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井下作业工中级理论知识试卷注 意 事 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得 分评分人一、单项选择(第1题第581题。选择一个正确的答案,将相应的字母填入题内的括号中。每题1分,满分581分。)1. 新井通井当通井至人工井底以上()左右时,应减慢下放速度。 A、30m B、50m C、100m D、150m2. 通井时,通井规的外径应小于套管内径()。 A、35mm B、57mm C、68mm D、810mm3. 通井规下入井后,油管的下放速度应控制在()。 A、510m/min B、1020m/min C、2030m/min D、3040m/min4. 一般特殊作业井的通井规长度应大于下井工具的最大直径()。 A、515 mm B、1525 mm C、3050 mm D、50100 mm5. 对有射开油层的井,通井时要做好()工作。 A、防污染 B、防井喷 C、防火灾 D、防爆炸6. 通井中途遇阻或探人工井底,加压不得超过()。 A、10kN B、20kN C、30kN D、40kN7. 通井中途遇阻,应缓慢加压(),但最多不超30kN。 A、05kN B、510kN C、1020kN D、2030kN8. 通井中途遇阻或探人工井底不得猛顿,探人工井底要连探()次。 A、二 B、三 C、四 D、五9. 反替泥浆结束前测清水密度,要在进出口水性一致,密度差小于(),且无杂物时停泵。 A、1.5g/cm3 B、2 g/cm3 C、3 g/cm3 D、4 g/cm3 10. 反替泥浆前,应先用清水对井口管线试压,试压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倍。 A、101.2 B、1.21.5 C、1.52.0 D、2.02.511. 替泥浆过程中,准备清水用量为井筒容积()倍。 A、1.01.5 B、1.21.8 C、1.52.0 D、2.02.512. 反循环替泥浆施工时,接好进、出口管线,()装单流阀。 A、进口需要 B、出口需要 C、进、出口都需要 D、进、出口都不需要13. 反循环压井,压井液用量为井筒容积的()倍。 A、1.2 B、1.5 C、1.8 D、2.014. 反循环压井停泵后应观察()进出口均无溢流、压力平衡时,完成反循环压井操作。 A、20min B、30min C、60min D、90min15. 用压井液反循环压井,若遇到高压气井,在压井过程中使用()控制进出口排量平衡,以防止压井液在井筒内被气侵。 A、单流阀 B、针型阀 C、采油树闸门 D、油嘴16. 反循环压井前用清水对进口管线试压,试压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倍。 A、1.21.5 B、1.52.0 C、2.02.5 D、2.53.017. 正循环压井前用清水进行脱气,清水用量为井筒容积的()倍。 A、11.2 B、1.52.0 C、22.5 D、2.5318. 正循环压井前对进口管线试压,试压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倍,5min无渗漏为合格。 A、1.5 B、1.7 C、2.0 D、2.519. 正循环压井结束前只有进出口密度差小于()时方可停泵。 A、1.5% B、1.8% C、2% D、3%20. 正循环压井停泵后,观察(),进、出口无溢流,压力平衡后,完成正循环压井。 A、10 min B、20 min C、30 min D、60 min21. 挤压井前要对进口管线试压,试压压力为设计工作压力的()倍,5min不刺不漏为合格。 A、1.2 B、1.5 C、2.0 D、2.522. 挤压井后要用()油嘴控制放压,观察30min油井无溢流无喷显示时,完成挤压井操作。 A、23mm B、34.5mm C、56mm D、67mm23. 挤压井时进口管线靠井口端要安装()。 A、针型阀 B、闸门 C、单流阀 D、高压单流阀24. 挤压井施工时,用油嘴(或针型阀)控制放压,观察()油井无溢流、 无井喷显示时,完成挤压井操作。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 A、10min B、15min C、20min D、30min25. 