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20导学案.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20导学案.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20导学案.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20导学案.doc_第4页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20导学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智取生辰纲导学案 【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线索,把握情节。2、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3、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重点】 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人物形象。【学习难点】 从古典文学作品中汲取文化营养,陶冶情操,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本文节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是从杨志押解生辰纲上路开始写起的,也是整个故事的高潮部分,虽然是节选,但有相对独立的故事情节,富有戏剧性。2. 走近作者 施耐庵,生平不详,仅知他是元末明初人,曾在钱塘生活。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江苏兴化地区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氏的资料,对其生平有较详细的说法,然可疑之处颇多。著有我国第一部以反映农民起义为题材的章回体小说水浒。3.相关资料大名府梁中书要把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因梁中书前一年送十万贯金银珠宝给蔡京时,半路被人打劫,所以这次改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但生辰纲还未启运,风声已传出,刘唐报信,与晁盖商议夺取生辰纲,吴用也加入进来,并推荐三阮兄弟入伙,公孙胜也来投奔晁盖,七条好汉欲齐心协力夺取这批珠宝,并定下智取之计。【自主学习】1、 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趱( )行 嗔( )怒 虞( )侯 恁( )地 省( )得 罗唣( ) 怄()气 逞()辩剜( )口 聒( )噪 面面厮觑()、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杨志拿着藤条,( )打去。打得这个起来,那个睡倒。杨志( )。只见两个虞侯和老都管( ),也巴到冈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前日行的须是好地面;如今正是尴尬去处。(2)、那七人道:“你颠倒问,我等是小本经纪,那里有钱与你。”(3)、杨志道:“你理会得甚么!到来只顾吃嘴!全不晓得路途上的勾当艰难!”、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水浒第十六回。水浒又称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 )为题材的长篇( )。作者是( )。【合作探究】5、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全文的内容。6、结合具体语句分析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7、杨志和晁盖等七人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8、本文题目是“智取生辰纲”,“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呢?9、杨志等人千方百计保护生辰纲,而晁盖等人则是想方设法夺取生辰纲。那么,“生辰纲”到底该不该被晁盖等人夺走呢?说说你的理由。【精读精练】阅读下列语段,然后回答问题。 那对过众军汉见了,心内痒起来,都待要吃,数中一个看着老都管道:“老爷爷与我们说一声,那卖枣子的客人买他一桶吃了,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润一润喉也好。其实热渴了,没奈何。这里冈子上又没讨水吃处,老爷方便。”老都管见众军所说,自心里也要吃得些,竟来对杨志说:“那贩枣子客人已买了他一桶酒吃,只有这一桶,胡乱教他们买吃些避暑气,冈子上端的没处讨水吃。”杨志寻思道:“俺在远远处望这厮们都买他的酒吃了,那桶里当面也见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们半日,胡乱容他买碗吃罢。”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 众军健听了这话,凑了五贯足钱,来买酒吃。那卖酒的汉子道:“不卖了!不卖了!这酒里有蒙汗药在里头!”众军陪着笑说道:“大哥直得便还言语!”那汉道:“不卖了!休缠!”