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号无锡太湖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嵌件板级进模设计 信机 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2013年5月25日II无锡太湖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诚 信 承 诺 书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 嵌件板级进模设计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其内容除了在毕业设计(论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表示致谢的内容外,本毕业设计(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集体已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班 级: 机械92 学 号: 0923079 作者姓名: 2013 年 5 月 25 日无锡太湖学院信 机系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专业毕 业 设 计论 文 任 务 书一、题目及专题:1、题目 嵌件板级进模设计 2、专题 二、课题来源及选题依据本课题来源于工程生产实际。该零件是电度表上的冲压件。该零件的材料为纯铁DT4,该件的设计特点是压窝120度后,平面度要求高,底孔不能变形而且尺寸精度高该件原工艺采用单工序冲裁一压120度。锥窝分开加工,结果零件外形胀,尺寸超差大,卸料困难,M2.2孔与外形不对称而且生产效率低基于以上问题,只有采用级进模才能保证零件质量又能提高生产效率。通过该模具的设计,使学生了解模具行业的先进设计制造技术,掌握级进模具的设计制造知识;熟悉机械产品的开发设计流程,能够熟练应用CAD集成软件完成设计工作。三、本设计(论文或其他)应达到的要求: 能够熟练检索相关产品的设计资料,查阅相关产品的外文资料,并翻译不少于8000英文字符的外文资料; 熟悉级进模具的开发设计流程,能够熟练应用CAD集成软件完成结构设计和装配工作;进行零件的冲压加工工艺分析,确定加工方案,进行排样图设计;完成级进模的设计工作,并绘制完整的工程装配图纸及其零部件图纸一套;(要求:完成不少于四张0号图纸的设计工作量,图纸符合国家标准,各种标注正确无误) 完成不少于30页的毕业设计说明书一份。(要求:格式规范,符合学校标准,设计计算准确,图文并茂)四、接受任务学生: 机械92 班 姓名 徐 敏 五、开始及完成日期:自2012年11月12日 至2013年5月25日六、设计(论文)指导(或顾问):指导教师签名 签名 签名教研室主任学科组组长研究所所长签名 系主任 签名2012年11月12日III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家电工业的高速发展,对于模具工业,尤其是冷冲模具提出了越来越高、越来越科学的要求。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一副级进模在一次冲压动作中可在模具不同工位进行不同的冲压操作。这些在通过模具的带料上同时进行的冲压动作制造出零件。每个工位可进行一个或多个操作,但要生产出完整的零件条料必须经过每一个工位。而零件依靠零件之间的载体输送到各个工位,并在最后一个工位进行切除。本设计对嵌件板进行的级进模设计,通过对级进模冲压成型的工作原理,以及根据级进模定位零件的特征对铁片进行加工。同时利用Auto CAD 软件对制件进行设计绘图。明确了设计思路,确定了冲压成型工艺过程并对各个具体部分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并绘制了模具的装配图和零件图。关键词:级进模;冲压;AutoCADAbstractIn recent years, as Chinas automobile, hose-appliance industry,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mold industry, especially Die with higher and higher, more scientific requirements.Multi-position into modules are o-level into mode in the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 kind of high precision, high efficiency, long life mold,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echnology-intensive mould, is one of stamping development direction.A progressive die performs a series of fundamental sheet metal operations at two or more stations in the die during each press stroke. These simultaneous operations produce a part from a strip of material that moves through the