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下落物分析与打捞.doc_第1页
井下落物分析与打捞.doc_第2页
井下落物分析与打捞.doc_第3页
井下落物分析与打捞.doc_第4页
井下落物分析与打捞.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井下落物分析与打捞一、井下落物的分类与预防:1、 井下落物的定义:凡由井口或从管柱、测井装置上脱落于井内的金属和其他有形物件通称为井下落物。2、 井下落物的分类: 管类落物:油管、钻杆、冲管、封隔器、套铣管以及各种机械防砂管等。 杆类落物:如抽油杆等。 绳类落物:如测试钢丝、射孔电缆等。 小件落物:如钢球、钳牙、牙轮、螺丝等。3、 井下落物的危害: 缩短沉砂口袋,使油井免修期缩短; 堵塞油层,直接影响油井正常生产; 妨碍增产措施的进行; 迫使油井侧钻或做报废处理。4、井下落物的处理。井下落物的处理一种方法是原物取出,另一种方法是井内消灭。所谓原物取出是下各种打捞工具将落物整体或分段捞出,所谓井内消灭则是指下磨铣工具把落物磨铣掉。在下打捞工具可以奏效的情况下,尽可能采用原物取出的方法,即我们常说的打捞。 5、井下落物的预防。预防井下落物的主要措施是: 掌握套管完好情况,对套管完好情况不掌握的井,在下入完井管柱或修井管柱前,应先行对套管通井或打印,避免盲目下大直径工具发生卡钻造成井下落物。 完井管柱尾管和封隔器深度适当。 下井工具下井前严格检查,避免因工具损坏或部件散落而造成井下落物。 下井管柱各部应上紧,避免管柱松脱造成井下落物。 起下作业中,井口装自封封井器,避免因操作不慎造成小物件落井。 测井、射孔时,控制好仪器、工具的下放和上提速度,避免因遇阻遇卡造成仪器、工具落物或输送绳、电缆落井的事故。二、常用的打捞工具及其工作原理: (一)滑块捞矛:滑块捞矛是内部打捞工具,用于鱼顶完好且内部无堵塞物的管,类落物的打捞。1、 结构:滑块捞矛的结构如图所示,主要由接头、矛杆、卡瓦及挡键等组成。2、 工作原理:捞矛杆上端接头为母扣,与油管或钻杆连接,在矛杆的中、下部刨有一个或两个斜面,斜面中间沿轴向有一条键,在键上装有一个可以上下移动的卡瓦牙块,卡瓦牙块向上滑动直径变小,并受矛杆的切台限制,向下滑动直径变大,最后受挡键限制。卡瓦牙块外部有齿尖向上的梳形牙齿。当用于打捞落井的管子时,将捞矛下至鱼顶后,活动管柱使捞矛插入管子内腔,下放管柱卡瓦牙块向上滑动,直径变小,滑动到限制台为止。然后上提管柱,这时,卡瓦牙块的牙齿已卡住管子壁,矛杆上提,相对卡瓦向下滑动,直径变大,卡瓦牙块齿尖向上的牙齿牢固的卡住落井管子内壁,起出管柱,落物即被捞出。3、 技术规范:规格最大外径矛杆外径许用载荷用途HLM6090mm46mm300KN打捞60油管HLM73105mm57mm450KN打捞73油管HLM89105mm71mm600KN打捞89油管4、 注意事项:、 下井前应检查各部完好,卡瓦灵活滑动;、 捞住管柱若遇阻遇卡,上提载荷应考虑滑块捞矛的强度,不可硬拔,防止涨破鱼顶。、 打捞的落物鱼顶应为接箍或加厚部分,避免拔裂鱼顶、 滑块捞矛尾部进入鱼腔的位置到鱼顶应为通径。(二)分瓣捞矛:分瓣捞矛用于打捞鱼顶为内螺纹的各种管类落物。1、结构:主要由上接头、锁紧螺母、胀管、分瓣捞矛爪、导向螺钉、和冲管等构成。