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品与人类健康7-8演示文稿 深圳大学选修.ppt_第1页
纺织品与人类健康7-8演示文稿 深圳大学选修.ppt_第2页
纺织品与人类健康7-8演示文稿 深圳大学选修.ppt_第3页
纺织品与人类健康7-8演示文稿 深圳大学选修.ppt_第4页
纺织品与人类健康7-8演示文稿 深圳大学选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生态纺织品的开发与应用 重点 了解生态纺织品的基本概念 评价标准 纺织品加工中的生态问题及生态纺织品的应用 1生态与健康纺织品基础 生态纺织品是指从原料的选择到生产 销售 使用和废弃处理整个过程中 对环境或人体健康无害的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又称环保纺织品或绿色纺织品 生态纺织品必须具有四个基本前提 资源可再生并可重复利用 生产过程对环境无污染 在穿着和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没有危害 废弃后能在环境中自然降解 不污染环境 即具有 可回收 低污染 省能源 等特点 健康纺织品有意于人体健康 对各类细菌和病毒具有抗杀作用 能调节人体生理机能而具有保健效果 对人体皮肤具有保健作用 对人类疾病具有理疗作用的各类纺织服装产品 均属健康纺织品 健康纺织品包含各种特种加工的功能性纺织服装产品 如远红外线 抗紫外线 抗菌 抗病毒 抗电磁波等功能性纺织品 各种特种功能性整理加工都以健康为目的 其加工过程也应具有生态加工性 对人体安全 2生态纺织标准与应用 生态纺织是按照人类现有的科学知识 将用于纺织生产的原料 生产加工过程 成品及最终消费过程中对人体和环境有害的物质的含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使它们不足以对人体或环境造成危害 或者说对人体或环境是安全的 可信赖的纺织加工过程 研究生态纺织学的意义 建立和维护公平 效益和生态原则即在公平竞争和保护生态环境不被破坏的前提下 使生产经营活动取得最大经济效益 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身体健康重视研究生态纺织可以增强我国在发展纺织工业时的环境生态意识 为建立环保的纺织工业体系提供依据 研究生态纺织学的意义 促进纺织科学技术的发展按照生态纺织的要求 生产生态纺织品需要发展很多先进的技术 用高新技术改造这个传统产业 使之达到生态纺织的标准和要求 可以大大促进纺织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纺织工业增加活力 促进纺织品消费和贸易研究生态纺织品可以促进纺织品消费 提高纺织工业的经济效益 同时 也可以冲破纺织品贸易的非关税壁垒 获得国际贸易的通行证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对纺织品的分类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将纺织品按照与人类关系的密切程度分为四类 第一类为婴幼儿产品 是指除皮革服装外所有婴儿至2岁儿童使用的物品及用于制造这些物品的材料和附件 如婴幼儿服装 玩具等 由于婴儿皮肤非常的娇嫩 敏感 因此 Oeko TexStandard100中所有的测试项目对婴儿产品都有最严格的规定 举例而言 Oeko TexStandard100对婴儿产品中甲醛的含量规定为 20毫克每千克 这个限量规定几乎等于无法测出的限量规定 这就保证了所有在纺织品生产后整理过程中用到的甲醛已经全部清除了 再比如 pH值的规定是呈弱酸环境 保证对皮肤友好 对产品的唾液牢度的测试 保证了纺织品上的染料或涂料在婴儿咬 嚼的状态下也不会从织物中渗出 第二类为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是指穿着过程中大部分表面与皮肤直接接触的物品 如男女衬衣 内衣等 第三类为不直接与皮肤接触的产品 是指在穿着或使用时 产品不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 或仅有小部分面积直接与人体皮肤接触的纺织产品 如填料 衬里等 第四类为装饰材料 是指所有用于装饰的产品 包括初级产品和饰物 如桌布 墙布 家具装饰布等 根据以上分类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规定各种有害物质在纺织品上的含量必须在一定范围内 