die. Each working station performs one or more die operations, but the strip must move from the first station through each succeeding station to produce a complete part. Carriers, consisting of one or more strips of material left between the parts, provide movement of the parts from one die station to the next. These carrier strips are separated from the parts in the last die station.The design of the Insert plate of the progressive die design, through the progressive die stamping works, and locate parts progressive die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ron tablets for processing. While using Auto CAD software to design parts drawing. Clear design ideas, determine the process of stamping and forming part of the various specific details of the calculation.And the mapping of the mold assembly and part drawings.Key words: progressive die; press; AutoCADVII目 录摘 要IIIAbstractIV目 录V1 绪论1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11.2 我国级进模的发展现状12 冲压工件的工艺分析及排样图设计22.1 工艺分析22.2 排样图设计22.3 压力中心的计算43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计算53.1 步距及条料标称宽度的计算53.2 冲4-1.9mm孔53.2.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53.2.2 冲裁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63.3 以两个1.9mm的孔导正切边63.3.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63.3.2 冲裁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73.4 以导正孔导正压锥角83.4.1 压印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83.4.2 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93.5 冲外型、落料93.5.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93.5.2 冲裁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93.6 侧刃103.6.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103.7 导正销尺寸113.7.1 导正销工作部分直径113.8 空位114 模具结构总体设计125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135.1 定位装置135.2 卸料装置:135.2.1 弹性元件135.2.2 卸料板155.2.3 卸料螺钉155.3 固定机构的设计155.3.1 板类零件的定位连接155.4 凸,凹模的设计165.4.1 凹模165.4.2 凸模185.5 固定零件245.5.1 模柄245.5.2 固定板与垫板245.5.3 模架245.6 导向零件245.7 压力机的选择256 模具材料的选取266.1 凸凹模材料的选择266.2 其它主要零件材料的选取见下表26设计总结27致谢28参考文献29嵌件板级进模设计1 绪论1.1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工业生产中许多机器零件都普遍地采用了模具冲压成形的工艺方法,这就有效的保证了所得产品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不但使操作技术更简单化,还能省料,节能,从而获得更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不完全统计,在汽车、农业机械产品中冲压件占7580,在电子产品中冲压件占8085,在轻工业产品中冲压件占90以上,而在航天航空工业中冲压件也占很大的比例。尤其是人类生活越来越富裕的今天,工厂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家庭自动化已走进我们的生活。想要推动新的产业革命往更深入、更高阶段发展,那冲压成形工艺和模具就是不可缺少的极重要的推动力之一。