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让语言为课堂教学增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语言的思考 【摘要】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如何恰当运用课堂评价:关注“三者”,唤发学习热情;把握“三适”,提高教学效益;追求“三味”,提升课堂品味。【关键词】教学 评价 语言 【正文】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教学语言。恰当运用课堂评价,课堂一定就能充满生机。这两年,我校组织老师对语文教学课堂教学评价语言作了些学习与实践探究,有了些思考与收获。一、关注“三者”,唤发学习热情。作为教师,我们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心怀每一个学生,把爱心、耐心、信心贯穿于每一节课,正确运用评价语言,就一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活力。因此,课堂教学评价应特别关注每一位学生。1、优秀者,多启迪。语文学习优秀的学生,一般都已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课本上知识对于他们是轻而易举的事,他们所需要的是超越课本难度的新知,要体会学识上超越同龄人的快感,他们要享受获得更高水平知识的乐趣。因此,教师的评价,不能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使他们的学习进入更深层次。有位教师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研究“如果父母都说巴迪的诗糟糕透了,会产生怎样的后果?”时,许多学生谈了多种不良后果,一个优秀生却独树一帜:“其实后果不是一定的,如果我听到这样的评价,也许会更加努力,非把这件事做好不可,偏不让别人说糟糕透了。”老师马上肯定他:“你太棒了!不随波逐流,能从相反的角度思考问题。你怎么会想到这一点的?”2、普通者,多欣赏。普通学生在班内占多数。他们有向尖子生靠近的愿望,但学习积极性不持久,学习的潜力还没有最大限度发挥。卡耐基曾说:“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美和鼓励。”儿童尤其天生喜欢鼓励和赞美。教师丰富、生动的评价语言能让这些孩子处于一种积极亢奋的状态,这个时候的他们所释放出的热情和潜能就能使他们努力向尖子生靠拢。因此,对于这类学生,教师特别要善于等待时机,在他们表现好的时候给予最大限度的表扬。秦帆是我班很普通的女孩子,很胆小,课堂上话不多,成绩一般。那天上清平乐 村居,我让学生开火车读,刚巧是他们那组。等她读完了,我说,“你读文时重音、停顿、语速都把握得很恰当,如果再注意语调的变化,效果就会更好。你愿意再试一次吗?” 当学生读完课文后,请她自我评价一下,她羞涩地说:“我认为我读得还是挺有感情的,但声音比较轻。”我说:“再读一遍好吗?这次你肯定能读得更好。”他又读了一遍,这一回又响亮又有感情,老师马上说:“你读得这么出色,又流利,又有感情,我们大家都听得入迷了。”同学们用掌声祝贺他的成功。从此以后,我发现,她渐渐地喜欢上了语文课,特别是喜欢起来朗读课文。3、落伍者,多激励。这部分学生通常理解能力、记忆能力及主动学习意识等方面存在问题。在评价中对他们的评价是最难的,“左倾”了,会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右倾”了,无法起到评价的作用。他们共同特点是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因此,老师在评价时更应该小心谨慎,切不可敷衍了事,要从他们身上去发现让他们自己认同的优点,进行准确的评价;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激发努力学习的愿望。对于他们,我们的评价语言应多关注他们的学习态度,如“虽然你没有把问题答对,但你能举手发言就很了不起,勇气可嘉!” “你真有毅力,一次次读错,一次次重读,一次次克服困难,终于读对了!” “今天你读文没有重复词,一定是认真预习了。”还要善于从“骨头里挑鸡蛋”:“发言的好处真多,瞧,给了机会大家一起帮助你,56位同学的提醒一定很深刻,相信你下次不会错了!”能化“化腐朽为神奇”:“这位同学的错误可帮了我们的大忙!不少同学也是这样错的,老师借这个机会提醒大家注意肺字的右边千万别写成市。”二、把握“三适”,提高教学效益。课堂教学有时间性,在四十分钟里,学生回答问题与朗读课文等活动随时都在发生。如果学生回答的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语言评价,在现实的课堂里是不切实际的。况且,新课程要求课堂教学的评价应是多元的,课堂教学的评价的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评价。因此,教师评价语言如何在不同学段的学生学习、参与评价的过程中起“点睛”的作用,我们就有必要把握好评价语言的“适度”。1、 适时把握时机。从信息论的角度看,信息的传递到信息的反馈需要一定的时间,教师的评价要看准时机,结论太迟会浪费不必要的时间,过早会不利于学生的深入思考。