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对比剂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1页
(ppt)对比剂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2页
(ppt)对比剂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3页
(ppt)对比剂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4页
(ppt)对比剂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比剂在介入诊疗中的应用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彩霞 对比剂 造影剂contrastagent 介入诊疗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 多经肾脏排泄 作为理想的对比剂应具备如下特点 含碘量高 对比度强 显影清晰 合成简单 产量高 使用方便 体内外稳定性好 便于储存 具有无限的水溶性 易于吸收和排泄 粘稠度低 无毒性 刺激性小 渗透压小 无生物活性 理化性能稳定 一 对比剂发展历史二 对比剂分类及临床常用对比剂三 对比剂的副反应表现 治疗及预防 一 对比剂发展历史 1895 WilhelmConradR ntgen发现X线 1896 石膏注入尸体进行造影实验 瑞士人Haschex及Lindenthi用含铋 铅及钡盐混合液注入断肢手的血管内进行试验 取得成功 这是人类第一次血管造影 硫酸钡试用于胃肠道造影获得成功 气体用于胃肠道造影 1911 1918 1920 s 碘油用于脊髓造影和支气管造影 碘化钠用于尿路造影和血管造影 1920 s 碘吡酮醋酸钠Selectan 单碘 碘吡啦啥diodone 双碘 以及其它化合物用于尿路造影和血管造影 1895年 世界上第一张X线图像 1896年 碳酸钙行离体手动脉造影 20世纪40 50年代 为了提高对比剂的安全性 发明了离子对比剂泛影酸 碘他拉酸 甲泛影酸等 这是现代对比剂发展的第一个突破性进展 这些对比剂毒性低 浓度高 适合泌尿系造影 60 70年代初 出现了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甲泛葡胺 特点是渗透压低 耐受性好 这是第一代非离子型对比剂 也是现代对比剂发展的第二个突破性进展 70 80年代 相继研制开发了第二代与第三代二聚体新型非离子型对比剂 即碘帕醇 碘海醇 优维显 伊索显等 这些对比剂具有毒性低 性能稳定 等渗 耐受性好等优点 这是现代对比剂发展的第三个突破性进展 二 对比剂分类 按结构 型别结构对比剂种类离子型单酸单体泛影葡胺 碘他拉葡胺单酸二聚体碘克沙酸非离子型单体碘帕醇 碘海醇 碘普胺 二聚体碘美普尔碘曲仑 碘克沙醇 对比剂分类 按渗透压 类别渗透压 mOsm kg 常见对比剂高渗约1500离子型单体对比剂 如泛影葡胺等低渗500 700非离子型对比剂及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 如碘帕醇等等渗约300非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 如碘曲仑 碘克沙醇 对比剂 CM 的演变 R R R R R R CH3CONH R R R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I R R I I R COO Na Meg I R COO Na Meg I 离子型单体泛影葡胺碘酞酸盐 非离子型单体碘海醇 欧乃派克 碘普罗胺 优维显 碘帕醇 典必乐 离子型二聚体碘克酸 海赛显 非离子型二聚体碘克沙醇 威视派克 举例 分子结构 年代 1950s 1980s 1980s 1990s 备注 高渗血液渗透压的5 8倍 低渗血液渗透压的 2倍亲水性改善 渗透压为血液的 2倍 300mgI ml 渗透压 血液粘度增加平衡的Na Ca2 第一代 第二代 第三代 2 24 2020 10 碘克沙醇的分子结构 三 对比剂的副反应及其发生机制 国外报道 使用离子型对比剂 不良反应发生率 轻 中度为3 7 13 4 重度为0 26 0 45 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轻 中度为0 69 3 09 重度为0 04 与1986年来自日本的报道相同 国内大宗病例报道 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5 左右 其中轻度反应3 0 3 9 中度反应为1 0 1 6 重度反应为0 01 0 06 死亡率为0 0025 0 0074 总得来说 离子型对比剂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非离子型对比剂4 6倍 对比剂副反应的表现对比剂副反应的表现很多 如恶心呕吐 热感 皮肤潮红 瘙痒 荨麻疹 血管性疼痛 声音嘶哑 打喷嚏 咳嗽 胸痛 腹痛 心悸 面部水肿 寒战 或颤抖 呼吸困难 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血压下降 休克 惊厥 心跳停止 知觉丧失等 在注射对比剂后30分钟内出现称为急性反应 临床上8 7 27 1 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患者在造影结束后30分钟至7日 