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题型五信息给予类突破对点集训1(2013齐齐哈尔二模)据2012年7月22日出版的科学报道,来自美国哈佛公共健康学院的一个研究组提出了两种分别叫做pba和tudca的化合物有助于糖尿病治疗,其机理是:这两种药物可以缓解“内质网压力”(指过多的物质如脂肪积累到内质网中使其出错的状态)和抑制jnk基因(一个能干扰胰岛素敏感性的基因)活动,以恢复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并已用型糖尿病小鼠进行实验并获得成功。下列对此分析错误的是()。ajnk基因活动受到抑制是型糖尿病的另一重要病因b内质网功能出错影响了胰岛素的合成c型糖尿病小鼠胰岛b细胞中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也参与了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d肥胖与型糖尿病的病因有关解析由题干信息知该药物可通过“抑制jnk基因活动,以恢复型糖尿病患者的正常血糖平衡”,故jnk基因“活跃”(而非“活动受抑制”)才是型糖尿病的重要病因。答案a2逆向性痤疮又名化脓性汗腺炎,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多发于女性。2011年3月,我国科学家利用外显子测序技术发现并验证了ncstn基因的突变可导致逆向性痤疮的发生。下列关于逆向性痤疮的说法,正确的是()。a逆向性痤疮是一种常染色体异常遗传病b逆向性痤疮只在女性中发病,在男性中不发病c父母都患逆向性痤疮的家庭中子女也一定都患此病d理论上,逆向性痤疮在男女中的发病率是相同的解析剔除干扰信息后,可提炼出“该病是由ncstn基因突变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即是单基因遗传病,而不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逆向性痤疮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常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在理论上,男女的发病率是相同的,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在男女中的发病率有区别。父母双方都患病,子女中可能会由于性状分离而出现正常个体。答案d3端粒被科学家称作“生命时钟”,在新细胞中,细胞每分裂一次,端粒就缩短一次,当端粒不能再缩短时,细胞就无法继续分裂而死亡。大约90%的癌细胞都有着不断增长的端粒及相对来说数量较多的端粒酶。则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端粒主要是由dna与蛋白质构成的b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是研究细胞分裂的良好材料c端粒酶是一种水解酶d端粒和端粒酶的组成元素都至少含有c、h、o、n解析因为端粒是染色体的一部分,所以主要是由dna与蛋白质构成的;大部分酶属于蛋白质,少数属于rna,所以共有的元素为c、h、o、n;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并且含有较多的端粒酶,所以端粒酶应该是促进端粒的形成,而不是起水解作用。答案c4科学研究发现,在植物的生长周期中ga/aba产生一个动态平衡的变化,当细胞内ga含量相对高时,植物生长迅速;当aba含量相对高时,植物生长缓慢或停止(注:“ga”表示赤霉素,“aba”表示脱落酸)。当越冬植物进入秋冬季节时,细胞中ga/aba的比值()。a变大 b变小c先升后降 d无变化解析越冬植物进入秋冬季节生长开始变慢,细胞内aba含量相对较高,ga/aba的比值变小。答案b52012年度诺贝尔化学奖被两位美国科学家摘得,他们在g蛋白偶联受体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大类细胞膜受体的统称,其作为一种信号通路,能够接受信号,且能参与多种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g蛋白偶联受体合成时的直接模板是一种rnabg蛋白偶联受体和信号分子的结合与精卵细胞的结合原理相同c激素和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性质保持不变d若细胞间无信号传导,则说明g蛋白偶联受体一定受损解析g蛋白偶联受体是一大类细胞膜受体的统称,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其化学本质也为蛋白质,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是信使rna,故a项正确;信号分子需经体液的传送才能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而精卵细胞可直接结合,故b项错误;激素和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后迅速失活,故c项错误;若细胞间信号不能正常传导,可能是因为信号分子无法合成,也可能是因为g蛋白偶联受体受损,故d项错误。答案a 6(2012湖南六校仿真模拟)2011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博伊特勒、霍夫曼和斯坦曼三位科学家分享。博伊特勒和霍夫曼发现,“toll样受体”(tlr)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并在细菌入侵时快速激活非特异性免疫。斯坦曼则发现了免疫系统的树突细胞能激发t淋巴细胞,引起一系列反应,如制造出抗体和“杀手”细胞等,杀死被感染的细胞以及“入侵者”。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toll样受体(tlr)是基因表达的产物,合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toll样受体(tlr)可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对抗原具有识别作用c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形成各种淋巴细胞解析根据题意“toll样受体是单个的跨膜非催化性蛋白质”,因此受基因控制且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a正确;根据题意“toll样受体可识别不同病原体”,因此可以推出toll样受体可能存在于细胞的外表面,b正确;树突细胞激发t淋巴细胞,是发生在两个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树突细胞能激发t细胞分化,但是不会形成各种淋巴细胞,d错误。答案d7当一个人突然遇到很危险的情境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含量立即上升,使机体产生多种生理反应,例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呼吸加强加快、心跳加快、糖原分解增多、血糖升高等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是机体的一种调节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肾上腺素迅速分泌,因为肾上腺是反射弧的效应器c上述生理反应不利于机体提高对刺激的抵抗力d血糖升高有利于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其调节过程中有神经系统参与,有肾上腺素的作用,所以属于神经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也可以作为神经调节的效应器;调节的结果是适应变化的环境。答案c8目前公认包括co2、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造成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此我国政府决定,到2020年中国单位时间内生产总值co2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结合图甲和图乙回答与生物圈碳循环相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中碳的吸收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碳的释放主要是通过_作用实现的。(2)图甲中成分a在碳循环中的主要作用是_ _。画出图甲中缺少的过程:_ _(用图中物质、字母和箭头表示)。(3)图乙反映了我国北方某地20年间co2浓度的变化。分析图示发现:从碳循环角度分析,每年的冬季co2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图甲中_ _;每年夏季co2浓度与前一年冬季相比_。(4)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_。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大力发展火力发电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优化建筑结构,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5)人们正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以减少碳排放。如“叶绿素太阳能电池”是模仿类囊体吸收光能的特征而制造的,类囊体吸收光能的过程发生在光合作用的_阶段。解析(1)co2通过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通过呼吸作用回归无机环境。(2)图甲是碳循环图解,根据碳循环的特点和图解中a释放o2、吸收co2的特点可以判断a为生产者,则可以推出a的作用是吸收大气中的co2;生产者要进行呼吸作用,因此图甲中缺少的过程是aco2。(3)据图示特点可知:过程是光合作用,过程是化学燃料的燃烧,在每年的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