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doc_第1页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doc_第2页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doc_第3页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doc_第4页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2007/9/18/08:26来源:涂料涂装资讯网 现有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3 4 1 病因 (1) 被涂物表面的平整度差,表面粗糙,打磨砂纸粗或打磨精度不够。 (2) 所选用涂料的流平性差,或本身光泽、细度不达标,鲜映性不良。 (3) 涂装环境差,涂层表面产生颗粒或光泽不足。 (4) 涂装时涂料雾化不良,涂面的橘皮严重。 (5) 涂层的厚度不足,丰满度差。 3 4 2 预防 (1) 提高表面准备和整平打磨工序的加工精度,使被涂面平整光滑。 (2) 选用流平性好、细度和光泽优良的涂料。 (3) 改善涂装环境,高装饰性涂装应在清洁无尘的 喷漆室和干燥场所 ( 烘干室 ) 中进行。 (4) 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枪,掌握正确的喷涂技术和施工黏度,使涂料达到最佳的雾化。 (5) 高装饰性涂层一般多采用多层涂装体系,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涂层的丰满度和平滑性。 3 4 3 补救方法 如涂层干固后经打磨、抛光鲜映性仍不良,则需选用鲜映性更优的修补面漆重新涂之。 3 5 落上漆雾、干喷 落上漆雾、干喷是指喷涂过程中漆雾飞溅或落在被涂面或涂膜上 ( 成虚雾状 ) ,影响涂膜的光泽和外观装饰性的现象。如落上异色漆雾则称漆雾污染。如漆料以一种粉尘状飞散到被涂面称为干喷。 3 5 1 病因 (1) 喷涂操作不正确。喷枪距被喷涂面太远、与被 涂面不垂直、喷枪移动过快、喷涂气压太高和气量太 大等。 (2) 涂料黏度不适当,所用稀释剂挥发太快。 (3) 被涂件之间距离太近。 (4) 喷漆室中气流紊乱,风速太低 ( 小于 O 3 m s) ,气温太高,不能将飞散在空气中的漆雾排除掉。 (5) 不需涂装的表面未遮盖。 3 5 2 预防 (1) 掌握良好的喷涂技术。 (2) 使用品质优良的稀释剂,调稀到适宜的黏度,在干热的环境下,添加或使用慢干稀释剂。 (3) 被涂件之间应保留足够间距,以防飞溅。 (4) 喷漆室内的气流应有一定方向 ( 一般为自上 而下 ) ;手工喷漆场合的风速应在 O 35 O 50 m s 范围内。 (5) 不需涂装的表面应遮盖,尤其在喷涂异色漆和 进行修补喷涂的场合。 3 5 3 补救方法 (1) 底漆 t 让其干后再打磨去除之。 (2) 面漆:最后漆层的干喷粗膜可用细砂纸打磨去除,并抛光使光泽再现。如果是单层银粉漆则必须打磨后重喷。 3 6 白化、发白 白化、发白是指涂装过程中和刚喷涂完的涂层表面呈乳白色,涂面不仅发白,而且像云一样变白无光泽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湿环境下喷涂挥发性涂料的场合,严重时完全失光,涂层上出现微孔及性能下降。此系因涂料内溶剂急速蒸发,使涂面温度降低,导致大气中湿气在漆面凝结,渗人涂膜中致使树脂析出 而变白。 3 6 1 病因 (1) 喷涂场所的空气湿度过高。 (2) 所使用稀释剂的品质不良,沸点低,配比不当。 (3) 喷涂场所的气温较低,尤其是在被涂物的温度低于室温的场合。 (4) 喷漆室内空气流通不良,又缺乏加热设备。 