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解表药全.ppt_第1页
901解表药全.ppt_第2页
901解表药全.ppt_第3页
901解表药全.ppt_第4页
901解表药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十章常用中药 一 解表药二 清热药三 泻下药四 祛湿药五 祛风湿药六 温里药七 行气药八 消导药九 化痰药止咳平喘药十 止血药十一 活血化瘀药十二 补益药十三 安神药十四 平肝熄风药十五 固涩药十六 开窍药十七 驱虫药十八 催吐药十九 外用药 2 中药学习方法 1 中药所属类别 亚类 麻黄 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 2 中药的性味 归经3 中药的功效 应用4 归纳总结 引经药 安胎药 3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汗法 解 解除 发散 疏散 表 表证 表邪 概念 凡能疏解肌表 促使发汗 解除表证的药物发表药 发汗药 一 解表药 分类 功效 及适应证 1 辛温解表药 发散风寒 风寒表证 发散风寒药 2 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热 风热表证 发散风热药 水肿 咳喘 麻疹 风疹 风湿痹痛 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4 性能特点 1 味 2 归经 3 升降浮沉 其在皮者 汗而发之 因其轻而扬之 促进肌体发汗 使表邪由汗出而解 治愈表证 防止疾病传变 多辛 发散 多肺 主皮毛 膀胱 主表 质轻升浮善走表 5 常用配伍原则 1 根据四时感邪的不同 进行选药配伍春季 多风热 清热泻火夏季 多夹暑湿 祛暑药 化湿药秋季 兼燥邪 润燥药冬季 多风寒 温里药2 体虚外感 需配补益药 以扶正祛邪气 血 阴 阳3 温病初起 邪在卫分 配清热解毒药 6 1 但热不寒 病不在表而在里 不宜使用2 取微汗为宜 忌大汗 以免耗气伤阴 应中病即止3 虚汗 疮疡 淋病 失血者当慎用4 因时 因地 因人而权衡用量的轻重5 入煎剂不宜久煎 煮沸10 15 为宜 使用注意 辛温解表药 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用生姜 桂枝紫苏和麻黄辛夷胡荽与香薷 白芷葱白加荆防羌活藁本苍耳子 柽柳细辛效果良 辛凉解表药 发散风热药发散风热有升麻 浮萍薄荷桑菊花柴葛蔓荆牛蒡子 木贼豆豉蝉衣加 8 一 辛温解表药 辛以发散 温可祛寒 风寒表证 水肿 咳喘 麻疹 风疹风湿痛 疮疡初起兼有风寒表证 恶寒发热 无汗或汗出不畅 头身疼痛鼻塞流涕 口不渴 舌苔薄白 脉浮紧 本类药物性偏温燥 多数具有发汗作用阴虚血亏 里热偏盛者 不宜使用 发散风寒药 9 麻黄 麻黄科植物的草麻黄 木贼麻黄或中麻黄的干燥草质茎 一 辛温解表药 1 发汗解表2 宣肺平喘3 利水消肿 辛 微苦 温 肺 膀胱 纤细劲直 外黄内赤中空有节 如竹形 宛似毛孔 10 风寒表证表实无汗者 为解肌发表第一要药 风寒实喘 三拗汤 杏仁 甘草 外寒内饮 小青龙汤 细辛 桂枝 干姜 邪热郁肺 麻杏石甘汤 石膏 杏仁 甘草 1 发汗解表 麻黄汤 老妈贵姓 炙甘草 麻黄 桂枝 杏仁 2 宣肺平喘 咳嗽气喘 风寒表证 3 利水消肿 风水证 风邪袭表 肺失宣降 阳水 身体面目悉肿 腰以上肿甚 身微热 口不渴 无汗 小便不利甘草麻黄汤 辛 微苦 温 肺 膀胱 11 解表宜用生麻黄 发汗力强平喘宜用炙麻黄 润肺止咳平喘力佳 麻黄根 节 止汗 用量用法 煎服 1 5 10克 使用注意 发散力强 虚汗 虚喘 脾虚水肿者高血压 动脉硬化 心功能不全者慎用 12 桂枝 樟科植物肉桂的嫩枝 辛 甘 温 心 肺 膀胱 1 发汗解表2 温通经脉3 温阳助气 3 10克 辛温助热 易伤阴动血 温热病 阴虚火旺 出血患者忌用孕妇 月经过多者慎用 色赤入营 一 辛温解表药 13 风寒感冒 1 发汗解表 风寒表实证 无汗 麻黄汤风寒表虚证 有汗 桂枝汤桂枝要老姜枣 桂枝 白芍 炙甘草 生姜 大枣 2 温经通脉 寒凝血滞诸痛证胸痹 风寒湿痹 肩臂 中寒腹痛 痛经 闭经 3 通阳化气 温阳化气以行水 脾肾阳虚 痰饮证 水肿温通以振奋心阳而复脉 心阳虚 心悸 脉结代 