这贩枣子的客人劝道:“你这个鸟汉子,他也说得差了,你也忒认真!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须不关他众人之事,胡乱卖与他众人吃些。”那汉道:“没事讨别人疑心做甚么?”这贩枣子客人把那卖酒的汉子推开一边,只顾将这桶酒提与众军去吃。那军汉开了桶盖,无甚舀吃,陪个小心,问客人借这椰瓢用一用。众客人道:“就送这几个枣子与你们过酒。”众军谢道:“甚么道理。”客人道:“休要相谢,都是一般客人,何争在这百十个枣子上。”众军谢了,先兜两瓢,叫老都管吃一瓢,杨提辖吃一瓢,杨志那里肯吃。老都管自先吃了一瓢,两个虞候各吃一瓢。众军汉一发上,那桶酒登时吃尽了。杨志见众人吃了无事,自本不吃,一者天气甚热,二乃口渴难熬,拿起来只吃了一半,枣子分几个吃了。那卖酒的汉子说道:“这桶酒被那客人饶一瓢吃了,少了你些酒,我今饶了你众人半贯钱罢。”众军汉凑出钱来还他。那汉子收了钱,挑了空桶,依然唱着山歌,自下冈子去了。 那七个贩枣子的客人,立在松树傍边,指着这一十五人说道:“倒也!倒也!”只见这十五个人头重脚轻,一个个面面厮觑,都软倒了。那七个客人从松树林里推出这七辆江州车儿,把车子上枣子丢在地上,将这十一担金珠宝贝都装在车子内,遮盖好了,叫声:“聒噪!”一直望黄泥冈下推了去。正是: 诛求膏血庆生辰,不顾民生与死邻。 始信从来招劫盗,亏心必定有缘因。 杨志口里只是叫苦,软了身体,挣扎不起;十五人眼睁睁地看着那七个人都把这宝装了去,只是起不来、挣不动、说不的。10、“老都管”这个人物在故事发展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卖酒汉子、贩枣子客人的话对计策的成功实施,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11、文中两处画线句子,表现了杨志怎样的心理?12、“杨志道:既然老都管说了,教这厮们买吃了便起身。”这句话表现了杨志怎样的性格特征? 13、根据故事情节,在下面横线上填出相关词句,使“回目”完整。 ,吴用智取生辰纲。【主题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约至二更以后,徐宁收拾上床。娘子问道:“明日随值也不?”徐宁道:“明日正是天子驾幸龙符宫,须用早起五更去伺候。”娘子听了,便分付梅香道:“官人明日要起五更出去随班;你们四更起来烧汤,安排点心。”时迁自付道:“眼见得梁上那个皮匣便是盛甲在里面。我若赶半夜下手便好。-倘若闹起将来,明日出不得城,不误了大事?且捱到五更里下手不迟。”听得徐宁夫妻两口儿上床睡,两个丫鬟在房门外打铺,房里桌上却点着碗灯。那五个人都睡著了。两个梅香一日伏侍到晚,精神困倦,打呼,时迁溜下来,去身边取个芦管儿,就窗棂眼里,只一次,把那碗灯早吹灭了。看看伏到四更左侧,徐宁起来,便唤丫鬟起来烧汤。那两个使女从睡梦里起来,看房里没了灯,叫道:“呵呀!今夜没了灯!”徐宁道:“你不去后面讨灯等几时!”那个梅香开楼门下胡梯响。时迁听得,从柱上只一溜,来到后门边黑影里伏了。听得丫鬟正开后门出来便去开墙门,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梅香讨了灯火入来,又去关门,却来灶前烧火。这使女便也起来生炭火上楼去。多时,汤滚,捧面汤上去,徐宁洗漱了,叫烫些热酒上来。丫鬟安排肉食炊饼上去,徐宁吃罢,叫把饭与外面当值的吃。时迁听得徐宁下来,叫当值吃了饭,背著包袱,拿了金枪出门。两个梅香点著灯送徐宁出去。时迁却从厨桌下出来,便上楼去,从楼子边直踅到梁上,却把身躯伏了。两个丫鬟又关闭了门户,吹灭了灯火,上楼来,脱了衣裳,倒头便睡。时迁听得两个梅香睡著了,在梁上把那芦管儿指灯一吹,那灯又早灭了。时迁却从梁上轻轻解了皮匣。正要下来,徐宁的娘子觉来,听得响,叫梅香,道:“梁上甚麽响?”时迁做老鼠叫。丫鬟道:“娘子不听得是老鼠叫?因厮打,这般响。”时迁就便学老鼠厮打,溜将下来;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著皮匣,下得胡梯,从里面直开到外面,来到班门口,已自有那随班的人出门,四更便开了锁。时迁得了皮匣,从人队里,趁闹出去了。14、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表现了时迁怎样的特点和心理? 时迁却潜入厨房里,贴身在厨桌下。 悄悄地开了楼门,款款地背著皮匣。15、上文中,三次写到时迁的“溜”。结合原文,说说这三次“溜”,分别由哪里溜到哪里?时迁溜下来 是由 溜到 。从柱上只一溜 是由 溜到 。溜将下来 是由 溜到 。16、文中画线的句子写时迁两次用芦管吹灭碗灯,他这样做的目的分别是什么?17、通读上文,说说作者主要表现了时迁的哪两个特点。18、时迁是水浒中一个很有特点的人物,你知道他的绰号吗?【拓展提升】19、古诗中有许多写“江水”或“河水”的句子,请你写出两句。20、“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是名著水浒中的一个回目,其中“花和尚”指的是( )。21、春江花月夜中开篇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有人评论句中“生”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22、水浒塑造了众多的英雄好汉形象,诸如晁盖、宋江、武松、李逵、杨志、林冲等。