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流感h1n1流感流行病学知识课件_第1页
甲型流感h1n1流感流行病学知识课件_第2页
甲型流感h1n1流感流行病学知识课件_第3页
甲型流感h1n1流感流行病学知识课件_第4页
甲型流感h1n1流感流行病学知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甲型H1N1流感流行病学知识 靖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9年3月墨西哥暴发 人感染猪流感 疫情 造成人员死亡 4月30日世界卫生组织 以下简称WHO 宣布将流感大流行警告级别提高为5级 研究发现 此次疫情的病原为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 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 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段 可以在人间传播 WHO初始将此次流感疫情称为 人感染猪流感 但随着对疫情性质的深入了解 于4月30日 将其重新命名为 甲型H1N1流感 我国卫生部于4月30日宣布将其纳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规定的乙类传染病 依照甲类传染病采取预防 控制措施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 本次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通过飞沫 气溶胶 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 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少数病例病情重 进展迅速 可出现病毒性肺炎 合并呼吸衰竭 多脏器功能损伤 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 由于这种甲型H1N1流感是一种新发疾病 其特点仍待进一步观察总结 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正粘病毒科 0rthomyxoviridae 甲型流感病毒属 InfluenzavirusA 典型病毒颗粒呈球状 直径为80nm 120nm 有囊膜 囊膜上有许多放射状排列的突起糖蛋白 分别是红细胞血凝素 HA 神经氨酸酶 NA 和基质蛋白M2 病毒颗粒内为核衣壳 呈螺旋状对称 直径为10nm 为单股负链RNA病毒 基因组约为13 6kb 由大小不等的8个独立片段组成 病毒对乙醇 碘伏 碘酊敏感 对热敏感 56 30分钟可灭活 一 病原学 二 流行病学 至北京时间2009年5月12日上午10时 全球共在28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甲型H1N1流感病例4622例 分布在美洲 欧洲 大洋洲和亚洲 其中墨西哥确诊1626例 死亡48例 美国确诊2532例 死亡3例 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确诊1例 四川1例 除墨西哥 美国 加拿大 哥斯达黎加外 其他国家和地区均无死亡病例报道 二 流行病学 一 传染源 甲型H1N1流感病人为主要传染源 虽然猪体内已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毒 但目前尚无证据表明动物为传染源 二 流行病学 二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飞沫或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 鼻腔 眼睛等处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体液和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亦可能造成传播 三 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三 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 潜伏期一般为1 7天 多为1 4天 一 临床表现 表现为流感样症状 包括发热 腋温 37 5 流涕 鼻塞 咽痛 咳嗽 头痛 肌痛 乏力 呕吐和 或 腹泻 可发生肺炎等并发症 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 出现呼吸衰竭 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 患者原有的基础疾病亦可加重 二 实验室检查 1 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2 病原学检查 1 病毒核酸检测 以RT PCR 最好采用real timeRT PCR 法检测呼吸道标本 咽拭子 口腔含漱液 鼻咽或气管抽取物 痰 中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 结果可呈阳性 2 病毒分离 呼吸道标本中可分离出甲型H1N1流感病毒 合并病毒性肺炎时肺组织中亦可分离出该病毒 3 血清学检查 动态检测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三 其他辅助检查 可根据病情行胸部影像学等检查 合并肺炎时肺内可见斑片状炎性浸润影 四 诊断 本病的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 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 早发现 早诊断是防控与治疗的关键 四 诊断 一 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一 疑似病例 1 发病前7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 在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 与患者共同居住 暴露于同一环境 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一 疑似病例 2 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 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 的国家或地区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一 疑似病例 3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 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二 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 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 可采用real timeRT PCR和RT PCR 2 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 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中和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五 临床分类处理原则 一 疑似病例 安排单间病室隔离观察 不可多人同室 同时行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检查 及早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二 确诊病例 由定点医院收治 收入甲型H1N1流感病房 可多人同室 给予奥司他韦治疗 