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和鹿教学课例张溪镇土桥小学 徐冰【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育应该重视“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课标还强调重视朗读感悟,朗读对领悟课文内容,增加语感、陶冶情操起着其他任何认知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注重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感悟中理解。引导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插图、展开想象等方法,领会课文内容。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指导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弄清狼和鹿的关系,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从而在生活中时时处处留意观察,自觉做到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充分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根据自己的理解朗读、讨论、交流,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关于狼和鹿之间生态平衡的故事。通过讲述凯巴伯森林附近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大量捕杀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结果事与愿违,鹿大量病死,森林也被严重破坏的故事,告诫人们:必须认识到自然界各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不能随意破坏生态平衡,否则将会产生无法想象的后果。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认知活动。故事真实,说服力强,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向人们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学情分析】经过接近三年的学习积累,学生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有了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对文本进行品读、感悟,并能通过口头或者书面的形式简单地表达自己的体会。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但大部分学生仍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复述课文。 2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及想象的能力。 3通过诵读,突出三组对比,从人们刻意杀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非常重要的道理。【教学重难点】通过三组对比,指导学生朗读、想象体会自然界中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懂得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课文。 师问:狼和鹿,说说你喜欢哪种动物,为什么?生1:鹿。因为鹿活泼、善良、可爱、美丽师:你们为什么不喜欢狼?生1:因为狼凶恶、狡猾、奸诈、贪婪、凶残。师:看来狼和鹿在你们心中的形象已经是根深蒂固了,人们总是对鹿喜爱有加,刚才你们用了那么多褒义词来夸奖它,而狼呢,似乎成了坏蛋的代名词,你们用了那么多的贬义词来形容它。其实,你们的看法和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一样,可后来,他们对狼和鹿的看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今天,我们就学习狼和鹿一课。板书课题:狼和鹿【设计意图】从文章题目入手,帮助学生把握文本的阅读重点与阅读指向,让学生的认知与文本内容产生强烈的“反差”,以此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导出末端,设置悬念。 师:默读课文最后一段,想想:这时人们用哪两个词来形容狼和鹿。 (出示: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生:“功臣”和“祸首”【设计意图】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兴趣。三、多项比较,深入探究。 (1)探究森林的变化 师:倒底谁是“祸首”? 让我们带着我们的疑问再次走进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读完之后,说一说一百多年前的凯巴伯森林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生机勃勃。(课件展示凯巴伯森林) 师:眼前的这幅画面,你还能想到哪些词来形容这片森林吗? 生:树木成阴、郁郁葱葱、美不胜收。 师:可是经过25年之后,凯巴伯森林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快速浏览课文,找找相应的句子,用波浪线画下来。 师:(出示句子:“整个森林蔓延”)这个句子里面有一对反义词,哪一组? 