由此可知,冲压成形工艺和模具在国民经济中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是非常重要的。级进模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在各类的冷冲模具中,级进模所占的比例为271。级进模的概念: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工位,在冲床的一次行程中,在模具的各个工位上同时完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加工。条料在模具内向前送进过程中,经各工位逐步冲切,至最终工位形成产品零件。在压力机的每次冲程中,级进模至少冲出一个零件2。级进模的功能:一般零件的成形由多个工序组成,级进模设计中首先应将零件的成形工序分解,然后对工序内容进行组合排序,分别将确定的加工内容安排在若干个等距离的工位上,每个工位完成零件的一部分加工,从而将一个复杂零件的加工变为多个简单工序组的合成。冲压加工过程中,随着冲床的连续工作,被加工材料(一般为条料或带料)在级进模内逐次向前送进,经过多个工位逐步冲切后获得一个完整的冲压产品。一个复杂的零件用一副级进模即可完成冲制。在冲床的每次行程中,要从模具中冲出一个或数个产品零件(或半成品),模具是实现冲压加工的载体。模具完成冲压任务所必需的功能分为基本功能和辅助功能3。1.2 我国级进模的发展现状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模具工业和当前工业发展还很不适应。无论是在设计制造技术和生产能力方面,还是在管理水平方面,模具工业都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它严重影响工业产品品种,质量和生产周期,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今年来,我国模具进口幅度呈大幅下降的趋势,并有超亿元的出口额。大型,复杂,精密,高效和长寿命模具也逐渐上了新的台阶,体现高水平制造技术的多工位级进模也越来越多,冲压自动线,自动冲压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我国模具行业的技术水平迅速提高,模具国产化已经取得十分可喜的成绩,这将对我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和综合国力的提高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5。12 冲压工件的工艺分析及排样图设计2.1 工艺分析图2.1 产品图图2.1嵌件板是电度表上的一个冲压件。该零件的材料为纯铁DT4,由于其表上的特殊性,该零件的设计特点是压窝120度后,平面度要求高,底孔不能变形而且尺寸精度高。该件原工艺采用单工序冲裁与压120度锥窝分开加工,结果零件外形胀,尺寸超差大,卸料困难,M2.2mm孔与形不对称而且产效率低。基于以上问题,决定用级进模生产该零件,采用冲孔导正切边导正修孔空位落外形兼校形等工序,这样既保证了零件质量又提高生产效率。2.2 排样图设计 多工位级进模设计中,排样图的合理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制件精度及能否顺利进行冲压生产,并且关系到材料的利用率。因此,排样图是多工位级进模设计的依据,也是关键工作之一。在确定排样方案时,要综合分析工件的冲压方向,变形次序与相应的变形程度,并保证冲压的可能性与加工工艺性。设计排样图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6:(1) 尽可能的减少工位数目,避免累积定位误差;(2) 排样图上增设空位是解决模具强度和要求有一定空间设置装置的好方法;(3) 包含的切边,冲孔,切外形,切舌,弯曲,切断弯曲等工序时,切断弯曲工序应放在最后。其余应遵循先冲平面形状后冲立体形状的原则,这样对冲压时的进距有利;(4) 排样时应注意增设工艺孔,例如切外形方孔先冲圆孔定位,切断弯曲前先校形等均有利于成形;(5) 防止小凸模早期损坏或变钝;(6) 设计排样图时应注意模具中心与压力中心相一致;(7) 推杆位置应对称布置,注意防止材料变形引起导正销孔的位置变化,这点对薄料尤为重要。基于上述原则,对此工件的排样图作如下分析:零件属于中心型冲压件。根据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毛坯的排样采用双列排,这样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材料利用率,模具体积也不会太大,采用标准模架。同时在正常情况下,即使采用手工送料,一副模具每日一班也足够满足生产的需要。材料利用率:K=naA=244.09204.16=43%模具的定距方式采用侧刃和导正钉配合定距,因此在调料两边要有一定宽度的载体来满足侧刃的冲切。通过实用模具技术手册,中心搭边值取1.5mm,侧搭边值取2mm,双侧载体的单侧宽度取4mm,这样条料宽度为37.6mm,冲压步距为6.6mm。经分析得出以下排样图设计的方案:方案一:排样图如图2.2所示,共有5个工位。图2.2 排样图第1工位:冲4个1.9mm的孔。第2工位:用2个1.9mm的孔做导正孔导正冲外型。第3工位:用两个导正孔导正压120度锥角并修孔。第4工位:空工位。 第5工位:冲外型兼落料。方案二:排样图如图2.3所示,一共6个工位 图2.3 排样图第1工位:冲4个1.9mm的孔。第2工位:用2个1.9mm的孔做导正孔导正切边。第3工位:用两个导正孔导正压120度锥角。第4工位:由于压角引起孔径边小,因此用导正孔导正修孔。 第5工位:空工位。第6工位:冲外型兼落料。