请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再写出两个梁山英雄好汉的姓名,并简要概括这些英雄好汉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梁山好汉姓名:梁山好汉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教学后记】参考答案智取生辰纲1、Zn chn y nn xng zo u chng wn gu q2、劈头劈脑 无可奈何 气喘急急3、容易出麻烦的地方;小生意,小买卖;明白,懂得4、宋江起义 白话小说 施耐庵5、大名府梁中书派精明能干的杨志押送千万贯财宝送往东京,给他老丈人蔡京庆贺生日,在黄泥冈被晁盖等人劫走。6、语言和行动描写:杨志大骂道:“你们省得甚么!”拿了藤条要打。那军人们思量要去柳阴树下歇凉,被杨志拿着藤条打将来,喝道:“快走!教你早歇!”杨志说道:“苦也!这里是甚么去处,你们却在这里歇凉!起来,快走!”众军汉道:“你便剁做我七八段,也是去不得了!”杨志拿着藤条,劈头劈脑打去。表现了杨志粗暴蛮横的性格。7、杨志:精明、谨慎、蛮横。晁盖等人:足智多谋、随机应变、团结应战的群体形象。8、智用天时:酷热天气;智用地利:选择山冈和树林作为劫取地点;智用矛盾:杨志一行人内部的矛盾;智用计谋:“半瓢酒”。9、说法一: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是正确的。因为生辰纲是不义之财,是劳动人民的财富,它被用于封建官僚之间相互贿赂,人民将它夺回来是正确的。说法二:晁盖等人夺取生辰纲是不正确的。生辰纲是一大笔财物,虽然它是贪官从农民大众那里掠夺来的,但贪官犯法,有衙门、朝廷来办理,而不应由农民采用“劫夺”方式解决。如果那样,就等同于晁盖等人从劳动人民那里变相取得了几十万金银。10、老都管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他的顺应军汉的调解才使计策成功。卖酒汉子的话起到激将法的作用;贩枣子客人的话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卖酒汉子假意推辞,消除疑心;贩枣客人从中调解,推波助澜;杨志妥协,终功亏一篑。11、表现了杨志为人精细、做事谨慎的性格特征。12、表现了杨志性格中有妥协权势的特点。13、杨志失陷黄泥冈14、显出小偷的行动特征,显出时迁娴熟的技艺和高度的机警。事情已成功在望,时迁仍很小心,但也有几分得意。15、楼檐 楼窗 楼窗 地面 梁上 楼上16、第一次:使丫鬟打开厨房后门,出去讨灯火,趁机溜进厨房潜伏下来。第二次:便于黑暗中解下盛甲的皮匣,即使有些微响,也便于潜伏。17、技艺超群的职业小偷 谋略过人,头脑冷静,擅长应变的英雄。18、鼓上蚤19、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20、鲁智深21、一个“生”字,好在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的生命,好在凸现了明月随潮涌生的情状,景象壮观,气势宏伟。22、梁山好汉姓名:鲁智深 时迁 阮氏兄弟梁山好汉在性格方面的共同点:劫富济贫 嫉恶如仇 讲义气 侠肝义胆等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8课杨修之死导学案 【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3、从历史和艺术的角度辩证的认识曹操。【学习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学习难点】从历史的角度,艺术的角度,认识曹操。【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当时诸葛亮已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界,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有机可乘。“杨修之死”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2.走近作者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或庐陵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动乱,政治腐败,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他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3.相关资料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他兴屯田、抑兼并,统一北方,适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所以鲁迅先生说:“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有不少成分是作者虚构的,由于作者从封建正统观念出发,拥刘反曹,因此,书中主要强调他的坏处,在许多读者中造成了对这个历史人物的错觉。阅读三国演义,不应当按照作者的爱憎倾向和是非标准来评价曹操。文学史上常有这样的现象,作家创作意图和艺术典型的客观意义并非完全相同。【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庖( )官 分食讫( ) 佯( )惊问 谮( )害 麾( )军 绰( )刀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操屯兵日久,欲要进兵,又被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耻笑:心中( )。