生:消退蔓延师: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出示森林对比图片) 师:看着由葱绿变得枯黄,由生机勃勃变得死气沉沉的森林,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非常难过、痛心、失望。 师:是啊,这是多么地让人失望、伤心、难过、痛心呀!让我们带着这些感悟读读这段话。 请女同学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男同学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从“可是”开始朗读,在读之前,我想问一下,第一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生:生机勃勃),第三自然段,应该读出森林的(生:死气沉沉) (齐读第三自然段)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读出自己的理解,通过凯巴伯森林的两次鲜明的对比,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森林的巨大变化,因势利导,这一切究竟是谁造成的?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这些问题最能表达当时所有学生心中的矛盾,它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起探究的欲望。 (2)探究鹿群的变化 师:是啊,同一座森林,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它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 生: 鹿群的变化 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找出有关的语句说一说。汇报、交流,请学生齐读(一百多年以前在林间嬉戏)师:它们一直是那么悠闲的吗?生:不是,鹿群的后面跟着贪婪而凶残的狼。 师:你认为哪些鹿能脱险? 生:健康善跑的、健壮的。 师:你能想象一下森林里其他动物生活的怎样吗? 生:它们在森林里健康快乐的生活。 师:后来鹿群又发生什么变化?生: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它们在这里生儿育女,很快,鹿的总数就超过了十万只。师:想象一下,这时候你放眼远眺,凯巴伯森林是什么?生:是一片枯黄和许许多多的鹿。师:密密麻麻的鹿呀,让我们看看这个景象吧!(课件展示)师:它们遍布森林的每个角落,实在是太(生:多了)师:想想狼被杀之前是多少只鹿?生:四千只鹿。师:鹿群竟然从四千只增长到十万只,这数字实在是太(生:可怕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十万只这个数字,感受鹿群增长的速度快,鹿的数量多。师:同学们,这么多鹿,最后只剩下多少只?生:八千只病鹿。师:其他鹿到哪去了?生:死了。 师:谁来说鹿死去的第一个原因? 生:鹿是饿死的。 师:你从课文的哪儿看出来的。 生:可是,随着鹿群的大量繁殖,森林中闹起了饥荒。灌木、小树、嫩枝、树皮一切能吃得到的绿色植物,都被饥饿的鹿吃光了。 师:多么凄凉的景象啊!凯巴伯森林一片悲凉,同学们,鹿相继死去,还有一个什么原因? 生:鹿是病死的。 师: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说吗? 生: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 师:为什么狼被捕杀之前,疾病没有在鹿群中游荡蔓延呢? 生:病鹿跑得慢,一下子就被狼吃掉了。 师:原来森林里的四千只鹿是什么样的? 生:健康的鹿、强壮的鹿、活泼而美丽的鹿。 师:现在这八千只病鹿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生:被病魔缠身的鹿、无精打采的鹿、被病魔折磨得没法生活的鹿、奄奄一息的鹿。 师:鹿的惨状你能读出来吗? 生齐读:疾病像妖魔的影子一样在鹿群中游荡。仅仅两个冬天,鹿就死去了六万只。到1942年,凯巴伯森林只剩下了八千只病鹿。师:同学们,这八千只病鹿,它怎能不回忆昔日与狼共处的生活呢?(3)探究狼的变化 师:那么森林和鹿群的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呢? 生: 狼的变化,狼被人们杀死了。 师:是啊,狼的大量捕杀正是森林和鹿群变化的导火线,当时凯巴伯森林的居民和你们一样恨透了狼。 请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从哪儿可以看出人们恨透了狼? 生:当地居民恨透了狼。他们组成了狩猎队,到森林中捕杀狼。枪声打破了大森林的宁静。在青烟袅袅的枪口下,狼一只跟着一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凯巴伯森林的枪声响了25年,狼与其他一些鹿的天敌,总共被杀掉了六千多只。 (交流:从“一个跟着一个,25年,六千多只”中体会人们的残忍。) 师:再读“当地居民恨透了狼”这句话时,体会当时人们对狼恨之入骨的心情。(齐读)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由文悟理的关键。这一过程的设计,围绕一个故事:凯巴伯森林中发生的故事;紧扣三组对比:森林、鹿群、狼群前后变化的对比;抓住文中数据的变化,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以及观看多媒体再现的森林变化前后图景,探究这些变化的原因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从而为下一步领悟人们称狼为“功臣”,鹿为“祸首”的原由奠定了基础。 (四)寻根究底,总结原因。师:当地居民捕杀狼是为了什么?然而事实上像他们预想的那样吗?生:杀狼是为了保护鹿,保护大自然。生:跟他们预想的恰恰相反。师:读最后一段,想想: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事情出乎他们的预料?(做梦也不会想到,居然,反倒,倒成了。) 师:请同学们默读第四自然段,找出谁是功臣?谁是祸首?并且用“因为所以”来回答。