分析比较方案一,方案二,可以看出方案一与方案二,方案二将方案一的公位分解了,考虑到模具尺寸的设计大小,在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应选择较小的尺寸设计,所以此模具的排样图采用方案一较佳。2.3 压力中心的计算 由于该零件是轴对称零件,所以其重心在对称中心线上。计算压力中心时,仅考虑图9示x方向的值。以条料边缘与冲外型边缘的延长线交线为坐标的原点。以下式中x,l,L分别表示压力中心距离原点的坐标,单工序中图形的轮廓线,工序中轮廓线的长度的总和。由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可得各种冲压力的压力中心为:X0=p1x1+p2x2+pnxnp1+p2+pna53 设计过程中的主要计算3.1 步距及条料标称宽度的计算由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中的公式可计算步距及条料宽度7。步距: A=L+b式中L零件的总长度 b延送进方向的搭边值A=5.1+1.5=6.6mm条料宽度: B=D+2a式中 D零件的最大宽度(mm)a侧搭边(mm) B=10.82+24+42=37.6mm3.2 冲4-1.9mm孔3.2.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1-1查得电工用纯铁DT4的=177Mpa8L=4D式中:L冲裁件周边长度(mm)D冲裁件的直径(mm)L=3.1441.9=23.9mm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4计算冲裁力为F冲=KLt式中:K系数,一般取1.3 材料抗剪强度Mpa t材料厚度=1.5(mm) F冲=1.323.91.5177=8249N卸料力: F卸=K卸F冲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5,查得K卸=0.12则F卸=K卸F冲=0.128249=990N推件力: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6,查得K推=0.05,n=1F推=K推F冲n=0.0518249=412N总冲压力:F总=F冲+F卸+F推=8249+990+412=9651N3.2.2 冲裁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 由冲模设计应用实例附录D查得冲裁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为9: 3.050+0.16mm,30+0.12mm 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7查得, Zmin=0.10mm,Zmax=0.14mm 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1查得, p=0.020mm,d=0.020mmp+d=0.020+0.020=0.040mmZmax-Zmin=0.14-0.10=0.04mm满足: Zmax-Zminp+d 故凸,凹模采取分开加工的方法制造 冲1.9mm的孔: 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2查得, x=0.75d凸=(d+x)-p0=(1.9+0.750.1)-0.020=1.975-0.020mmd凹=(d+x+Zmin)0+凹=(1.95+0.75+0.10)0+0.020=2.0750+0.02mm3.3 以两个1.9mm的孔导正切边3.3.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1-1查得电工用纯铁DT4的=177MpaL=20.3+15.2+15.2=50.7mm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4计算冲裁力为F冲=KLtF冲=1.350.71.5177=17499N卸料力: F卸=K卸F冲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5,查得K卸=0.12则F卸=K卸F冲=0.1217499=2100N推件力: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6,查得K推=0.05,n=1F推=K推F冲n=0.05117499=848N总冲压力:F总=F冲+F卸+F推=17499+2100+848=20447N3.3.2 冲裁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 由于凸凹模形状复杂,因此凸凹模采用配合加工,先加工好凸模作为基准件,根据凸模的实际尺寸配合加工凹模。使它们保持一定间隙。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2查得,非圆形x=1凸模1磨损后,刃口尺寸AB,DE,GH,JK变小,其中AB=HG,DE=JK;刃口尺寸BC=FG=HI=LA和CD=EF=IJ=KL变大。