2、工作原理:将捞矛接于打捞管柱下端,下至接近鱼顶时,正循环冲洗鱼顶后,下放管柱,使捞矛与鱼顶的内螺纹对接,上提管柱时,矛爪在自重挂住落鱼螺纹并被胀管涨开使之咬紧。继续上提即捞获落井管柱。3、技术规范:规格最大外径最小通径许用载荷用途BLM6085mm320KN打捞60油管BLM7392mm16mm410KN打捞73油管BLM8995mm20mm630KN打捞89油管4、注意事项:、下井前检查各部完好无损,连接牢固,矛爪活动无阻卡。、打捞鱼顶应为内扣且完好。、用后及时清洗,涂防腐脂,妥善存放,避免磕碰。(三)可退捞矛:可退捞矛是内部打捞工具,可以从落鱼内进行抓牢,必要时还可以释放落鱼、安全退出工具,因此无论落物是自由状态或被卡状态均可使用。1、 结构:主要由接头、芯轴、圆卡瓦、释放环和引鞋组成。2、 工作原理:打捞:自由状态下圆卡瓦外径略大于落物内径。当工具进入鱼腔时,圆卡瓦被压缩,产生一定的外胀力,使卡瓦贴紧落物内壁。随着芯轴上行和提拉力的逐渐增加,芯轴和卡瓦上的锯齿形螺纹相吻合,卡瓦产生径向力,使其咬住落鱼实现打捞。退出:一旦落鱼卡死,无法捞出,而需退出时,只要给芯轴一定的下击力,就能使卡瓦与芯轴的内外锯齿形螺纹脱开,再正转钻具2-3圈,圆卡瓦与芯轴产生相对位移,促使卡瓦沿芯轴锯齿形螺纹向下运动,直到卡瓦与释放环上端面接触为止,上拉钻具,即可退出捞矛。3、 技术规范: 规格最大外径最小通径许用载荷用途TLM6086mm10mm340KN打捞60油管TLM7395mm10mm535KN打捞73油管TLM89105mm10mm814KN打捞89油管4、 注意事项:、 下井前检查卡瓦完好无裂纹,引鞋与芯轴连接紧固,水眼畅通。、 下井钻柱应逐根上紧,确保反方向旋转不松脱。、 打捞时若捞不上,此时捞矛有可能处于释放状态,可将工具放入鱼腔内,(但接头不得接触鱼顶),反旋转1-3圈,然后上提钻柱,即可捞获。、 打捞加压不得过大,以免损坏卡瓦。(四)、公锥:是一种专门从管类落物内孔进行打捞的工具。1、 结构:公锥是一节通心的圆锥体,一段加工成螺纹,使之与钻杆或油管连接,另一端加工成特制的打捞螺纹,用于造扣打捞。2、 工作原理:公锥接在钻柱下端下至鱼顶,使之插入鱼腔,加压5-10KN,旋转钻具8-12圈进行造扣,即可捞获落物。经试提观察悬重变化,证实落鱼确被抓牢,即可起钻。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打捞螺纹直径用途GZ7152500mm95mm7152mm打捞73油管及钻杆GZ7656500mm105mm7656mm打捞73油管及钻杆GZ8255632mm105mm8255mm打捞73油管及钻杆GZ8540820mm105mm8540mm 打捞60-89油管及钻杆GZ95401040mm105mm9540mm 打捞60-89油管及钻杆4、 注意事项: 下井前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斑痕、砂眼,各部螺纹完好,水眼畅通。 公锥上部应接安全接头配合使用。 用后应及时清洗,涂防腐剂保护。(五)母锥:是外部造扣打捞工具。用于打捞鱼顶是油管或钻杆本体以及无法打捞的圆柱形落物。1、 结构:母锥上端有接头螺纹,下端内部有带锥度的内打捞螺纹。2、 工作原理:(同公锥的工作原理)母锥接在钻柱下端下至鱼顶,使之插入鱼腔,加压5-10KN,旋转钻具8-12圈进行造扣,即可捞获落物。