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届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策略与思考一、高考语文命题的动向。保持连续性,稳定中求创新。题量、题点、结构变化的可能性不大。设问的角度和答案的组织,风格变化的可能性不大。二、复习安排。课本复习:2009、8、82009、9、22(共6周)考点复习:2009、10、22010、2、1(共17周)综合训练:2010、3、12010、4、30(共8周)模拟训练:2010、5、22010、5、30(共3周)附安排表:序号时间内容主持人备注18/813/8第一册214/820/8第二册321/27/8第三册428、29/831、1/9月 考评 卷52/98/9第四册69/915/9第五册716/922/9第六册825、26/928、29/9月 考评 卷930/9作文专题指导102/108/10字音119/1015/10字形1216/1022/10标点符号1323/1029/10正确使用词语1430、31/102、3/11月 考评 卷154/1111/11病 句1612/1121/11诗歌鉴赏1723/1126/11扩展压缩1827、28/1130、1/12月 考评 卷192/125/12选用仿用句式207/1210/12简明连贯得体2111、12/12语言表达综合训练2214、15/12作文专题指导2316/1226/12文言文训练2428、29/1230、31/12八校联考评 卷252/1作文专题指导264/112/1说明文阅读2713/116/1文常、默写2818/130/1文学作品291/26/2期末考试30第二学期每周一套综合题,一个小专题训练。时间为两个月三月、四月。31五月,每周一套模拟题,两天考试,两天评讲,两天自由复习。三、知识点复习的思路和策略。总体原则:“面面俱到”,讲练结合,循环复习。(一)基础知识板块。1字音、字形专题。(1)把字音知识内容分为多音字、形声及形近字、成语中难读字三个版块,把训练分基础巩固、能力提升和拓展练习三个板块。早上读,一节课提示,一节课训练及评讲。 字形知识点同上。(2)提示突出常考的字和词,如:淡薄(b) 供给(j) 慰藉(ji) 累赘(li) 炮烙(po) 埋怨(mn) 强词夺理(qing) 高屋建瓴(lng) 量体裁衣(ling) 提示具体的记忆方法。如“臭”,与香相对的气味读“chu”,其余的读“xi”;“嚼”,记住两个关键词语“咀嚼(ju)”“咬文嚼(jio)字”;“角”。有很多词语,经过复习后,学生一般都能记住,但有一个点要注意,“主角(ju)”“独角(jio)戏”。字形也是如此。兵荒马乱 山清水秀 安详 端详 慈祥 吉祥 胁从 协作讴歌 呕吐 怄气 绵里藏针 株连九族(2)标点符号专题。 标点符号的重点是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难点是对句意的准确理解。在掌握单个标点符号用法的基础长,重点突出使用时的几个难点:表并列时顿号、逗号、分号的使用;并列成分作主语、谓语、宾语和修饰成分时的使用。独立引用和非独立引用时的情况;一句话分前后两半时的情况。句内括与句外括的情况。倒装句中问号、感叹号的使用情况。冒号、破折号、括号的区别。连续问和选择问似的情况,有疑问词的句子是不是疑问句的判断问题。什么时候用书名号,什么时候用引号的情况。(3)词语专题。对实词(两字词语)的复习,可以巩固字形的知识;对虚词的复习,可以提高语言连贯和表达的能力;对熟语(包括成语)的复习,可以解决考试中的第3小题和作文表达的问题:复习应全面,不可急功近利。 词语复习的重点是熟语,熟语复习的重点是积累和运用两个方面。积累是关键,通过训练可以解决运用方法的问题,但通过训练只能解决部分积累的问题。所以,有四点我们应充分准备:第一,搜集近三年来各地模拟试卷上出现的成语,加上注释,发给学生读记;第二,搜集报刊杂志上错用的成语,加以纠正;第三,注意区别相似的两个或多个成语,如“不以为然”“不以为意”、“无所不至”“无微不至”、“ 鬼斧神工”“巧夺天工”、“耳闻目睹”“耳濡目染”等;第四,实际意思和字面意思或感情差距较大的成语,如“文不加点”“上行下效”“信笔涂鸦”“罪不容诛”“登堂入室”“五风十雨”等。(4)语病专题。通过讲解,建立语病类型体系;通过训练,培养判断语病的感觉。类型意识。每一种语病类型后,都会有实例,我们应该将实例变成一种格式。如“的原因是所致”,这就是典型的句式杂糅的格式。语法意识。语感固然重要,语法更为可靠,所以,一个句子首先要进行语法分析,找出主干,分析“枝叶”。感觉意识。一个句子以“在”“通过”“由于”“经过”等介词,就要分析一下是否是缺主语;一个句子中有“是否”“高低”“好坏”“成功与否”等词语,就要分析一下是否是前后不一致;一个句子有并列的几个谓语、宾语或者定语、补语,就要分析一下是否是语序不当;一个句子有“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如果就”等一组对应的关联词,就要分析一下是否是关联词位置不当。(二)说明文阅读板块。阅读时要仔细认真,不可一味抢时间,欲速则不达。明确阅读关注。一是留意关键词语。说明文中,有三类词语我们必须特别关注:第一类是指代性的词语,如“这些”“这样”“如此”“其”“那些”“它”“此”等;我们要联系上下文,把握这些指代性词语准确全面的内容。第二类是修饰限定性的词语,它们表明范围、程度、条件和判断等方面的信息,如“多半”“可能”“或许”“主要”“最早”“完全”“常常会”“将会”“一定程度下”“最好”“不仅仅”等。第三类是表明句与句之间关系的词语,如“因此”“所以”“总之”“据此”“研究证明”“显示”“原因是”等;这些词语所指向的内容,往往是作者的观点、结论、推断的前提等重要的信息,我们不能不注意。