原来杨修为人( ),数犯曹操之忌。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 )。3、解释下列句子的意思。(1)、于是寨中诸将,无不准备归计。(2)、汝怎敢造言,乱我军心!(3)、人皆不晓其义。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描写了三国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政治和军事斗争。作者是( ),元末明初( )。【合作探究】5、选文围绕曹杨之间的矛盾写了哪七件事?6、七件事情的行文能否变动,为什么?7、分别概括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征。8、杨修死后,原著中有几句诗,对杨修之死是这样说的:身死因才误,非关欲退兵。我们现在看看,说杨修死于他的才气,准确不准确呢?9、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有“奸雄”之称。从本文中你能看出他的“奸”吗?历史上的曹操也是这样的人吗?【精读精练】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曹操既杀杨修,佯怒夏侯惇,亦欲斩之。众官告免。操乃叱退夏侯惇,下令来日进兵。 次日,兵出斜谷界口,前面一军相迎,为首大将乃魏延也。操招魏延归降,延大骂。操令庞德出战。二将正斗间,曹寨内火起。人报马超劫了中后二寨。操拔剑在手曰:“诸将退后者斩!”众将努力向前,魏延诈败而走。操方麾军回战马超,自立马于高阜处,看两军争战。忽一彪军 (跑 撞 走)至面前,大叫:“魏延在此!”拈弓搭箭,射中曹操。操翻身落马。延弃弓绰刀,骤马上山坡来杀曹操。刺斜里 (现 闪 跑)出一将,大叫:“休伤吾主!”视之,乃庞德也。德奋力向前,战退魏延,保操前行。 马超已退。操带伤归寨:原来被魏延射中人中,折却门牙两个,急令医士调治。方忆杨修之言,随将修尸收回厚葬,就令班师。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魏延诈败而走自立马于高阜处11、从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入句中的横线上。12、这一部分写的是曹操强行进兵,结果战败,这些内容和“杨修之死”有什么关系?13、曹操“厚葬”杨修是真心后悔杀杨修吗?这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请简要回答。【主题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行了三日,至成皋地方,天色向晚。操以鞭指林深处谓宫曰:“此间有一人姓吕,名伯奢,是吾父结义弟兄;就往问家中消息,觅一宿,如何?”宫曰:“最好。”二人至庄前下马,入见伯奢。奢曰:“我闻朝廷遍行文书,捉汝甚急,汝父已避陈留去了。汝如何得至此?”操告以前事,曰:“若非陈县令,已粉骨碎身矣。”伯奢拜陈宫曰:“小侄若非使君,曹氏灭门矣。使君宽怀安坐,今晚便可下榻草舍。”说罢,即起身入内。良久乃出,谓陈宫曰:“老夫家无好酒,容往西村沽一樽来相待。”言讫,匆匆上驴而去。 操与宫坐久,忽闻庄后有磨刀之声。操曰:“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当窃听之。”二人潜步入草堂后,但闻人语曰:“缚而杀之,何如?”操曰:“是矣!今若不先下手,必遭擒获。”遂与宫拔剑直入,不问男女,皆杀之,一连杀死八口。搜至厨下,却见缚一猪欲杀。宫曰:“孟德心多,误杀好人矣!”急出庄上马而行。行不到二里,只见伯奢驴鞍前鞒悬酒二瓶,手携果菜而来,叫曰:“贤侄与使君何故便去?”操曰:“被罪之人,不敢久住。”伯奢曰:“吾已分付家人宰一猪相款,贤侄、使君何憎一宿?速请转骑。”操不顾,策马便行。行不数步,忽拔剑复回,叫伯奢曰:“此来者何人?”伯奢回头看时,操挥剑砍伯奢于驴下。宫大惊曰:“适才误耳,今何为也?”操曰:“伯奢到家,见杀死多人,安肯干休?若率众来追,必遭其祸矣。”宫曰:“知而故杀,大不义也!”操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默然。14、给加点的字注音。 成皋( ) 驴鞍前鞒( )15、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觅一宿 沽一樽 言讫 16、曹操先误杀吕伯奢一家八口,后又故杀吕伯奢,这表现了曹操的什么性格?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他的这一性格?17、对曹操的举动,陈宫是如何评价的?从陈宫的言语行为中,你认为他还能继续追随辅佐曹操吗?【拓展提升】18、三国演义中,在长坂坡“单骑救幼主”的是( ),在长坂坡“单骑退操兵”的是( )。请写出两个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19、传统节日的许多习俗常常让人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请简要说出下面介绍的习俗中所蕴涵的文化或精神。端午节里,在屈原的故乡秭归,用不同的方式纪念屈原,最重要的是赛龙舟、办诗会、公祭屈原三件事。20、根据下面两种情景,以“下雨”为中心,任选一种扩展成一段话,不少于40字。情景一:春天野外下雨情景二:夏天校园下雨21、学校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请你选择其中一位,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作介绍。