经试提观察悬重变化,证实落鱼确被抓牢,即可起钻。3、 技术规范:规格总长最大外径打捞螺纹直径用途MZ7656460mm116mm7656mm打捞73油管及钻杆MZ9563650mm116mm9263mm打捞73油管接箍及 89油管MZ10082460mm118mm10082mm MZ10580620mm120mm10580mm 打捞102油管4、 注意事项: 井前检查,表面不得有裂纹、斑痕、砂眼,各部螺纹完好。 锥上部应接安全接头配合使用。 用后应及时清洗,涂防腐剂保护。(六)开窗捞筒:开窗捞筒是用于带接头或带接箍以及具有一定长度的管类落物的工具。1、 结构:在上部焊有接头的一段薄壁的圆形管上,开三个方向的上梯形开口,再将梯形弹片向内倾斜,下部加工成引鞋或铣牙。2、 工作原理:打捞时,将落井管子引入开窗捞筒内,再下放打捞管柱,使鱼顶进入开窗弹片上部,利用弹片的弹力紧紧卡住落井管子的外壁或顶住接箍、接头的台阶部位,起出管柱即捞出落物。3、 技术规范:一般为自制工具,无统一的技术规范。4、 注意事项:、 打捞的落物鱼顶应带接箍或接头。、 长度不宜太长,应考虑捞获落物后,能否顺利起出井口并卸开。、 其强度与管材的性能有关,解卡时应考虑其强度。、 因其外径较大,捞获落物后若不能顺利解卡,后期处理工作较为复杂,所以,一般情况下,不要应用开窗捞筒。(七)卡瓦捞筒:卡瓦捞筒是外部打捞工具,可以打捞规定尺寸的圆柱形落物。1、 结构:主要由接头、壳体、卡瓦、弹簧、引鞋等组成。2、 工作原理:当卡瓦捞筒下至接近鱼顶时,转动管柱,继续下放,使引鞋将落物引进打捞筒内,再继续下放管柱,这时,落鱼顶住卡瓦,使卡瓦克服弹簧力的阻力沿斜面向上移动,打捞筒的内径变大,落物顺利地进入打捞筒内。同时,靠弹簧力将卡瓦向下推并紧贴落物管壁。上提时,卡瓦在弹簧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沿斜面下滑,直径愈来愈小,卡瓦死死咬住管身外壁,将落物捞出。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最小通径用途QLT60915mm116mm60mm打捞60油管QLT73915mm116mm73mm打捞73油管QLT89915mm116mm89mm打捞89油管4、 注意事项: 下井前检查各部完好,连接牢固,卡瓦符合落鱼尺寸。 使用后及时拆洗检查,重新组装,并涂防护脂保护。 鱼顶较偏或斜井使用时,应考虑外加引鞋,以免破坏鱼顶。(八)三球打捞器:是套管内打捞抽油杆的有效工具,可以打捞鱼顶是接箍的抽油杆,如若抽油杆本体折断,可将工具深入抓捞以下的可捞部位。1、 结构:主要由筒体、钢球及引鞋所构成。2、 工作原理:打捞器下入井内接近鱼顶时,缓慢旋转下放使落鱼引入打捞器,此时落井抽油杆的接箍将钢球顶动,直至接箍或加大处通过后,钢球则滚落下来,锁住抽油杆达到加大处,从而将落井抽油杆捞获。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最小通径用途SQ117383mm117mm47mm打捞16-22mm抽油杆56mm打捞22-25mm抽油杆及48mm油管SQ148423mm148mm47mm打捞16-22mm抽油杆56mm打捞22-25mm抽油杆及48mm油管4、 注意事项: 使用三球打捞器打捞抽油杆时,抽油杆不得有弯曲现象,以免无法引入。 