按照目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生态纺织品标准 其测试所涉及的化学物质有100多种 实际检测项目最多的有 pH值 禁用染料 甲醛 重金属 氯苯酚 除常规监控项目外 以下化学品和原料还可能被一些买家列入监控范围 臭氧层消耗化学品 CCl3F F 11 CCl2F2 F 12 等氯氟甲烷制冷剂 酚类聚氧乙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APEO 卤代脂肪族化合物 含氯漂白剂 多氯联苯衍生物 PCBs 二甲基甲酰胺 多种有机单体 如丙烯腈 二异氰酸酯等 石棉 部分芳香胺及其盐类 致癌 致畸 致突变物质 防虫整理剂 放射性物质 生态纺织品标准 Eco label标志Oeko TexStandard标志图7 1环境标志 在国际上 关于生态纺织品的认定标准 目前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以欧洲 Eco label 为代表的全生态概念 其标准如图7 1所示 左图 依据该标准 生态纺织品所用的纤维在生长或生产过程中未受污染 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生态纺织品所用原料采用可再生资源或可利用的废弃物 不会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和掠夺性资源开发 生态纺织品在失去使用价值后可回收再利用或在自然条件下可降解消化 生态纺织品应当对人体无害 甚至具有某些保健功能 这是广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 另一种观点是以德国 奥地利 瑞士等欧洲国家的13个研究机构组成的国际生态纺织品研究和检验协会 Oeko Tex 为代表的有限生态概念 认为生态纺织品的最终目标是在使用时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主张对纺织品上的有害物质进行合理限定并建立相应的品质监控体系 这是狭义生态纺织品的概念 生态纺织品标准100 由奥地利纺织研究院于1989年首先提出 它作为一个国际标准包括了范围广泛的限量表 规定了测试方法 以控制需要测试有害物质的范围 凡挂有Oeko TexStandard100标签的产品 都经过分布在世界范围内15个国家的知名纺织检定机构的测试和认证 若产品符合该标准 就颁发根据生态纺织品标准100对有害物质测定 对此纺织品信任的标志 Oeko TexStandard100的 生态 是指最终产品对人体的健康的保证 不涉及生态环境保护 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 该标准也在不断地修订于完善 制定Oeko TexStandard100的原因世界上各国有关纺织品的生态性能的规定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如果要在世界范围内成功的选购商品 就需要有一套相应的 可以在世界范围遵循的一致的标准 Oeko TexStandard100的制定正是满足了这种需求 另外 Oeko TexStandard100的制定提高了纺织企业在生态纺织品生产方面的全球竞争意识 Oeko TexStandard100的测试项目和限量的都是依据各成员机构对纺织生态学的研究来制定的 并且不断完善 以保证Oeko Texstandard100认证的产品能够满足于全球范围内最严格的生态纺织品的要求和法令 环境标志 环境标志也称绿色标志或生态标志 由政府或公共及私人团体依据一定的环境保护标准或规定 通过对自愿申请的企业产品进行审查 符合要求后 向该企业颁发证明其产品的生产使用及处置过程全部符合环保要求 对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少 同时有利于资源再生和回收利用的一种特定标志 是产品制造商对公众的一种环境承诺 图7 2部分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标志图案 3纺织品生产的生态加工技术 表7 1纺织纤维生态学性质评价指标 纺织纤维原料的生态指标 根据以上评价指标 天然纤维的实际生态指标为24 生态学指数为0 8 而涤纶等合成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实际生态指标分别为14和20 生态学指数为0 46和0 66 因此可将生态 绿色 纤维定义 为实际生态指标大于或等于21 生态学指数大于或等于0 7的纤维 纺织纤维原料的生态问题棉 