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学生快乐作文.doc_第1页
如何使学生快乐作文.doc_第2页
如何使学生快乐作文.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何使学生快乐作文作者:邓红梅英德市白沙镇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513057目前小学作文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学生作文内容空洞,言之无物,学生怕作文,老师叫头疼,这就是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的现象:1、重模仿,轻创作;2、重数量,轻质量。并且,小学生作文时常常会遇到“三难”的拦路虎:开头难、结尾难、过渡难。针对目前小学作文中的种种困难和问题,我粗浅地谈几点在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见解。一、重视激发习作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源泉”,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的乐声。从低年级写句子、写话开始,就要激发兴趣,使每个学生在练笔时,都有一种欲望,一种冲动,一种跃跃欲试的心态。这样,写话、习作成为一种乐事,而不再是负担。各年级段教师,都要重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并想方设法将习作兴趣长久地保持。这是教师要花心思的经常要做的工作。我是这样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的:1、让学生说真话,。孩子有孩子自己的语言,他不会从成人的角度去选择语言,避讳语言。他们的喜、怒、哀、乐会毫不掩饰地写在纸上:“我手上扎了根刺,疼得直哭。”、“我最爱吃土豆。”从这些,你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纯真,如果你非要他写他如何坚强、非要他把“土豆”改成“马铃薯”,不觉得是对纯真的扼杀吗?因此,尽管文中的语言并不优美,尽管文中没有用任何修辞方法,但只要写的是真话,就是一篇好文章。鼓励学生写真话,也是在教育学生做一个诚实的人。如果教师要求过高,把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挫伤学生习作的自信心,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作文的兴趣。以致学生感到写作文难而生畏。这个比方打得好:“试想,如果一个刚会说话的孩子,父母发现孩子出语不妥。就给予指责,这个孩子定会因此而少言寡语,甚至成为不爱说话的人。”因此,教师要特别重视学生的主观情感方面的因素,重点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让孩于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2、写真事,“句句真诚”。在作文课上,我们老师听到学生经常说的话就是没什么可写的。”是啊,路上没捡过钱包,没遇到过落水儿童,没赶上老爷爷推车,更没遇到过盲人过马路没遇到过一件“有意义”的事,的确不知该写什么。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惊天动地的大事,有的都是鸡毛蒜皮式的、琐琐碎碎的小事。一首歌中唱道:“平平淡淡”才是真,只有写身边发生的平凡的小事,作文才会有血有肉。不仅要写好的,也可写一些不良现象,只要不是纯心捣乱,不是成心要坏谁,那些生活中的小片段:同学之间的友谊、矛盾,课间的游戏,因为自己的要求未被满足而大发脾气都可写入作文。因为是自己亲身经历的、亲身感受的,写起来才会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虽然文章中透着天真、洋溢着稚气,却认我们看到了一颗颗闪亮的童心。一群乳嗅未干的小学生,硬要他们写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文章来,岂不是对天性的掠夺吗?;3、抒真情,“我手写我心”。小学生的思想是单纯的,天真的,甚至是无知的,他们常常会异想天开,反映在作文中也是这样。他们常常因受到老师的表扬而兴高采烈,也会因被人误解而痛哭流涕,这些都反映出了学生的“情”,淡淡的,纯纯的,这种情像一股清泉自然地流淌在字里行间的,这是学生的真情读白。你非要他们“要爱就爱个死去活来,要恨就恨个咬牙切齿”,不是强人所难吗?二、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1、从现实生活中积累素材很多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之中,需要在观察中发现。要想写好文章,就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谁善于发现,谁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材料。叶圣陶先生十分强调观察对于写好作文的重要性,他说:“初学者,尤其不能不下苦功的是观察能力的培养。”一要培养细致观察的能力。小学生精细观察的能力不强,要悉心培养。二要培养按一定顺序观察的能力。三要培养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能力。四要养成热爱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对身边事物总保持一种新鲜感:别人未看到的自己能看到;别人知道个大概的,自己观察得很仔细;同一个事物,每次观察都有新的发现。写观察日记(可定点观察,可移步观察,可连续观察)是提高观察能力的好办法。又一次,我给学生布置的习作题目是我喜欢的小动物,要求学生回去认真观察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后才写,有个小学生,他为了观察小壁虎,就捉了一只壁虎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天天观察。过了几天,他发现壁虎在吃自己的尾巴。这个同学根据观察中的发现,写的作文真实、生动。2、从书本中积累素材书本中的材料也是反映着生活实际,怎样积累书本的材料呢?古人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就告诉人们,积累书本中的材料就是靠多读,多背书面的优美词句,好的片段,优秀作文。以便积累谴词造句,选材与立意,层次与段落,详写与略写,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等写作技巧。让学生做到多读精思,举一反三。