压井施工出口管线必须用硬管线连接,不能有小于()的急弯。 A、45 B、60 C、90 D、12026. 压井前,要先用()倍井筒容积的清水进行脱气。 A、1.2 B、1.5 C、2.0 D、2.527. 循环压井的进口排量应()出口排量。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大于或等于28. 反循环压井对地层的回压()正循环压井对地层造成的回压。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或等于29. 压井地面罐必须放置在距井口()以外。 A、1020m B、2030m C、3050m D、50100m30. 挤压井时,要先泵入隔离液,压井液挤至油层顶界以上(),要防止将压井液挤入地层,造成污染。 A、20m B、50m C、100m D、150m31. 无特殊要求,替喷一般采用()方式。 A、正替喷 B、反替喷 C、先正后反 D、先反后正32. 如果油层口袋在100m以上,应将替喷管柱完成在油层底界以下()的位置。 A、1020m B、2030m C、3050m D、50100m33. 若油层口袋较短,长度在100m以内,应将替喷管柱完成在距井底()的位置。 A、0.51.0m B、1.52.0m C、25m D、510m34. 替喷时如出现(),说明地层油气已进入井内,是井喷预兆。 A、泵压不变,进出口排量一致 B、泵压下降,进口排量大于出口排量 C、泵压上升,进口排量小于出口排量 D、泵压上升,进口排量大于出口排量35. 替喷作业前要制定好()措施。 A、防井喷 B、防火灾 C、防中毒 D、防井喷、防火灾、防中毒36. 替喷进口管线要安装(),并试压合格。 A、压力表 B、单流阀 C、针型阀 D、闸门37. 替喷所用清水不少于井筒容积的()倍。 A、1.2 B、1.3 C、1.5 D、2.038. 对()必须采用二次替喷法替喷。 A、高压油气井 B、低压油井 C、低压气井 D、低压油气井39. 气举时对气举管线试压,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倍。 A、1.2 B、1.5 C、2.0 D、2.540. 气举完毕后,若用油嘴控制放气,最好选用()油嘴。 A、2mm B、3mm C、5mm D、8mm41. 使用油嘴控制放气,一般使放气速度控制在每小时压降()为宜。 A、0.51.0MPa B、12MPa C、23MPa D、34MPa42. 关于气举法错误的是()。 A、对于深井或需要排出大量液体的施工井,气举管柱不是光油管而是带有气举阀 B、一般气举施工放气速度在每小时压降为0.51.0MPa为宜 C、一般气举施工若采用油嘴放气宜选用3mm油嘴 D、气举时对气举管线试压,试压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5倍为宜43. 气举设备要停在井口上风处,距井口和计量罐要超过()。 A、5m B、10m C、15m D、20m44. 气举施工前必须先放掉井筒内气体,使用()为介质。 A、空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氧气45. 气举时人要离开高压管线()以外。 A、5m B、10m C、15m D、20m46. 对于气举施工技术要求说法不确切的是()。 A、气举施工前必须先放掉井筒内的气体 B、气举结束后就可关井或开井生产 C、气举过程中,要注意观察井口返液情况,并做好防喷工作 D、套管放压时,必须控制速度,防止激活地层,造成出砂47. 分离器安装在距井口()以外,出气管汇内径要与气体流量计匹配。 A、20m B、30m C、40m D、50m48. 分离器量油前应打开分离器底部排污闸门,检查水包内是否装有清水,若水包内无清水或清水量太少则应灌入()清水,关闭排污闸门。 A、2030L B、3050L C、4080L D、80100L49. 使用分离器量油时依次打开()闸门,再缓慢打开井口生产闸门,使油气通过分离器正常生产。 A、放空闸门、出油闸门、进油闸门,关闭捷道闸门 B、进油闸门、出油闸门、放空闸门,关闭捷道闸门 C、出油闸门、进油闸门、捷道闸门,关闭放空闸门 D、捷道闸门、放空闸门、进油闸门,关闭出油闸门50. 分离器量油时,()闸门,再打开()闸门。 