苎麻 亚麻等纤维素纤维可被生物降解 但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要使用化肥 喷洒农药 对纤维会造成污染 此外 在其生长过程中还会从土壤或大气中吸收一些有害的重金属元素 蚕丝 羊毛可被生物降解 但蚕丝 羊毛会食用桑叶或其他食料吸收空气和土壤中的重金属元素 农药等 造成污染 再生纤维中粘胶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相当严重 合成纤维自身是较为洁净的纤维材料 有害物质含量很低 但不易被生物降解 环境负荷大 纺织生产过程中的生态问题纺织生产过程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很小 主要的生态问题来自两方面 其一是生产过程中的噪声污染 其二是生产过程中的纤维尘埃污染 纺织品染整过程中的生态问题 水污染 表7 2染整废水中主要的污染物及其危害程度 大气污染染整加工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大量会释放异味的物质 影响了生产车间的环境 此外 生产车间中燃气 热空气的泄露和释放也影响着生产车间的环境 最严重的是涂层加工对生产环境和大气的污染 产品污染在染整加工中使用了一些含有有毒物质的染料 助剂和其他化学品 包括一些禁用的环境激素 如二噁英 DDT等 这些物质残留在染整加工后的纺织品上 造成污染 对消费者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服装生产过程的生态问题 服装加工除要选择符合生态要求的面料外 服装加工过程中还涉及的生态问题有 一是服装辅料 纽扣 金属饰件 缝线 衬里料 拉链 商标等 的选用 二是成衣的染色与整理方法 三是服装加工场地的噪声和灰尘 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4抗紫外线技术与产品开发 紫外线 UV 是较可见光波长短的一种电磁波 按波长大小又可分为 长波紫外线 UVA 320 400nm 中波紫外线 UVB 280 320nm 短波紫外线 UVC 200 280nm UVA能促进人体内维生素的合成 但过量照射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 UVB能使皮肤变红 短时间照射会降低维生素D等生产 长期照射能导致皮肤癌 白内障并抑制免疫系统功能 UVC可被距地面25km上空的臭氧层吸收 阻挡而达不到地面 故一般日晒主要是有UVA和UVB引起的 纤维及其制品的防紫外线性能纺织品具有一定的防紫外线能力 其大小取决于织物本身屏蔽紫外线的能力 在常用的纤维中 涤纶 羊毛比棉 粘胶纤维 锦纶 腈纶的紫外线透过率低 棉织物防紫外线能力相对较差 是紫外线最易透过的面料 蚕丝的防护性能较棉纤维好 但比涤纶差 纤维及其制品的染料色泽及其用量对紫外线透过率也有很大影响 一般说来 随着织物色泽的加深 织物的紫外线辐射透过率随之减小 即紫外线辐射性能提高 织物的紧密度越大 其孔隙率越小 紫外线的透过率也越小 织物越厚 紫外线在透射过程中吸收能量越多 透过率就越小 性能评价与测试 最早开发的抗紫外线商品是抗紫外线化妆品 20世纪90年代以后 相继推出的以织物抗紫外线辐射的产品 主要有运动服 衬衫 长筒袜 帽子和太阳伞等 1997年 德国的霍恩斯坦研究所 HohensteinInstitute 提出UV801标准 授予合格的纺织品以抗紫外线辐射标签 美国和英国也相继于1998年提出类似标准 即AATCC183 1998紫外线透过织物的透射比和阻截率实验方法等 我国有关抗紫外线纺织品的产品标准制定于2001年 抗紫外线性能的评价指标 紫外线透过率T即有试样遮盖时 太阳或紫外光源的紫外线辐射强度I和无试样遮盖时的辐射强度I0之比的百分率 紫外线透过率越小 表明织物抗紫外线的效果越好 表7 3UPF的数值及防护等级 紫外线防护系数 UPF 表示织物抗紫外线的能力 它是紫外线对未防护皮肤的平均辐射量与经织物遮挡后紫外线辐射量的比值 紫外线透过防晒因子SPF SPF sunprotectionfactor SPF 原主要用于化妆品的防晒效果评价 该法测定人体皮肤被纺织品覆盖时红斑开始出现的时间 计算该时间与皮肤未覆盖时红斑出现时间之比 即得SPF 表7 4SPF的数值及防护等级 抗紫外线辐射的方法 抗紫外线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 纺丝法 在纺丝或聚合过程中加入紫外线遮蔽剂 制得抗紫外线的合成纤维 该方法较适于化学纤维的处理 涂层法 借助粘合剂将紫外线遮蔽剂涂于织物表面 此种方法对粘合剂的要求较高 