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基础知识.doc_第1页
肥料基础知识.doc_第2页
肥料基础知识.doc_第3页
肥料基础知识.doc_第4页
肥料基础知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肥 料 基 础 知 识一肥料基础知识 肥料的概念 凡施入土壤或喷洒于作物叶片上,能直接或间接地供给作物养分,从而获得高产优质的农产品,或能改善土壤的理化、生物性状,逐步提高土壤肥力,而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都称为肥料。(一)植物营养、土壤养分与施肥1.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 植物从种子生根发芽到结实成熟整个生活周期中,除了要求一定的光照、水分、空气、和热量条件以外,还必须不断从外界吸取它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进行同化作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健全的植物体内含有几十种元素,但并不都是植物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确定植物必需营养元素有三个标准:(1)该元素对所有植物生长发育是不可缺少,缺少这种元素植物就不能完成种子萌发到开花、结实又形成种子的生活周期。(2)缺乏这种元素后,植物就会表现出特有的症状,其它任何一种元素均不能代替其作用,只有补充这种元素后症状才会消失。(3)这种元素必须是直接参与植物的新陈代谢,对植物起到直接的营养作用,而不是起到改善环境的间接作用。 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有16种:碳(C)、氢(H)、氧(O)、氮(N)、磷(P) 、钾(K)、钙(Ca)、镁(Mg)、硫(S)、铁(Fe)、硼(B)、锰(Mn)、铜(Cu)、锌(Zn)、钼(Mo)、氯(Cl)。 占植物干重0.1的以上碳、氧、氢、氮、磷、钾、钙、镁、硫等九种元素为大量元素,氯、铁、硼、锰、铜、锌和钼称为微量元素。 在必需的营养元素中,碳和氧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氢和氧可来自水,而其它的必需营养元素需从土壤吸收。植物对氮、磷、钾的需求量很大而土壤又难以满足植物的需要,必须通过施肥加以补充。因此,人们称氮、磷、钾为肥料三要素。 有些元素虽然不是必需的,但对植物有刺激生长作用,或只是某些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必需,这些元素被称为有益元素。如硅(Si)是水稻生长必需的,缺硅时易倒伏。钴是豆科作物根瘤菌固氮时必需的。钠(Na)、硒(Se)、锶(Sr)、镍( Ni)、钒(V)、钛(Ti)和稀土等也是有益元素。2。必须营养元素的主要生理功能(1)碳、氢、氧碳、氢、氧三种元素在植物体内含量最多、占植物干物重的90以上、是植物有机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形成各种碳水化合物、构成植物体内的活性物质,如某些维生素和植物激素,也是糖、脂肪、酸类化合物的组成成分。由于碳、氢、氧主要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因此一般不考虑肥料的施用问题。(2)氮植物体内 氮占干物质的0.30.5不等,主要以蛋白质的形态存在。蛋白质中氮占1618,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氮也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素的组成成分和携带遗传物质核酸的组成成分。充足的氮素营养可使植物茎叶迅速生长,枝条茁状,叶面肥大,叶色浓绿,对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有很大的作用。