90 以上在2日内 会出现头痛 潮红 瘙痒 荨麻疹 恶心 呕吐 头晕 乏力 面部或四肢水肿 腹痛 咽喉不适 寒战 胸部不适 心悸 嗜睡 咳嗽 臂痛 腰背痛 打喷嚏 颤抖 少尿等 称之为对比剂迟发反应 1 轻度反应面部潮红 灼热感 眼及鼻分泌物增加 声音嘶哑 打喷嚏 恶心 头晕 头痛 皮肤瘙痒 荨麻疹等 2 中度反应胸闷 气急 轻度呼吸困难 暂时性血压下降 剧烈呕吐 腹痛 腹泻 大片皮疹 眼睑结膜出血点 3 重度反应循环系统衰竭 出现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 面色苍白 口唇紫绀 意识模糊 知觉丧失甚至心跳骤停 呼吸系统衰竭 喉与支气管痉挛 呼吸困难 气喘 若并发肺水肿 则吐大量泡沫样或粉红色痰 血管神经性水肿 面部 口腔 皮肤出现水肿 皮下及黏膜有出血等 过敏性休克 出现头晕头痛 烦躁不安 发冷寒战等 4 迟发反应在造影检查后数小时或数日 出现头痛 潮红 瘙痒 恶心 头晕 乏力 腹痛 咽喉不适 寒战 胸部不适 呕吐 荨麻疹 心悸 腮腺痛 嗜睡 咳嗽 臂痛 腰背痛 打喷嚏 颤抖 少尿等症状 具有高危因素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不论使用那一类型的对比剂 都将高出普通人群2 3倍高危因素人群使用非离子型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应用离子型的降低约3 8倍 高危人群包括 过敏体质 患有哮喘病 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糖尿病多发性骨髓瘤失水和休克状态心脏病如心功能衰竭 严重的心律失常 冠心病 肺动脉高压和紫绀型先天性心脏病严重的支气管疾病肾功能衰竭65岁以上患者 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 对比剂反应有两种 一种是与剂量无关的特异质反应 较少见 另一种是与剂量有关的 随对比剂的浓度和剂量的增加而增加的物理 化学反应 较多见 1 特异质反应大量的研究表明 对比剂反应中的荨麻疹 血管性水肿 喉头水肿 支气管痉挛 严重血压下降及突然死亡等表现均属特异质反应 注射1 2ml即可发生反应 甚至死亡 其发生的确切机制现仍未清楚 目前研究表明与下列因素有关 1 细胞释放介质体内 外研究均表明 无论属离子型还是非离子型对比剂均能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 对比剂反应3周后与反应后即刻所测得的患者肥大细胞中组胺含量相比平均增加125 而无对比剂反应者则前后组胺含量无明显变化 通过测定尿液中组胺或其代谢物发现有对比剂反应患者组胺的含量明显高于无对比剂反应者 2 抗原抗体反应对比剂本身是一种半抗原 其分子中的某些基团能与血清中的蛋白结合成为完整抗原 将反应组及对照组分别加入对比剂进行培养 并测定培养前后血清中的IgE 发现50 反应组培养后IgE下降 而对照组则无下降 将泛影酸与载体蛋白连接后免疫兔 可产生抗对比剂的抗体 并在抗原 抗体复合物中能测到碘 这些均证实对比剂反应中有部分抗原 抗体反应 3 激肽和补体系统的激活研究表明对比剂尤其是离子型高渗对比剂可导致血细胞及内皮细胞形态和功能改变 并可导致组胺 5 羟色胺 缓激肽 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介质的释放 这些介质的释放与C1酯酶抑制素降低有关 C1酯酶抑制素有调节机体的凝血系统 补体系统 激肽系统及纤溶系统的功能 在有对比剂反应者其浓度明显低于无反应者 严重反应者其血清浓度极低 使用大剂量类固醇可提高其浓度 4 胆碱能作用Lasser等早在60年代就发现对比剂能通过抑制乙酰胆碱活性产生胆碱能作用 以后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 用碘他拉酸 异泛影酸 碘克沙酸 碘帕及碘海醇4种对比剂进行不同碘浓度时的红细胞乙酰胆碱酶活性抑制试验 结果发现前两者具有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能力 因此认为这主要是碘本身在起作用 2 与剂量有关反应随对比剂的浓度和剂量增加而增加的物理 化学反应 较多见 物理 化学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与所用对比剂的量有关 对比剂反应中常见的恶心 呕吐 潮红 发热及局部疼痛等均由此所致 其有关因素如下 1 渗透压渗透压大小由溶液中溶解的颗粒数目多少而定 与颗粒大小无关 离子型对比剂的渗透压在1346mmol L 1689mmol L 非离子型单体对比剂的渗透压290mmol L 800mmol L 二聚体对比剂的渗透压为270mmol L 320mmol L 人血浆的渗透压为300mmol L 对比剂的渗透压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血液 碘克沙醇 碘克酸 碘美普尔 碘佛醇 碘普胺 碘帕醇 碘喷托 碘海醇 碘比醇 泛影葡胺 渗透压 mOsm kg水 渗透压影响 细胞损害与水份转移 血细胞和内皮细胞 不同渗透压对比剂中的表现 Nashet al Am J Hematology 2001LametschwandtnerAetal Dataonfile1994 NycomedAmersham 由于目前常用的对比剂渗透压均明显超过血液 是其2 5倍 故很容易造成以下几种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和血 