3 6 2 预防 (1) 对修补涂装室和喷漆室进行适当加热,升高涂装环境温度 ( 最好 15 25 ,相对湿度不高于 70 ) 。 (2 腱用品质良好、挥发较慢的稀释剂。 (3) 在稀释剂内添加防潮剂。使用量要小,否则会减小干燥速率。(4) 涂装前使被涂件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5) 防止通过溶剂和压缩空气带人水分。防止树脂在成膜过程中析出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2007/9/18/08:26来源:涂料涂装资讯网 现有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3 2 失光 , 失光是指涂膜在使用过程出现光泽减小,反映镜 物的清晰度变差的现象。失光缺陷是涂层耐候性不好的前期表现,在作涂膜的大气曝晒试验中常以失光率来表示其耐候性的优劣。 3 2 1 病因 漆膜光泽与其表面的平滑性有关,任何失光皆是由于表面不平整,使光线过度散漫而失去反射映像的清晰度。 (1) 失光是涂膜曝露于大气中逐渐受损,表面产生粉化层 ( 白色或浅色漆面 ) 和亮铜色 ( 深蓝或褐红色漆面 ) 的前奏。粉化的起始虽非肉眼所能见到,但足以使表面变得不平滑,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即可辨认出粉化 的状况。 (2) 湿气痱粒起始微细,肉眼难以察觉,通常辨认的第一步也认为失去光泽。用放大镜检视时,可见到数量极多的非常细小的气泡。 (3) 早期失光,与所选用涂料的耐候性差有关,或将 内用涂料误当作汽车修补漆所造成。 (4 臆用双组分汽车修补面漆时,固化剂用量不足 或赤使用厂家配套的固化剂,或使用含有大量水、醇或 酸的稀释剂。 3 2 2 预防 (1) 选用耐候性优良的涂料。 (2) 严格按涂料厂推荐的涂料施工条件进行涂装。 3 2 3 补救方法 按其失光之程度,选用液态磨光剂,抛光打蜡。如 果抛光打蜡不能使光泽重现,则应仔细检查漆面有无 微裂纹或微细痱粒,如有,则用砂纸彻底打磨至无裂纹痕迹,再重新喷涂。需特别小心清洗并检查表面,以确定所有裂纹痕迹已除去。 3 3 光泽不良 ( 发糊 ) 、低光泽 光泽不良 ( 发糊 ) 、低光泽是指有光泽的涂层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或涂装后不久涂层出现光泽下降、雾状朦胧现象。 3 3 1 病因 (1) 稀释剂选用不当,例如冬季使用夏季的稀释剂, 树脂的混容性差。 (2) 被涂面粗糙,对涂料的吸收量大,且不均匀。 (3) 涂装不良,喷涂表面污染物未除净,涂膜涂得过薄、过烘干等。 (4) 由于喷涂气压过高或黏度低,使雾化过度。 (5) 喷漆室的排气不良或空气流向不当,使喷雾回 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或在补漆中造成。 (6) 烘干时换气不充分,低温烘干室中空气被污染。 (7) 能抛光的涂层未干透就抛光。 (8) 在低温、高湿和缺少通风的环境下涂装干燥。 3 3 2 预防 (1) 正确使用品质优良的稀释剂,提高稀释剂挥发 速率。 (2) 喷漆前彻底平整、清洁被涂表面。喷涂厚度和涂膜烘干应按工艺执行。 (3) 正确掌握喷涂技术,调试好喷漆气压和漆料的 施工黏度。 (4) 确保喷漆室的排气适当和干燥。 (5) 涂相应的封底涂料,以消除被涂面对面漆的吸 收或不均匀吸收。 (6) 注意喷涂顺序,确保喷涂膜厚均匀,减少喷涂漆雾的回落附着。 (7) 烘干室换气要适当,以避免脏空气在烘干室中 积累,如果选用燃油直接加热式烘干室,则应使用正确 的燃油。 (8) 抛光要在涂膜干透后进行。 3 3 3 补救方法 (1) 让涂膜干固,并抛光打磨,使光泽重现。 (2) 如果是漆雾回落表面上所造成的,则让漆膜干 固后,以极细砂纸打磨,并抛光打蜡。 (3) 如果是由于底层被涂面污染或粗糙造成的,则应清除漆膜,清理或整平受影响表面并重喷。 3 4 鲜映性不良 鲜映性表示的是漆膜表面的投影镜物的清晰度,与涂膜的平滑性和光泽有关,系表示涂膜外观装饰性能的指标之一。鲜映性不良就是涂层的装饰性差,涂层的鲜映性可目测对比,或用专用仪器测定并用数值化表示。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2007/9/18/08:26来源:涂料涂装资讯网 现有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3 4 1 病因 (1) 被涂物表面的平整度差,表面粗糙,打磨砂纸粗或打磨精度不够。 (2) 所选用涂料的流平性差,或本身光泽、细度不达标,鲜映性不良。 (3) 涂装环境差,涂层表面产生颗粒或光泽不足。 (4) 涂装时涂料雾化不良,涂面的橘皮严重。 (5) 涂层的厚度不足,丰满度差。 3 4 2 预防 (1) 提高表面准备和整平打磨工序的加工精度,使被涂面平整光滑。 (2) 选用流平性好、细度和光泽优良的涂料。 (3) 改善涂装环境,高装饰性涂装应在清洁无尘的 喷漆室和干燥场所 ( 烘干室 ) 中进行。 (4) 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枪,掌握正确的喷涂技术和施工黏度,使涂料达到最佳的雾化。 (5) 高装饰性涂层一般多采用多层涂装体系,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涂层的丰满度和平滑性。 3 4 3 补救方法 如涂层干固后经打磨、抛光鲜映性仍不良,则需选用鲜映性更优的修补面漆重新涂之。 3 5 落上漆雾、干喷 落上漆雾、干喷是指喷涂过程中漆雾飞溅或落在被涂面或涂膜上 ( 成虚雾状 ) ,影响涂膜的光泽和外观装饰性的现象。如落上异色漆雾则称漆雾污染。如漆料以一种粉尘状飞散到被涂面称为干喷。 3 5 1 病因 (1) 喷涂操作不正确。喷枪距被喷涂面太远、与被 涂面不垂直、喷枪移动过快、喷涂气压太高和气量太 大等。 (2) 涂料黏度不适当,所用稀释剂挥发太快。 (3) 被涂件之间距离太近。 (4) 喷漆室中气流紊乱,风速太低 ( 小于 O 3 m s) ,气温太高,不能将飞散在空气中的漆雾排除掉。 (5) 不需涂装的表面未遮盖。 3 5 2 预防 (1) 掌握良好的喷涂技术。 (2) 使用品质优良的稀释剂,调稀到适宜的黏度,在干热的环境下,添加或使用慢干稀释剂。 (3) 被涂件之间应保留足够间距,以防飞溅。 (4) 喷漆室内的气流应有一定方向 ( 一般为自上 而下 ) ;手工喷漆场合的风速应在 O 35 O 50 m s 范围内。 (5) 不需涂装的表面应遮盖,尤其在喷涂异色漆和 进行修补喷涂的场合。 3 5 3 补救方法 (1) 底漆 t 让其干后再打磨去除之。 (2) 面漆:最后漆层的干喷粗膜可用细砂纸打磨去除,并抛光使光泽再现。如果是单层银粉漆则必须打磨后重喷。 3 6 白化、发白 白化、发白是指涂装过程中和刚喷涂完的涂层表面呈乳白色,涂面不仅发白,而且像云一样变白无光泽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高湿环境下喷涂挥发性涂料的场合,严重时完全失光,涂层上出现微孔及性能下降。此系因涂料内溶剂急速蒸发,使涂面温度降低,导致大气中湿气在漆面凝结,渗人涂膜中致使树脂析出 而变白。 3 6 1 病因 (1) 喷涂场所的空气湿度过高。 (2) 所使用稀释剂的品质不良,沸点低,配比不当。 (3) 喷涂场所的气温较低,尤其是在被涂物的温度低于室温的场合。 (4) 喷漆室内空气流通不良,又缺乏加热设备。 3 6 2 预防 (1) 对修补涂装室和喷漆室进行适当加热,升高涂装环境温度 ( 最好 15 25 ,相对湿度不高于 70 ) 。 (2 腱用品质良好、挥发较慢的稀释剂。 (3) 在稀释剂内添加防潮剂。