但后期施用过多,会使作物贪青、恋青、疯长、成熟期推迟,禾谷类作物空秕率高、易倒伏,果树类作物少花或易落花、落果。(2)磷磷是核酸和磷脂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碳水化合物、含氮化合物、脂肪等代谢过程具有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和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能力,能促进作物提早成熟,使果实、穗粒增多、籽实饱满,提高产量和品质,可提高作物的抗寒性、抗旱性,促进根系生长。农作物缺磷则呈现出叶迟、落叶早、不耐寒,根系生长不良,开花迟、花不壮、籽实不饱满、不整齐、品质差、糖分讲低等。(3)钾钾能加强细胞中原生质胶体的亲水性,能促使水分顺利进入细胞中,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增强作物的抗旱和抗寒能力,提高作物的抗倒伏能力和抗病性,促进禾本科作物的分蘖力。钾被称为品质元素,能提高作物的品质。(4)钙钙能稳定植物细胞壁,对植物根系发育有很大的影响。缺钙时,作物根系发育不良,同时也影响地上部分的正常生长发育,严重缺钙时,症状萌发后不待子叶的碳水化合物耗尽,幼苗便会死亡。一般中性或盐碱地不缺钙,酸性土壤较缺乏钙。对酸性土壤施用石灰,碱性土壤施用石膏,可有效补充钙。(5)镁镁是组成叶绿素的一种元素。缺镁时作物即发生叶子缺绿病,叶片上出现浅绿色斑点。但镁过量有影响作物的生长发育。(6)硫硫是构成蛋白质和酶不可缺少的成分。缺硫时植株普遍缺绿。茎细小稀疏,开花结实期延迟。果实减少。(7)铁铁对植物呼吸过程起重要作用,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缺铁时,植物的子叶变白,但是过多的铁有会使植物遭受毒害。 (8)硼硼在植物生殖器官中最多,与生殖计能及种子的形成有关系。植物缺硼时最显著的特征是生长点的死亡,幼叶急剧地衰败,随后叶的各个部分都凋落,叶片丧失白天朝向太阳的机能,许多花凋落而不能结实。根据土壤普查统计,广西土壤有效硼平均值为每公斤0.5毫克的样本数达90.1,由此可知,广西土壤普遍缺硼。施硼效果明显,特别是对于油菜等十字花科作物以及柑橘、龙眼等水果。但在施用有机肥和灰分时不会出现缺硼现象。(9)锰酸性土壤中可溶性锰较多,植物会受到毒害。但缺锰会使植株生长变弱,根系发育受到影响,叶片上出现浅黄色斑点,叶子容易折断。在缺锰的土壤,每亩用硫酸锰12公斤作基肥。根外追施可用0.1硫酸锰溶液喷洒,每亩用液量50公斤。(10)铜植物缺铜叶上形成色斑,生长受到影响,叶端变黄以后又变白,籽粒不饱满。缺铜土壤每亩用硫酸铜溶1.52公斤作基肥或追肥,每隔35年施一次。根外追施可用0.020.05硫酸铜溶液,加少量熟石灰。(11)钼作物缺钼植株矮小,幼叶黄绿,易叶脉间出现缺绿,老叶变厚呈蜡质,叶脉间肿大并向下卷曲。严重时叶片枯萎致死,豆科作物根瘤发育不良。二肥料的分类根据肥料的来源、性质,一般可分为三大类,即农家肥、化学肥料、微生物肥(菌肥)(一)农家肥即有机肥。有机肥是一切含有大量有机质的肥源的总称。包括厩肥、人粪尿、绿肥、堆沤肥、泥炭、腐植酸类、饼肥、土杂肥、秸秆、有机废弃物。有机肥是含有各种元素的完全肥料,含有大量有机质和腐殖质,对改土培肥有明现效果,含有大量微生物及微生物的降解物,可刺激作物生长,肥源广、易积制,但总养分低,施用数量大。 农家肥含营养元素较低:人粪尿含N0.50.8、P2O0.20.4、K2O0.20.3;猪厩肥含N0.45P2O0.19、K2O0.6;马厩肥含N0.58、P2O0.28、K2O0.53;牛厩肥含N0.34、P2O0.16、K2O0.4;羊圈肥含N0.83、P2O0.23、K2O0.67;堆肥含N0.40.5、P2O0.180.26、K2O0.450.7;高温堆肥含N1.052、P2O0.30.82、K2O0.472.53;饼肥包括豆饼、菜籽饼、棉籽饼、茶籽饼、花生饼、芝麻饼等含N17、0.33%、P2O0.33、K2O12.5。