脑屏障损害细胞损害高血容量肾毒性肝损害心脏毒性肺功能不全疼痛与血管扩张 欧洲泌尿生殖放射协会7 0版 ESUR guidelines2009 对比剂肾病 CIN 的定义 指排除其它原因的情况下 对比剂血管内给药后3天内出现的肾功能损害 血清肌酐值升高25 或44 2 mol L 0 5mg dl 造影剂肾病 contrast inducednephropathy CIN 升高时间 接触对比剂后天 123 升高程度 Scr 高发病率CIN在药物性急性肾衰竭中CIN高居第二位 是院内获得性急性肾衰竭的第三大原因 CIN在造影人群中的发生率为1 6 在高危人群中的发生率可达30 70 CIN近些年有增加趋势 检查的发展趋势是 时间更长 操作更复杂 用更多剂量的对比剂高危患者越来越多应用不断增多高龄患者越来越多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增高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越来越大 发生急性CIN的潜在危险因素 有慢性肾衰竭的基础糖尿病容量不足充血性心衰造影剂的渗透压造影剂的剂量红细胞压积低 CIN的短期危害 非急诊患者 院内死亡率为20 急性心肌梗死及原有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院内死亡率高达66 BartholomewBAetal AmJCardia1200 4 93 1515 19 CIN的长期危害短暂和持续的CIN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 根据肌酐升高调整的8年死亡率 根据13110名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血清肌酐的增高水平评定 BrownJRetal Circulation2007 116 Abs1689 DataadaptedfromBrownetal 即使使用对比剂后发生轻度慢性肾病无需透析的患者 也会在出院后出现延续的风险并伴死亡率升高 长期随访后发现短暂和持续的CIN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 2 水溶性碘离子具有高度疏水性 离子型对比剂由于是葡胺盐 水溶性大 亲水性好 较少发生异物反应 但可产生离子 增加渗透压 非离子型对比剂碘位于分子核心 能减少它与生物大分子的结合 即可降低渗透压 又可降低对比剂的生物活性 从而减少反应 非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却具有更高的水溶性 2 24 2020 40 碘克沙醇的分子结构 3 电荷离子型对比剂水解可产生带正 负电茼的离子 可干扰正常机体的电离环境和电解质平衡 影响正常生理过程 对比剂本身的水溶性及疏水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可增加对比剂与蛋白的结合 还可以和血液中的钙离子结合 影响了钙离子对心肌的作用 最后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 非离子型对比剂则无上述的影响 4 粘稠度粘稠度高的对比剂与血液的混合物可使血流减慢 容易堵塞微小血管 造成或加重微循环障碍 但对提高造影显影的清晰度却有利 为此 尽管非离子型二聚体对比剂与单体类对比剂相比粘稠度较高 但综合其显影效果及反应而言 前者是后者所无法比拟的 5 化学毒性化学毒性是由对比剂分子中疏水区与生物大分子结合 影响其正常功能 即所谓的 疏水效应 非离子型对比剂中亲水基团能有效地遮盖疏水区 因而毒性明显降低 四 对比剂副反应的治疗与预防 预防措施 1 碘过敏试验造影前应询问有无过敏史 并做碘制剂的过敏试验 2 病症处理有癫痫病史者 心 肺功能及肝 肾功能不全者 脑血管疾病及老年人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等应做相应的处理或充分准备 3 造影前服药为防止发生不良反应 造影前口服扑尔敏8mg 天 连服3天 造影前再用盐酸苯海拉明25 50mg肌注 地塞米松10 20mg肌注或静脉点滴 4 选用新型对比剂 如非离予型对比剂 因其全身耐受性优于离子型对比剂 与血液等渗 水溶性好 稳定 副作用小 副反应发生率低 5 正确操作熟练掌握各种造影操作技术和注射方式 尽量减少对比剂用量 CIN的预防策略 水化补液停用肾毒性药物对比剂的用量 体积 对比剂的选择 YES 预防性血透血液过滤 NO 对比剂用量 72小时内反复注射对比剂 则CIN的发生率升高 McCulloughetal 1997 Morcosetal 1999 Taliercioetal 1986 140ml是对比剂用量的分离点 对比剂用量 140ml则CIN的发生率最低 用量高于这个范围 则CIN发生率为15 20 Taliercioetal 1986 McCulloughetal 1997 Grubergetal 2000 Freemanetal 2002 Briguorietal 2002 八字方针 1 分层 即对病人进行危险分层 这是发现高危患者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的前提 2 水化 这是最有效的措施 也是唯一被证实有效的药物 3 限量 减少造影剂用量 这是预防造影剂肾病发生的很有效的方法 4 等渗 即等渗造影剂 预防对比剂肾病的 八字方针 对比剂副反应的急救1 一般处理 1 平卧位 吸氧 保温 就地抢救分秒必争 2 立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