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耳美的观测.ppt_第1页
鼻耳美的观测.ppt_第2页
鼻耳美的观测.ppt_第3页
鼻耳美的观测.ppt_第4页
鼻耳美的观测.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鼻耳美的观测 美容学科 鼻与容貌美 鼻位于面中1 3 上界与额部相连 下界与嘴相邻 鼻根部左右为双眼 鼻中部两侧与颧部 面颊部相毗邻 素有 颜面之王 的美称鼻作为呼吸道的门户 在吸人空气的同时 还具有过滤 清洁 加湿 加热空气的作用 同时通过呼吸作用 参与调节人体体温和调控体内水分的过程鼻还具有灵敏的嗅觉 可以感知各种不同的气味鼻具有丰富的表情功能 通过鼻肌和面部表情肌的作用 可以做出耸鼻 皱眉 鼻翼扇动 鼻孔开大等表情动作 鼻腔作为声道的一部分 参与某些声音 如爆破音 的发生 并通过共鸣作用使声音得以修饰 并将某种频率的声音放大 因此使语音或抑扬顿挫 或婉转悦耳 鼻的美学意义 世界各民族由于人种 地域 风俗和生活环境的不同 对鼻子的审美标准亦千差万别 但是 鼻位于脸部中央 有制约五官的作用 稍有缺陷就对容貌影响极大 一般认为鼻梁直才美 因为直是鼻梁的中心形式 直比其它的突出 下陷或其它可设想的不规则形式要常见 高挺笔直的外形常为人们喜爱欧美人以高鼻梁为美 高鼻梁看起来挺拔 健美 并且可以有更好的使空气变暖的功能 黑人的鼻子则比较宽大 黄种人的鼻子较扁平 小巧 中国人颜面较纤巧 额骨鼻一般低平 鼻梁以小巧细窄为美 额骨鼻突至鼻尖 男性近似直线 女性微具凹弧 鼻端微翘较为柔和 很好看 鼻的美学意义 理想的外鼻长度 为面部长度的1 3 一般 厘米 理想的外鼻宽度 两个鼻孔外侧缘的距离 为一眼的宽度 这也就是我国古代画家所谓的 横三 竖五 外鼻长于这个理想的长度为过长 短于这个长度为过短 宽于这个宽度为过宽 窄于这个宽度为过窄 从数字的角度来说 鼻宽一般相当于鼻长度的 鼻根部的宽度约 厘米左右 鼻尖部约 厘米 鼻的高度 正面观鼻的外形 两眉间内端 向鼻根部方向呈漏斗状变细 其移行点在两眼瞳孔水平 鼻梁在这已开始形成鼻侧面观鼻的高度 鼻根部鼻梁的高度一般不能低于9毫米 男性约12毫米左右 女性为11毫米左右 鼻根部最凹陷点 额鼻尖线与鼻梁线 与前额形成一个三角形 鼻根部的最凹陷点在此三角形的顶点 高鼻梁者 三角形的顶点在两眼内此连线稍上方 低鼻梁者在线下方 多数人的鼻根部最凹陷点 在两眼内眦连线水平处 鼻背线一般与耳轮至下颌体连线平行 鼻根点凹陷 0级 鼻根点无凹陷 几乎成直线I级 鼻根点略有凹陷 H级 鼻根点有明显凹陷 III级 额骨与鼻骨相连处有明显的转折 鼻的长度 鼻的长度为额面长度的1 3 正常人鼻长一般为6 7 5厘米 鞍鼻的鼻长都较短 常低于5 8厘米 大于额面长度1 3的为长鼻 小于1 3的为短鼻 鼻梁测面形态 鼻梁的侧面形态大体分为三类 即凹形鼻梁 直形鼻梁和突形鼻梁 每一类又分为许多型 凹形鼻梁 A 鼻梁短 鼻根低平 鼻尖向上 鼻基底部向前上方 B 鼻梁短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上 鼻基略向前上方 C 鼻梁短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前 鼻基部呈水平 D 鼻梁中等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前 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E 