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再婚财产争议问题现状.doc_第1页
老年人再婚财产争议问题现状.doc_第2页
老年人再婚财产争议问题现状.doc_第3页
老年人再婚财产争议问题现状.doc_第4页
老年人再婚财产争议问题现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老年人再婚财产争议问题现状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意识的提高,老年人再婚已不是社会道德不可逾越的鸿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通过再婚重又找到了相依为命的伴侣,重又体味到了家庭的温暖,重又过上了幸福美好的老年时光。但是老年人再婚所引起的财产争议确是呈逐年上升趋势,甚至有些引发成了极为恶劣的案件,既给一些家庭造成了不幸,又造成了很多社会不稳定因素,对此应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一、现状及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老人再婚但离婚率高,离婚老人中较大部分是再婚老人 。这些再婚后又匆匆离婚的老人,起因往往是闪电式相识结婚。他们再婚时目的性较明确,有的是为了有个伴,有的是为了腾出旧房子让儿子结婚,有的是为了性满足,有的是为了对方的财产等等,不少人缺乏感情基础,结婚后情况若与预期不符,就容易导致离婚。相处得不错的,又往往因为子女干预等各种原因而离婚。北方某市63岁的赵老伯,因每月的退休金不够花,便萌起娶个“富老太”的念头。当别人介绍他认识了70岁的钱老太,并得悉钱老太有3个子女在国外时,便向钱老太展开猛烈的追求。钱老太心软,终于答应和赵老伯结婚。婚后赵老伯立即“原形毕露”,整天想着法子向钱老太要钱,钱老太这才发觉他心术不正,不禁大失所望,一个月后便到法院要与他分道扬镳,一时传为笑谈。一位经办过不少离婚案的法官深有感触地说,婚姻带来的不全是快乐,更多的是责任,老年人也一样。如果你不想承担这份责任,那么你最好不要结婚。在司法审理中,黄昏恋所产生的财产纠纷案件越来越多,财产问题扯不断,理还乱,这不仅成为老人再婚的障碍,而且不少再婚老人最终因财产问题而离婚。有这样一个真实的案例。68岁的马婆婆家住杭州一个老城区,儿女们均已成家立业,在外发展,马婆婆和儿孙之间见面的机会并不多。老伴去世近10年,马婆婆经常整天整天地守着电视打发时间。今年3月,马婆婆的街坊老姐妹们开始有意撮合马婆婆和丧偶的朱爹爹的婚事。朱爹爹的两个孩子在外地打工,老伴去世后,他一个人生活有些力不从心。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他们觉得兴趣爱好都很相投,便有了重组家庭的想法,但是马婆婆却担心子女们反对。因为马婆婆的经济条件要比朱爹爹好得多,有房子有存款还有退休金,儿女们坚决不同意,认为朱爹爹可能利用婚姻骗钱。但马婆婆依旧在和朱爹爹交往。两个月后,马婆婆的两个儿子带着一份解除赡养协议回家,说只要马婆婆签了字,今后不用我们养老,就可以结婚。这份协议马婆婆没有签,但彻底伤了老人的心。7月初,马婆婆来到律师事务所找律师咨询。律师介绍这种协议属于无效协议,赡养老人是子女的法定义务。律师建议老人还是尽可能与子女沟通,子女们让你签协议可能是想给你再婚设置障碍,并不是不想养你,如果他们担心你再婚后会发生财产纠纷,你可以到公证部门做一个婚前财产公证。不久,马婆婆回家和女儿长谈了一次,女儿说是担心朱爹爹没房子,儿女都在外打工负担又重,怕对方打母亲的房子和钱的主意,就想用签协议为难母亲。后儿女们同意让马婆婆办了财产公证再去拿结婚证。没多久,就传来了马婆婆再婚的喜讯。据上海市静安区法院统计,再婚老人离异案件中,有一半以上是因为财产问题而分手的。由于是“半路夫妻”,黄昏恋的老人们的财产和子女的利益经常产生矛盾,从而给感情蒙上了阴影。今年83岁的李大爷,他和老伴共生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他在上海市内某区有私产房一处,产权人是已故的老伴,现在老人孤独地一个人生活在老房子里。 