而且会影响手感 适合于装饰 家用或产业用纺织品的生产 如雨伞 窗帘等 整理法 在纤维或织物的加工过程中 将紫外线吸收剂和荧光剂附于其表面 可对织物进行浸轧法 吸尽法或印花法处理 整理法的适用面较广 5远红外技术与产品开发 远红外线及其特性在电磁波谱中 红外线位于可见光和微波之间 波长在0 76 1000 m 物理学上又将红外线分为远红外线 中红外线和近红外线 一般将2 5 1000 m的红外线称为远红外线 远红外线的能量能几乎100 的被人体吸收 对人体的某些疾病具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同时能够渗入皮下3 5mm 使皮下组织升温 给予生物细胞活力 远红外物质对人体的保温作用当人体遇到远红外物质发射出的远红外线时 人体会吸收远红外线 当远红外物质辐射远红外线的波长与人体的吸收波长一致时 人体组织的分子便产生共振 并加剧其分子运动 达到发热升温的作用 图7 3远红外纺织品与人体热量交换的关系 远红外物质对人体的保健作用远红外纤维是指具有远红外线放射性能的纤维 它是通过高效吸收和发射远红外线而具有保温 改善微循环系统 促进血液循环等保健功能的新型纺织纤维 远红外织物是将远红外线的特殊性能与织物服用性能相结合生产出的具有保健功能的纺织品 它除具有织物一般功能外 还具有医疗保健功能 除可用作保温材料外 还具有抑菌 防臭 促进血液循环等功能 图7 4远红外线对人体功能的影响 具体功能为 使服装内温度比普通织物高 具有保暖功能 穿用这种织物制成的服装 有一种轻松舒适的感觉 具有消除疲劳 恢复体力的功能 具有缓解神经痛 肌肉痛等疼痛症状的功能 对关节炎 肩周炎 气管炎 前列腺炎等炎症具有消炎的功能 对肿瘤 冠心病 糖尿病 脑血管病等常见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功能 具有抗菌 防臭和美容的功能 远红外线纺织品的制造方法远红外织物的制造方法大致有两种 一是采用涂层整理的方法 将远红外陶瓷微粉 粘合剂和助剂按一定比例配制成整理剂 对织物进行涂层后整理 天然纤维的远红外处理主要是通过涂层法来获得的 二是采用远红外纤维进行纺织加工的方法 采用远红外纤维加工出的远红外织物与采用后整理加工出的远红外织物相比 其远红外发射率几乎没有差异 但前者在手感 产品外观 透气性方法明显优于后处理加工出的织物 6抗电磁波技术与产品开发 电磁辐射伤害人体的机理1 电磁辐射作用于人体产生电磁感应 并有部分的能量沉积 这种电磁感应将导致生物膜电位异常 从而干扰生物膜上受体表达酶的活性 导致细胞功能的异常及细胞状态的异常 2 电磁辐射对人体电生理的影响 电磁辐射会改变生物膜电位 同时也就改变了神经细胞的电传导 扰乱了人的正常电生理活动 3 电磁辐射可导致内分泌紊乱 如 电磁辐射作用于垂体则使生长激素水平降低 导致儿童生长迟缓 作用于松果体则松果体素水平下降 使人的免疫力下降 疾病发生率增高并导致生物钟紊乱 4 电磁辐射可诱导变异细胞的产生 生物体母细胞复制细胞的过程就是DNA的复制 传递及表达过程 当这一过程受到电磁波及其他致癌因素干扰时 就会诱发癌基因表达 导致癌细胞及其他变异细胞的产生 5 电磁辐射体内形成热效应电磁辐射作为一种能量传递方式 还会直接将能量传递给原子或分子 使其运动加速 进而在体内形成热效应 如当微波作用于人的眼睛 眼睛晶状体水分较多 而更易吸收较多的能量 从而损伤眼的房水细胞 损伤或死亡的细胞在晶状体内形成晶核 导致产生白内障 视力下降 甚至失明 6 电磁波会对人体生殖系统造成危害 电磁波对生物体的影响因素1 场强场强越大 对机体的影响越严重 2 与场源的距离辐射强度随着场源距离的加大而迅速衰减 3 电磁波频率电磁辐射对机体的危害一般随波长的缩短而加大 4 作用时间与作用周期电磁波的作用时间越长 一般对人体的影响程度越严重 电磁波作用周期愈短 对人体的影响也愈严重 5 生物组织本身性别不同 年龄不同 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女性和儿童对电磁波比较敏感 防电磁波纺织品的基本要求防电磁波辐射纺织品用于特定使用场所并起保护人身安全的作用 要求具有服用性 如一定的强度 弹性 牢度 舒适度 使用方便性 如使用特种纤维材料或特种整理后重量不宜过重 安全性 如对特定射线有屏蔽效果 对皮肤无伤害 等性能 电磁波防护纺织品的分类按开发途径大体可分为两大类 一是反射电磁波的辐射 二是吸收电磁波材料的利用 第一类主要是利用金属纤维对电磁波的反射性能 从而减少电磁波的透过量 第二类是织物表面有一层吸收电磁波的材料 以使织物具有抗电磁波屏蔽性 表7 5不锈钢纤维纺织品的不锈钢含量及产品用途 电磁波屏蔽织物加工技术概况有关电磁辐射污染的问题 全世界都在研究 