使用量要小,否则会减小干燥速率。(4) 涂装前使被涂件的温度高于环境温度。 (5) 防止通过溶剂和压缩空气带人水分。防止树脂在成膜过程中析出。 3 6 3 补救方法 (1) 轻微白化:待其干固,用抛光蜡打磨去除其不 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四)2.3.2预防(1)正确使用品质优良的稀释剂,提高稀释剂挥发速率。(2)喷漆前彻底平整、清洁被涂表面。喷涂厚度和涂膜烘干应按工艺执行。(3)正确掌握喷涂技术,调试好喷漆气压和漆料的施工黏度。(4)确保喷漆室的排气适当和干燥。(5)涂相应的封底涂料,以消除被涂面对面漆的吸收或不均匀吸收。(6)注意喷涂顺序,确保喷涂膜厚均匀,减少喷涂漆雾的回落附着。(7)烘干室换气要适当,以避免脏空气在烘干室中积累,如果选用燃油直接加热式烘干室,则应使用正确的燃油。(8)抛光要在涂膜干透后进行。2.3.3补救方法(1)让涂膜干固,并抛光打磨,使光泽重现。(2)如果是漆雾回落表面上所造成的,则让漆膜干固后,以极细砂纸打磨,并抛光打蜡。(3)如果是由于底层被涂面污染或粗糙造成的,则应清除漆膜,清理或整平受影响表面并重喷。2.4鲜映性不良鲜映性表示的是漆膜表面的投影镜物的清晰度,与涂膜的平滑性和光泽有关,系表示涂膜外观装饰性能的指标之一。鲜映性不良就是涂层的装饰性差,涂层的鲜映性可目测对比,或用专用仪器测定并用数值化表示。2.4.1病因(1)被涂物表面的平整度差,表面粗糙,打磨砂纸粗或打磨精度不够。(2)所选用涂料的流平性差,或本身光泽、细度不达标,鲜映性不良。(3)涂装环境差,涂层表面产生颗粒或光泽不足。(4)涂装时涂料雾化不良,涂面的橘皮严重。(5)涂层的厚度不足,丰满度差。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三)2.2.2预防(1)选用耐候性优良的涂料。(2)严格按涂料厂推荐的涂料施工条件进行涂装。2.2.3补救方法按其失光之程度,选用液态磨光剂,抛光打蜡。如果抛光打蜡不能使光泽重现,则应仔细检查漆面有无微裂纹或微细痱粒,如有,则用砂纸彻底打磨至无裂纹痕迹,再重新喷涂。需特别小心清洗并检查表面,以确定所有裂纹痕迹已除去。2.3光泽不良(发糊)、低光泽光泽不良(发糊)、低光泽是指有光泽的涂层干燥后没有达到应有的光泽或涂装后不久涂层出现光泽下降、雾状朦胧现象。2.3.1病因(1)稀释剂选用不当,例如冬季使用夏季的稀释剂,树脂的混容性差。(2)被涂面粗糙,对涂料的吸收量大,且不均匀。(3)涂装不良,喷涂表面污染物未除净,涂膜涂得过薄、过烘干等。(4)由于喷涂气压过高或黏度低,使雾化过度。(5)喷漆室的排气不良或空气流向不当,使喷雾回落在已喷好的表面上,或在补漆中造成。(6)烘干时换气不充分,低温烘干室中空气被污染。(7)能抛光的涂层未干透就抛光。(8)在低温、高湿和缺少通风的环境下涂装干燥。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二)2.1.2预防(1)胜用合适的溶剂,添加流平剂或挥发较慢的高沸点有机溶剂,确保正常黏度,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2)调整喷涂气压与出漆量,喷涂距离与走枪速率。选用雾化性能良好的喷枪,以达到良好的雾化。(3)一次喷涂到规定厚度(宜控制到不流挂的限度),适当延长晾干时间,不宜过早进入高温烘干。(4)被涂物温度应冷却到50以下,喷涂室内气温应维持在25左右。2.1.3补救方法(1)待面漆完全干固后,视橘皮皱纹之严重程度,以极细砂纸或粗砂蜡磨去橘皮皱纹。(2)在严重的场合下则以细砂纸磨平,并重喷涂。2.2失光,失光是指涂膜在使用过程出现光泽减小,反映镜物的清晰度变差的现象。失光缺陷是涂层耐候性不好的前期表现,在作涂膜的大气曝晒试验中常以失光率来表示其耐候性的优劣。2.2.1病因漆膜光泽与其表面的平滑性有关,任何失光皆是由于表面不平整,使光线过度散漫而失去反射映像的清晰度。