辛 甘 温 心 肺 膀胱 肉桂的干皮和粗枝干皮 肉桂干皮去掉表面粗皮 桂心粗枝干皮或幼树干皮 官桂 辛温发散 味甘和缓 可发汗而非峻汗 14 发汗作用缓和 并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表虚自汗 鉴别用药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 发汗解表 发汗作用较强 且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表实无汗 15 16 二 辛凉解表药 性能特点1 性味 多属辛凉 微寒 2 归经 多归肺经 次入肝经功效主治发散风热1 外感风热表证 风热感冒 2 温热病 初起 邪气在表在卫 发热 微恶风寒 咽干口渴头痛目赤 舌边尖红 苔薄黄 脉浮数 薄荷 发散风热药 菊花 17 薄荷 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薄荷的茎叶 江苏产者为佳 辛 凉 肺 肝 1 疏散风热2 清利头目3 透发疹毒 疏肝解郁 3 9g 后下 不宜久煎 18 1 疏散风热 风热表证及温病卫分证多与其它辛凉解表药及清热解毒药合用 银翘散2 清利头目 风热上攻头目头痛昏晕 目赤多泪 桑叶 菊花 蔓荆子咽喉肿痛 桔梗 生甘草 僵蚕3 透发疹毒 止痒 麻疹初起 疹出不透 蝉蜕 荆芥 牛蒡子风疹瘙痒 苦参 白鲜皮 防风 疏肝解郁 肝气郁滞 胁肋胀痛逍遥散 疏肝解郁 养血健脾 肝郁脾虚逍遥江河湖 术芍归老苓生姜 薄荷 柴胡 白术 白芍 药 当归 炙甘草 茯苓 辛 凉 肺 肝 19 桑叶 桑科落叶小乔木植物桑树的叶 经霜后采收 冬 霜桑叶 1 疏散风热2 清肺润燥3 清肝明目 甘 苦 寒 肺 肝 芳香有细毛横纹最多善走肺络 桑椹 果穗 甘 酸 寒心 肝 肾1 滋阴补血2 生津润燥桑白皮 根皮 甘 寒 肺1 泻肺平喘2 利水消肿3 降压 20 1 疏散风热 外感风热证及温病卫分证风热感冒 头痛咳嗽 桑菊饮 疏风清热 宣肺止咳 桑菊和杏姐敲老芦 桑菊 薄荷 杏仁 桔梗 连翘 甘草 芦根 2 清肺润燥 肺热或燥热咳嗽 桑杏汤 清燥救肺汤 桑叶蜜制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3 清肝明目 肝火上炎 头昏头痛 目赤肿痛 菊花 夏枯草 车前子肝肾不足 眼目昏花 枸杞子 女贞子肝阳上亢 头痛眩晕 菊花 石决明 白芍 21 止盗汗方霜桑叶研末 米饮调服 每服9g 早晚各服1次明目单用桑叶煎汤外洗 风眼泪下沙眼目赤目痒桑叶煎汤去渣 再加入芒硝溶化 乘热熏洗 22 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头状花序 河南怀菊花 安徽滁 亳菊花浙江杭菊花 延寿客 重阳节 辛 甘 苦 微寒 肺 肝 1 疏风散热2 清肝明目3 平抑肝阳 白菊花 味甘 长于清肝明目 平肝潜阳 清热疏风力逊黄菊花 味苦 疏风清热之力强 23 1 疏风散热 外感风热证及温病卫分证伴头痛者尤宜 桑菊饮2 养肝明目 肝热目赤肿痛 桑叶 龙胆草 夏枯草肝肾不足视物昏花 杞菊地黄丸3 平抑肝阳 肝阳上亢眩晕头痛 珍珠母 钩藤 白芍 清热解毒 热毒疮疡 红肿热痛 野菊花善于清热解毒五味消毒饮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地丁 紫背天葵 野菊花苦薏 山菊花微寒 苦 辛清热解毒 24 柴胡 伞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柴胡 北柴胡 或狭叶柴胡 南柴胡 的根或全草 地薰 苦 辛 微寒 肝 胆 三焦 1 和解退热2 疏肝解郁3 升举阳气 柴胡 药材 解郁用量宜重 升举阳气宜轻醋炒者活血止痛 酒制者升阳止泻 鳖血拌炒者退虚热3 15g 阴虚 肝阳上亢者忌用 柴胡 饮片 25 1 和解退热 表证发热 少阳证往来寒热外感发热 柴葛解肌汤 葛根 黄芩 石膏 少阳证 小柴胡汤 小柴胡情人半夏找老姜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大枣 炙甘草 生姜2 疏肝解郁 肝气郁滞证月经不调 痛经 逍遥散胸胁疼痛 柴胡疏肝散 陈兄只想要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