我国现代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是否完全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关系。”由此可见,读对学生习作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合理、适时指导学生搞好阅读。一是加强精晶范文的阅读。范文除了教材选取的还可以向学生推荐名家精品,如名家散文:茅盾的白杨,朱自清的春等;二是注重课外发展延伸阅读。让学生搜集、阅读并摘抄与所学知识相关的资料书,帮助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辅导书,还有优秀范文等。如学习了小音乐家扬科后让学生读“世界摄影大赛的儿童评委王真”的故事;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让学生读安徒生的安徒生的童话。三是读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增长见闻的书(古今中外的天文地理、文学科普、通俗历史和生活科学等)如:中国上下五千年、科学家的故事、古代聪明孩子的故事、儿童文学读本、环境与自然等书籍。让学生在广读、多读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发展语言、借鉴写法、收集好词佳句,同时受到情感陶冶。在指导学生多读的同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不动笔墨不读书”,边读边记,以便积累素材和写作技巧。三、习作要有真情实感。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愿望和观点而产生的体验。它具有调节行动的功能和信号交际的功能。所谓调节功能指情感作为动力,有引起和维持行动,排除前进中的障碍的作用。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就要学生正确而深刻地认识事物,并用准确生动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即须真挚的情感去体验。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情感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人的情感往往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由于小学情感容易受到具体事物的支配,所以,教师可以有意识地设计有关教学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辅导学生写一篇介绍暑假生活的作文。首先,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爱听故事、讲故事的心理,以故事的形式告诉学生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一些事,创设一个良好的氛围;然后让学生想想自己暑假生活里经历过的事情,这时学生往往就有一种跃跃欲试,不吐不快的心理。这时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引导把自己的小故事讲出来。当然,事情一旦叙述清楚,再动笔把它写下不来,就不再困难。2,引导实践,培养学生情感。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观察实践,认识生活,才能为作文解决源头问题。例如写一次体育活动场面的作文,首先必须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体育活动锻炼。只有经常参加体育活动,才能对体育活动有所体验,对活动快乐有所感受,文章的内容才比较真实、充分,而且有真情实感。作文同生活的关系是密切的,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懂得生活作文的道路,克服作文教学脱离生活,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病,把各种实践活动引进作文中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旅游、搞科技小制作和小实验,参加各种活动等,从而丰富学生习作的内容,培养学生作文的情感。3,教师带头写好“下水”文,熏陶学生情感。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希望教师经常练笔教师善读善作,深知甘苦,左右逢源则为学生引路,可以事半功倍。故教师不断提高其水平实为要图。”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非常重视“教师下水文”。他认为学生不会写作文,“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教师自己不会写作文,学生从来没有听到过教师自己议论写作文的切身体会。”从中不难看出教师“下水文”的魅力。教师爱好作文,文章写得情趣盎然,鞭辟入理,学生也会情动而辞发,逐步写好作文。4,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稳定学生情感。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是保持学生浓厚学习兴趣的一个外在要让学生喜欢写作文,首先要让学生热爱语文老师。为此,教师应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了解学生的喜怒哀乐,帮助他们解除苦恼,和他们一起阅读课外书,一起讨论读后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这样,学生在作文时就敢于大胆地把一些真实的事情、心理真实的感受写到作文中去。从而做到作文内容的真实具体,有真情实感,也使学生更加喜欢写作文。5,肯定成绩,深化学生的情感。根据我国心理学工作者的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即成就需要。小学儿童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学业成就范围内。在作文过程中,肯定学生成绩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措施之一。对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该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热情鼓励原则、区别对待原则和个性培养原则。注意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优点,哪怕是一个好词,一个好句都予于热情鼓励和适当表扬。为使学生有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