由此LAB=LHG=(L+x)-p0=(3.1+10.08)-0.020=3.18-0.020mmLDE=LJK=(L+x)-p0=(4+10.08)-0.020=4.08-0.020mmLBC=LFG=LHI=LLA=L-+p2=0.99-+0.01mmLCD=LEF=LIJ=LKL=L-+p2=0.3-+0.01mm以凸模为基准件配做凹模,对应凹模尺寸为LAB=LHG=L+x+Zmin0+=3.280+0.02mmLDE=LJK=(L+X+Zmin)0+=4.1800.02mmLBC=LFG=LHI=LLA=L-+p2+Zmin=1.09-+0.01mmLCD=LEF=LIJ=LKL=L-+p2+Zmin=0.4-+0.01mm凸模2磨损后,刃口尺寸AB,DE,FE,FG变小;BC=HA,CD=GH尺寸LAB=(L+x)-p0=(3.1+10.08)-0.020=3.18-0.020mmLDE=LFG=(L+x)-p0=(2+10.08)-0.020=2.08-0.020mmLEF=(L+x)-p0=(5.1+10.08)-0.020=5.18-0.020mmLBC=LHA=L-+p2=0.99-+0.01mmLCD=LGH=L-+p2=0.3-+0.01mm以凸模为基准配作凹模,对应凹模尺寸为LAB=LAB凸+Zmin=3.280+0.02mmLDE=LFG=L凸+Zmin=2.180+0.02mmLEF=L凸+Zmin=5.280+0.02mmLBC=LHA=L-+p2+Zmin=1.09-+0.01mmLCD=LGH=L-+p2+Zmin=0.4-+0.01mm3.4 以导正孔导正压锥角3.4.1 压印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由模具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表1-76查得,纯铁的单位挤压力为 p=1400P/MPa(1MP=1N)。压角边延长可以得到两个圆锥,因此压角部分的面积S=RL-rl。式中 R 压角后孔的半径r 压角前孔的半径L大圆锥的母线长l小圆锥的母线长经计算, R=1.1;r=0.95;L=0.64;l=0.39。S=RL-rl=3.141.10.64-3.140.950.39 =1.34mm2 总压力 P=sp=1.341400=1848N推件力: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6,查得K推=0.05,n=1F推=K推F冲n=0.0511848=92.4N总冲压力: F总=4F冲+F卸+F推=44158=16632N3.4.2 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 由于有导正钉对条料进行精定位,因此会使第一个工序冲孔变形,而且压角会使孔距变小,因此凸模刃口段是对冲孔进行修正并导正,尺寸和冲孔一样,刃口段上方设计120度的锥角对孔进行压塌。凹模刃口尺寸和冲孔凹模尺寸一样。3.5 冲外型、落料3.5.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1-1查得电工用纯铁DT4的=177MPa L=5.125.6=130.56mm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4计算冲裁力为 F冲=KLt F冲=1.3130.561.5177=45062.8N卸料力: F卸=K卸F冲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5,查得K卸=0.12 则 F卸=K卸F冲=0.1245062.8=5408N推件力: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6,查得K推=0.05,n=1F推=K推F冲n=0.05145062.8=2253N总冲压力:F总=F冲+F卸+F推=45062.8+5408+2253=52723N3.5.2 冲裁间隙及凹模,凸模刃口尺寸公差计算 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7查得,Zmin=0.10mm,Zmax=0.14mm 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1查得,p=0.020mm,d=0.020mmp+d=0.020+0.020=0.040mmZmax-Zmin=0.14-0.10=0.04mm满足:Zmax-Zminp+d 故凸,凹模采取分开加工的方法制造 :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3-12查得,非圆形x=1。由于是落料件,因此应根据凹模尺寸来确定凸模的尺寸。凹模尺寸LAB=LCD=(L-x)0+凹=(5.1-10.08)0+0.02=5.0920+0.02mmLBC=LDA=(L-x)0+=(25.6-10.08)0+0.02=25.5920+0.02mm 凸模尺寸LAB=LCD=(L-x-Zmin)-凸0凹=4.992-0.020mmLBC=LDA=(L-x-Zmin)-凸0凹=25.492-0.020mm 3.6 侧刃3.6.1 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计算由实用模具技术手册表1-1查得电工用纯铁DT4的=177MPaL=2+1.2+0.7+3.2+0.7+1.2+2=11mm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4计算冲裁力为F冲=KLtF冲=1.3111.5177=3796.7N卸料力:F卸=K卸F冲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5,查得F卸=0.12则 F卸=K卸F冲=0.123796.7=456N推件力:由实用模具设计手册表3-16,查得K推=0.05,n=1F推=K推F冲n=0.0514556=228N总冲压力:F总=F冲+F卸+F推=3796.7+456+228=4480N3.7 导正销尺寸3.7.1 导正销工作部分直径根据实用模具技术手册,d导=d导凸-t0.02=1.945mm导正销的制造偏差为1.945-0.0060mm(按GB2864.1-84制造)导正销直壁部分进入条料长度M=H+(0.5-1)t (mm)其中H为卸料板活动量,H=L+t (mm),L为凸模工作长度,L=2.5mm则H=4带入公式M=H+(0.5-1)t (mm)得M=5.5mm3.8 空位为了保证模具有足够的强度,确保模具的使用寿命和产品质量,在级进模中适当的增加空工位。