但产品化的技术很少 大部分都在研发阶段 防静电服装是用防静电布料加工而成 在防静电布料中含有一定比例的导电纱线 防电磁辐射服装高压静电防护服 多功能防静电服带电作业专用服 防静电特种服饰 7抗菌 抗病毒技术与产品开发 抗菌整理与抗菌纺织品纺织品在穿着过程中 会沾着很多汗液 皮脂以及其他各种人体分泌物 也会被环境中的污物所沾污 因此 在致病菌繁殖和传递过程中 纺织品总是一个重要的媒体 纤维和纺织品经过抗菌整理后能杀灭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等细菌和真菌 能预防传染病的传遍 可在医院内预防交叉感染 也可以防止纺织品或纤维变色 脆损或储存时发生霉变等问题 抗菌纺织品整理方法目前 抗菌纺织品的生产可采用共混纺丝法和后整理法加工 纺织品抗菌剂整理 即后整理加工法是将抗菌剂热固在纤维上 从而达到抗菌防臭的目的 天然纤维纺织品大多以抗菌整理剂整理为主 抗菌纤维 由于化纤纺织品用整理剂做抗菌整理效果较差 人们就改变化纤成分结构 在纤维聚合阶段或纺丝原液中将抗菌剂加入纤维中 制成抗菌纤维 两者相比较 抗菌纤维效果好 成本低 抗菌防臭后整理虽然加工方便 但抗菌防臭效果不理想 经数十次洗涤后 织物抗菌防臭效果下降 难以满足要求 纺织品抗菌与抗病毒性能的评价方法我国目前使用较多的评定方法一般是参照AATCC 美国纺织染色家和化学家协会 标准和JAFET 日本纤维制品新功能协议会 批准的SEK标准认证的方法 抗菌性实验一般要求在相应的省市级以上的疾病控制预防中心进行 1 使用对象一般出生后不到24小时的婴幼儿用品不进行抗菌防臭加工 2 安全性包括不使用有害化学物质 不使用未公布的化学物质 不适用特定化学物质及毒性审查 3 耐久性耐久性即经一定次数洗涤后抗菌效力的评价 抗菌纺织品生产中存在的问题1 耐久性均不十分理想 2 部分产品会带有特定的颜色 3 抗菌剂的存在安全隐患 从严格意义上讲 绝大多数的有机抗菌剂都属于农药的范畴 因而对纤维用抗菌剂的安全性问题必须严格管制 阻燃 抗菌 驱虫整理等功能性产品 对防止病 虫 害有良好的作用 但如果它用的整理剂有一定毒性 并且超过了限量时 它就不属于生态纺织品 因此它是不是生态纺织品 要看它是否符合生态纺织品的指标要求 Oeko Tex1002000年版 把这三类产品全部划为非生态纺织品 到了2002年版 对于阻燃产品 祗对有致癌慊疑的三个阻燃剂 PBB TRIS TEPA 列为不得使用 其它还没有证实其危害性的 则允许继续使用 换句话说 不禁止使用的 就可称为 生态纺织品 对于抗菌整理剂 2002年版列为Oeko Tex100允许整理的除外 也就是 你能证明它对人体与环境无害 就允许使用 Oeko Tex是一个不断修正 不断完善的商业性标准 另一些含氯苯酚 金属元素化合物类抗菌剂 菊酯类驱虫剂能否获得允许 尚未见有报导 但是 有特殊用途的功能性纺织品 有它自己的市场 它不必硬是要跟 生态纺织品 同行 8药物保健纺织品 理疗功能纺织品药物保健功能服饰制品一般由含有生物活性功能材料的超细纤维制成 能够改善血液流动状态 改善微循环 促进血液循环 降低血液黏度和血脂 提高免疫功能等 维生素纺织品德国开发出的新型服装是在不同的大气温度下 把含有药物的微粒喷涂到织物上 这些药物就会逐渐挥发出来 直接进入人体和血液中 日本富士纺织公司开发的含维生素C纺织产品是用维生素原嵌入纤维中 这种维生素原可以被皮肤分泌的皮脂融化并被皮肤吸收 在酶的作用下慢慢转化为维生素C 生物保健服饰生物活性功能材料具有改善血液循环 活化细胞并抑制某些细菌生长等功效 将生物活性功能材料应用于纺织品上 在人体温度场下 能够发射出易被人体生物分子吸收的生物活性能量 被人体吸收后 能产生一系列生物效应 防螨抗菌类家用纺织品防螨抗菌类纺织品是选择天然药物提取物作为防螨抗菌材料 然后将其与合成纤维混纺或通过染整加工使织物在不破坏原材料特性的前提下具有防螨抗菌作用 药物保健类家用纺织品这类纺织品是使用具有特殊保健功能的面料 填充料 也可以通过制成根据人体不同部位对舒适度的需求而设计的特殊造型产品而达到保健作用 如 药物保健枕等 竹炭床垫内以1000度以上颗粒竹炭作填充层 用棉料作基底 外套以透气性能较好的纯棉布特制而成 主要功能 吸潮 防潮 吸收皮肤排出的二氧化碳 氨以及高湿的汗气等有害气体 保暖 产生自然按摩效果 还能调节房间空气 竹炭在吸收水份的同时还会产生热效应 芳香型纺织品1 芳香的价值 芳香可医治疾病 芳香优化环境 有利于健康 芳香突出形象 2 芳香整理的现状目前 芳香纺织品的加工主要是把香料的微粉包含在微胶囊内 涂到织物上 随着穿着时微胶囊摩擦破裂 使芳香散发出来 这样可以延长芳香存留的时间 得到长效芳香织物 但芳香产品的选用因人而异 对不需要的人士来说 任何香味都是异味 是令人不适的 