二是关注重要句子。重要的句子通常包括以下几种:表明作者(或文中人物)观点的句子,观察实验结论的句子,对某一内容有提示性或总结性的句子,承上或启下过度性的句子,比喻或类比性的句子等。抓住了这些重要的句子,认真分析与相邻句子的关系,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主要信息。三是把握文段内容。说明文篇幅一般不长,自然段也比较少,每一段都有相对明确集中的内容。我们阅读时注意分析概括每段的内容,对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信息很有帮助。看清题干具体要求,明确思考范围。是选正确项还是不正确项,是选原因还是结果。理性分析选项内容。一般来说,一个选项的内容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分别加以判断,准确度应高于简单的感觉判断。如2008年湖北卷第9题: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A.我国湿地资源丰富,占世界湿地资源的十分之一,因此我国淡水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也很高。B.人类应当汲取为了眼前或局部利益而牺牲湿地的教训,不要再为自身利益去利用湿地资源。C.只要大量种植芦苇、香蒲、莎草等植物,就能充分保持湿地在自然状态下的“原型”状貌。D.只有着眼于全面地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对各类湿地生态的恢复和重建才会真正有效。每一个选项都要在文中找到相对应的信息源。老师评讲时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三)文言文阅读板块。考试大纲规定:“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所涉及的题目能力层级比较低。所以文言文重在理解而不在鉴赏,能读懂,能翻译,筛选、分析概括的题目就不难了。训练时强化一些小文段的翻译;评讲时,补充一些注释,给出规范的翻译。翻译文中的句子,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是高考试题必考的知识点,也是高考语文复习备考的难点。翻译题所占的分数10分,题量3个小题。分值比较大;而实际得分的情况并不理想,一般在60%左右,甚至更低。原因固然与理解能力有关,但与做题的技巧也有一定的关系。如何搞好这一知识点的复习,提高得分率,是大家一直努力的方向。那么,翻译是有哪些使用的技巧和对策呢?(1)尽量领会试卷的考核意图。作为翻译的句子,都是命题人刻意挑选出来的,其中包含有若干个考查的点:关键的词语,活用的现象,特殊的句式等,通过对这些句子的翻译,进而考查考生对文意的把握。这些“点”就体现了考查的价值,如果在下笔之前,能够领会命题人的意图,对我们的翻译是很有帮助的。(2)熟练掌握翻译的一些原则方法。文言翻译一般遵循“信”“达”“雅”三字的原则。“信”就是忠实于原意,做到翻译准确;“达”就是通顺完整,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和规范;“雅”就是译文优美,是在“信”“达”基础上的更高要求。当然,就高考阅卷的实际情况而言,能做到“信”和“达”就够了,并不强调“雅”。翻译的方法有很多,无论哪种方法,都必须在过程与结果两个方面去下工夫。过程要注重词语的“对译”,结果要体现意思的完整、语句的通顺。(3)借助上下文进行合理的猜估。对于翻译的句子,不是所以的词语我们都接触过,这是很正常的现象。遇到这样的词语我们不必惊慌,要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合理的猜估。一是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本句的意思,再根据本句的意思推断出该词的意思。二是语法推断法。就是利用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如同义并列、前后对照等,进行合理的推断。(4)有效利用课本熟悉的知识背景。课本是我们三年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能力都是通过对课本的学习而获得的,高考所考查的能力也都能在课本中找到依据。熟悉课本中文言文的内容,有效利用课本的知识是我们的一条捷径。如上面所提到的2002年全国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 考生如果对课本比较熟悉,就可以从秋水一文中得到提示和启发。秋水中有一段话:“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我之谓也”与“李将军之谓也”句式是一样的,都是宾语前置句。这样,这一道翻译题就非常简单了。还有上文提到的2007年全国高考题中的翻译句子“契丹亦利晋多事,幸重荣之乱,期两敝之”,其中“敝”字的意思,在烛之武退秦师中也相同的用法,“因人之力而敝之”,两处结构相同,意义也相同。如果熟悉课本,“敝”字的意义就很容易理解了。(四)诗词鉴赏板块。这是专题中的一个难点,得分不高,让学生有畏惧感。一方面,学生对“表达技巧”的体系不清楚,很难一下子判断所使用的表现手法或是技巧。