A、应先开量油管上流闸门,再打开下流闸门 B、应先开量油管下流闸门,再打开上流闸门 C、上流、下流闸门打开无先后次序 D、上流、下流闸门应同时打开51. 使用分离器量油,量油时间必须准确,精确到()。 A、1/1000s B、1/100s C、1/10s D、s52. 使用分离器量油时,分离器上压力表的压力不得超过分离器的()。 A、最大工作压力 B、正常工作压力 C、工作压力 D、最小工作压力53. 使用分离器必须遵守()原则进行操作。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 A、先开后关 B、先关后开 C、先关后开不憋压 D、先开后关不憋压54. 对于分离器量油技术要求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量油前,要检查分离器水包内是否已装满清水,以防止在量油时,油进入量筒内 B、量油完毕后,必须将量油管内的液面降低至标高线以下 C、分离器安全阀必须校正,确保安全可靠 D、如果量油管内水面上升缓慢,可断定是放空闸门没有完全打开55. 用温度计测量气流温度时,每30s1min记录一次压力,计()个点,求出平均压力。 A、2 B、5 C、8 D、1056. 当油气分离器处于量油状态下,要使上流压力表的压力值控制在()。 A、0.010.03MPa B、0.030.06MPa C、0.0830.4MPa D、0.40.62MPa57. 使用临界速度流量计测气时,要使气流通过挡板的速度达到临界速度,则挡板后的下流压力与挡板前的上流压力比值不小于()。 A、0.346 B、0.546 C、0.625 D、0.65458. 用温度计测量气流温度时,每()记录一次压力计10个点求平均压力。 A、10或20s B、30s或1min C、1或2min D、3min59. 采用临界速度流量计测气,油气井气产量必须大于()。 A、6000m3/d B、8000m3/d C、90000m3/d D、10000m3/d 60. 采用垫圈流量计测气,气产量要()8000m3/d。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61. 采用垫圈流量计测气时,测气管线必须平直无弯曲,长度不小于()。 A、2m B、3m C、5m D、8m62. 临界速度测气时注意分离器油标上升情况,防止分离器压力()。 A、上升 B、下降 C、过高 D、过低63. 使用水银压差计垫圈流量计测气,计算气产量公式是Q=0.178D2,式中的D是挡板直径, T,H,;和r气分别代表 ()。 A、标准温度、平均压差和气体密度 B、标准温度、平均压差和空气密度 C、绝对温度、平均压差和空气密度 D、绝对温度、平均压差和天然气密度64. 使用临界速度流量计测气时,计算气产量公式是Q=10Cp/(ZDT),式中的C是挡板系数,D是挡板直径,p、Z、T分别为()。 A、测气短节上流表压力、气体压缩系数和气流温度 B、测气短节上流表压力、气体压缩系数和气流绝对温度 C、测气短节下流绝对压力、气体压缩系数和气流绝对温度 D、测气短节上流绝对压力、气体压缩系数和气流绝对温度65. 使用分离器测量的产量计算公式是Q=86400H . 水. D210-2/t,式中的t是油玻璃管上升标高的平均时间,H,水,D分别表示() 。 A、玻璃管水柱上升高度、水的密度和分离器外径 B、玻璃管水柱上升高度、水的密度和分离器内径 C、玻璃管水柱上升高度、水的密度和玻璃管外径 D、玻璃管水柱上升高度、水的密度和玻璃管内径66. 某井用水银压差垫圈流量计测气,孔挡板直径d=20mm,U形管水银柱平均压差为87mm,天然气温度为25,天然气相对密度为0.65,该井日产气量为()。 A、3000 m3/d B、3006 m3/d C、3008 m3/d D、3010 m3/d 67. 插接后的钢丝绳直径和一般的钢丝绳直径()。 A、大于 B、小于 C、相同 D、大于或等于68. 插接后的钢丝绳强度相当于原钢丝绳的()。 A、50% B、60% C、70% D、80%69. 直径为25mm的钢丝绳其插接头长度应为()。 A、5m B、8m C、12m D、15m70. 直径为19mm的钢丝绳,其插接头长度应为()。 A、3m B、9m C、10m D、12m71. 直径为22mm的钢丝绳,其插接头长度为()。 A、6m B、8m C、10m D、11m72. 直径为16mm的钢丝绳,其接头长度应为()。 