所打捞的抽油杆在三球打捞器所能下入的最深深度以上,至少应有一个接箍。 下井前应检查钢球是否滚动自如。 打捞管柱的内径不得小于62mm。(九)强磁打捞器:是打捞小件导磁性落物及其有效的工具。1、 结构:由接头、打捞筒、磁头、钢套、磁钢、缓冲垫等组成。2、 工作原理:将打捞器下至接近落物时,边循环边下放打捞器,核实管柱深度,保证打捞器底部与落物接触,由于磁钢与吸重头和外筒形成一个封闭磁路,将磁性高度集中在打捞器底部,当打捞器接近时,在磁场的作用下,落物即被吸附而捞获。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最小通径吸附质量应用条件QC100320mm100mm13mm380Kg井温不大于120摄氏度QC115115mm400KgQC145370mm145mm650Kg4、 注意事项: 捞器存放运输时应使底部远离金属物,避免高温及振动。 接装打捞器不得使其底部接触井口或钻台,应用木板或橡胶板隔绝。 取下打捞物,用力方向应与打捞器底面垂直移动取下,不得敲击。 打捞前应彻底清洗鱼顶。(十)反循环打捞蓝:是打捞各种异型小块落物的有效工具之一。1、 结构:主要由上接头、阀体总成、筒体总成、蓝筐总成及铣鞋等构成。2、 工作原理:将打捞篮下入井内接近落物时,正循环洗井,同时缓慢旋转下放管柱,此时循环液流经筒体总称的环形空间,由下水眼出工具,由于下水眼的倾斜角度出下水眼经工具外侧下行进入铣鞋而又上行至上水眼流出工具上返,随之循环液刘将井底的各种落物冲起而携带至篮筐之上,当停止循环,捞爪在弹簧作用下自行关闭,使进入的落物而被捞获。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用途FXL1151153mm115mm打捞落物最大直径74mmFXL1431161mm143mm打捞落物最大直径104mm4、 注意事项: 井前检查各部件完好,连接牢固; 下井管柱的最小内径不得小于投入钢球的直径。 循环应彻底。(十一)、一把抓:是抓捞单独落井的小物件的有效工具。1、 结构:主要由接头和抓管构成,抓管下端切割有若干抓齿。2、 工作原理:将一把抓下至接近落鱼循环冲洗出落鱼,并慢放钻柱接触底且不加压,反复变换几个方向,寻找最大的打捞深度,此时落鱼在抓齿笼罩之中,即加压5KN,慢转数圈后待悬重恢复后再加压10-15KN,抓齿即将底部包住而将落物捞获。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用途YBZ1141000-1500mm114mm用于139.7mm套管YBZ150150mm用于177.8mm套管4、 技术要求: 焊接牢固,抓齿均布,不得弯曲。 操作平稳,打捞过程中不得突然加压,也不能加压过大,以免造成齿断。(十二)、内、外钩:是打捞钢丝、钢丝绳及电缆的有效工具。1、 结构:内钩主要由接头、钩身及捞钩构成;外钩由接头、防卡帽、钩身及捞钩构成。2、 工作原理:将工具下入井内,略有遇阻,工具则插入绳、缆落物内,正旋转打捞管柱数圈,落物即缠绕在钩身上而被捞获。3、 技术规范:无定型产品。4、 技术要求: 捞钩与钩身连接牢固。 打捞时加压不需过大(不超过10KN),转动管柱不宜过多(不超过5圈),以防造成恶性事故。(十三)、抽油杆捞筒:是油管内打捞抽油杆本体的专用工具。