(不能只引用名人的原话)【教学后记】参考答案:杨修之死1、po q yng zn hu cho2、犹豫不决 恃才放旷 班师3、于是军营中的各个将领,没有一个不准备回去。 你怎么敢编造假话,惑乱我军心。 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意思。4、罗贯中 小说家5、照“鸡肋”号令本意行事 识门上“活”字意思 分食一盒酥 看破杀近侍用心 密告吴质曹丕结党 令试曹丕曹植才干之举,不得真实情况 为曹植作答教欺瞒。6、不能。第一件事是倒叙,是杀杨修的直接原因;后面六件事是属插叙,这部分是按曹操嫉恨杨修的心理程度排列的(“忌之”“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已有杀修之心”)7、曹操:阴险狡诈,老谋深算;杨修:恃才放旷,目中无人,狂妄轻率,耍小聪明等。8、说“身死因才误”并非没有道理。杨修参与了曹氏父子间争宠夺权的斗争,卷入封建统治阶级内部政治斗争漩涡,这才是导致他遭杀的本质原因。9、奸:借故杀人,不让人识破心机,假惠善后。不是。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极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对待人才的问题上,他以招纳贤才,知人善任著称,但也借故杀害了一些名臣谋士。10、假装失败 土山11、撞 闪12、证明杨修死前的分析和预见是非常正确的,活曹操输给死杨修,目的仍在揭露曹操杀死杨修忌才。13、不是真的后悔,实际是故意做给别人看的,厚葬杨修似乎是在纠正错误,以此来证明他的惜才。这表明了他阴险虚伪的性格。14、go qio15、寻求,找 买 完毕16、表现了曹操诡诈残暴的性格特征。“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17、“知而故杀,大不义也!”不能,从言语中可以看出陈宫是一个崇尚正义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18、赵云 张飞 三顾茅庐 桃园结义 草船借箭 七擒孟获19、端午节带给人愉悦、激励争先、团结合作、爱国爱民等精神,也传诵屈原的“楚辞”文化。20、情景一:如丝的细雨飘飘洒洒,如轻纱,如薄雾,远处的绵绵山峦,近处的漠漠田野,都笼罩在这一片茫茫的春雨中。情景二:天黑的像夜晚,教室里闷的如同蒸笼一般。突然,一阵惊雷响起,随着雷声,豆大的雨点泼洒下来。雨越下越大,越下越急,像是天河突然决口。不一会,整个校园就成了茫茫的一片湖泊了。21、提示:能抓住名人特点,与名人生平事迹吻合,语言简练即可。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范进中举导学案 【学习目标】1、品味精彩的语言、动作、细节描写。2、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3、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学习重点】学习鲜明的对比手法,把握人物形象。【学习难点】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的危害。【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范进中举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周学道校士拔真才 胡屠户行凶查捷报”。文题点明了小说的主要人物(范进)和事件(中举)。“中举”是封建社会的秀才参加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2.走近作者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晚年又号文木老人,安徽全椒人,清代小说家。代表作品是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著有文木山房诗文集十二卷,今存仅四卷,吴敬梓一生中大半时间在南京、扬州两地,他所交往的多是些“上层人士”,如官僚豪绅、纨绔子弟、举业中人、清客等,对他们的卑污的灵魂,腐朽的生活,一切秽行劣迹,有较深刻的了解;加上他个人经济地位的剧变,使他与广大下层人民有较多的接触,这些成了他创作儒林外史的丰富素材。3.相关资料广东学道周进上任后在广州主考两场生员,然后主考南海、番禹两县的童生考试,其中就有范进。范进当时已是54岁了,从20岁到54岁,他整整考了35年。当花白着胡子的范进坐在考场里,引起了周进的怜悯,因为范进与自己的遭遇非常相似。周进最初考了许多年秀才也没有考上,最后他做生意的一个朋友替他捐钱买了一个秀才资格,他才得以考上举人,最终考上进士。正因为如此,他才对范进格外关照,结果范进在童试中考上秀才第一名,紧接着在乡试中考了第七名。【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腆( )着肚子 啐( )在脸上 避讳( ) 绾( )了头发 星宿( )攥()紧带挈()桑梓(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屠户把银子( )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 )过来,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了回去?”