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讲宋明理学及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考点一宋明理学 知识梳理 一 加试 儒学复兴运动和理学出现的背景 b 1 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 魏晋时期道教和 广泛传播 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进一步被削弱 3 唐代中后期 率先提出复兴儒学的主张 提出了儒家的 道统 思想 李翱提出要从 性命之源 的高度来理解孔子之道 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 佛教 韩愈 4 北宋士大夫们掀起了 运动 1 内容 尊崇 春秋 中的 尊王攘夷 之旨 批评唐代政治的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 要巩固中央集权 实现长治久安 必须复兴儒学 2 影响 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 重忠孝 讲廉耻 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 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 二 加试 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c 理学的创立宋明时期的儒学家们将儒学的忠 孝 节 义提升到 的高度 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严密思想体系 又称新儒学 儒学复兴 天理 三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 b 1 北宋程颢 程颐及其思想主张 1 认为天理是万物的本原 2 理学的最高范畴是 天理 3 天理的核心和修养的最高境界是 仁 2 南宋朱熹及其思想主张 1 理气论 比气更根本 理先于气 气有变化的能动性 理不能离开气 2 修养论 强调日积月累和循序渐进 即所谓 慎思明辨 仁 是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理 格物致知 3 社会政治理论 道的价值内涵是 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是 4 影响 将 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集注为 成为理学的经典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 他的思想作为官方正统儒学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史论要点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糅合了佛 道思想形成的新儒学体系 是对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对过去倡导的 天人合一 思想 用 天人一理 的形式加以表达 用 理 代替了过去的 天 标志着儒家思想的成熟 三纲五常 正君心 四书 3 陆九渊与王守仁的思想主张 心即理也 发明本心 心学 知行合一 集大 成者 重建儒家 要点突破 要点一 加试 儒学复兴运动与理学出现的背景史料一万物森罗 不离两仪所有 百法纷凑 无越三教之境 陶弘景 茅山长沙馆碑 史料二 明 丁云鹏绘 三教图 读史用史 史料一中 三教 指儒 佛 道三教 史料二图中的三人从右至左分别是老子 释迦牟尼 孔子 史料反映了魏晋时期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 结合所学 概述这一趋势和理学形成有何联系 提示 使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推动唐宋儒学复兴运动兴起 两宋阶级矛盾 民族矛盾尖锐 统治者要求调整统治思想 以适应唐末以来重建伦理纲常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需要 促使宋代理学形成 要点二 加试 从理学到心学的发展史料一格犹穷也 物犹理也 穷其理 然后足以致知 朱熹此心无私欲之蔽 即是天理 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史料二 读史用史 1 史料一体现朱熹与王阳明穷理的途径分别是什么 如何理解其 殊途同归 提示 格物致知 和内心反省 实质都是用儒家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 遏制人的自然欲望 以维护专制统治 2 观察史料二图示 结合所学 简述 致良知 的提出对儒学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提示 致良知 是王守仁的思想核心 良知就是本心 就是理 人天生具有良知 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 不必外求 只要克服私欲 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 标志着重建儒学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理学的成熟 题组训练 例1 史料考查心学代表人物及主张 2015年10月浙江选考 某今说个知行合一 正是对病的药 又不是某凿空杜撰 知行本体原是如此 语出一位著名思想家 他生活在 A 北宋B 南宋C 明代D 清代解析 知行合一 是王阳明的主张 王阳明并非生活在北宋 故A项错误 王阳明并非生活在南宋 故B项错误 王阳明生活在明代 为了遏止伪善流行 他特别强调 知行合一 故C项正确 王阳明并非生活在清代 故D项错误 答案C 练1史论认知考查朱熹理学 2016 嘉兴高一期末 英国著名史学家李约瑟曾说 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 下列理学理论成果 最能佐证其观点的是 A 二程的 天理说 B 朱熹的 格物致知 C 陆九渊的 本心体悟 D 王阳明的 致良知 解析朱熹提出 格物致知 认为 物皆有理 只有探究万物 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 理 由近及远 由粗到精 与科学探究的方法相似 与材料中 本质上是科学性 的相等 故B项正确 答案B 练2史料对比考查陆九渊思想主张 2016 温州十校高一联考 中国古代一位浙江籍哲学家提出 良知之在人心 不但圣贤 虽常人亦无不如此 并强调 知行合一 与这位哲学家是同一派系的思想是 A 天人感应B 格物致知C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世界D 循天下之公 解析 良知 人心 知行合一 都属于心学 宇宙即是吾心 吾心即是世界 故C项正确 天人感应 为汉代董仲舒思想 故A项错误 格物致知 为朱熹观点 属于理学 故B项错误 循天下之公 为王夫之的思想主张 故D项错误 答案C 例2 考查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加试 2016 宁波九校高二联考 如果将宋明理学的庞大体系概括为以下的公式 那么在括号中可以填写的概念不包括 A 人之本心B 三纲五常C 仁义礼智D 忠孝节义解析该公式体现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把儒家道德规范上升到 天理 的高度 以天人合一为理阐述儒家思想 故所谓宇宙规律反映在人世间当为儒家的伦理规范 答案A 练3史论考查宋明时期儒学发展 加试 费正清在 中国 传统与变迁 中指出 理学并不仅仅是对前秦和两汉儒学的继承和发展 它部分是对传统的重新发展 部分是全新的创造 全新的创造 是指 A 融合阴阳家 黄老之学以及法家思想而形成了新儒学B 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使儒学发展形成新的理论体系C 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并且凸显人性的尊严D 强化了儒家纲常伦理道德并借此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解析题干提供的信息是 