李大爷早先在上海某厂工作,为将三个子女抚养成人,有所作为,可谓呕心沥血,做到了仁至义尽。为了确保退休后全家能够有一个稳定的经济收入,经过多方协商,他以自己的信誉做担保,以外地某水产公司的名义,创办了驻上海办事处,专营水产品。全家人的生活和经济来源全靠着这家水产公司的收入。老伴于1996年去世后,为了能够有人照顾自己晚年的生活起居,经人介绍与某医院一退休女士喜结连理,他希望自己的再婚能够为晚年的生活带来幸福。可是在他再婚问题上三个子女却提出了与他截然不同的意见:反对他再婚,担心家产被后老伴霸占,小儿子还动手打伤了他。无奈,他为了儿女,再婚后又离了婚。后李大爷与子女协商欲将原属于老伴的私房产权过户到自己的名下,他的子女均已同意并写了字据,但事后子女又反悔,怕他将产权过户后再婚。无奈之际,他不得不拿起法律武器,将三个子女告上法庭,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说起晚年的这场不幸的婚姻,他那无助的眼神中露出令人辛酸的悲伤。最近,全国妇联对我国1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4000名群众进行了“婚前双方财产是否有必要公证”的大型民意调查,调查对象48.1%为男性,51.9%为女性,大体符合我国人口的性别比例,调查对象的地域、收入、年龄和婚姻状况构成也基本符合我国人口分布。此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对婚前财产公证意见分歧很大,持支持态度的占42.6%,持反对意见的占57.4%。有一份最高人民法院的统计:自1979年到2004年的25年间,全国法院审理的离婚案平均每年递增9.08%;仅2004年,全国法院审理的离婚案就达130.15万件。据了解,这些离婚案中多数涉及财产纠纷。笔者认为,离婚案件中的财产纠纷如此之多,这与夫妻双方没有就财产问题作出约定有很大的关系,而婚前财产协议作为夫妻财产约定的重要方式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法学界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将就婚前财产协议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近几年来,离婚案件中夫妻财产的分割是最为困扰法官的问题,使法官将大量的时间都用于财产的调查上,以至案件迟迟结不了,既增加了法院的工作量,又往往给当事人造成诉累。如最近屡屡见诸报端,哈尔滨市的李钟鸣、胡海英夫妇离婚案,案中男方隐匿、转移巨额财产,而女方得不到财产甚至背上巨额债务,引起世人关注和对婚前协议必要性的思考。在打离婚官司时,要对财产取证非常困难。相反,处于强势一方,凭借钱权,轻而易举能瞒天过海。当弱势一方要求分割财产时,强势一方一手遮天,或者将个体经营质变为合伙经营,或者将本该是共同财产的房子、厂房等生活、生产资料更换为别人姓名,或者将所拥有股票挂在别人名下,或者甚而出示审计结果表明企业亏损、要求另一方负担共同债务但随着婚前财产协议的出现,给法官们带来了新的希望。据江苏某市一位“婚姻与人口学会”提供的一部分统计数据表明:在对一万对离婚夫妇进行调查后发现,因没有签订“婚前财产协议”的离异夫妇中,发生财产分割、争执的,占59%强;反之,进行过“婚前财产协议”而后发生离异行为的夫妇,在财产分割方面比较顺利,争执也较少(据统计,在有过“婚前财产协议”的离异夫妇中,发生财产争执、矛盾的,仅占8.9%),这样也避免了法庭以强制的手段予以裁决的激烈行为。由此可见,“婚前财产协议”在司法实践方面是有积极意义的。实际上,在西方国家,婚前财产协议的适用早已相当普遍。特别是当未婚男女双方财产悬殊时,这样的协议更是有着广阔的市场,如著名球星罗纳尔多在婚前与妻子签订的财产协议就是其中引人注目的一例。另外据重庆市公证处调查,现在做财产公证的有两类人比较突出,一是再婚者,二是老年结婚者。在重庆兴起的婚前协议中,再婚的夫妻选择协议的最多,他们往往考虑到再婚的成功率,担心万一再离婚而减少麻烦;在新婚的夫妻中,选择婚前财产协议的相对要少,因为海誓山盟的年轻人出于对爱情的真挚与信赖,大多不愿让金钱的划分来滋扰感情生活;更有甚者,对其不屑一顾,认为没有理由怀疑对方,更没有必要画蛇添足般来什么“婚前协议”。 