范进道:“眼见得我这里还有这几两银子,若用完了,再来问老爹讨来用。”屠户连忙把拳头( )了回去,往怀里( )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1)、范进唯唯连声,叫浑家把肠子煮了,烫起酒来,在茅草棚下坐着。(2)、宗师说我火候已到,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如不进去考他一考,如何甘心?4、文学常识填空: 本文节选自儒林外史第三回。儒林外史是我国清代一部长篇讽刺小说,主要写了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作者是( ),字敏轩,安徽全椒人,清代( )。【合作探究】5、范进为什么会发疯?对他的发疯应该怎样理解?6、分别找一个描写语言、动作、细节的句子,品味本文精彩的语言。7、课文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的?对比的运用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8、文中的范进是个怎样的人物形象?他有哪些性格特征?9、封建科举制度有怎样的危害?我们应树立怎样的学习观?【精读精练】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范进不看便罢,看了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跌倒,牙关咬紧,不省人事。老太太慌了,慌将几口开水灌了过来。他( )将起来,又( )着手大笑道:“噫!好!我中了!”笑着,不由分说,就往门外飞( ),把报录人和邻居都吓了一跳。走出大门不多路,一脚( )在塘里,( )起来,头发都( )散了,两手黄泥,淋淋漓漓一身的水。众人拉他不住,拍着笑着,一直走到集上去了。众人大眼望小眼,一齐道:“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老太太哭道:“怎生这样苦命的事!中了一个甚么举人,就得了这个拙病!这一疯了,几时才得好?”娘子胡氏道:“早上好好出去,怎的就得了这样的病!却是如何是好?”众邻居劝道:“老太太不要心慌。我们而今且派两个人跟定了范老爷。这里众人家里拿些鸡蛋酒米,且管待了报子上的老爹们,再为商酌。” 10、在文中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动词。11、分析画线句子,说说它们表现了范进怎样的心态?12、这段文字在刻画人物上,主要采用了哪些手法?试举例说明。13、范进中举,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本应高兴,但他却疯了。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主题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重似一日,再不回头。诸亲六眷都来问候。五个侄子穿梭的过来,陪郎中弄药。到中秋已后,医家都不下药了。把管庄的家人,都从乡里叫了上来。病重得一连三天不能说话。晚间,挤了一屋的人,桌上点着一盏灯。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是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跟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道:“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晓得你的意思!”赵氏分开众人,走上前道:“老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盏灯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14、文中严监生的典型性格是什么?15、选文具有十分强烈的讽刺意义,作者主要是借助什么手法达到这一目的的?16、展开想象,试分析严监生前后三次摇头时的心理活动。17、对严监生的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试举例说明。18、你知道在外国文学作品中也有像严监生那样的吝啬鬼吗?请举一例。【拓展提升】19、“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请写一句古诗词中表现人们“辛勤劳动”的诗句。20、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笔下的( ),同为受科举制度毒害的读书人形象。21、珍惜时间,才能有所作为。请以“时间”为开头,仿照例句在下面再写一个句子。例句:时间在农民辛勤的耕耘中,结成金黄的麦穗。22、请用一句话概括儒林外史或骆驼祥子这两部名著中最令你感动的一个情节,并简要说出感动的原因。情节:感动的原因:【教学后记】参考答案:范进中举1、Tin cu hu wn xi zun qi z 2、攥 舒 缩 揣3、连连答应;这里指写文章的功夫。4、吴敬梓;小说家。5、范进多年屡试不第,中了秀才后又中举人,连自己也不敢相信,所以神经受不了刺激,便发疯了。这种发疯是一种心理变态的表现。6、语言描写:“像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屁吃!趁早收了这心。”“我的这个贤婿,才学又高,品貌又好,就是城里头那张府、周府这些老爷,也没有我女婿这样一个体面的相貌。”两番话,前倨后恭,反差极大,活画出胡屠户势利小人的丑陋嘴脸。