鼻梁中等长 鼻根高 鼻尖向前 鼻基部呈水平位 直形鼻梁 A 鼻梁短 鼻根低平 鼻尖向上 鼻基底部向前上方 B 鼻梁中等长 鼻根高 鼻尖向前 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C 鼻梁中等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前 鼻基部略向前上方 D 鼻梁长 鼻根甚高 鼻尖向前 鼻基部呈水平位 E 鼻梁中等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下 鼻基部朝向前下方 凸形鼻梁 A 鼻梁短 鼻根低平 鼻尖向上 鼻基底部向前下方 B 鼻梁中等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前 鼻基部朝向前上方 C 鼻梁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下 鼻基部朝向前下方 D 鼻梁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下 鼻基部略向前下方 E 鼻梁长 鼻根高度中等 鼻尖向前 鼻基部呈水平位 鼻尖 鼻尖高度 鼻尖高度指鼻尖 鼻翼基底距离 一般理想高度相当于鼻长度的1 2 男性为26毫米左右 女性为23毫米左右 低于22毫米者为低鼻形 根据鼻尖的形状可将其分为 尖小型 鼻尖尖而小 中间型 奥尖大小中等 圆尖适度 钝圆型 鼻尖肥大钝圆 根据鼻尖的方向又可将其分为上翘型 水平型和下垂型三种 鼻基底 鼻基底部可分为上翘型 水平型和下垂型三种 鼻孔 传统的方法将鼻孔形状分为6类3型 即 圆形或近方形 三角形或卵圆形 椭圆形及长椭圆形 鼻孔最大径的方向也分为3种类型 即 横向 斜向 纵向 鼻翼高度 从鼻翼下缘到鼻翼沟的最大垂直距离可分三种类型 低鼻翼 高约占鼻高的l 5 中等鼻翼 高约占鼻高的1 4 高鼻翼 高约占鼻高的l 3 鼻翼宽度 指鼻翼的最大宽度 即鼻宽 与两眼内眦角间距的关系可分为三种类型 狭窄鼻翼 鼻翼宽度小于两眼内眦间距 中等鼻翼 鼻翼宽度几乎等长于内眦间距 宽阔鼻翼 鼻翼宽度大于两眼内眦间距 鼻的分型 鼻的分型方法有多种 现主要介绍两种 根据不同人种特点及外鼻的大体形态和轮廓分为8类 A希腊鼻一维纳斯鼻 美鼻 B马鼻一钩鼻 C波状鼻 D狮鼻一非洲鼻 E鞍鼻一日本鼻 F蒜头鼻一球鼻 G犹太鼻一鹫鼻 H朝天鼻 仅对东方人而言 结合其常见外鼻的特点将其鼻型分为九类 A理想鼻型 鼻梁挺立 鼻尖圆阔 鼻翼大小适度 鼻型与脸型 眼型 口型等比例协调和谐 B鹰钩鼻 鼻根高 鼻梁上端窄而突起 鼻尖部向前下方弯曲成钩状 鼻中柱后缩 C蒜型鼻 鼻尖和鼻翼圆大 鼻翼与鼻尖的形态不明显 D朝天鼻 鼻尖位于鼻翼之后 鼻孔可见度大 E小翘鼻 鼻根 鼻梁与鼻尖相比略显低 鼻尖向上翘起 F小尖鼻 鼻型瘦长 鼻尖单薄 鼻翼紧附鼻尖 展开度不大 G狮子鼻 鼻梁过宽 鼻翼及鼻尖大而开阔 H鞍鼻 鼻梁塌陷 缺乏立体感 给人以愚笨 木讷之感 I波状鼻 鼻梁凹凸不平 缺乏线条美 鞍鼻 朝天鼻 鹰钩状鼻 狮子鼻 鼻面角 是前额至门齿的垂直线与前额至鼻尖的倾斜线所形成的角度 此角度在高鼻的高加索人种为30 40 在我国则为25 30 鼻唇角 是鼻中柱与上唇人中之间的夹角 在大多数的正常人都为90 鼻额角 由鼻背至额部的角度 此角在欧美人为120 在我国人应该更大一些 由鼻背经鼻尖至颏突的角度为鼻颏角 在欧美人为130 在我国人应该稍小一些 鼻底为一等边三角形 