一般情况下,要求反馈迅速,评价及时。请看贾志敏老师当常评点学生习作的片断:生:爸爸到北京出差已经几个月了,我很想念他,每天扳着指关数,师:“指头”?应该是“手指头”。生:一天、两天、三天有一天,妈妈突然对我说:“明天你爸爸要回来啦!“我听说爸爸要回来了,高兴的劲儿也不提了,师:“也不提了”?应该用“别提了”或“甭提了”。生:整天脚上像安了弹簧似的,师:比喻恰当。生:跳个不停。第二天,我和妈妈一起来到火车站,师:不用“和”,应用“跟”或“随”。生:我看见火车没有来师:这里有些跳跃了,到了火车站,又怎样呢?这里要修改一下。生:我学着电影里公安人员的样,把耳朵巾在轨道上,听见师:允许吗?如果你真有这样的事,以后要注意,如果没有这样的事,那你是节外生枝。贾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发现问题后,提出修改意见是多么及时和准确,无疑这对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感受能力,形成认真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和风气是极有好处的。2、 适量把握数量。由于年龄的差异、知识水平的差异,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理解能力也是具有差异的。实践证明,怎么评,我们得注意:对年龄不同的学生,使用的语言评价的长短应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低年级以简短为主,随着年级的增长,语言可以增加篇幅。因此,常用“你读得真棒!”“你学得真认真!”等等,这些简单的表扬,对于激发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能起到相当大的作用的。其次,年级不同,课堂评价语言使用的频率与次数不同,一般情况,低年级学生需要教师激励性评价语言的总人数要明显多于高年级学生年,因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自控能力不强,需要教师不断帮助才能维持学习的注意力与兴趣,教师的帮助更多的还是使用语言评价的方式。3、 适切关注个体。我们说,“世界上没有一片相同的叶子”,因此,每一位学生对教师评价语言的需求与领悟能力是有差异的,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回答或朗读进行评价时,也应关注学生个体的特点,用恰当的语言进行引导。前不久,我们对六年级三十位学生进行了“语文课堂上,当你遇到下列情景时,你最希望教师说什么?”问卷调查。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你不清楚教师的问题时,你希望老师说: 。”三位成绩优秀的同学分别是这样答的:“我希望老师说:听问题时能更专心一点!”“我希望老师说:你没听清楚,我再说一遍!”“我希望老师说:对我的问题你有什么不明白,说给老师听听!”仔细分析这三种答案,明显地体现着学生的个体的差异,第一位同学要求老师能提醒自己认真听;第二位同学要求教师再给他一次听的机会;第三位同学希望老师给他听的方法引领。此外,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还常会体会到,对评价的同一内容,表达同一种意思,评价语言的表达方式对不同的学生、不同学龄段的学生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评价的侧重点也应不同,对低年级学生或许更应侧重于情感的诱导,而对高年级学生或许更应注意方法与价值观的引领。三、追求“三味”,提升课堂品味。有人说:“当特级教师的学生是一种福气,听特级教师上课是一种享受。”究其原因,固然特级教师有着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扎实的教学功底,但最重要的原因我想是来自他们精彩的课堂评价语言。特级教师就是运用他们幽默风趣、睿智巧妙的课堂评价语言牵动着每一个上课学生、听课老师的心。听特级教师的课,你的眼神会被他们的无声语言所牵引,心灵会为他们的有声语言而折服。学生的心扉也就这样不知不觉地打开了,“蠢蠢欲动”和“欲罢不能”的积极学习心态充盈课堂。下面举三位特级教师的课例片断来谈谈评价语言的“味”。1、 智味实力之源。睿智的语言,满含期待,因为浓浓的情味,让学生的自尊得到了保护,因而特级教师的课与众不同。记得有一次听贾志敏老师上镇定的女主人。有个学生给“姆”组词时说:“养母”的“姆”。学生哗然。可贾老师微笑着示意学生安静下来:“你们别急,他没说错,只是没说完!”接着又转向那位学生,“你说得对的,是养母的母”学生在贾教师的点拨下顿悟了,连忙说:“是养母的母加上一个女字旁,就是保姆的姆了”。在要贾老师不动声色的巧妙引导下,避免了学生出洋相,这样的老师任何一个学生都会打心眼里敬佩的。有时,学生说错了,贾老师会说:“说错是正常的,老师最喜欢说错的孩子。没关系,再说一下!”有时,学生重复了前几个同学的回答,贾老师也不会指责学生没认真听课,笑笑说:“噢!你认为这很重要,再强调了一下,对吗?”这一系列充满爱心、智慧的话都一一化解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尴尬,小心翼翼地保护了学生的心灵。学生有这样一个老师和风细雨地帮助纠正学习中的错误,他们还会害怕什么?