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端午的鸭蛋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景村中学 李米丽【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体会文章语言上的特色,品味其中韵味和情致。2.理解文章于自然而然中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生活的妙处。流露出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对故乡的热爱。过程与方法:以赏析及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对民族深厚文化的热爱,从而品味文章的韵味和情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作者对儿时生活的怀想的情感,激发培养学生对故乡的热爱。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教学重点、难点:1.加强朗读,感受文章的情趣。学情分析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传统文化对当代中学生来说,应该是比较疏远的话题,他们深受西洋和港台文化影响,缺乏认识了解传统文化的机会,更加不知道如何欣赏传统文化。因此,面对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强烈碰撞的现实,他们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犹太作家伊利维瑟接受诺贝尔和平奖致辞时说:“记忆的呼唤,和谨记勿忘的号召,来自我们历史的根源。”端午节、端午的鸭蛋,何尝不是我们历史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就是号召他们对这种传统文化的重视,就是我们传承文明的责任。2.欣赏作品深厚的文化意蕴和永恒的美学价值【教学方法】 导入阅读品评拓展【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读诗激趣、导入下面我给大家一首诗:由唐代诗人文秀的古诗端午导入(课件显示)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1请你们猜猜这首诗写的是哪一节日?来历如何?2问:你知道端午节有哪些风俗吗?在你的记忆当中,端午有什么让你回味无穷的东西吗?(挂艾草,插菖蒲,喝雄黄酒,吃棕子,吃蛋),出示端午习俗图片。3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的一篇回忆性文章也是关于端午的。这篇文章是汪曾祺先生写自己过端午的一片回忆性的散文。二、走近作者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文风闲适自由,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大淖no记事散文集蒲桥集等。三、字词积累四、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2、合作探究,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以及作者的感情。3、品味语言,体会本文的语言特色。4、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提倡保护传统文化。五、教学过程1.激发兴趣,导入课题首先向学生出示食物图片和与节日有关的物什,让他们猜猜这些食品和物什与哪些传统节日有关。再让学生谈谈自己家乡的一些传统节日的风味小吃和活动。意图:此环节激发学生兴趣,在游戏之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回顾,同时为课文学习创设环境,培养学生归纳复述知识的能力。2.浏览课文,整体感知1,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通过找关键句子的方式来进行概括。)端午的风俗 家乡的的鸭蛋 端午的鸭蛋2、作者的家乡过端午,有哪些习俗?(注意关键词的把握)作者先介绍端午节的一般习俗:系百索子做香角子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3、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 、写端午节的鸭蛋时写了哪些日常生活小事?挑鸭蛋装鸭蛋挂鸭蛋吃鸭蛋玩鸭蛋意图:在于培养学生自主搜索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意图: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端午节的风俗习惯,分享课前查找的资料信息,对知识进行汇总归纳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有更进一步的认识。此环节培养学生搜索整合信息的能力,要求完整准确地描述作者的家乡习俗,并能通过自己的知识对这一习俗进行补充阐述,完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3.细读课文,课内探究问题:(1)文章的主题是写家乡的端午节的鸭蛋,为什么开篇要用那么大的篇幅来写家乡的端午节?(2)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顺序来安排课文内容的?(3)文章的结尾为什么要引用囊萤映雪的故事?是否离题太远?意图:问题一可以使学生在了解作者通过介绍家乡的端午风俗营造浓郁的乡风乡情,为鸭蛋的的出现做铺垫,对搜集的内容进行分析整和。问题二让学生自我概括,掌握本文“端午风俗家乡的鸭蛋端午的鸭蛋”这一框架,着重引导学生分析第一段的总分结构,为理解课文掌握课文做好积累。教师不宜将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这一内容并不复杂,可由学生自主完成。问题三可以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文本写作风格,明确对文章主题的认识。这一问题应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认识和看法,但对主题的探讨可以进行引导,应落实到对传统文化和民族风俗的追寻以及对故乡乡土风情的思念上。4.精读课文,感受情趣问题: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让学生在文中找出体现汪曾祺是语言风格的语句,反复朗读品味。例如:(1)“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2)“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意图:让学生学会品味文章的情趣。先让他们反复朗读,并抓住关键语句赏析。如“所食鸭蛋多矣”“曾经沧海难为水”这几处,或在平实的白话中穿插颇具特色古汉语,或大词小用,给文章增添了不少幽默色彩。此处可以让学生模仿古人的口气朗读。又如“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等几处都较为明显地运用了江浙方言,显得非常生动亲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再投影一段胡同文化里的文字,“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是一段京味十足的语言,特别是一个“嘿”字,把北京人恬淡知足,悠然自得的神情描写得活灵活现。