生:因为狼吃掉一些鹿,使鹿群不会发展得太快,森林也就不会被糟蹋得这么惨;同时狼吃掉的多半是病鹿,反倒解除了传染病对鹿群的威胁。所以狼是功臣。 师:那谁是祸首呢?生:因为人们为了保护鹿,却杀了狼,使鹿群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所以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鹿的祸首。 师:从“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这句话中,我们可以看出谁是祸首? 生:表面上看鹿是祸首,但人类是幕后黑手。 师:说得真好。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它都是有一定联系的,就像课文中说的狼要吃鹿,鹿要吃树一样,那么,狼和鹿它就像一架天平,这个平衡我们把它叫做生态平衡。板书:生态平衡。 师:眼看鹿一只跟着一只地死去,葱绿的森林变成了一片枯黄,人们揪着心在痛,同学们,你们想,当地居民这时候又会说什么? 生:我真后悔啊,不该杀狼啊! 生:早知道这样,我们就不杀狼了,真没想到好心办了坏事啊!【设计意图】通过对当地居民不同心情和语言的想象,体会他们的情感变化,使学生进一步明白生态平衡的科学道理和重要意义。四、总结全文,拓展练习。师:出示一架天平,同学们请看,这是一架天平,这一头是鹿,另一头是狼,狼吃掉一些鹿,限制鹿的繁殖,将鹿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着天平的平衡;假如我们人为地打破了这个平衡(拿掉一些砝码)天平就将倾斜,甚至倒塌,必将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现在看来,真正的罪魁祸首是谁?生:是人类,是人类的无知。师:如果你是当地政府,面对惨状,你会采取什么措施?生:我会种些草,种些树,让鹿不再饿死。生:我会再弄些狼放进凯巴伯森林。 师:同学们说得有道理。但是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贪婪一时的利益,而不惜破坏生态平衡。师:是啊,除了狼和鹿,时间万物都存在着这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关系,这种平衡关系一旦被破坏了,将会给我们的环境带来无法想象的灾难。爱护环境,保护生态平衡,是我们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板书设计】 狼 和 鹿“功臣” 吃 “祸首” 保护生态平衡【教学反思】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课文层次清楚,寓自然科学知识于生动的故事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与认知活动。教学时,抓住人们捕杀狼前后的现象和动物之间数量的变化进行对比,从比较中探究、感悟,从而使学生认识到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1、反复阅读,加深语言感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读”是教学的主要活动,也是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感悟能力的主要途径。在这一教学中,我让学生读书,通过自由读、对比读、对照读、品读等朗读形式,使学生在读中初步感悟文章的主要意思。(此环节在读的方面很不到位,设定的阅读也没有要求)2、读中对比,读中悟情。第三小节课文中出现的“王国”让三年级的学生动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我准备这样去突破这一难点:“凯巴伯森林从此成了鹿的王国,鹿在那儿怎样自由生活的?这一王国真的是鹿的王国吗?”通过这二个有层次的问题让学生明白:狼被消灭后,鹿无忧无虑地生活。但另一方面,正因为鹿的大量繁殖,森林被毁,病毒传染。接着让学生把一、三小节对比,体会狼被捕杀前后森林和森林中的鹿有何不同。引导学生想像森林被毁,鹿群生病的样子。学生在两两对比中引发感情,在感情的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银行招聘考试题讲解题及答案
- 银行业能力测试题及答案
- 上海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学专业招聘试题及答案
- 宣传专业试题及答案
- 《烹饪原料初加工工艺》项目四干货原料的初加工
- 湖北省十堰市 2025年 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 墙体铝扣板施工方案
- 跨国贸易合同范本
- 2026届安徽省合肥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物理模拟检测试卷(三)
- 2025北京京剧院招聘工作人员10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检修现场管理培训课件
- 信息网络安全考题「附答案」
- 消防设备设施操作讲解培训课件P
- 2025年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师承及确有专长考核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一百题)
- 中国绳结课件
- 中国民族服饰课件
- 第9课《天上有颗“南仁东星”》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 早读的好处教学课件
-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数学(必修一)《1.3集合的基本运算》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 大店童装开业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