(二)微生物肥料:用有益微生物的活体也可以是有益生物体的代谢物或基质的转化物制成,施入土壤后能活化土壤中的养分,改善作物的营养环境,或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活性物质刺激植物生长的特定微生物制品。(三)化学肥料:化学肥料是经过化学反应过程或物理过程加工产生一种或几种植物所需营养元素的产品,简称化肥。化学肥料一般的特征是:见效快,大部分化肥具水溶性和弱酸溶性,易被作物吸收,增产效果明显;养分含量高,如尿素含氮量为46,氯化钾含氧化钾60;一般具酸碱反应,如碳铵水溶液呈弱碱性,过磷酸钙则呈酸性,使用不当会造成土壤性状变差,作物产量下降;养分单一,长期单一使用会造成土壤养分不平衡,产量下降。因此要注意平衡施肥。化肥多呈酸碱反应。酸性化肥可分为化学酸性和生理酸性两种。硫酸铵、过磷酸钙属化学酸性,它们的水溶液呈生理酸性;氯化铵、硫酸钾属生理酸性,它们的水溶液呈中性,但施入土壤后,一部分被作物吸收,未吸收部分在土壤中呈酸性。碱性化肥也分化学碱性和生理碱性两种,石灰氮为化学碱性,硝酸钠为生理碱性。中性肥料如尿素长期使用不会影响土壤。 按性质可把化肥分为氮肥、磷肥、钾肥、混合肥、液体肥和微量元素肥。1.氮肥:指含有植物所能吸收的氮素的肥料。按化学性质划分为(1)铵态氮肥;指氮肥中氮素形态是铵,在一般土壤中铵态氮由于微生物作用迅速转化成硝态氮。这类肥料有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等。(2)硝态氮肥:指氮肥中氮素是硝酸根离子。这类肥料有硝酸铵、硝酸钠等。(3)酰铵态氮肥:指在土壤中能迅速水解,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生成铵盐,然后再被硝化的肥料。典型的代表是尿素,尿素在尿酶的作用下,转化成碳酸铵,然后被作物直接吸收。2.磷肥:指含有植物所能吸收磷素的肥料。按化学性质可分为;(1)水溶性磷肥;这类肥料易溶于水,能被植物直接吸收,肥效来得快,又称速效磷肥。主要品种是过磷酸钙,重过磷酸钙。(2)枸溶性磷肥:这类磷肥在土壤中靠土壤中的酸和作物根系分泌的酸,来直接溶解而被作物吸收利用。肥效来得迟缓,又称缓效磷肥,如钙镁磷肥、钢渣磷肥、脱氟磷肥等。(3)酸溶性磷肥:又称难溶性磷肥。此类肥料所含的磷素绝大部分不溶于水,也不溶于弱酸,但能在强酸环境中溶解,在酸性环境和作物根系分泌的酸的作用下,能被作物吸收利用。这类肥料作用迟缓 并且可以持续数年,。又称迟效磷肥,如磷矿粉。3.钾肥:按其反应性质分为:(1)生理酸性钾肥:指肥料施入土壤后,作物吸收钾离子,剩下的硫酸根和氯离子留在土壤中呈酸性反应。若长期单一施用会引起土壤酸性加重。主要品种有硫酸钾、氯化钾。(2)生理碱性钾肥:指肥料溶于水后呈碱性。主要品种有窑灰钾肥、钾钙肥、钾镁肥。4.混合肥料(复混肥料):指由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由化学方法活掺混方法制成的肥料。含氮、磷、钾中任两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二元复混肥,同时含氮、磷、钾三种元素的肥料称为三元复混肥。(1)复合肥料:指经化学反应合成的肥料。如:磷酸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硝酸磷肥、磷酸二氢钾等。(2)掺混肥:指经物理过程加工成颗粒状、粉状的肥料。如三元复合肥(N15P2O515K2O15)、二元复合肥(N20P2O520O)等。复合肥的有效成分一般用分析式表示。N表示氮;P2O5表示五氧化二磷,为有效磷;K2O表示氧化钾,为有效钾。NP2O5K2O表示相应的养分百分含量。如151515表示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含15。各种养分的总和称总含量。国家规定,二元复合肥养分总含量必须在20以上,三元复合肥养分总含量必须在25以上才能作为商品出售。总含量大于或等于40称为高浓度复合肥,总含量大于或等于30称为中浓度复合肥,三元复合肥总含量等于或大于25、二元复合肥总含量等于或大于20称为低浓度复合肥。组成复合肥的单一养分最低含量不得低于4。专用肥;不同作物对各种营养元素的吸收不相同,同种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吸收营养元素的比例也不一样。