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血管病变的早ppt课件_第1页
冠脉血管病变的早ppt课件_第2页
冠脉血管病变的早ppt课件_第3页
冠脉血管病变的早ppt课件_第4页
冠脉血管病变的早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冠脉血管病变的早期检测 背景 血管性疾病是目前全世界范围致死和致残的主要疾病 有关数据显示 在我国每年死于心肌梗死 缺血及出血性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人数有300多万 占我国每年总死亡人数的50 无论是心绞痛 心梗还是脑卒中 都是人体血管病变发展至终末期的表现 而血管病变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早期发现和干预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进展是延缓和控制心血管事件的根本措施 内皮细胞受损 血小板活化和聚集 炎性细胞浸润作用增强 加速血管重塑 并促进血栓形成 ET和AngII等的分泌增加可刺激VSMC表型转化 并促使其从内膜迁移到中膜 分泌细胞外基质 导致内膜重塑 NO减少 ET增加 导致内皮依赖的舒张功能减弱 内膜屏障功能减退 脂质向内膜下迁移 Diagram 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阶段 动脉粥样硬化的晚期阶段 血管内膜增厚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血管内皮功能受损 中国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指南 第一次报告 明确指出 进一步加强对内皮功能障碍和动脉僵硬度改变等的检测和干预 才能最终达到对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的全面防治 实验室检测 内皮细胞可合成许多生物活性因子 故可通过检测其在血液中的含量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来评价内皮功能状态 如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前列腺素等 遗传性假血友病因子 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 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 干细胞生长因子等 IL 6 细胞间黏附分子CRP等 但目前尚无一项指标被证实能够确定内皮功能有无早期异常 高分辨率超声检测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肱动脉基础内径 D0 和动脉反应性充血后内径 D1 计算反应性肱动脉血管内径变化率FMD D1 D0 D0 100 肱动脉的内皮功能变化可间接反映冠状动脉的内皮功能情况 因此超声检测法是国内外大型临床实验最常用的评价血管内皮功能的方法 冠状动脉内皮功能检测在冠状动脉内输注乙酰胆碱可引起正常的冠状动脉呈剂量依赖性舒张 而在内皮功能受损的冠脉则出现反常收缩 因此可通过测定在冠状动脉内输注乙酰胆碱前后冠状动脉内径和血流量的变化来评价内皮功能 此方法因有创性 风险性较少应用于临床 脉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桡动脉脉搏波行分析 颈动脉超声 踝臂指数 ABI 评价方法 一 脉压PP SBP DBP 单位mmHg 正常值 30 40mmHgFramingham心脏研究中发现SBP 120mmHg的中老年人 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随着DBP的降低而升高 证实SBP和PP升高比DBP升高与预后发生心血管事件相关更为密切 二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PWV 测量动脉节段的体表距离 波传导时间 m s 目前应用较多的有 颈 股脉搏波传导速度 正常 9m s颈 桡脉搏波传导速度 正常 9m s颈 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正常 14m s 三 桡动脉脉搏波形分析动脉弹性指数C1 舒张期血流容积减少 压力下降动脉弹性指数C2 舒张期血流容积震荡变化 震荡压力变化 一般而言 NO释放对大动脉影响相对较小 NO在到达中层前已被较厚的动脉壁灭活 相反 NO生物活性对小动脉的舒张和张力起重要控制作用 因此动脉内皮功能障碍的早期表现是小动脉弹性减退 即C2比C1更灵敏 1995 26 503 508 血压正常者31人和高血压病32人中 C1无显著性差异 C2差异显著 1995 26 503 508 绝经后健康女性和绝经后有临床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相比较 C1相似 C2差异显著 颈动脉超声 一般取颈总动脉分叉处近端后侧壁1 5cm处测量 Ps Pd Ds Dd Dd Kpa 收缩期蜂值血流速度舒张期末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阻力指数搏动指数 In Ps Pd Ds Dd Dd Ds Ds Dd Dd 4 Ps Pd IMT 僵硬系数 压力应变弹性系数Ep 血流动力学参数 动脉顺应性AC 颈动脉超声 五 踝臂指数ABI 下肢收缩压 上肢收缩压参考范围 正常 0 91 3动脉阻塞的可能性高 0 8 ABI 0 9有一处存在动脉阻塞 0 5 ABI 0 8有多处存在动脉阻塞 ABI 0 5 杨士伟等人研究了国人ABI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ABI 0 9对预测冠状动脉三支和左主干病变具有较高的特异性 PAPAMICHAEL等亦进行了相关研究 结果显示 ABI 0 9仅是三支及左主干病变的显著预测因子 对单支和双支病变没有预测价值 无论是心绞痛 心梗还是脑卒中 都是人体血管病变发展至终末期的表现 而血管病变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对处于亚临床期血管病变的患者尽早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 并选择更为合理有效的药物 可以全面控制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因此 全面推广血管病变早期检测技术至关重要 测量方法 将合适大小的袖带置于受检者左上臂 将桡动脉测定仪固定装置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