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山水》教学设计.doc_第1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doc_第2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doc_第3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doc_第4页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山水教学设计(人教版第8册)重庆市璧山县璧泉小学 杨太萍 【教材分析】桂林山水是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课文抓住了桂林山水的特点,以优美、简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热爱大自然的感情。课文从“桂林山水甲天下”讲起,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水、桂林山的突出特点。最后,把桂林的山和水联系起来,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展现在读者面前。 【设计理念】根据年段要求,教给学生阅读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情境的熏陶和感化,通过引导学生看图以及文本多次对话,使学生在优美的图片及语言环境中感悟、积累、应用。【设计特色】“在初读中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结构;在精读读中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诵读中积累,增加作文素材。“读中感悟”是本堂课的主要特色。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运用对比描写景物的方法,从而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感受桂林山水的美,感受课文的语言美。【教学要求】1、通过看图、学文,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从而受到热爱祖国锦绣河山的教育,陶冶爱美情趣。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和具体形象地描写景物的方法,培养观察、想象、理解、表达能力。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理解、体会漓江水“静、清、绿”和桂林山“奇、秀、险”的特点。通过读文和看图,感受语言以及百度信息提供的想象情景,让学生尽情地品味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教学方法】以读代讲【学习方法】读中感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网上查阅图片资料【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新课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风景十分优美,你到过哪些风景区? 2、2010年暑假,杨老师有幸游览了号称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桂林是世界闻名的游览胜地。那里的山青、水秀、洞奇、石异、园美。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桂林山水(板书课题)这篇课文,让我们来一起分享老师感受到的美景。)3、齐读课题。二、看视频听朗读,初知课文大意(一)播放桂林山水视频录像、听课文朗读(“桂林山水”视频百度网址:/show/wl_3smT1J-lduBmd.html )(二)大家思考:1、文中哪些句话引起我们对桂林山水的向往呢?(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2这一句话在全文起了一个什么作用?(总领)3、接下来围绕这句话具体讲了桂林哪几方面的内容?(山和水两方面的内容)4、课文哪句话与“桂林山水甲天下”相呼应?(真是“舟行闭波上,人在画中游”。)5、文章采用了什么结构来叙述?(总分总)三、精读课文,体会漓江水的独特魅力(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2、“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甲天下”就是天下第一。)3、指导朗读。(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用“.”在文中标出。2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是怎样把这些特点写具体的。3交流讨论静: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感觉)清: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视觉)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想象)3体会词语和句子。 课件:“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这是什么句?说说无瑕、翡翠的意思。(“桂林山水”课件百度网址:/ekuswf/kj/403345.htm)(这是比喻句,从色彩和质地上突出了漓江水的美。无瑕:没有一点斑点,非常纯净;翡翠:一种绿色的硬玉,有光泽。)4练习朗读,读出漓江水的美来,读出对漓江水喜爱赞美之情(特别注意:“真静啊”要读得轻一点,读出不要被打扰的语气;“真清啊”要读出惊讶的语气,“真绿啊”要读出喜爱的语气。)5检查朗读,注意是否读出对漓江水喜爱赞美之情并指导“真静啊、真清啊、真绿啊”中|“啊”的正确读法。(四)作业:1背诵第一、二自然段。2朗读第三、四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欣赏了漓江别具一格的水,这节课我们来领略桂林独特的山。二、学习三自然段1、自读读文,看桂林的山有哪些特点?用“.”把桂林山的特点标出来。特点:奇(拔地而起,形态万千)、 秀(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险(危峰兀立,怪石嶙峋)2、结合课文解释: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奇峰罗列、形态万千;屏障;危峰兀立、怪石嶙峋。拔地而起:指桂林的水不像一般的山逐渐高上去,而是仿佛从地面上突然高出来的似的。拔:高出、超出。(“拔地而起的山”百度图片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24752&cl=2&lm=-1&pn=104&rn=1&di=39841610853&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各不相连:指桂林的山不像一般的山连绵起伏,接连不断。