动作描写:屠户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怀里揣“攥”“舒”“缩”“揣”四个动词,使胡屠户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的丑态跃然纸上。细节描写: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十回。把一个前倨后恭的市侩小人的形象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7、本文以“中举”为分界线,将范进、胡屠户、张乡绅三个人物中举前后的语言、行动等等作了一系列的对比,从而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表现了人物性格,讽刺和鞭挞,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8、范进是一个热衷科举、深受封建教育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性格特征:热衷功名、麻木、忍受屈辱等。9、封建科举制度摧残读书人的精神,摧残他们的肉体,使他们失去了正常人的生活。志向高远,爱好广泛,把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培养自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0、爬 拍 跑 踹 挣 跌11、不敢相信自己高中的喜讯。喜出望外、欣喜若狂。喜极而疯、无法自抑。12、动作描写: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语言描写:噫!好了!我中了!13、封建科举制度对人的精神残害之深。14、典型的吝啬鬼形象,爱财如命的性格至死不变。15、夸张和讽刺。16、第一次是表示侄子的猜测是不正确的,发现灯茎在燃烧两根,有点着急;第二次着急埋怨亲人还未了解自己的心事;第三次恼怒无人了解自己的心事,灯茎还在燃烧浪费。17、神态动作描写:他把两眼睁的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 动作描写: 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垂下,登时就没了气。18、如: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悭吝人中的阿巴贡等。19、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20、孔乙己21、示例:时间在学生笔墨的流淌中,绘出了美丽的画卷。22、情节:读骆驼祥子,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车。感动的原因:祥子的遭遇是旧社会劳动人民的普遍遭遇,我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困苦生活深表同情。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0课香菱学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理清全文思路,把握文章主旨。、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学习重点】赏析精彩的描写语段,把握人物性格特点。【学习难点】学习古典文化的精髓,培养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操。【知识链接】1.题目解读 香菱学诗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香菱是个苦命女子,原籍姑苏,出身乡宦家庭。她三岁被拐,长大后被呆霸王薛蟠买去做妾,后随薛家进京,一直住在荣府的梨香院。平日她伺候薛蟠,难得有空。这一次因薛蟠外出经商,宝钗便把她带进了大观园给自己做伴。环境的改变激发了香菱写诗的愿望,宝钗笑她“得陇望蜀”,劝她“且缓一缓”,可她急切得很,于是去找林黛玉。选文便从这里开始。2.走近作者曹雪芹(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曹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富要职,其第一任就是曹雪芹的曾祖曹玺,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后来曹家势败家亡,曹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曹雪芹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鹗续写的。3.相关资料(1)关于红楼梦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两府由盛而衰的过程。书中成功的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袭人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政治礼教、经济制度及文化发展,可以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百科全书”。