芦荟药物保健纺织品芦荟是一种多年生百合科多肉质的草本植物 是目前中西医普遍关注的能治 百病 的天然药物 具有有病治病 无病防病 延年益寿的效果 采用化学纤维纺丝液中加入芦荟保湿因子材料的方法 可以生产芦荟保湿纤维 加入0 5 1 的保湿因子 可以使化学纤维的回潮率提高4 5 提高化学纤维的舒适性 提取 精炼芦荟保湿因子及其他具有保健作用的物质 加工成微胶囊涂层整理剂 然后经过浸轧加工整理到羊绒 蚕丝等纤维的织物中 用其生产具有保健功能的高档服饰产品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药物防护纺织品医用纺织品在应用领域主要分为四大类 第一类是外科用植入性纺织品 如缝合线 人造血管 人工心脏瓣膜 人造关节等 第二类是外科用非植入性纺织品 如绷带 纱布等 第三类是人造器官 如人工肾脏 人工心肺等 第四类是保健和卫生产品 如医用床单 手术服 手术罩 隔离单 尿布 卫生巾 成人失禁垫等 目前 在国内医院中 主要应用的国产医用纺织品是第二类和第四类 而第一类和第三类这些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则主要是依赖进口 医用纺织品必须无毒 无过敏 无致癌性 在消毒时不起物理或化学性能的任何变化 最常用的天然纤维是棉 丝和再生纤维粘胶人造丝 它们广泛地作为非移植材料 伤口敷料 绷带等 和卫生保健用品 床上用品 衣物 尿布 卫生巾 揩拭布等 常使用的化学纤维包括聚酯 聚酰胺 聚四氟乙烯 PTFE 聚丙烯 碳纤维和玻璃纤维 医用纱布卷医用手术巾 第八章纺织品的绿色壁垒与法规 重点 了解纺织品的绿色壁垒与法规的基本内容及主要形式 绿色壁垒是 绿色贸易壁垒 的简称 又称为环保壁垒 生态壁垒或环境贸易措施等 狭义的绿色壁垒是指一个国家以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 以限制进口 保护贸易为目的 对外国商品进口专门设置的带有歧视性或对正常环保并无必要的贸易障碍 广义的绿色壁垒是指商品进口国以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为名 通过颁布 实施严格的环保法规和苛刻的环保技术标准 以限制国外产品进口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 绿色壁垒 与其他类型的贸易壁垒的区别1 具有表象上合理性 2 方式上隐蔽性 3 实施上歧视性 绿色壁垒通常是以保护环境 自然资源和生命健康为借口 表面上符合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发展的要求 且以国际公约和国别法律 法规等公开立法为依据 具有表象上的合理性 绿色壁垒利用环保之名行贸易保护主义之实 使出口方难以预见其内容及变化 不好适应和应对 一 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背景 绿色贸易壁垒是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贸易自由化进程的加快而产生的 在传统的非关税壁垒活动空间日益缩小的情况下 发达国家为了保护本国市场 利用世贸组织 贸易技术壁垒协议 中的关于 不得阻止任何国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人类 保护环境 条款 把环境保护的要求和国际贸易联系起来 对不符合国际或进口国国内强制性技术标准的商品实行限制或禁止进口 对发展中国家构筑起非关税的绿色壁垒 二 绿色壁垒的法律依据 1947年的 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后被 关贸总协定1994 所代替 关贸总协定1994 以下简称 GATT1994 第20条 一般例外 条款规定 本协定的规定不得解释为禁止缔约国采用或加强以下措施 但对情况相同的各国 实施的措施不得构成武断的或不合理的差别待遇 或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b 为保障人民 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 g 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结合 为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 三 绿色贸易壁垒主要形式 多边环境协议中有关贸易限制措施的规定 环境技术法规与标准 产品检验检疫制度与措施 绿色包装与生态标签要求 