(1)失光是涂膜曝露于大气中逐渐受损,表面产生粉化层(白色或浅色漆面)和亮铜色(深蓝或褐红色漆面)的前奏。粉化的起始虽非肉眼所能见到,但足以使表面变得不平滑,用放大镜仔细审视,即可辨认出粉化的状况。(2)湿气痱粒起始微细,肉眼难以察觉,通常辨认的第一步也认为失去光泽。用放大镜检视时,可见到数量极多的非常细小的气泡。(3)早期失光,与所选用涂料的耐候性差有关,或将内用涂料误当作汽车修补漆所造成。(4)臆用双组分汽车修补面漆时,固化剂用量不足或赤使用厂家配套的固化剂,或使用含有大量水、醇或酸的稀释剂。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一)作者:刘勤才涂膜缺陷常产生于汽车涂装过程中和涂装后不久或使用初期,造成返修和重大经济损失。涂膜缺陷系指涂膜的质量与规定的涂层质量标准相比所存在的毛病、差异及不完整性;或未达到产品的保质期就产生漆膜损坏现象(如产生起泡、失光、锈蚀等漆膜弊病)。涂膜缺陷包括颜色缺陷、针孔、气泡、锈蚀等,具体可以细分为二十多大类。其中外观不良是最普遍的涂膜缺陷,也是最容易引起注意的缺陷之一,有必要对产生涂膜外观不良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有正确的防治与补救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这对涂膜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的汽车行业尤为重要目前汽车行业竞争日益激烈,各厂商为了给客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对涂装质量也愈加重视。涂膜外观是评价涂装表面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涂膜外观不良将严重影响人们的视觉效果。由于影响因素众多,控制难度大,因而如何降低涂膜外观不良率是一个颇让厂家头痛的问题。本文从车身板材、涂料、涂装工艺及喷涂设备等方面对涂膜外观不良的产生和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1涂膜缺陷分类外观不良的涂膜缺陷系涂膜的光泽、鲜映性、丰满度和平整光滑度等外观性能与标准有差异,具体分类见表1。表1涂膜缺陷分类2常见的涂膜外观不良原因及预防措施2.1橘皮橘皮是指在喷涂时涂膜出现类似橘皮、柚子皮那样的皱纹,皱纹的凹凸度约为3m。2.1.1病因(1)涂料的黏度太高,流平性差,稀释剂选用不当。(2)喷涂技术不良,喷涂距离太远或太近;涂层喷得过厚或过薄。(3)喷涂气压低,出漆量过大和喷具不佳,导致漆料雾化不良。(4)被涂物和空气的温度偏高,喷漆室内风速过大,稀释剂挥发太快。(5)晾干时间偏短。涂膜外观不良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方法(五)2.4.2预防(1)提高表面准备和整平打磨工序的加工精度,使被涂面平整光滑。(2)选用流平性好、细度和光泽优良的涂料。(3)改善涂装环境,高装饰性涂装应在清洁无尘的喷漆室和干燥场所(烘干室)中进行。(4)选用雾化性能好的喷枪,掌握正确的喷涂技术和施工黏度,使涂料达到最佳的雾化。(5)高装饰性涂层一般多采用多层涂装体系,增加涂层厚度,以提高涂层的丰满度和平滑性。2.4.3补救方法如涂层干固后经打磨、抛光鲜映性仍不良,则需选用鲜映性更优的修补面漆重新涂之。2.5落上漆雾、干喷落上漆雾、干喷是指喷涂过程中漆雾飞溅或落在被涂面或涂膜上(成虚雾状),影响涂膜的光泽和外观装饰性的现象。如落上异色漆雾则称漆雾污染。如漆料以一种粉尘状飞散到被涂面称为干喷。2.5.1病因(1)喷涂操作不正确。喷枪距被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