(2)金陵十二钗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探春、史湘云、妙玉、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贾巧姐、李纨、秦可卿【自主学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摩诘( ) 应玚( ) 墟( )里 胡诌( ) 暧暧()颦()儿 抠()土辋()川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香菱听了,( )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 ),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 )。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3、辨析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会心处不在多,听你说了这两句,可知“三昧”你已得了。()、你真真胡闹!且别说那不成诗,便是成诗,我们的笔墨也不该传到外头去。()、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4、文学常识填空:本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八回。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 )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作者( ),名霑,字梦阮,号雪芹,清代( )。【合作探究】、试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运用细腻准确的语言、动作描写塑造人物,试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本文描写了黛玉的教诗和香菱的学诗,请分析黛玉和香菱的性格特征。、林黛玉的教学方式有什么特点。、香菱学诗取得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对我们有什么启示。【精读精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想诗。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了。一时天亮,宝钗醒了,听了一听,他安稳睡了,心下想:“他翻腾了一夜,不知可作成了?这会子乏了,且别叫他。”正想着,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连忙唤醒了他,问他:“得了什么?你这诚心都通了仙了。学不成诗,还弄出病来呢。”一面说,一面梳洗了,会同姊妹往贾母处来。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梳洗已毕,便忙录出来,自己并不知好歹,便拿来又找黛玉。刚到沁芳亭,只见李纨与众姊妹方从王夫人处回来,宝钗正告诉他们说他梦中作诗说梦话。众人正笑,抬头见他来了,便都争着要诗看。10、“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这一细节描写,表现了香菱的什么性格特点?11、“宝钗听了,又是可叹,又是可笑”,“可叹”“可笑”的内容分别指什么?12、宝钗用“呆”“疯”“魔”来形容香菱的什么精神?(可用文中词语回答)13、香菱学诗的过程,可用王国维人间词话中的古今成大事者所必须经历的三种境界来概括,试写出这三种境界。【主题阅读】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甲 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乙 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丙 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丁 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贾母笑道:“这定是凤丫头促狭鬼儿闹的,快别信他的话了。”那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要吃一个。凤姐儿笑道:“一两银子一个呢,你快尝尝罢,那冷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便伸箸子要夹,那里夹的起来,满碗里闹了一阵好的,好容易撮起一个来,才伸着脖子要吃,偏又滑下来滚在地下,忙放下箸子要亲自去捡,早有地下的人捡了出去了。刘姥姥叹道:“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儿就没了。”众人已没心吃饭,都看着他笑。贾母又说:“这会子又把那个筷子拿了出来,又不请客摆大筵席。都是凤丫头支使的,还不换了呢。”地下的人原不曾预备这牙箸,本是凤姐和鸳鸯拿了来的,听如此说,忙收了过去,也照样换上一双乌木镶银的。刘姥姥道:“去了金的,又是银的,到底不及俺们那个伏手。”凤姐儿道:“菜里若有毒,这银子下去了就试的出来。”刘姥姥道:“这个菜里若有毒,俺们那菜都成了砒霜了。那怕毒死了也要吃尽了。”贾母见他如此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