A、5m B、7.5m C、9.5m D、10.5m73. 常规试油一般经过()几道工序。 A、施工前准备、射孔、替喷、放喷、测试及资料录取 B、施工前准备、替喷、放喷、测试及资料录取 C、施工前准备、射孔、替喷、诱喷、放喷、测试及资料录取 D、施工前准备、射孔、替喷、诱喷、放喷74. 下述四种试油中,其工序最简单的是()。 A、常规井试油 B、地层测试 C、水平井试油 D、出砂井试油75. 试油按工艺方法可分()。 A、常规井试油、水平井试油、出砂井试油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 B、常规井试油、地层测试、特殊井试油 C、常规井试油、中途测试、定向井试油 D、常规井试油、探井试油、老井试油76. 下述四种试油中,()不需要地面流程进行测试。 A、常规井试油 B、地层测试 C、水平井试油 D、出砂井试油77. 试油的目的之一是查明油气层含油气面积及油水边界、油气藏的储量和()类型。 A、带动 B、推动 C、驱动 D、鼓动78. 探明新区、新构造是否有工业性油气流,最终只有经过()验证、落实,才能确定是否有工业性价值。 A、测井 B、钻井 C、地质录井 D、试油79. 某井套管的规格是177.8mm,应选用外径为()的通井规。 A、114188mm B、116128mm C、136148mm D、144158mm80. 普通通井规的长度大于(),特殊井可按设计要求而定。 A、500mm B、700mm C、1000mm D、1200mm81. 某井选用直径为102mm通井规通井,则该井套管规格为()。 A、114.30mm B、127.00mm C、139.70mm D、146.05mm82. 特殊井作业通井时,选择通井规应()下井工具的最大直径和长度。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小于或等于83. 普通井通井规下至人工井底后,应上提管柱完成在距人工井底()以上。 A、1m B、2m C、5m D、10m84. 普通井通井时,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A、0.5m/s B、0.6m/s C、0.7m/s D、0.8m/s85. 老井通井至射孔井段、变形位置或预定位置以上()时,要减慢下放速度。 A、30m B、50m C、80m D、100m86. 老井通井时,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A、0.3m/s B、0.5m/s C、0.6m/s D、0.8m/s87. 水平井、斜井通井,当通井规下至45 拐弯处后,下放速度要小于()。 A、0.2m/s B、0.3m/s C、0.4m/s D、0.5m/s88. 水平井、斜井通井至人工井底时,加压不得超过()。 A、10kN B、20kN C、30kN D、50kN89. 水平井、斜井通井,起出通井规,纯起管的速度应控制在()。 A、10m/min B、15m/min C、20m/min D、30m/min90. 水平井、斜井通井时,若上提遇卡,负荷超过()时候,应停止作业,下步措施待定。 A、30kN B、40kN C、50kN D、60kN91. 裸眼井通井,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A、0.3m/s B、0.4m/s C、0.5m/s D、0.8m/s92. 祼眼井通井,通井规距套管鞋以上()左右时,要减速下放。 A、50m B、100m C、150m D、200m93. 裸眼井通井,要通井至套管鞋以上()。 A、510m B、1015m C、1520m D、2030m94. 筛管完成井通井,通井规的下放速度应小于()。 A、0.4m/s B、0.5m/s C、0.6m/s D、0.8m/s95. 对于井内有管柱的低压油气井,压井时应选择()压井。 A、灌注法 B、循环法 C、挤压法 D、二次压井96. 对于井内无管柱、地层又漏失的井,压井时应选择()压井。 A、灌注法 B、正循环法 C、反循环法 D、挤压法97. 对于井内无管柱的高压油气井,压井时应选择()压井。 A、灌注法 B、循环法 C、挤压法 D、二次压井98. 对于自喷井和动液面恢复较快的油井一般适合采取()法压井。 A、灌注法 B、循环法 C、挤压法 D、以上三种都适合99. 