鼻中柱的长度应为三角形高度的1 3 并等于鼻尖的长度 鼻中柱的宽度应与鼻孔的宽度相同 鼻孔呈卵圆形 鼻孔 鼻孔的形状一般可分为椭圆形鼻孔 三角形鼻孔 卵圆形量孔 圆形鼻孔 耳与容貌美 耳的美学意义 耳具有收集声波的功能外 外耳还有美化容貌的重要功能应当以 不引起常人特别注意 作为判断正常耳还是异常耳的美学标准 耳的美学观察和分型 耳廓的形态 位置 大小 耳廓位于头颅的两侧 与头颅侧壁呈30度左右的夹角 耳甲与耳舟成直角 耳由外耳 中耳 内耳三部分组成 与容貌有关的是外耳 即耳郭部分 耳郭左右各一只 形态及大小对称 前面凹凸不平 后面微微隆起并且平整 健康 正常的耳廓应该满足以下一些数据标准 耳廓长轴 即耳轮最高点与耳垂最低点的连线 与鼻梁夹角约13 耳廓长度约为65mm 60mm以下属小耳 55mm以下为严重的小耳畸形 大于70mm为大耳畸形 耳廓的宽度男性约为31 34mm 女性约为29 33mm 耳甲的深度约为15mm 耳廓与头颅侧壁呈30 角 耳甲与颅侧壁呈90 角 耳甲与耳周亦呈90 角 耳廓的外展度 依据其与颞部所形成的角度分为三种类型 紧贴型 耳廓横轴与颞部所形成的角度不超过30 中等型 耳廓横轴与颞部所形成的角度在30 60 之间 外展型 耳廓横轴与颞部所形成的角度在60 以上 耳廓的分型 根据耳轮 对耳轮及耳轮结节的形态 耳廓可分为六个类型 即弥猴型 长尾猴型 尖耳尖型 圆耳尖型 耳尖微显型 缺耳尖型 耳与容貌美 外耳的分型 根据外耳的基本形态 一般分为以下五种类型 1 标准耳 海螺耳 耳廓均等 无耳尖给人以秀美之感 2 不等轮耳 耳轮上下不均等 虽然文雅 但显软弱 3 连垂耳 耳垂与颊部皮肤完全相连 几乎看不到耳垂 给人以胆小的印象 4 游垂耳 耳垂大而圆且下垂感强 完全游离于颊部皮肤 国人认为此耳是高贵的象征 5 招风耳 外耳与颅侧壁的角度增大 超过30 耳廓上部呈扁平状态 给人以笨拙之感 耳的形态因种族 地区 年龄 个体 性别及遗传因素等影响而呈现出不同特征 耳垂的形态 根据耳垂形态的不同可分为六种类型 圆形 小圆型 方形 短方形 三角形及尖三角形 基本形态为圆形 方形和三角形和附连三角形 耳垂的长度一般在16mm左右 耳垂形态差异比较大 少数人甚至无耳垂 耳垂形态大致可分为圆形 扁形和三角形 其附着于面部皮肤的程度可完全游离 部分粘连甚至完全粘连 只要不影响佩带耳饰即可认为是正常的 唇牙颏美的观测 美容学科 唇与容貌美 唇的美学功能及意义 一 唇部位于面部的下1 3处唇部是吞咽和说话的重要器官 也是构成面部美的重要因素之一 可产生丰富的表情 形态特别引人注目 人们对美的唇型基本达成了共识 即 上下唇协调对称 双侧饱满对称 上下唇厚度适中 唇的曲线 弧度优美流畅 唇的美学功能及意义 二 唇部位于面部的下1 3处 指的是上下唇及口裂周围的面部组织 是面部活动范围最大的两个瓣状软组织结构 口唇的上界为鼻底线 下界为颏唇沟 两侧以 八 字形唇面沟为界与颊部相邻 口唇分为上唇和下唇两部分 两唇之间的横行裂称为口裂 俗称口 口裂两端叫做口角 上下唇均可以分成三部分 一是皮肤部 也叫白唇 二是红唇部 是口唇轻闭时 正面所见到的赤红色口唇部 三是粘膜部 在唇的里面 为口腔粘膜的一部分 唇红与皮肤交界的地方叫做唇红缘 上唇的唇红缘呈弓背状 叫做唇弓 加上微微上翘的嘴角 形成了所谓的 爱神之弓 弓下之上的唇称作 唇珠 唇弓正中并微向前凸者叫做人中 人中两侧的唇弓最高点为唇峰 或叫弓峰 唇缘弓的中央最低凹处则称为唇谷 此谷上接人中凹 下与唇珠相毗邻 唇谷中央凹处形似钝角形 为中央角 中国人的中央角一般为150 160 唇峰的最高突起处也形成两个钝角形 