丑丢脸的意思。)70. 读52段:“你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 这话对老头子的能力表示了怀疑,写小女孩的怀疑有什么作用? *(写小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71.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那不是我的本事”中的“那”指代什么?这句话跟课文中的哪句话照应? *(“那”指:打敌人用枪。跟课文第五段的“里外交通;而且不带一枝枪”照应。)72. “为什么不能?我打他们不用枪,那不是我的本事。愿意看,明天来看吧!二菱,明天你跟我来看吧,有热闹哩!”选文提到的“热闹”指的是什么? 阅读57-63段:73. 用简洁的文字概括这部分内容。它属于小说的哪一部分? *(老头子杀敌或老头子智歼敌人 / 高潮)74. 读第55段:“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这些文字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75. 读56段:“他的船头上放着那样大的一捆莲蓬,是刚从荷花淀里摘下来的。”老头子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 )76. 地57段:“老头子向他们看了一眼,就又低下头去。还是有一篙没一篙的撑着船,剥着莲蓬。船却慢慢地冲着这里来了。”老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77. 读58段:“张皇失措”的本义是什么?这里为什么写老头子张皇失措? 78. 读59段:本段文字交代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有什么用意? 79. 第59段:“鬼子们追上来,眼看就扒上了船。老头子又是一篙,小船旋风一样绕着鬼子们转,莲蓬的清香,在他们的鼻子尖上扫过。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这样描写体现了老头子什么特点? *(敌人进入“钩子”圈却浑然不知,反衬出老头子计谋高超。)80. 第59段:“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写水面看似平静,实则暗布机关,为后文智灭鬼子埋下伏笔。)81. 第60段中“他被什么东西狠狠咬了一口”一句中,“狠狠”一词是什么意思? *(指钩子的锋利程度。)82. 60段:“那替女孩子报仇的钩子却全找到腿上来”中“找”用得妙,为什么? *(“找”字用了拟人手法,写出了老头子设计陷阱的巧妙,也写出敌人的胆怯和愚蠢。)83. 61段:“老头子把船一撑来到他们身边,举起篙来砸着鬼子们的脑袋,像敲打顽固的老玉米一样”一句中,本体是( ),喻体是( ),体现了人物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人物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4. 读62段:“他狠狠地敲打,向着苇塘望了一眼。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这段属于( )描写,其作用是什么?为什么写这些景物? *( / 优美的景物描写为文章增添诗情画意。突出了老人此时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自然显得格外美丽。(从侧面衬托了老头子的英雄行为,运用比喻更是对老头子的含蓄赞美。) / 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芦花荡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85. 读63段:写老头子敲打鬼子时,为什么又写“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 *(这里的景物描写意在表明美丽的荷花淀是不容侵犯的,如果有人来犯,必然没有好下场。)86. 5762段写老头子主要运用什么描写方法?突出了老头子的什么性格? 87. 读63段:“在那苇塘的边缘,芦花下面,有一个女孩子,她用密密的苇叶遮掩着身子,看着这场英雄的行为。”文中的女孩子应是谁? “这场英雄的行为” 具体指什么行为?作者为什么称它为“英雄的行为”? *(二菱 / 老头子用篙子砸鬼子们的脑袋 / 因为他这种行为既替大菱报了仇,也为他自己复了仇,更是对鬼子的一次沉重打击。)88. “老头子”执行任务从不带枪,为大女孩复仇仍不带枪,你认为这是不是鲁莽?请结合文段内容说说你的理由。 *(不是鲁莽。因他心中有着对人民的爱和对敌人的恨,凭着对白洋淀地理环境的熟悉,靠着高超的水上技艺,拥有独特的对敌斗争的利器船桨和鱼钩,使他在对敌斗争中游刃有余,是出于高度的自信。)89. 老英雄的行为二菱尽收眼底,请用自己的话把她心里想说的话补出来。 *(自己为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他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打得鬼子们没有还手之力。大菱的仇算是报了,我们要多向老英雄学习才是。)研讨与练习说明90. 课后一、通读全文,复述故事情节,讨论下面两个问题。、敌人严密监视着苇塘,然而,“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这响亮的歌声唤起你怎样的联想和想像?你还能想到其他文艺作品中的战斗歌声吗? 、课文中哪些内容表现了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可由歌声想像战士的情绪,想像战士和部队的方方面面。具体地说,有老英雄不断送来柴米油盐,保障有力,给养充足,战士们身强力壮,信心充足。傍晚休息的时候,战士们放声歌唱起来。歌声是对敌人的沉重打击。/(1)电影上甘岭插曲:我的祖国 (2)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3)电影英雄儿女插曲:英雄赞歌 (4)电影闪闪的红星插曲:红星照我去战斗 (5)电影王二小插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6)电影地道战主题曲:地道战 、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的性格在课文中贯穿始终。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这句话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通过敌人封锁线,非常危险,而老头子“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这样的悠然自得也充分表现他“过于自信和自尊”。送两个女孩进苇塘,老头子以为万无一失,什么事也没有了,安心睡一觉吧。小女孩洗脸,老头子让她洗,鬼子的小火轮探照灯射来,他还是“不怕”,以为“照不见我们”。鬼子扫射机枪,他还是“不怕”,以为“他打不着我们”,不能不说他有点大意,这是过于自信了。大女孩子受了伤,流了血,这一次任务没有完成,他觉得丢人现眼,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他是过于自尊了。老头子发狠要为大女孩讨回血债,他向两个女孩子打了包票,他玩鬼子于掌股之间,诱鬼子上钩,举起篙来狠狠地敲打鬼子脑袋,叫鬼子头破血流,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这场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非常自信、非常自尊的。“过于自信和自尊”这句话点出了老英雄性格的核心。这句话既有非常自信自尊的意思,又有自信过分、自尊过分的意思。全文情节,老英雄的全部功过,都是由这一点生发出来的。91. 课后二、课文中有一段话精彩地描写了老头子因没有圆满地完成任务而懊丧、内疚、自责的心理,请找出这段话并细细体味,然后把第二天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描写老头子心理活动的一段话是:“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没法解释:大江大海过了多少,为什么这一次的任务,偏偏没有完成?自己没儿没女,这两个孩子多么叫人喜爱!自己平日夸下口,这一次带着挂花的人进去,怎么张嘴说话?这老脸呀!”老头子是非常自信和自尊的,他的责任心非常强,认为只有百分之百完成任务,才算尽到自己的责任。听着受伤的大女孩子痛苦地哼哼,听着小女孩子的话语,老头子痛苦到极点,“一声一声像连珠箭,射穿老头子的心”。他把大女孩子受伤流血的责任完全归咎于自己,他伤心到极点,内疚到极点。他是那么喜爱这两个孩子,孩子受伤了,流血了,他的心也受伤了,他的心也在流血。他强烈地自责,他感到自己向部队作的保证落了空,他感到自己的过失给自己带来奇耻大辱,使自己丢人现眼,没有脸去见部队。强烈的自尊心使他感到无地自容。 / 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她想这位老同志昨天说的话可不是放空炮,自己真是小看了老同志,别看他这么大年纪,真是老英雄啊!你看他,面对十几个鬼子,毫不畏惧。想不到他足智多谋,原来把一大捆莲蓬放在船头,自己有滋有味剥着莲蓬吃,是在引诱鬼子。他驾船的本领神了,好像牵着鬼子的鼻子在转。鬼子在水里转来转去怎么会不敢动弹了呢?怎么一股一股血水冒上来呢?老同志还没动手,鬼子怎么就流血了呢?定然是水下设了什么机关,他真有点子。原来他真有他的本事,不用枪,一个人就能对付十几个鬼子,叫鬼子只有挨打的份,没有还手的力。老英雄砸得好,狠狠砸!叫他们头破血流。大菱的仇算是报了,回去告诉大菱,让她知道这英雄的故事,让她早日养好伤,向老英雄学习,打败日本鬼子。)92. 课后三、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清的夜晚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等,找出并抄下来,仔细体味,再仿写几句,写写你家乡的景物。