如绿色包装及生态标签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 中国的包装材料落后 不易处理 可回收率低 对进口国的环境污染严重 造成了许多产品因为包装问题而无法出口 二 环境标志又称 生态标志 绿色标志 是一种印刷或粘贴在产品或包装上的标签 我国的环境标志制度没有与国际标准接轨 四 绿色壁垒的性质 以客观和理智的眼光来看 应该从进口国实施绿色壁垒的动机来分析 绿色壁垒有正当与不正当之分 判断标准 WTO的非歧视原则 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 GATT1994 第1条 和国民待遇原则 GATT1994 第3条 该原则同样地使用于以环保为理由的贸易限制 如TBT协议第2条1款要求各成员应确保在技术规章方面对于从任何成员的领土进口的产品给予不比其国内相同产品和其他任何国家相同产品较为不利的待遇 SPS协议第2条3款也有类似要求 五 应对绿色壁垒的政策措施 应参考国际规范 建立自己的环境壁垒体系 中国需要加强和调整自身的环境法规和标准 帮助出口企业获取国外关于 绿色壁垒 的变化信息 并协助他们攻克这些 壁垒 以迎接国际市场的环境挑战 中国出口企业需要加强自己的环境管理 进行清洁生产 并努力获取环境标签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认证 以提升其自身在国际贸易环境中的竞争力 应积极制定环保产业的专项法规 加强环境影响评估制度的实施力度 六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的影响 首先 欧洲的绿色壁垒正在呈现出向全球纺织品服装贸易领域迅速蔓延的趋势 其次 过高的国际依存度使中国的纺织业面临极大的国际市场风险 迫使纺织品服装主要出口国在如何破除这些壁垒方面作出更大的努力以赢得新的竞争优势 中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如履薄冰 生死攸关 绿色壁垒的出现 必将从一个侧面对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起到一个巨大的推动作用 尽管这种推动在一开始是有些身不由己和痛苦的 七 绿色壁垒与法规 对纺织品服装质量的重点 1 含有的有害化学物质 2 安全性 3 生态标签 1 后配额时代国际纺织品市场新特点 纺织品配额取消后市场对生态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欧盟等国平均不到2个月就要颁布一个 绿色壁垒 的法规 设置 绿色壁垒 的内容不断扩大 开始阶段禁用和限用纺织染料较多 近2年重点是禁用和限用新纺织助剂 迄今累计禁用和限用的纺织染料与纺织助剂已达到25类2000多个品种 纺织品贸易进入生态竞争时代 市场对纺织品质量提出了更强烈的要求欧美等国对我国加紧设限 市场对纺织品提出了更严厉的要求欧盟REACH法规即将生效实施 市场对纺织品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 REACH法规 化学品注册 评估 授权和限制制度ConcerningtheRegistration uation AuthorizationandRestrictionofChemicals 简称REACH制度 REACH法规于2007年6月1日开始全面实施 它取代了欧盟现行的40项法规 成为一套统一的化学品注册 评估 许可和限制的管理法规 它拥有一套完善的注册及评估体系 涉及约3万种化学物质 要求年生产量或进口量达到或超过1吨的所有 现有 或 新 的化学物质都要进行注册 以提供相关的使用安全性信息 练习 1 说明防水纺织品是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哪一种植物的特性 2 比较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穿着舒适性 2 纺织品中新有害纺织助剂禁止使用的表面活性剂和由它们组成的制剂或配方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APEO 线性烷基苯磺酸盐 LAS 等 这些纺织助剂的生产和使用量在我国不会低于40万t 不能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在废水处理中去除率或被回收重复利用率低于95 按干质量计 的纱线和纤维上浆剂 不能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在废水处理中去除率低于90 