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件《铅球》理论课.ppt_第1页
小学体育课件《铅球》理论课.ppt_第2页
小学体育课件《铅球》理论课.ppt_第3页
小学体育课件《铅球》理论课.ppt_第4页
小学体育课件《铅球》理论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铅球理论课 一 概述 1 推铅球运动的发展概况 历史悠久 其形成与发展大致经历三个阶段 投掷石块 投掷炮弹和推铅球 产生 1340年前 在苏格兰和爱尔兰的民间游戏中有一种比赛力量的游戏 其方法和推铅球比赛的方法基本相似 称它为铅球技术的雏形 到了1340年欧洲有了炮兵 士兵们为了作战时能快速装填炮弹 就用重量同一样重的16磅 7 257千克 的石头做比赛力量的游戏 后来改为铅制的 铁制的 铁及灌铅的各种器材 1978年国际业业余田径联合会决定把成年男子铅球重量改为7 26千克 场地 当时的比赛场地是在一条直线后面进行 可采用原地或各种形式的助跑投掷 后改为一个方形场地边长7英尺 折合2 135米 而后又改为直径2 135米的圆圈内进行比赛 并限定球必须掷在直角的扇形落地区内成绩方为有效 随着技术的改进运动员水平的提高 铅球有效落地区角度逐渐变小 有90 减为60 40 到现在34 92 2 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男子在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 成绩是11 22米 3 女子是在1948年第十四奥运会 铅球重量为4千克 成绩13 75米 目前男子铅球世界是23 12米 是美国运动员巴恩斯创造的 女子铅球世界是22 63米 是前苏联运动员利索夫斯卡娅创造的 二 铅球技术演变与发展趋势 一 铅球技术的演变从产生 发展至今经历了650多年发展过程 经历6个阶段的技术变革 第一阶段 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前 采用的是跳步推球 及垫步法 第二阶段 从1896年开始到1910年前后 采用是半侧向滑步推球方法 代表人物美国选手罗斯在1909年创造最好成绩15 54米 第三阶段 1920年前后出现了侧向滑步推球方法 风行30年之久 代表人物美国选手福克斯在1950年创造最好成绩17 95米 第四阶段 1953年 1973年是背向滑步推球技术出现和鼎盛时期 美国选手帕里创造了背向滑步推球技术 从1953 1959年的7年中帕里创造了10次世界纪录成为最杰出运动员之一 最好成绩19 20米 这种技术一直沿用至今 第五阶段 美国运动员费尔巴哈背向转体新技术 最好成绩21 82米世界纪录 第六阶段 旋转与背向技术争雄阶段 70年代中期是 百花齐放 时代 苏联和美国运动员都创造出22 00米和22 68米世界纪录 民主德国运动员沃尔卡以23 06米 二 铅球运动的发展趋势1 技术向着更深层次发展 1 重视运动员早期的技术训练 2 对技术速度结构的深入研究和运用2 在铅球运动员训练中更加重视整体综合效益3 选材 大型化 和成绩 模式化 4 训练质量尚须进一步提高 三 投铅球的特点1 速度是核心初速度 角度 高度 出手高度与成绩关系如下表 出手高度 米 成绩 米 1 8 18 93 2 0 19 11 2 2 19 29 2 4 19 48 2 6 19 66 背向滑步技术分析1 握球与持球 预备动作 滑步技术 最后用力 维持平衡 2 预备动作 高 低姿状态 3 滑步技术 目的获得尽可能大的水平移动速度 为最后用力创造良好条件 摆动腿方法二种 A 以左大腿向后上方摆出 优点 幅度大 压力小便于初学者 缺点 时间长落地晚 B 以左大腿向后伸出小腿向抵趾板插去 优点 速度快 时间短 缺点 肌肉力量大 技术要求高 肩的位置 双脚跟提起 肩高 从运动员的眼中你看到了什么 杀气 右腿蹬离地面的方法二种 A 脚跟B 脚掌 滑步过程的蹬 摆配合 形成最后用力前的预备姿势拉长肌肉 躯干和下肢肌群 决定滑步效果的主要因素 一是左腿摆动力量 速度 方向 二是右腿蹬地的力量 速度和角度 三是蹬摆配合 4 最后用力最主要的环节 包括蓄力阶段 加速阶段 5 维持平衡积极交换两腿 降低躯体重心 防止犯规 原地投掷铅球的技术要领是 右腿动作过程 上体动作重心移动过程 上下肢动作协调配合等 两脚站位示意图 铅球技术的诊断与评价 推铅球技术的诊断与简易分析方法A 反顺序分析法B 利用位置观察诊断方法C 动作定位观察法D 利用摄影 图片 观察技术动作位置示意图 正后方 正前方 侧方 图 6 铅球场地 投掷圈直径2 135米 11 2厘米 30厘米 抵趾板 宽11 3 30厘米高9 8 10 2厘米内弧1 21 1 23米 抵趾板 圈外地面 9 8 10 2cm 铁圈 高7 6cm上沿宽6mm 最后用力工作顺序 髋部发力 膝关节 踝关节肌群依次用力 将铅球投出 推铅球时 运动员应从静止开始 身体不能触及圈外的任何物体 铅球要从靠近颈部或下颌单手投出 器械落地后方可从圈后半部离开 成绩的测量 每次有效投掷后就测量成绩 铅球落地痕迹最近点取直线量至投掷圈内沿 通过圈内圆心 决定投掷远度的主要因素 出手角度 出手高度和出手初速度 掌握原地推铅球的技术要领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