挤压井时一般要求是压井液挤至油层顶界以上()。 A、30m B、50m C、80m D、100m100. 压井时,应尽量加大泵的排量,中途不能停泵,以避免压井液()。 A、气侵 B、漏失 C、密度增加 D、变质101. 洗、压井进出口罐,必须放置在井口的两侧,相距井口()以外。 A、1020m B、2030m C、3050m D、5070m102. 下面对于压井的注意事项,说法不恰当的是()。 A、出口管线用钢质硬管线,不允许有小于90 的急弯 B、压井时,应用针形阀控制出口流量,采用憋压方式压井,待压井液接近油层时,保持进出口排量一致 C、进口管线必须在井口处装好针形阀,出口管线安装单流阀,防止天然气倒流至水泥车造成火灾事故 D、压井时必须严格检查压井液性能,不符合设计性能要求的压井液不能使用103. 在以下四种压井液中,()是有固相压井液。 A、清水 B、盐水 C、汽化水 D、泥浆104. 低固相压井液是指压井液中固相含量低于()。 A、10% B、8% C、5% D、1%105. 在下列压井液中,()最容易造成固体颗粒堵塞油层。 A、清水 B、盐水 C、卤水 D、泥浆106. 以下四种压井液中,()携砂能力最强。 A、清水 B、盐水 C、卤水 D、泥浆107. 某井油层中部深度2000m,测得地层静压30MPa,若附加量取15%,则应选用相对密度为()的压井液。 A、1.33 B、1.56 C、1.76 D、1.95108. 如果用H表示油层中部深度(m),p表示地层压力(MPa),k表示附加量,压井液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密度计算公式为()。 A、 B、 C、 D、109. 某井选择压井液,经过计算其密度为0.98g/cm3 ,应选择()压井。 A、泥浆 B、盐水 C、清水 D、汽化水110. 某井油层深度为2000m,静压为25MPa,要注水泥塞施工,将其封堵上返试油,应选择()压井。 A、泥浆 B、盐水 C、清水 D、汽化水111. 某井油层深度为1000m,静压为11 MPa,按公式计算应选用压井液相对密度为()。 A、1.001.10 g/cm3 B、1.101.15 g/cm3 C、1.201.25 g/cm3 D、1.251.30 g/cm3 112. 选择压井液密度的依据是()。 A、地层压力系数 B、地层压力 C、地层深度 D、地层性质113. 如果用r表示套管内径半径(m),h表示人工井底深度(m),k表示附加量(取50%100%),则压井液用量V计算公式为()。 A、V=r2hk B、V=r3hk C、V=r2h(k+1) D、V=r2h+k114. 洗(压)井液用量多少根据()而定。 A、井筒容积 B、地层压力 C、井内套管内径 D、井内油管内径115. 现场施工中准备洗(压)井液一般为井筒容积的()倍。 A、1 B、1.52 C、34 D、45116. 某井深2500m,通井后上提油管,最底部通井规深度为1000m,如果油管体积为1.1L/m,此时应向井内灌压井液最少是()。 A、800 L B、1000 L C、1100 L D、1500 L117. 作业施工现场常用于降低泥浆密度的材料是()。 A、清水 B、水泥 C、重晶石 D、CMC118. 作业施工现场常用于增加泥浆粘度的材料是()。 A、清水 B、盐水 C、CMC D、重晶石119. 作业施工现场常用于提高泥浆密度的材料是()。 A、清水 B、水泥 C、CMC D、重晶石120. 泥浆气侵后其粘度()原浆粘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小于或等于121. 泥浆气侵后其密度()原浆密度。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大于或等于122. 替喷前要对进口管线进行试压,试压压力为预计工作压力的()倍,稳压5min不刺不漏为合格。 A、1.2 B、1.3 C、1.5 D、2.0123. 对于高压自喷井替喷需采用()。 A、正替喷 B、反替喷 C、气举诱喷 D、二次替喷124. 二次替喷是先将替喷管柱下到油层以下(),或人工井底以上23m。 A、10m B、20m C、30m D、40m125. 除特殊情况外,替喷施工必须连续进行,且一律采用()。 A、正替喷 B、反替喷 C、二次替喷 D、正反替喷都可126. 