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专项训练XX.doc_第1页
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专项训练XX.doc_第2页
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专项训练XX.doc_第3页
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专项训练XX.doc_第4页
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专项训练XX.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考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判断题专项训练XX 判断题 1.语言能力指的是个人使用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为听说读写四项。 2.分析语言的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各语言层次和各语言单位所具有的特征的知觉上,带有较强的直觉性。 3.在一切动物中,唯独人类具有高度发展的语言系统。 4.“早期阅读”是指幼儿识一些字可以自己阅读。 5.语言是先天遗传的,生理上正常的孩子,长大就会使用语言。 6.没有语言,人类不但没法交流思想,并且也无法进行思维。 7.轶事记录法和实况详录法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而言是比较适宜的研究方法。 8.“大班幼儿阅读能力的调查”通过调查,发现并分析了幼儿园大班儿童早期阅读中所存在的问题,它属于原因调查。 9.“地区幼儿学说普通话与方言关系的调查”,通过收集幼儿学说普通话过程中存在的发音问题,以便今后的语言教育中加以重点突破,它属于跟踪调查。 10.“儿童口吃成因的调查”旨在探讨儿童口吃形成的可能原因,它属于现状调查。 11.“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发展关键时间的调查”主要调查儿童的语言发展特征随时间推移而发展变化的情况,它属于相关调查旨。 12.行动研究属于正规性研究,其方案要求严密完善,并且有随着研究与实践的进程逐步加以调整。 13.动物也有语言,我们日常说的所谓“莺声燕语”就是动物的语言。 14.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是人生来就有的自然属性。 15.语言是人类惟一的交际工具。 16.文字突破了语言交际中的时空限制,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7.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 18.体态语可以脱离语言而独立完成一定的交际任务,所以它能代替语言交际的功能。 19.思维活动,尤其是抽象思维活动,必须借助于语言,不能离开语言而单独进行。 20.聋哑不会说话但能够思维,这说明思维可以离开语言而单独存在。 21.语言符号的音义关系是由社会约定的,用什么样的“音”去表达什么样的“义”,完全由社会约定。 22.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内容之间具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不能任意联系。 23.人类的语言是分层装置的,靠组合、替换来运转。 24.语言系统的底层是一套音位,上层一般分为三级:第一级是音素,第二级是词,第三级是句子。 25.语言系统的上层是音义结合体,即符号和符号的序列,是表义单位。 26.组合关系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构成线性序列的语言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 27.发出声音和独词句的出现是儿童学话中关键的两步。 28.独词句体现了词和事物的联系,特别是词指称整类事物的概括性。 29.双词句体现了造句的基本原理。 30.后天环境决定论,强调环境和学习对语言获得的决定性影响。 31.先天与后天相互作用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结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32.儿童在语言习得过程中是被动接收知识和能力的,听到什么才有可能说出什么。 33.儿童模仿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 34.学前儿童语言学习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生理因素、心理因素。 35.语言发展最重要的生理基础是人类的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的发展。 36.成人的语言观念对儿童的语言学习没有多大影响。 37.语言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符号结构系统,按其构成成分来说,包括音、形、义三个方面。 38.03岁是儿童语言真正形成时期,也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阶段。 39.语音是口头语言的物质载体,是人类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 40.咳嗽声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声音,也是语音。 41.集合哨声、进军号角等有约定的意义,所以也是语音。 42.一般把从儿童出生到能够说出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的词之前的这一时期划为言语发生阶段。 43.出生21天5个月的婴儿,有大量“玩弄”声音的现象,此阶段为非自控音阶段。 44.前语言阶段,感知语音的能力是儿童获得语言的基础。 45.重叠音出现是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重要现象,是婴儿说话所呈现特殊的“小儿语”式发音。 46.婴儿出生后不久就有前语言交际的现象,如用不同的哭声表达需要,吸引成人的注意。 47.研究表明,一般从一岁开始,婴儿才真正理解成人语言。 48.看到月亮是圆的,就把圆形图案、圆的东西也叫月亮。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泛化现象。 49.把“妈妈”理解为仅指自己的妈妈,这是儿童理解词义的特化现象。 50.儿童一般在3岁以后词汇量大大增加,出现“词语爆炸现象”,这是儿童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 51.语法的获得,是指儿童对语句结构的获得,包括理解和产生不同结构的语句。 52.双词句结构不完整,句子成分常常缺漏,表达的意思也不明确,所以不具备句子的雏形。 53.成人问“吃了没有”,婴儿刚吃完饭,还是答“没有”。答话和情景不符的现象是接尾策略在起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