理学 的创新 这里应该理解为理学融合了儒家思想以外的思想 A项是西汉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 排除 C项理学的作用也是儒家思想的共同作用 排除 D项并未说明理学的创新 故排除 答案B 考点二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知识梳理 一 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其影响 c 1 著作 明夷待访录 2 思想主张 1 政治上 批判 最精彩 提出君臣平等思想 提出限制君权的主张 废除君主专制下的 一家之法 建立 天下之法 学校是决定是非的最高机构 2 经济上 反对重农抑商 认为 是明末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的反映 君主专制 工商皆本 3 影响 1 其主张是明朝末年社会生产关系发生变化的具体反映 2 其思想为近代中国反专制主义斗争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武器 二 顾炎武的主要思想主张及其代表作 b 1 代表作 日知录 天下郡国利病书 等 2 思想主张 1 批判君主专制 提出 的主张 以天下之权 寄之天下之人 2 提倡 注重实学 3 指出 亡国 与 亡天下 区别 认为保卫整个国家民族 天下所有人都有责任 梁启超归纳为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3 地位 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是清初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者 众治 经世致用 三 王夫之的主要思想主张 b 1 著作 船山遗书 2 主要思想主张 1 政治上 主旨是 抨击 孤秦 陋宋 揭露历代帝王把天下当做私产的做法 2 哲学上 提出尊重 的自然史观和社会史观 强调 天地之化日新 3 地位 其哲学思辨代表着中国古代哲学发展的顶峰 循天下之公 物质运动规律 四 明清时期 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 等主张的思想价值 c 1 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想的特点 1 反传统 反教条 2 反对封建专制 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3 提倡经世致用 4 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 2 思想价值 1 明清时期 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 等主张 具有鲜明的反专制启蒙色彩 成为近代进步思想的先声 2 尽管没有从根本上动摇儒学在政治 文化上的统治地位 仍是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 但促使我国传统文化 儒学 重新焕发生机 要点突破 要点一黄宗羲的思想主张及影响史料黄氏之说 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却将儒家政治 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 若以为其所论仍与 现代 不侔 m u 相当 而定其为无新见 则失于以 现代 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 十七世纪中国政治 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读史用史 据史料 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 不脱儒家思想理路 哪些又体现了 新见 提示 儒家思想理路 以民为本 民本思想 民贵君轻 保留君主制 新见 反对君主专制 主张君臣分治 君臣平等 要点二 加试 明清启蒙思想的思想价值史料一 明夷待访录 书影 识图解史 黄宗羲创作 明夷待访录 其思想为近代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思想提供了有力武器 结合所学 指出得出此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提示 明夷待访录 是一部具有启蒙性质的批判君主专制 呼唤民主政体的名著 对清末的维新变法和辛亥革命产生了启蒙作用 史料二清初之儒 皆讲 致用 所谓 经世之务 是也 黄 宗羲以史学为根柢 故言之尤辩 其最有影响于近代思想者 则 明夷待访录 也 此等论调 由今日观之 固甚普通 甚肤浅 然在二百六七十年前 真极大胆之创论也 故顾炎武见之而叹 谓 三代之治可复 尔后梁启超 谭嗣同辈倡民权共和之说 则将其书节抄 印数万本 秘密散布 于晚清思想之骤变 极有力焉 梁启超 清代学术概论 读史用史 史料二肯定了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影响 结合所学 概括指出明清之际的进步主张的思想价值 提示 批判继承传统儒学 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 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构成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洪流 具有解放思想和民主思想启蒙的历史进步性 题组训练 例 考查明清著名思想家 2016年3月温州模拟 明末清初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个活跃时期 下列思想家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A 黄宗羲B 顾炎武C 陆九渊D 王夫之解析陆九渊是宋代心学的代表人物 故选C项 答案C 练1史料考查王夫之主要思想及著作 2016 宁波九校高一联考 以天下论者 必循天下之公 天下非一姓之私也 出自于 A 亭林诗集 B 明夷待访录 C 船山遗书 D 日知录 解析本题首先判断史料属于王夫之的言论 然后判断其著作 A项顾炎武字亭林 B项作者是黄宗羲 D项作者是顾炎武 王夫之 人称船山先生 故选C项 答案C 练2综合考查明清思想家主张 2016 湖州高一期末 明末清初 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一个挑战正统 提倡个性 批判专制 否定帝权的活跃局面 以下对这一时期思想家的主张及评价正确的是 李贽的 穿衣吃饭 即是人伦物理 挑战了正统理学 黄宗羲主张建立 天下之法 的目的是为了限制君权 顾炎武 众治 主张实质是反对 私天下 的君主专制 王夫之的 循天下之公 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A B C D 解析王夫之的哲学思辨标志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到顶峰 排除含 的选项 故选B项 B 练3 加试 民本的极限 黄宗羲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农业灌溉用水高效管理经济效益研究报告
- 淘宝伴娘服租赁合同范本
- 洁净板采购合同协议范本
- 签约祛斑合同协议书模板
- 消防车进口采购合同范本
- 焊工技术入股协议合同书
- 顺义区劳务派遣合同范本
- 自动喷漆厂转让合同范本
- 美容院会费转让合同范本
- 江苏载货汽车租赁协议书
- 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人文医学考试题库附答案
- 基业长青中国家族企业的东方智慧与长青之道
- 送达地址确认书(样本)
- 设备(工装、模具)外出申请单
- 【吉尔吉斯和国经商指南-法律篇】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
- 水平四(七年级)体育《50米加速跑》教学设计及教案
- DB31∕650-2020 非织造布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 《黄帝》课件
- 质量风险管理监理实施细则
- 通孔插装元器件焊孔设计工艺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