1、 结构:由接头、弹簧、卡瓦及筒体构成。2、 工作原理:将工具接于抽油杆下端进入油管内,接近鱼顶前,正旋转下放,使鱼顶引入捞筒,落鱼上顶卡瓦压缩弹簧上移而进入卡瓦内,上提杆柱,卡瓦在弹簧力的作用下沿锥面下滑,对落鱼产生径向夹紧力,即捞获落井杆柱。3、 技术规范: 规格总长最大外径卡瓦内径用途XLT58A620mm58mm19mm22mm25mm73油管内打捞抽油杆XLT70A70mm89油管内打捞抽油杆XLT58B346mm58mm73油管内打捞抽油杆XLT70B70mm89油管内打捞抽油杆三、常见井下落物的打捞工具选择。(一)油管的打捞: 1、73mm油管的打捞: 鱼顶为接箍且丝扣完好:优先选用73mm分瓣捞矛,也可选用62mm滑块捞矛,89mm卡瓦捞筒、以及合适的公锥。 鱼顶为接箍但内有断扣:优先选用62mm滑块捞矛,也可选用89mm卡瓦捞筒、以及合适的公锥。 鱼顶为完好的本体:优先选用73mm卡瓦捞筒,也可选用合适的母锥。 鱼顶为破裂的本体:应先下磨鞋磨铣修好鱼顶后选用73mm卡瓦捞筒或母锥打捞。 2、89mm油管的打捞: 鱼顶为接箍且丝扣完好:优先选用89mm分瓣捞矛,也可选用75.9mm滑块捞矛,以及合适的公锥。 鱼顶为接箍但内有断扣:优先选用75.9滑块捞矛,也可选用合适的公锥。 鱼顶为完好的本体:优先选用89mm卡瓦捞筒,也可选用合适的母锥。 鱼顶为破裂的本体:应先下磨鞋磨铣修好鱼顶后选用89mm卡瓦捞筒或母锥打捞。(二)抽油杆的打捞:1、抽油杆断脱,泵上油管未发现断脱:起出抽油杆发现油管断脱,应起出悬挂器,证实泵上油管是否脱扣,当起出悬挂器发现泵上油管未发生断脱时,可以不打捞抽油杆,通过起油管的方法即可将抽油杆带出。2、抽油杆断脱,泵上油管断脱:发现油管悬重小于泵上油管与井内抽油杆的重量之和时,可以判断泵上油管脱扣,此时应详细计算油管断脱的位置,若悬重小于相当于起出抽油杆长度的油管重量时,说明油管断脱的位置在抽油杆的断脱位置以上,此时可起出油管,下打捞工具打捞油管,即可将落井的抽油杆带出。通过计算,发现油管的断脱位置在抽油杆以下时,此时不要起出油管,因为起出油管后,抽油杆将偏靠油管壁,给后期处理带来麻烦,应从油管内下入抽油杆带抽油杆捞筒对落井抽油杆进行打捞。 3、套管内打捞抽油杆:由于某种原因,致使抽油杆落物套管时,此时,应详细的计算出抽油杆鱼顶的位置,可选择用油管连接三球打捞器进行打捞,当管柱下至预计鱼顶以上50米左右时,应边转动管柱边下放,将抽油杆顺利引入达打捞器内,当转动管柱下放到预计鱼顶深度时,应试提管柱,观察悬重是否增加,若悬重增大,正式捞获落物,若悬重无变化,则应逐根旋转加深,逐根试提,直到捞获落物位置。(三)丢手器的打捞:丢手器留井部分的内腔内,有可供打捞用的89mm油管母扣,下端为73mm油管公扣,与油管或筛管连接,所以打捞丢手器时一般选用89mm分瓣捞矛对扣打捞,下端若接有73mm筛管时,也可以用62mm滑块捞矛打捞。(四)安接的打捞:留到井内的安接芯子,内腔内有有可供打捞用的73mm油管母扣,下端为73mm油管公扣,与油管连接,所以打捞安接时一般选用73mm分瓣捞矛对扣打捞,或89mm卡瓦捞筒打捞;下端若接有73mm油管时,也可以用62mm滑块捞矛打捞。(五)滤砂管的打捞:1、 普通滤砂管的打捞:普统通滤砂管中心管的外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