叫做左右外侧角 中国人一般为210 240 上唇正中的皮肤表面正中有鼻小柱向下至唇红缘的纵行浅沟 称为人中凹 是人类特有的结构 是面部中线的标志 人中凹两侧的两条皮肤嵴自鼻孔底部延至唇峰 为人中嵴 在唇弓上缘约3毫米处有一条微微凹陷的沟 此沟与人中凹下缘相接 称为沟状线 沟状线下的唇部微微翘起 唇的美学观察及分型 唇的形态因种族 年龄 性别不同而有不同的特征 口唇的形态以正面 侧面及唇的高度 厚度 口裂宽度来决定 唇正面观 上下唇轻轻闭合时 唇形轮廓分为方唇 扁平唇和圆唇唇的厚度 轻闭时 根据上下红唇中央部的厚度分四型 小薄唇 厚度在4毫米以下 中等唇 5毫米 偏厚唇 9 12毫米 厚凸唇 大于12毫米上唇高度 从鼻小柱根部至唇峰的距离 上唇皮肤的高度 我国成年人在13 20毫米之间 不超过12为低上唇 12 19之间为中上唇 超过19为高上唇 按照口裂的宽度 也可分为三型 樱桃小口其口裂宽度在35毫米以下 属窄型 是女性较美的一种口型 中等口裂宽度在36 50毫米之间 多数男女的口裂属此型 宽大的口裂常大于50毫米 俗称大嘴巴 由于上下唇的厚度不完全一致 而且下唇通常比上唇厚 专家认为应分别观察上下唇的厚度 他们认为 女性美唇标准值应为 上红唇8 2毫米 下红唇9 1毫米 男性则比女性稍厚2 3毫米 流行唇形的种类 大致有流行唇 性感唇 欧美唇三种 这是人们根据唇形的最高点的位置来区分的 流行唇 这种唇形的最高点是嘴唇中部到嘴角距离的 处 与下唇厚度相同 特点是轮廓圆滑 美观别致 有典雅之感 性感唇 这种唇形的最高点是嘴唇中部到嘴角距离的 处 呈山型 起伏深 唇角微微向上 下唇丰满 有大方之美 欧美唇 唇形的最高点在嘴唇中部到嘴角 处 特点是外嘴角微微向下 唇部曲线更为圆润 有平滑宽广之感 其它的还有樱桃唇 时尚唇 靓女唇 迷你唇 柔情唇等等 理想的唇形应该是这样的 唇的大小与眼睛 鼻子 脸相适应 唇部结构明显 轮廓清晰 口角微翘 上下嘴唇比例为下唇比上唇稍厚 有立体感 齿 人类的牙齿正如其它的哺乳类牙齿一样 是一种复杂的器官 由坚硬的钙化组织组成 存在于口腔 为消化系的第一道器官 恒牙的种类和特征 1 切牙 切牙在口腔前部 对称排列于面中线的两侧 上下左右共八个 2 尖牙 尖牙俗称犬齿 位于口角处 上下左右共四个3 双尖牙 双尖牙又叫前磨牙 位于尖牙和磨牙之间 属于后牙牙位 上下左右共八个 4 磨牙 磨牙位于双尖牙之后 上下左右共十二个 有六种形态 牙齿除了要白 还要有光泽 有光泽的牙齿才是健康的牙的色泽还会因种族 肤色 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虽然每个人的牙齿颜色会有很大不同 但健康 美观的牙齿一定是晶莹洁白的 牙齿健美的标准是 无齿病 整齐 洁白 无牙周病 口中无异味 能进行正常咀嚼功能 健康 发育完备 整齐的牙齿是维持美丽脸形的基础 一旦牙齿错位 缺损 面容便会有较大的改变 错合畸形 下颌前突反颌俗称地包天 上牙盖住下牙的范围大大超过了3毫米 称之为上颌前突 俗称龅牙 此外还有好几种错合畸形 造成错合畸形的原因很多 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由遗传造成的 其次是环境因素造成的 咀嚼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牙槽骨得不到足够的刺激 限制了颌骨的生长 从而引起牙齿拥挤 还有的孩子小时有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