但是现在随着离婚财产纠纷案的增多,个人婚前财产公证的势头也就悄悄蔓延开来,市公证处每天就婚前公证进行的咨询就达到每天总量的15%。根据美国一家杂志的统计,第一次结婚的人士中,有5%的夫妇订立婚前契约。而在第二次结婚的人士中,有20%的夫妇订立婚前契约。而在我们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再婚者、老年结婚者、双方经济状况悬殊者订立婚前财产协议的最多,离婚案件中,夫妻间的争议往往发生在财产的分割上,财产分割成为解决夫妻纠纷的难点。而“婚前财产协议”为纠纷的解决提供了有力的证据,可以使得夫妻财产纠纷顺利解决。我国新婚姻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将夫妻约定财产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即是在私法领域给予当事人充分的自由,允许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自主处分其财产权利。婚前财产协议作为这种自由的体现,理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二、解决办法随着社会进步与发展,老年人丧偶或离异后再婚已被大多数人接受。但婚前财产继承问题成为老人再婚的障碍,儿女们担心财产旁落他人。要想从根本上解除再婚双方的后顾之忧,可以通过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或者律师见证,避免将来可能发生的纠纷,利于稳定家庭关系和财产关系,利于保护再婚双方的合法权益,利于双方老人安度幸福的晚年。 因此,为了避免日后产生歧议和纷争,黄昏恋的双方最好作一个财产公证。老年人再婚之前,最好先就各自财产的归属和分配签订一份明确的遗嘱或协议,避免将来发生争议。据了解,在时下社会上,老年人再婚现象越来越多,与之相随,因老年人再婚引起的婚姻家庭纠纷、财物纠纷、继承纠纷等等也越来越多。目前我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尚未出台,由于立法上的滞后和传统乡风民俗的存在,因老年人再婚引起的争执纠纷中,往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情理与法理时常发生碰撞,做化解息诉工作难度较大,严重影响了老年人再婚质量,干扰了老年人晚年生活的安宁,已经成为影响家庭团结和睦、影响社会安定的因素之一。在此笔者呼吁社会各界引起重视,建议有关部门对老年人再婚中的婚姻登记、财产婚前公证等事项加强引导和规范,同时建议要再婚的老人及其子女在事前要认真学习婚姻法、继承法、收养法等有关家庭方面的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正确规范和处理家庭内部关系,以法律手段保障家庭成员的和睦相处。老人再婚前,能够明明白白确定各自的财产权,可以避免婚后因财产问题而发生纠纷。确定婚前双方各自的财产所有权通常的做法是:(1)子女们提出的对已亡生父或生母的遗产继承要求,应予以支持。死者的遗产,应由包括诸子女在内的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共同分割。(2)老人原来与子女在一起生活的,应当做好再婚前的家庭析产。(3)再婚双方各自确定本人的婚前财产,婚后不再视为夫妻共有财产。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财产权明确,既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又可一旦发生纠纷能够依法处理。比如,属于老人的财产就可不因再婚而受到子女的牵制,再婚以后可以自行支配自己的财产,不受配偶的干涉。退一步说,即使再婚后又离异,也只分割共有的那一部分财产,而属于自己的财产不会被对方侵占。当然,确定财产权是一件严肃的事,在与有关的当事人协议后应形成书面材料,并由有关人员签字盖章,最好到公证部门予以公证,以免过后发生争议。 笔者以为,婚前财产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