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层建筑之我见现代建筑在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着,在此之中诸多能代表着现代气息,我们不得不谈谈高层建筑。高层建筑从十九世纪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大楼开始,便成功地占据着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建筑,顾名思义便是超过一定层数或高度的建筑,根据各国的情况不同,每个国家对高层建筑又有着不同的判别方式。就我国目前而言,接近20层的称为中高层,30层左右接近100m称为高层建筑,而50层左右200m以上称为超高层。而在美国,24.6m或7层以上视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发展:古代就开始建造高层建筑,埃及于公元前280年建造的亚历山大港灯塔,高100多米,为石结构(今留残址)。中国建于523年的河南登封县嵩岳寺塔,高40米,为砖结构,建于1056年的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高67米多,为木结构,均保存至今。而后高层建筑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美国的芝加哥。作为当时的商业中心,芝加哥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随着城市的繁荣,人口的猛增,特别是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使得城市重建问题特别突出,为了在有限的市区建造尽可能多的房屋,高层建筑便首先在芝加哥出现了。目前较普遍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幢有现代意义的高层建筑便是芝加哥的家庭保险公司大楼代。 现代主义时期,高层建筑在美国逐渐兴起,而后在欧洲、亚洲等地区也国家也相继出现很多高层建筑。由SOM建筑师事务所1974年建造的芝加哥的希尔斯大厦,至今是世界最高的高层建筑之一。大楼造型由9个高低不一的方形空心筒子集束在一起,挺拔利索,简洁稳定。它的结构是典型的束筒结构。这种束筒结构体系是建筑设计与结构创新相结合的成果。然而,那时的高层建筑过分工业化,忽略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当代建筑时期的高层建筑,继承了现代主义的理性和功能化,追求功能、技术与艺术的平衡的同时,又更加注重建筑与人和环境的关系以及高层建筑空间的变化,更加人性化。而高层建筑的结构也随之发展着。由诺曼.福斯特1994年担纲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大厦于1997年竣工。这座53层、高298.74米的三角形高塔是世界上第一座高层生态建筑,也是全球最高的生态建筑,同时还是目前欧洲最高的一栋超高层办公楼。整座大厦除非在极少数的严寒或酷暑天气中,全部采用自然通风和温度调节,将运行能耗降到最低,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空气调节设备对大气的污染。该建筑平面为边长60米的等边三角形,其结构体系是以三角形顶点的三个独立框筒为“巨型柱”,通过八层楼高的钢框架为“巨型梁”连接而围成的巨型筒体系,具有极好的整体效应和抗推刚度,其中“巨型梁”产生了巨大的“螺旋箍”效应。据测算,该楼的自然通风量可达60。三角形平面又能最大限度地接纳阳光,创造良好的视野,同时又可减少对北邻建筑的遮挡。因此,大厦被冠以“生态之塔”、“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的美称。由此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几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随着现代科技工程结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给高层建筑创造了更加广泛的创造空间。尤其是近二十年来经济正在飞速发展的亚洲,我认为高层建筑的建造应从欧美转移到我们亚洲来了。我国的北京、上海、香港。已经在掀起一阵高层建筑的浪潮,比如在香港建造的中环广场大厦、中国银行大厦以及富有传奇色彩的汇丰银行大厦;在北京建造的中央电视台大楼等等。高层建筑与我国城市发展从世界范围来看,现代高层建筑师与工业化、城市发展密不可分的。18世纪中叶大工业的兴起使人口急剧集中到城市来用地,在较小的土地上建造更多的建造更多的建筑面积,缩短公用设施和市政管网开发周期,建筑物不得不向高层空间发展,高层建筑随即应运而生。我国传统上是一个农业大国,工业化进程起步比较晚。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现代高层建筑就雨后春笋般迅速在各大城市出现。正是由于城市人口的增长与城市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才需要在较小的用地上得到较多的建筑面积,这是高层建筑迅速兴起的根本原因,也是其最主要的价值和意义。高层建筑在解决城市用地不足的情况下,也适应了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因为在高效率的社会环境中,时间的因素必然强烈地影响城市的规划布局和建筑的建设方式。现代城市生活与工作追求高效率,必然就使建筑的建设方式。现代城市生活与工作追求高效率,必然就使建筑由分散、功能单一的建筑方式向大型、综合和现代化发展。而综合性的高层公共建筑,便利了人们的工作、购物、休闲,使得多种类型的建筑功能可以在一栋建筑中完成。高层建筑在我国起步比较晚, 但我们可以借鉴西方成熟的技术和成功的经营,于此同时,我们还直接聘请国外公司设计,如SOM在中国承接了50多个项目,其中至少15个是摩天大楼。在某种意义上说,我们的高层建筑设计与建造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与国际接轨。高层建筑美学价值早期离层建筑造型特征:体形较规整,在竖向划分为三段体顶部、墙身和基座;顶部往往设计成象征高直式教堂的尖顶或退台;顶部及外墙上采用大量的附加装饰,包括古典的线脚和浮雕;在墙身部分多为厚墙小窗和竖向体量划分的处理;而在基座部分,还往往保留了古典的壁柱及柱式。典型建筑:芝加哥家庭保险公司大楼。现代主义时期高层建筑特征:不仅反映了现代建筑的美学原则,也反映了其先进的结构特征,并力求创造独特的建筑上部造型和轮廓线,成为业主和企业在城市中易于识别的广告性标志。然而,由于现代建筑忽略了历史文脉,排斥装饰,过分强调工业化作用,到处出现的是工业化的高层建筑造型,而忽视了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典型建筑:芝加哥希尔斯大厦新现代主义时期的高层建筑:新现代主义在高层建筑立面造型上有很多创造性的发展和提升,高层建筑不再是简单的四方体,而往往是以抽象的儿何体或组合几何体,以富有形态、材料质感和色彩变化及结构美感的新视觉形象出现。 随着高层建筑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受到它们是近邻环境的一部分,并发展出多种对城市、对环境的认识理论。不同的理论也导致了现代主义对环境的不同处理手法。今天的文脉要求我们城市结构、文化、尺度、材料等广泛问题进行调查,以追求建筑在时空上的特定位置感和多种文脉关系,使工程与建设地点融为一体,创造特定的环境气氛。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现代主义对体形的关注正是对城市文脉的一种解释和认可。目前高层建筑特征:20世纪90年代,建筑的生态设计意识与城市生态学已成为建筑师广泛关注的重点。绿色建筑的创作和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设计技术陆续推开。将具有现代感的建筑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将使用功能与生态环境有机结合,提倡新建筑与古建筑的对话,建造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和生态城市已成为新一代建筑师追求的建筑美学目标。在21世纪,建设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亲切、舒适、方便、美丽的个性化现代城市,是建筑师面临的重大课题。随着现代科技工程结构的发展,新技术的出现给高层建筑形体创造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创作空间,各国城市建设已进入高潮,高层建筑以它特有的优越性,对现代城市及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高层建筑中运用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