设置空工位是应考虑以下几条原则10:1步距较大时不应多设空工位。2精度高,形状复杂的零件冲压不应多设置空工位,以减少总工位数。3用导正销精定位时可以适当多设置空位。根据以上原则,该模具在第四工位设置空工位。114 模具结构总体设计 通过上述的工艺分析和一些初步的计算,采用了正装式上模弹性卸料的五工位级进模具。考虑到对角导柱模架可以两方向送料,导柱与导套滑动平稳,所以框架选用GB2851.1-81对角导程标准模架11,其模具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4.0 模具结构图 板料采用自动送料装置送进,用导料板导向,先用侧刃粗定位,后用导正销进行精确定位,在第1工位冲出导正孔后,在第2至第5工位间设置2对导正销导正,从根本上保证了冲压工件的稳定性和精确性12。模具上部分由上模座,垫板,凸模固定板,卸料板和各个凸模组成。各板料之间采用圆柱头内六角螺钉连接。为了对卸料板精确导向,使用了4个12mm的小导柱,采用4个滑动导向的导柱。导柱固定在凹模上,导套固定在卸料板上,导柱与导套采用小间隙配合。在上模座和卸料板之间采用6个8mm的卸料螺钉连接。 模具下模部分由凹模、垫板和导料板等组成。考虑到节约材料和便于维修,凹模采用整体加部分镶件结构。在压窝处,由于成型力大,凸模采用高韧性合金工具钢。135 模具主要零件设计 模具的结构图如后所附的模具装配图所示,主要由上下模座,各工位的凸凹模,卸料装置,固定装置,定位装置,斜锲机构等等13。5.1 定位装置 条料在初始时采用了导料板导向,保证送进方向。导料板与卸料板分开制造,导料板用内六角螺钉固定在整体凹模上面。为了使条料顺利通过,导料板相互之间的距离应该等于条料的最大宽度加上双边间隙值。一般导料板的间距和厚度为:W=B+(0.05-0.2) H0=h+0.5-2t+(1-5) 式中 W导料板间距B条料宽度 h工件最大成型高度 t 条料厚度 经计算,取导料板间距为37.8,根据经验公式导料板厚度取4.5mm,长度和宽度按凹模尺寸配合制造。导料板的外形尺寸按GB2865.5-81选取。由于该模具用侧刃定距,第一个工位需要在调料边缘冲切一个与步距相同尺寸的定位槽,因此在导料板上需留出侧刃的位置。考虑到凹式侧刃的定位精度比较高,因此模具选用凹式侧刃。侧刃的尺寸参照冷冲模国家标准。条料在第一工位冲出导正销孔后,在其后的工位中用导正销精确定位。导正销导正销共设4个,分别在第2,3工位,考虑到步距比较小,凸模固定板上孔的间距较小,因此直接把导正销装在卸料板上,与卸料板的配合公差为H7h6,与凹模的配合公差为H7k6,其长度总长为15mm。制造卸料板时,与导正销的位置偏差不应大于0.005mm。5.2 卸料装置:5.2.1 弹性元件卸料装置初定6根弹簧,每根弹簧分担的卸料力为:F卸n=990+2100+5048+4566=1432N 这样每根弹簧分担的卸料力比较大,在弹簧的选取上有困难,因此考虑用承受负荷较大的橡胶进行卸料。橡胶卸料还有安装调整方便,价格不贵等优点。 橡胶所能产生的压力为: F=AP 式中 F橡胶所能产生的压力(N) A橡胶的横截面积(mm2) P与橡胶压缩量有关的单位压力(MPa) 由于卸料总力为990+2100+5048+456=8594N,所以橡胶产生的压力F=8594N,根据使用冲压技术手册中表11-34 选取橡胶压缩量为35%,所产生的单位压力为2.10/MPa。则橡胶的断面面积为4092mm2。 为了保证橡胶的正常使用,不至于过早损坏,应控制其最大的压缩量S总为自由高度H自由的35%45%。而橡胶的预压缩量S预,一般取H自由的10%15%。则橡胶的工作行程为:S工作=S总-S预=(0.25-0.3)H自由 所以橡胶的自由高度为:H自由=S工作(0.25-0.3)=(3.5-4,0)S工作 式中S工作卸料板或推件块,压边圈等的工作行程与模具修磨量或调量(46mm)之和再加1。 该模具卸料板的工作行程为4mm,则S工作=4+5+1=10mm。橡胶的自由高度为H自由=35mm.橡胶的高度H与直径D之比必须在(0.51.5)的范围内 根据H自由计算橡胶的装备高度H装配 由实用冲压技术手册式(11-23)得H装配=(0.85-0.9)H自由 H装配=32mm 5.2.2 卸料板图5.2 卸料板卸料板的设计如图所示参照实用冲压技术手册中有关卸料板厚度的计算公式:H=(0.81.0)Hd式中: H卸料板厚度(mm) Hd凹模厚度(mm) 则取H = 20mm,根据结构选用160mm125mm20mm的标准模板。因为用导料板导料,把卸料板14设计为凸台式,便于压料面把凹模上的条料压住。凸台的高度:H=h+(0.30.5)式中h(导料板板料厚度)=4.5-1.5=3因此凸台高度取3.5mm此外卸料板对凸模进行导向,取单边间隙C=0.01mm,卸料板开口处的间隙取0.5mm。5.2.3 卸料螺钉按GB2867.681选d = 8mm的圆柱头内六角卸料螺钉,螺柱长度根据窝深,凸模尺寸和卸料板的配合高度确定为70,其它具体尺寸参照冷冲模国家标准。卸料螺钉的窝深应满足:h卸料板行程+螺钉头高度+修磨量+安全间隙 = 4 + 8 + 6 + 4 = 22mm卸料螺钉安装在上模座上,则:卸料螺钉的窝深h = 27mm故满足要求。 5.3 固定机构的设计5.3.1 板类零件的定位连接 模座固定板和垫板之间采用销钉定位,内六角螺钉连接。销钉用两颗,直径为D=6mm,分别用8颗直径为6mm的内六角螺钉连接上下模座和各模板。