气举阀用于分段()井筒压力。 A、升高 B、降低 C、平衡 D、既不升高也不降低127. 气举分为正举和反举,现场一般采用()。 A、正举 B、反举 C、先正举后反举 D、先反举后正举128. 混气水排液是利用汽化了的水来顶替井内液体,利用气体膨胀后的()带出井筒内已泵入的清水,最终达到排出井筒内液体的目的。 A、体积增大 B、压力增大 C、高速上升 D、压力减少129. 在井内液面相同、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正举比反举的产液量()。 A、多 B、少 C、相同 D、无可比性130. 对于凝析油气井、气井和预计有较大天然气产出的井的排液最好采用()排液。 A、气举 B、气举阀 C、混气水 D、液氮131. ()排液,是一种最安全的排液方法。 A、气举 B、气举阀 C、混气水 D、液氮132. 液氮排液是通过液氮车把罐内的液氮泵入井内,由于()作用,液氮变成氮气,顶替出井内液体。 A、减压升温 B、增压 C、减压 D、增压升温133. 以下气体,最适用于气举的是()。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 A、空气 B、氮气 C、混气水 D、二氧化碳134. 通过计算能做出液氮排液的施工设计,若用p表示施工压力(MPa),p表示环空排液深度对应的压力(MPa),表示排液前井筒内液体密度(g/cm3),表示清水密度(g/cm3),则施工压力计算公式为()。 A、 B、 C、 D、135. 若用表示环空中排出体积(m3),H表示排液深度(m),表示环空容积(L/m),则环空排出体积计算公式为()。 A、 B、 C、 D、136. 若用表示环空内最大排液深度(m),S井表示井筒内(下入油管)容积(L/m),表示环空内容积(L/m),则环空内最大排液深度为()。 A、 B、 C、 D、137. 某井的套管容积为12L/m,油管容积为3L/m,油管壁体积为1L/m,井内是清水,液面在井口,用12 MPa压风机正气举至10 MPa,最多可返出()液体。 A、3 m3 B、8 m3C、 10 m3 D、12 m3138. 注氮气施工前液氮泵车要停放在进口和储液罐的上风口,距井口大于(),距储液罐大于30m。 A、5m B、10m C、15m D、20m139. 注氮气时要调整好排量和氮气温度,氮气温度为()。 A、2030 B、3040 C、4050 D、5060140. 注氮气前进口管线试压,试压压力高于设计工作压力()。 A、0.5倍 B、1.0倍 C、1.5倍 D、2倍141. 关于注氮气施工准备和施工步骤的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所有接头要由一端向另一端打紧 B、施工前油、套管放气降压,压力降为零 C、当压力和排出液量两个参数都达到设计要求后停泵 D、排液时进、出口管线不准连接节流装置142. 注氮气停泵后放压,当压力降至()后,要更换油嘴,采用57mm的油嘴继续放压。 A、3MPa B、5MPa C、8MPa D、10MPa143. 注氮气施工的进出口管线必须用硬管线连接,并用地锚固定,每()有一个固定点。 A、5m B、10m C、15m D、20m144. 注氮气停泵后,要用油嘴控制立即放压,油嘴尺寸不大于()。 A、2mm B、3mm C、4mm D、5mm145. 关于注氮气施工说法正确的是()。 A、注氮停泵后,要用油嘴控制立即放压,油嘴尺寸不大于2mm B、注氮停泵后放压,当压力降至3 MPa后,要更换油嘴,采用57mm的油嘴继续放压 C、注氮施工排液时,出口管线必须连接节流装置 D、液氮泵车应停放在井口和储液罐的上风口,距离井口大于15m,距储液罐大于30m146. 液氮排液工艺与()排液工艺大体相同。 A、气举 B、气举阀 C、混合水 D、替喷147. 从氮气的物理性质上看,它()。 A、易燃 B、可燃 C、不燃烧 D、容易爆炸148. 液氮排液具有排液快的特点,排液25003000m施工时间可在()左右完成。 A、50min B、60min C、90min D、120min149. 液氮排液施工工艺特点有:施工安全、()、()、可排任意深度。 A、排液快、成本低廉 B、排液快、工艺简单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 区姓 名单 位 名 称准 考 证 号 C、排液慢、工艺复杂 D、排液慢、成本低廉150. 