*(、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弯弯下垂的月亮,浮在水一样的天上。 、月亮落了,半夜以后的苇塘,有些飒飒的风响。 、第二天,中午的时候,非常闷热。一轮红日当天,水面上浮着一层烟气。 、水淀里没有一个人影,只有一团白绸子样的水鸟,也躲开鬼子往北飞去,落到大荷叶下面歇凉去了。 、这里的水却是镜子一样平,蓝天一般清,拉长的水草在水底轻轻地浮动。、在那里,鲜嫩的芦花,一片展开的紫色的丝绒,正在迎风飘撒。)93. 结构分析:第一部分(段):描写苇塘的优美风光和一位充满爱国热情、老当益壮的抗日英雄。第二部分(段):一个女孩子受伤,老头子非常愧疚,决心给她报仇。第三部分(段):老头子诱使敌人进入圈套。讨回了血债,讨回了自尊。94. 中心思想:这篇小说记叙了一个老头子护送两个女孩子去找革命队伍的动人故事,给我们塑造了一个具有英雄气慨、藐视敌人、无所畏惧、自信自尊的抗日老英雄的形象,高度赞扬了抗日根据地人民的爱国热情。95. 芦花荡写作特色:(1)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 (2)通过言行和心理描写刻画人物性格。(3)景物描写:语言优美,如诗似画。总之,在作者的笔下,环境是美的,人物是美的,严酷的战斗也是美的,字里行境自然地流露出对祖国、对人民的由衷的热爱。这正是作者独特风格之所在。拓展运用96. 读了这篇小说,使你感受到了什么? *(读了这篇小说,我们可以感受到,在敌后抗日根据地,男女老少都发动起来了,英雄的中国人民是不可战胜的。)97. 指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1人们的眼再尖厉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掌出来。( ) 2,老头子的身体往上窜了一窜,随着,那小船很利害地仄歪了一下。( ) 3老头子站起来,拾起蒿,撑了一下。那小船转弯末角钻入了苇塘的深处。( ) 4鬼子们拍打着水追过去,老头子张惶失错,船却走不动。( )98. 直接在每句上删掉一个字,使句子均无语病。(1)现在我才知道,以编辑名义回的一封信是他们多年来的习惯做法。(2)在回忆期间,代表们经过认真的讨论、修改,并通过了协会章程。)(3)学业尚未结束,他写的文章就经常见诸 于全国性的专业学术报刊了。(4)唉,我们的祖国被人出卖了,我真不忍心看见了它会遭遇到的悲惨的前途呵。99. 修改下面的病句: (1)经过几个月的学习,使大家熟练掌握了使用电脑的技术。 (2)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所缺乏的,不是聪明,而是努力不足,毅力不强。 (3)峨眉山的冬天是个很美的地方。 (4)除夕之夜,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 (5)全校学生和各班中队长都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100. 按要求修改下面一则消息报道。 在近年内地港口业引进的折合人民币350亿元的外资中,香港各大财团的投资占了将近九成,遍及天津、南京、宁波、厦门、武汉等十多个港口。当地政府还鼓励外商、侨胞和市民以股份制形式投资港口建设。港商投资内地港口的趋势是由试探性投资港口边缘业务转向大举投资港口主体业务;由沿海地区开始向广阔的腹地挺进;融资渠道多样化,直接投资迅猛增长。 (1)文中有一句话与报道中心无关,应删去。这句话是:(2)请给这则消息拟个标题:101. 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句子中加引号词语。 (1)几年前,我与母亲之间就有一条无法跨越的“鸿沟”,有时候,我甚至怀疑我们之间是否真的存在血缘关系。 (2)一次在外祖母家,母亲又为学习方面的事情唠唠叨叨,我顶撞了几句,正当“硝烟四起”时,外祖母把我拉到另一个房间。 102. 根据下面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湖天一色,船行湖中,如行天上;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如行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坐 下联为:( ) 103. 曾毛泽东称赞为“一位有风格的作家”是指:( ) A赵树理 B孙犁 C矛盾 D巴金104. 判断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老头子浑身没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 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 ) 老头子狠狠地说:“为什么不能?” ( ) 鬼子们像是玩着捉迷藏,乱转着身子,抓上抓下。( )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