而是各自都平地崛起,互不相连。(“各不相连的山”的图片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24752&cl=2&lm=-1&pn=80&rn=1&di=49368092583&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奇峰罗列:罗列:排列。奇形怪状的山峰沿江排列。形态万千:各有各的样子。有的像,有的像(“像大象的山”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27354&cl=2&lm=-1&pn=10&rn=1&di=47315904510&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像骆驼的山”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460&cl=2&lm=-1&pn=44&rn=1&di=22947472635&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屏障:起遮挡作用的东西。指桂林的山像屏障似的遮挡着这一带。(“像屏障的山”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10389&cl=2&lm=-1&pn=0&rn=1&di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像竹笋的山”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24752&cl=2&lm=-1&pn=102&rn=1&di=36361115823&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危峰兀立:高高的山峰直挺挺地耸立着。危:高,兀:高高突起。“危峰兀立的山”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24752&cl=2&lm=-1&pn=105&rn=1&di=42739231548&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怪石嶙峋:奇形怪状的石头,重重叠叠的样子。3、指导朗读(先在小组中互相读)读出桂林山的特点和喜爱之情。4、小结:作者在观察桂林山时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时又用了什么方法?观察:抓特点。观察时注意了山的形与色并进行了丰富的想象。描写: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桂林山的特点,比喻句、排比句式的使用生动形象地展示了桂林山形美、色美,使人读起朗朗上口,富有诗韵。5、你能用这样的排比句式描写一下其他事物,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吗?(例如桂花、荷叶、榕树)桂花真香啊,香得_;桂花真小啊,小得_;桂花真多啊,多得_。(桂花百度图片网址:/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BB%A8&in=14571&cl=2&lm=-1&pn=69&rn=1&di=12493816833&ln=2000&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0)荷叶真大啊,大得_;荷叶真绿啊,绿得_;荷叶真圆啊,圆得_。(荷叶百度图片地址: /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BA%C9%D2%B6&in=11606&cl=2&lm=-1&pn=12&rn=1&di=22814216193&ln=2000&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榕树真粗啊,粗得_;榕树真高啊,高得_;榕树真茂盛啊,茂盛得_。(榕树图片百度地址:/i?ct=503316480&z=0&tn=baiduimagedetail&word=%E9%C5%CA%F7&in=24752&cl=2&lm=-1&pn=17&rn=1&di=23725347618&ln=2000&fr=ala0&fmq=&ic=0&s=0&se=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三、学习第四自然段1、朗读第四自然段。想象一下:这样的山围绕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是怎样的一种景象?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感觉,然后说一说。(“山水互相掩映”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23416&cl=2&lm=-1&pn=52&rn=1&di=23115495&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空中云雾迷蒙”的图片百度网址;/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in=7955&cl=2&lm=-1&pn=150&rn=1&di=29769426630&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2、指导朗读(边读想象画面)。3、过渡:木船渐渐划远了,看来大家的心中都充满了难舍。老师也曾用相机捕捉了这最后的迷人一刻,一起来看看吧!(“桂林山水图片”百度网址:/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1&word=%B9%F0%C1%D6%C9%BD%CB%AE%B7%E7%BE%B0#)相信一幅幅的美景,早已烙在你们的脑海中,你能来称赞一番这迷人的山水吗?桂林山水( )!四、检查生字学习情况。五、指导背诵1、朗读练习。2、熟读后再练习背诵。背诵时先求熟练,后求有感情。 六、作业1、抄写字、词。2、背诵全文。3、用课文中学到的句式写一种事物,把一种事物的特点写具体。【 板书设计】桂林山水 水:静 清 绿桂林山水 甲天下 山:奇 秀 险【教学反思】朗读,不仅是感悟课文内容的重要手段,也是体现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特征。重视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教学的无限乐趣,从而使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和灵性跳动。桂林山水这一课,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描绘了桂林山水独特的美,如何让学生感受到这种美呢?我充分用了百度视频和图片:首先用视频录音朗读课文,展现了桂林如诗如画的美景,激发了学生对桂林山水的喜爱;接着让学生找出描写桂林山水特点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