另一方面,一些训练题的答案照抄鉴赏书上的原文,不从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出发,参考答案想不到,自己的答案得不到分,始终是糊里糊涂;我们的老师也往往依参考答案来解读和分析,不敢有自己的符合学生实际的答案,结果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1)资料书上的诗词要求背诵。(2)建立关于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较系统的知识储备库。(3)熟悉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常用的设问形式。常见的提问方式有: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技巧,或手法)?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某种情感的?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某某景物的某种特点的。试从“静”与“动”(虚实)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等等(4)规范答题步骤和表述语言。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不仅在于辨识作品运用了哪些技巧,更在于分析、评述作者运用这些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在答题时,我们要做到“三步到位”,遵循如下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分析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具体表现。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四)文学常识与名句默写板块。总的原则是抓“纲”务“本”。应围绕考试大纲补充说明规定的篇目充分准备,文学常识则以高中课本中涉及的代表作家作品为主。以作品为例:2006年变形记、沈从文,2007年聊斋志异、普希金,2008年史铁生、人间喜剧,2009年雨果、围城。(五)文学作品阅读板块。文学作品阅读指向明确,难度适中。2006年阿尔卑斯山归来中白描手法让师生大感以外,但这只是个例外。注重文章的结构思路是湖北省高考试题中文学作品阅读一个突出的主题。(1)强化整体意识。现代散文的应试阅读首先要通晓大意,整体把握,为下一步准确解题做准备。它的阅读关注很明确:一是体裁,就是散文还分为不同的类型;二是主旨,文章表现了什么思想,抒发了什么感情;三是层次,文章分为哪几层,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人记事、表情达意;四是写法,文章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语言有什么特点;五是重要语句,哪些语句跟中心事件、中心人物、中心思想有密切关系。大致弄清这些问题,有利于解答题目。如手心手背这篇阅读文章,写大嫂的跪有什么用意?如果不从整体去把握,很容易理解为“表现大嫂的感激,说明大嫂良心的回归”。(2)强化文本意识。我们阅读文章,很大程度上是解读文章,不能以自己的理解代替作者的理解,不能以生活的经验代替文章的意思。如秋天,秋天(张晓风)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我们的城市里,夏季上演得太长,秋色不免出场得晚些”,学生的答案多是想当然,牵强互附会。(六)语言运用板块。“扩展语句,压缩语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解答考试题(附答案)
- 人教pep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期末英语模拟提高试题测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数学北师大六年级下册期末测试模拟试题经典答案
- 2025-2026学年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一中高一上学期入学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2024年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监理工程师考试建筑工程目标控制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标准通信工程安全员考试题及答案
- 铆工与钣金工考工试题库(含答案)
- 2024知识考核科技咨询师三级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 2025年时政热点考试试题目答案
- 2025年未来就业报告
- 邮储银行存款课件
- 2024国家公务员考试地市级申论第2题(带标准答案)
- 药品追溯管理培训试题(附答案)
- 2025年校招:财务岗试题及答案
- 羽毛球讲解课件
- 质量意识题目及答案
- 工程建设施工项目管理人员职业标准
- GA 1808-2022军工单位反恐怖防范要求
- 工程建设项目绿色建造施工水平评价申请表
- 液压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