目前,常用的是()三相分离器。 A、卧式 B、立式 C、球型 D、锥型151. 目前在施工中常用的分离器为()分离器。 A、两相 B、三相 C、多相 D、两相和三相152. 分离器是借助流体彼此间()不同而达到分离油气、水的目的。 A、重量 B、密度 C、质量 D、溶解度153. 关于分离器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目前施工中常用的分离器为两相分离器 B、目前常用的是立式三相分离器 C、在分离器中油和水靠重力和离心力双重作用分开 D、分离器是一种在其内部能够将互相溶解的流体分开的装置154. 自喷水层或油水同层,排出井筒容积()倍以上液体后,经化验水性证实为地下水,等水性稳定后即可求产。 A、1 B、1.5 C、2 D、2.5155. 自喷井求产是在一种工作制度下,日产量小于20m3,连续求产2d,波动小于()便可交井。 A、5% B、10% C、15% D、20%156. 自喷井求产是在一种工作制度下,日产量大于100m3,连续求产3个班,波动小于()便可交井。 A、5% B、10% C、15% D、20%157. 合理的自喷井生产工作制度是使生产压力()地层饱和压力。 A、小于 B、等于 C、小于或等于 D、大于158. 防喷器按照工作原理可分为()防喷器。 A、环形、闸板两种 B、环形、防喷抢装短节两种 C、闸板、防喷抢装短节两种 D、环形、闸板、防喷抢装短节三种159. 国产防喷器型号2FZ18-21表示()防喷器,通径(),工作压力( )。 A、环形 18cm、21 MPa B、单闸板、18cm、21 MPa C、单闸板、21cm、18 MPa D、双闸板、18cm、 21 MPa160. 国产防喷器型号HF18-35表示()防喷器, 通径( ),工作压力( )。 A、环形 18cm、 35 Mpa B、单闸板、18cm 、35 Mpa C、单闸板、35cm、18 Mpa D、环形 35cm 18 Mpa161. 锥形胶芯环形防喷器的组成部件中()是其核心部件。 A、活塞 B、壳体 C、胶芯 D、壳体和胶芯162. ()防喷器又称管子闸板防喷器。 A、半封闸板防喷器 B、全封闸板防喷器 C、剪切闸板防喷器 D、变径闸板防喷器163. 快速防喷装置的主要构成中不包括()。 A、带控制阀的提升短节 B、防喷油管挂 C、快速连接捞筒或捞矛 D、锥阀总成164. 对于环形防喷器的功用说法错误的是()。 A、当井内有管柱时,能用一种胶芯封闭管柱与井口形成的环形空间 B、空井时能全封井口 C、遇严重溢流或井喷时,用来配合闸板防喷器及节流管汇实现硬关井 D、在减压调压阀或小型储能器配合下,能对18 接头进行强行起下钻作业165. 对闸板防喷器的功用说法错误的是()。 A、当井内有管柱,能封闭管柱与套管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25074-2025太阳能级硅多晶
- 小学生辣椒种植课件
- 漱口健康宣教课件
- 漫画形象说课课件模板
- 溺水病人的护理课件
- 2025中咨(南京)工程咨询有限公司高端人才招聘(江苏)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华体集团有限公司招聘(北京)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湘教版必修一说课课件
- 测井绘解工岗位实习报告
- 信息安全管理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2025年北京市中考招生考试数学真题试卷(真题+答案)
- 2025年放射工作人员放射防护培训考试题及答案
- 2024南阳农业职业学院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4年发展对象培训结业考试真题
- 肺结节中医课件
- 医院安全生产包括哪些方面
- (完整版)形式发票模版(国际件通用)
- 内蒙古高中毕业生学籍表毕业生登记表学年评语表成绩单身体健康检查表完整版高中档案文件
- NMRV减速机说明
- 100头肉牛场项目实施计划方案
- 《标幽赋》原文及白话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