从而让学生真正领会汪曾祺的文章里运用方言的妙处。感悟文章情感的最好方法就是诵读。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既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活动的积极性,又培养学生朗读能力。5.回归生活,分享体验问题: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学习后,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到了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理解传统习俗渗透的一些民族文化和乡土情结。现在再跳出课本,进行拓展延伸,说说传统节日中类似这样颇具情趣的小事。意图:回归生活,在自己的身边寻找被忽视的生活细节,在回忆品味中寻找传统文化的印记,在讨论交流中重温民族文化的洗礼,加深对生活的感悟。本环节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各抒己见,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分享体验,感悟生活,感受到民俗文化就在我们身边。6.创设情境、合作探究思考:我国的许多传统节日、传统习俗在现代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已经逐日淡化,倒是西方的圣诞节、情人节在国人心目中的分量越来越重要。“江陵端午祭”是韩国农耕社会时期祈求丰年,民众共同参与的传统祝祭活动。在进行端午祭时,会举行假面舞剧、投壶、摔跤、荡秋千、长跪比赛、跆拳道比赛、高校足球赛等活动,而这些都是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韩国方面对江陵端午祭非常重视,1967年将其列入国家重点无形文化财产第13号,并拟于2005年向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申报“世界无形遗产”,学习本文后,你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热点,并能联系文化背景和所学知识,对生活现象作出自己的评价。使他们对中国传统习俗、传统文化有一个理性的认识。认识到重视传统文化,珍惜传统文化的重要性,避免一些盲目崇洋思潮的侵蚀,从而达到道德教育与审美熏陶的双重教育目的。六、品味语言、鉴赏句子除了结构上的闲适自由,汪曾祺语言也比较有特色。大家读了这篇文章,觉得这篇文章语言上能给你什么感觉。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好的语句,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喜爱的理由。本文的语言特色1、口语色彩浓厚2、古汉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3、善于运用语言“造型”4、淡淡的幽默请学生朗读比较感兴趣的语句。口语(短句)、方言、文言、成语。A、感叹句。(1)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2)还不就是个鸭蛋!(3)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4)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5)这叫什么咸鸭蛋呢!(6)有!(7)好看极了!B、问句(1)这就能辟邪吗?(2)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3)这有什么好看呢?(4)这能行吗?C、短句短句的朗读文中短句非常多,有时一句一断,大有生活中说一句停一下,略想想后再接着说的神态,朗读时要注意停顿。如:“我的家乡是水乡。出鸭。高邮大麻鸭是著名的鸭种。鸭多,鸭蛋也多。高邮人也善于腌鸭蛋。高邮咸鸭蛋于是出了名。”(1)系百索子。(2)贴五毒。(3)贴符。(4)喝雄黄酒。(5)出鸭。D、文言词文言词语的点缀使文章多了书卷气,增添了典雅之美,如:“这一条我看后却觉得很亲切,而且与有荣焉”“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就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高邮鸭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等等,它们与极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朗读时要读出从容中不乏诙谐、得意之态。E、口语大白话的朗读文中时时穿插朴素的“大白话”,这使文章生活气息更为浓厚:“有一个风俗不知别处有不”“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鸭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这有什么好看呢?”均是信口而出,自然而然,朗读时尤要注意语气语调。“造型”语的朗读,如写吃咸鸭蛋“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那种绘声绘色,那种动感、快感,一个“吱”字就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F、方言“一般是敲破空头吃,白嘴吃也可以。”“确实是好”,“我实在瞧不上。”教师小结:在这里,典雅的文言词语与质朴的口语相映成趣,让人佩服作者居然能将极雅与极俗的两种语言和谐地捏到一处的艺术功力。(口语化:短句,方言)七、课堂小结端午的鸭蛋这篇文章在平淡的生活中发现情趣,发现诗意,在小小成鸭蛋里尝出生活的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特效制作中的Photoshop技术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Msoffice各类考点试题及答案
- 现代性对文学创作的影响试题及答案
- 多重推理在逻辑考试中的表现试题及答案
- 了解文学概论的重要试题及答案
- 文学审美与价值观念探讨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计算机WPS文档类型分类试题及答案
- 未来科技对策略的挑战与机遇试题及答案
- 现代汉语知识的拓展试题及答案
- WPS应用典型问题与解决方案试题及答案
- 阿替普酶的药理作用及应用
- 2024年学生团干部技能大赛考试题库350题(含答案)
- 走进歌剧世界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正式版)YST 1682-2024 镁冶炼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要求
- 口腔实习生培训
- 《钢筋桁架楼承板应用技术规程》
- 家庭教育指导流程
-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我国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地位影响的门槛效应研究
- JB T 5528-2005压力表标度及分划
- 图形设计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
- 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案例解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