他们自然会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投入学习了,自然会争先恐后地发言了。2、趣味活力之源。幽默风趣的话语常令人在笑中深思,因而特级教师的课充满活力。于永正老师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有一精彩的片断:于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深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硕实累累的果园。这位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这位同学读得多好,我发现某某同学听得都入迷了。他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哈喇子”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如果说读文章能像某某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既肯定了那位同学精彩的朗读,又借助听课同学的表现,把读书的重要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提示出来了,而学生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在这样轻松愉快的情境下学习,学生怎么能不感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呢!3、情味磁力之源。激宕情怀,启人心智,激发起人深入文本探究的欲望,所以特级教师的课极具感染力、吸引力。请看王崧舟执教长相思片断:师:孩子们,睁开眼睛,现在在你的眼前出现什么画面,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时候,你仿佛处在一个怎么样的世界?生:我看风了士兵们翻山越岭,到山海关,外面风雪交加,士兵们在营帐里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在思念自己的家乡。师:你走进去了。生:我看见了纳兰性德在那里思念家乡,睡不着。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展反侧的画面。生:我看到了纳兰性德走出了营帐,望着皎洁的明月,他思乡的情绪也更重了起来。师:你看到了纳兰性德抬头昂视的画面。生:山海关外,声音杂乱,士兵们睡不着,但是在他们的家乡,却没有这种声音,睡得很宁静。师:你们看到了,看到了纳兰性德辗转反侧的画面,看到了他抬头昂望的画面,还看到了他孤独沉思的画面,但是王崧舟老师充满激情的评价,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一个个画面场景中,去感受人物身心分离之痛。因而没有一位学生,没有一位听课的老师不被感染的。有人说:教师充满魅力的课堂评价语言,虽不是蜜,但可以粘住学生;虽不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甲状腺联合用药课件
- 甬温线特大铁路事故
- 江苏泰州2014-2022年中考满分作文63篇
- tang原创课件教学设计
- 初中化学教学课件范文
-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5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练习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上海市曹杨二中附校八年级(下)5月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新解读《GB-T 4096.2-2022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 楔体 第2部分:尺寸与公差标注》
- 用户运营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用奇谋孔明借箭课件
- 《人工智能概论-面向通识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 JG/T 220-2016铜铝复合柱翼型散热器
- 三区人才面试题及答案大全
- 情侣间恋爱合同协议书
- 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措施
- 2024年云南师范大学辅导员考试真题
- 《2023 AHA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解读
- 2025年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考试题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教育与培训试题
- 胰岛素皮下注射团体标准解读
- 巷道掘进与顶板管理培训课件
- 宁德时代shl测评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