六 治疗 一 一般治疗 休息 多饮水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高热病例可给予退热治疗 二 抗病毒治疗 应及早应用抗病毒药物 初步药敏试验提示 此甲型H1N1流感病毒对奥司他韦 oseltamivir 和扎那米韦 zanamivir 敏感 对金刚烷胺和金刚乙胺耐药 三 其他治疗 1 如出现低氧血症或呼吸衰竭的情况 应及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 包括吸氧 无创机械通气或有创机械通气等 2 出现其他脏器功能损害时 给予相应支持治疗 3 对病情严重者 如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可考虑给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 不推荐使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4 合并细菌感染时 给予相应抗菌药物治疗 甲型H1N1流感病例 疑似 个案流调及密切接触者的追踪与医学观察 一 病例报告 各级医疗机构发现符合病例定义的疑似 临床和确诊病例时 于2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为加强相关疫情处理信息的报告 暂通过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事件调查处理和病例个案信息报告 二 现场调查 对报告的所有病例立即进行流行病学现场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 病例基本情况 居住地及家庭背景 发病和就诊经过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和转归情况 暴露史 旅行史 密切接触者情况等 参见附件1 在疫情调查处理进程中或结束后 应及时对流行病学资料进行整理 分析 撰写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并及时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同时 各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将人感染猪流感病例流行病学调查表和流行病学调查报告上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所有流行病学调查原始资料 分析结果和调查报告应及时整理归档 二 现场调查 三 病例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7天医学观察 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 疑似 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至少7天的隔离治疗 若7天结束后仍发热 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 隔离治疗期间 疑似 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 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 四 密切接触者管理 按照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原则 对疑似 临床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 并对其进行7天医学观察 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 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询问 做好登记 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者 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 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 五 附表和附件 附件1 甲型H1N1流感密切接触者隔离观察流程 机场车站医疗机构 发现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认病例 报告县CDC 县CDC负责医院外的疫点的消毒 并填写消毒记录 医学观察病例隔离治疗 登记密切接触者 医院采样做HA检验 县CDC填写流行病学调查一览表 HA阳性 疑似病例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CDC对疑似病例进行流调 采集咽拭子 血样 送省CDC进行核酸检测 送省CDC进行核酸检测 市 县 CDC填写甲型H1N1流感个案调查表由市CDC填写流感样病例原始登记送检表 阳性 送国家CDC复检 阴性 排除甲型H1N1流感 确认密切接触者 相关部门寻找密切接触者 交送集中医学观察点 对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 对其家属实行居家医学观察 市 县 CDC填写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记录表 医学观察每日统计汇总表 对集中点正确消毒 指导家属隔离消毒 隔离期内出现流感样症状者 隔离期内未出现流感样症状 解除隔离 终末消毒 市 县 CDC填写消毒记录 对新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第二轮医学观察 省CDC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查指导 附表2甲型H1N1流感个案调查表 1 2 3 甲型H1N1流感个案调查表填写说明一 一般说明1 填写调查表一律使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 不得使用铅笔或红色笔 2 书写应工整 字迹清晰 不得连笔 不得潦草模糊 3 问卷由调查员填写 汉字要按规范的简化字书写 数字一律按阿拉伯数字正体书写 0123456789 4 每个问题的题目后都附有 或 除了题目明确说明填写日期 如 年 月 日 请在答案后面的 里打勾 数字及代码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 数字不应填出格外 5 如果选填了 其他 的选项 除了在相应的内容后面的 里打钩 还要填写具体的内容 6 填写每个问题时应尽量避免填错 一旦错填 应用双横线把错误答案划去 在上方或右方另外填写 7 问卷中不得有空项 如无特殊说明 选择题为单选题 遇到实际情况在所给选项中没有对应答案时 可在对应题目的侧边 标注题号 然后将实际情况用文字表述出来 陈述题 如果确实不清楚 请标明 不详 8 填写调查表时 调查人员应逐项询问 并按被调查人员的回答逐项认真填写 9 填写完成后 认真检查整个问卷 无错填 漏填后 调查员应在表的下方签名 二 具体内容说明1 问卷编码由13位数字组成 1 自左向右第1 8位为地区编码 统一按国家统计局设管司发布的 乡镇行政区划代码 进行编定 2 第9 10位为疫区内调查地点编码 同一地区内只有一个调查地点时 统一编1 同一地区内有多个调查地点时 每个地点点一个编码 从1开始顺序编码 3 第11 13位为被调查者个人编码 从1开始顺序编码 2 第一部分 病例的发现和报告情况 由调查员填写 3 第六部分 病例发病前的暴露情况 第一题指的 感冒症状 包括 发热 咳嗽和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附表3 省市县确诊或疑似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流行病学调查一览表调查单位调查人员调查日期年月日 注 1 接触病例类型 疑似病例 确诊病例2 接触地点 包括 家中 医疗机构 工作单位 其他 3 接触频率 分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