按干质量计 的纺织溶液添加剂 纺丝添加剂和用于初级纺丝的油剂 包括梳理油 纺丝油剂和润滑剂 不能使用生物降解性或在废水处理中去除率低于95 做质量计 的洗涤剂 织物柔软剂和络合剂 不能使用在漂白流出液中的可吸附有机卤化物40mgCl kg以上和对亚麻与其他韧皮纤维以及聚合度在1800以下的棉 与供白色成品用的棉来说在漂白流出液中的可吸附有机卤化物在100mgCl kg以上的漂白剂 聚酯纤维染色时禁止使用卤化载体 包括二氯苯 三氯苯 一氯甲苯和二氯甲苯等 印花糊中不能含有超过5 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也不能采用基于增塑溶胶的印花 不能使用使直接与皮肤接触纺织品的甲醛量超过30mg kg和使所有其他纺织品甲醛量超过300mg kg的纺织助剂 有的标准中规定24个月之内的婴幼儿用品上的甲醛量不能超过20mg kg 不允许使用阻燃剂或含有被指定超过0 1 按质量计 阻燃剂的制剂或在指明任何危害健康的情况下含有被指定的超过0 1 按质量计 阻燃剂的制剂 卤化防缩剂仅仅适用于长毛条 不能用于其他纤维和羊毛的防缩处理 不能使用可萃取重金属的量超过规定值的纺织助剂 不允许使用整理剂或含有被指定的超过0 1 按整理剂质量计 整理剂的制剂或在指明任何危害健康的情况下含有被指定的超过0 1 按整理剂质量计 整理剂的制剂阳离子类柔软剂中的季铵盐型阳离子柔软剂 在使用和贮存时尤其在受热条件下会释放出甲醛的树脂整理剂阻燃整理剂用于织物的防水 拒油和防污整理的有机氟整理剂不少化学抗菌除臭整理剂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 致畸性 变异性和致癌性 被禁用 涂层 多层 粘合 布和膜不能使用被指定的增塑剂 溶剂或在指明任何危害健康的情况下被指定的增塑剂或溶剂 不能在纺织制品和半制品运输或贮存时使用氯苯酚 多氯联苯和有机锡化合物 虽然它们都对生物有活性 可用作杀菌剂 防腐剂等杀伤生物剂或抑制生物剂 但它们都是环境激素 毒性很大 欧盟等国明确禁用 在纺织品中不能用重金属盐 铁除外 或甲醛作为去色剂或褪色剂 在纺织品和纱线中不能用铈化合物作为增重剂 德国政府 欧盟 欧洲的民间组织和销售商等禁止使用含有或在特定条件 即还原 下会裂解产生24种致癌芳香胺的纺织助剂 国际市场上加快设置 绿色壁垒 虽然给我国纺织品和纺织助剂等行业带来了全方位的影响 但也反映了市场对环境和保护消费者健康的要求 特别是对纺织品和纺织助剂在毒性 诱变 致癌 遗传 神经 过敏和免疫等方面的严格要求 这也是行业自身发展的一种需要 打破 绿色壁垒 最根本的办法是提高产品质量 我国的生产企业要积极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 不断追踪国外先进标准和先进技术成果 采用新技术和清洁生产工艺 不断提高我国纺织品和纺织助剂的质量指标 目前我国已发布了与纺织品安全性有关的国标近90项 其中纺织品耐色牢度试验方法有70项 甲醛检测方法标准2项 燃烧性能测试方法9项 酸碱性检测方法4项 禁用偶氮染料检测方法3项 重金属离子检测方法1项 二00五年一月一日我国又正式实施了国家强制性标准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这是中国对纺织品基本安全作出科学合理规定的一部最新的技术法规 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 解读选择安全双重把关标签能帮助消费者选择产品 也是企业向消费者表明产品用途和质量状况的途径 本标准规定 从2005年1月1日起 市场上销售的所有服用 装饰用纺织品的吊牌 标识 标签或使用说明上都应该明确标注产品分类 标签不得手写或涂改 标签标准可有以下形式 例一 产品名 尿布 婴幼儿产品 例二 休闲裤 执行标准 FZ Txxxxx xxxx C类例三 胸衣衬裙 执行标准 FZ Txxxxx xxxx GB18401B类 面料 辅料合格是产品的第一道质量关口 因此提醒生产纱线和面料的企业要对生产工艺把关 选择低甲醛或无甲醛助剂 不使用标准禁用的偶氮染料 改进工艺提高色牢度 缝制企业要对来料进行控制 要求面料 辅料供应商提供检验合格证明 同时要对进料实行自检 检测面料质量时要兼顾全面 构成产品的不仅仅是面料 还有里料 衬布 缝制线等 不要忽视这些辅料的检测 指标 保证安全健康本标准的制定是从最基本的安全性能入手 对有可能影响健康的有害物质加以限制 保证人体健康 它与国外标志产品的要求不同 考核项目是最基本的安全性能 使用的检测手段也是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