在上模座,上模固定板和垫板之间采用分层连接,在垫板和固定板之间采用直径为4mm的内六角螺钉连接。 5.4 凸,凹模的设计5.4.1 凹模(1) 凹模结构和固定形式凹模的结构如图5.2所示:图5.3 凹模该模具采用了整体与镶件相结合的组合方式。冲空凸模,切边凸模和落料凸模通过凸台设计镶嵌与凹模固定板内,这样不仅方便维修而且也减少了昂贵的凹模制造成本。冲孔凹模和落料凹模与凸模分开制造,因此凹模刃口尺寸根据公式求得,而切边凹模由于其外型复杂采用与凸模配合制造。凹模采用台阶式落料孔,该形状的好处在于刃口强度较好,刃口尺寸不随修磨人口而增大,但是易积聚冲裁件或废料,孔壁磨损和压力较大,修磨时刃口磨去的尺寸较多。因此应用与向下顶出零件或废料,形状复杂或精度较高的零件。如下图5.1所示,查实用冲压技术手册表11-22,得工作刃口高度h=7m,台肩突出的宽度为a=0.5mm。 凹模的外形尺寸的确定依据经验公式:凹模高度:H=Kb(15mm) 式中:b冲裁件最大外形尺寸(mm) K系数。考虑坯料厚度影响的系数,其值可参考实用冲压技术手册表7-4 由上式计算,取凹模的厚度为H=20mm。 由于该模具为级进模,且送料步距比较小,因此凹模的壁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2) 凹模强度校核1) 冲孔凹模强度校核 根据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矩形凹模强度计算公式:Hmin=3P弯ba1+b2a2弯=3PH2ba1+b2a2弯式中 P冲裁力(N) 弯凹模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Cr12M0V的弯曲应力为294490) Hmin=凹模最小厚度(mm)Hmin=3842949027.891+27.8292=3.9mm弯=3PH2ba1+b2a2=293弯 故符合标准。2) 切边凹模强度校核 根据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矩形凹模强度计算公式:Hmin=3P弯ba1+b2a2弯=3PH2ba1+b2a2弯式中 P冲裁力(N) 弯凹模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Cr12M0V的弯曲应力为294490) Hmin=凹模最小厚度(mm)则 Hmin=31749949038.691+38.6292=4.96mm弯=3174996238.691+38.6292=321弯 符合强度要求3) 落料凹模强度校核根据冲模设计与制造实用计算手册,矩形凹模强度计算公式:Hmin=3P弯ba1+b2a2弯=3PH2ba1+b2a2弯式中 P冲裁力(N) 弯凹模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贵州毕节金沙县城乡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社会招聘经理层高级管理人员(财务总监)考察政审情况及拟聘用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湖南邵阳市洞口县黄桥镇中心卫生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影像(医师)技师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5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国有资产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6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岗位招聘169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省人力资源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邵武分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泉州金控集团权属省五建公司招聘7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晋江市新丝路商贸有限责任公司招聘4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招聘27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福建亚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招聘15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恒丰理财有限责任公司社会招聘10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顺产与剖腹产课件
-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课件 第4章 Transformer模型
- 狼疮性脑病的护理查房
- 中医围手术期护理
- GB/T 10785-2025开顶金属罐及金属盖规格系列
- 妇科麻醉课件
- 体育场馆无障碍设计
- 家庭衣服收纳培训课件
- 聘用兼职会计师合同协议
- 中药塌渍操作方法
- 光缆维护月度工作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