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复习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课后达标检测(含2019届新题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后达标检测 (建议用时:30分钟)一、选择题1费正清在剑桥中国秦汉史中说:“它在质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变了中国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为革命,虽然这革命是从上面推行,而不是从下面推动的。这个成就,并没有由反秦的农民起义造成的政权所转移,它才是古代中国的真正革命。”这场革命()A极大地增强了地方政府的自主性B有效地解决了君主专制的决策弊端C延续了贵族血缘政治的传统D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解析:选D。秦朝改变了春秋战国的诸侯割据状态,使中国成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国家,为日后的政治体制建立奠定了基础,也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2(2019怀化模拟)秦汉以后,皇帝以“天子”自居,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这反映了()A皇帝神化君权以强化统治B宗族关系成为皇帝执政基础C“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D仁政爱民成为官员从政准则解析:选C。“天下百姓是他的子民,皇帝被称为君父。而中国古代的地方官也被称作父母官”本质是一种“家天下”的体现,故C项正确。3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时期,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具备了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而向单一制中央集权模式转型的客观条件。这里的“客观条件”最主要是指()A分封制的瓦解,郡县制的形成B宗法制的瓦解,皇帝制度确立C分封制的瓦解,实施郡国并行D秦灭六国后,实行三公九卿制解析:选A。分封制的瓦解使中国的国家结构体系逐渐脱离“三代”时期多元化的联邦治理模式,郡县制的形成有利于中央集权模式的形成,A正确;皇帝制度确立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B错误;实施郡国并行不利于中央集权,C错误;三公九卿制是中央官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D错误。4(2019柳州模拟)历史上最早设县的是楚国和秦国。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县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春秋至秦汉时期郡县制的变迁()A加强了君主专制B拓展了中国疆域C实现了国家统一 D推动了官僚政治解析:选D。据“春秋后期各国县数骤增,到战国时县成为较普遍的地方行政区划。秦汉时期推行全国,达千余县之多”并结合所学可知,在郡县制下,官员由国家统一安排,并结合所学从春秋至秦汉,逐渐形成了一整套体系,并没有使疆域得到空前的扩大,故B项错误,D项正确。“春秋后期”没有确立“君主专制”,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是分裂的时期,故C项错误。5(2019烟台模拟)中国古代的“乡里”发端于先秦,秦汉时期乡里体制渐趋成型。举凡地方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等无不由其承担,被称为“治民之基”。由此可知,秦汉“乡里”()A属于地方自治机关 B职官由中央直接任免C属于社会经济组织 D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解析:选D。据材料中“赋役征派、狱讼治安、婚丧祭祀、选举教化”得出履行宗法与行政职能,故选D。“乡里”是隶属于郡县之下的,不是地方自治机关,也不是社会经济组织,其职官由地方郡县任免,故A、B、C错误。6(2019兰州模拟)秦朝推行的郡县制与周朝后期的分封制相比是一项巨大的进步,主要是指郡县制()A促进了民族融合B扩大了疆域C限制了朝中大臣的权力D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分裂解析:选D。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因此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故D项正确。郡县制主要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不是促进民族融合,故A项错误;西周分封制扩大了疆域,故B项错误;郡县制是地方机构,不能限制朝中大臣的权力,故C项错误。7(2019资阳模拟)据秦集史统计,自秦武王以后到始皇时代的一个多世纪中,共有右丞相十二人,左丞相九人。这些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此材料可说明()A商鞅变法十分彻底 B军功爵制推行得力C秦国重视招揽人才 D贵族势力严重削弱解析:选C。题目中“声名显赫的众多良相中,非秦国人占到68%以上”体现秦国不拘一格降人才,故C项正确。A项表述中“彻底”太过绝对,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D项材料未涉及,故错误。8(2019太原模拟)记述出处“二世还至咸阳,曰: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为室堂未就,会上崩。”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杜牧阿房宫赋“秦阿房一名阿城。在长安县西二十里。西、北、东三面有墙,南面无墙,周五里一百四十步。”(宋)宋敏求长安志“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未发现秦代的文化层,未发现大规模火烧痕迹。”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阿房宫考古发现与研究上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阿房宫的历史叙述,据此可知()A秦二世为先帝营造阿房宫B文献记载各异不足为信C杜牧曾游览秦朝宫殿遗址D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解析:选D。“为室堂未就”“南面无墙”“东西北三面墙内存有夯土台”互相印证秦营造阿房宫但未建成,故D项正确。“先帝为咸阳朝廷小,故营阿房宫”表明秦始皇就开始营造阿房宫了,故A项错误;文献记载各异,不等于它们都不足为信,故B项错误;杜牧的赋带有想象夸张的成分,故C项错误。二、非选择题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直接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和意志办事。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即三公九卿制,就是朝廷,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公九卿制为官僚政治,职事人员各有职分、等级、俸禄,公私分明,政绩有考课,讲效率,有升迁,体制划一,组织完善。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即郡县两级制度。郡县的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升迁,地方官僚之间没有战乱、兼并之事。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年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摘编自袁行霈、张传玺等中华文明史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材料核心强调秦朝创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所沿用,观点可从制度产生的背景、制度的演变趋势和制度的影响等角度提炼。以制度的演变趋势为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和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过程中分朝代按“史实结论”的方式进行论述即可,最后总结。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论述: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力量的增长、局部统一的出现,为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创造了社会条件。为适应新兴地主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各诸侯国初步确立起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提供了成功的经验。韩非子提出了中央集权和“以法治国”的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秦始皇继承了商鞅变法的成果,实践了韩非子的理论,中央集权制度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综上,中央集权制度的产生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的产物。示例二观点: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论述: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理论基础;内外朝制度的形成进一步加强了皇权,刺史制度的实施则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把丞相的权力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的统治力量;科举制度则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豪门士族手里集中到中央,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宋代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进一步分化相权,加强皇权;派文官担任地方最高长官,把地方行政、军事、财政权力收归中央,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制度适应了对辽阔疆域管辖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明朝在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进一步削弱地方势力;设厂卫特务组织,实行八股取士。清朝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等,使中央集权发展达到顶峰。总之,中央集权制度的总体趋势是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示例三观点: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个人、地方发展的主动性。论述:政治上,权力过分集中容易形成皇权专制,导致暴政现象,如秦末暴政,隋末暴政。权力过分集中,导致掌权者身边的人欺下瞒上、贪污腐败,且极力扩充势力范围,成为社会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