例如玉米要达到100公斤产量需从土壤中吸收2.75公斤氮、0.86公斤磷、2.14公斤钾;而马铃薯产100公斤块薯只需0.5公斤氮、0.2公斤磷、1.06公斤钾。禾谷类作物和叶菜类蔬菜需要氮很多,而豆类作物需氮较少,因为豆类自身有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又如香蕉。菠萝需要钾很多。如以151515的通用复合肥施用往往出现某些元素又过剩,某些元素过剩会造成浪费甚至污染环境。专用复合肥则是根据一定的作物按一定的吸收元素比例配制而成的,能比较合理的利用肥料。5.液体肥料;主要指液态、悬浮状态肥料。如液氨、液态氮磷复合肥。6.微量元素肥料;是利用含有微量营养元素的物质制成的肥料。常用的微量元素肥料有硼肥(硼砂含硼11)、锌肥(硫酸锌含锌4168、氯化锌)、钼肥(钼酸铵含钼54.3、钼酸钠)、锰肥(硫酸锰含锰2628)、铁肥(硫酸亚铁含铁18)和铜肥(硫酸铜含铜25)。三植物营养与科学施肥(一)植物营养失调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必需的营养元素,如果植物缺乏正常所需的养分时,就会影响植物体内的生理代谢过程,引起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发育的不正常,表现出特有的生理状态。缺乏大量元素与缺乏微量元素的外部形态特征有明显区别:氮、磷、钾、镁等大量元素在植物体内有再被利用的特点,缺乏这些元素时,可从下部老叶转移到上部新叶再度利用,因此其症状往往仅从下部老叶表现出来;而微量元素在植物体内再利用能力很小,因此缺素症状最易在上部新生组织如幼叶、幼芽上表现出来。植物缺乏营养元素的一般形态特征 缺乏元素植株变态叶根、茎生殖器官氮生长受抑制,植株矮小,瘦弱。地上部受影响较地下部明显叶片薄而小,整个叶片呈黄绿色,严重时下部叶片几乎呈黄色,干枯死亡茎细,多木质。根受抑制,较细小。分蘖少(禾本科)或分枝少(双子叶)花、果穗发育迟缓。不正常地早熟,种子少而小,千粒重低磷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地下部严重受抑制叶色暗绿,无光泽或呈紫红色。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死亡脱落茎细小,多木质。根不发育,主根细长,次生根杈少或无花少、果少,果实迟熟。易出现秃尖、脱荚或落花、落蕾。种子小而不饱满,千粒重下降钾较正常植株小,叶片变褐枯死。植株较柔弱,易感染病虫害开始从老叶尖端沿叶缘逐渐变黄,干枯死亡。叶缘似烧枯状,有时出现斑点状褐斑或叶卷曲显皱纹茎细小、柔弱,节间短,易倒伏分蘖多而结穗少,。种子瘦小,。果肉不饱满,。有时果实出现畸形,有棱角。籽粒干瘪、皱缩钙植株矮小,组织坚硬。病态先发生于根部和地上幼嫩部分,未老先衰幼叶卷曲、脆弱,叶缘发黄,逐渐枯死。叶间有枯化现象茎和根尖的分生组织受损,根系生长不好,茎软下垂,根尖细胞易腐烂、死亡,有时根部出现枯斑或裂伤结实不好或很少结实镁变态发生在生长后期。黄化、植株大小没有显著变化首先从下部叶片开始缺绿,但只有叶肉变黄,而叶脉仍保持绿色。以后叶肉组织逐渐变褐而死亡变化不大开花受抑制,花的颜色变苍白硫植株普遍缺绿,后期生长受抑制幼叶开始黄化,叶脉先缺绿,然后遍及全叶,严重时老叶变为黄白色,但叶肉仍呈绿色茎细小,很稀疏,支根少,豆科植物根瘤少开花结实期延迟,果实减少铁植株矮小,黄化,失绿症状首先表现在顶端幼嫩部分新出叶叶肉部分开始缺绿,逐渐黄化,严重时叶片枯黄或脱落茎、根生长受抑制。果树长期缺铁,顶部新稍死亡果实小硼植株矮小,病态首先出现在柔嫩部分。植株尖端发白,经及枝条的生长点死亡新叶粗糙,淡绿色,常呈烧焦状。叶片变红,叶柄易折断茎脆,分生组织退化或死亡。根粗短,根系不发达。生长点常有死亡蕾、花或子房脱落。果实或种子不充实,甚至花而不实(油菜),果实畸形,果肉有木栓化现象锰植株矮小,缺绿病态幼叶叶肉失绿,但叶脉保持绿色,显白条状,叶上常有杂色斑点茎生长势衰弱,多木质花少,果实重量减轻铜植株矮小,出现失绿现象,易感染病害禾谷类作物叶尖失绿而黄化,以后干枯、脱落,果树(梨)上部叶片畸形,变色,新稍萎缩发育不良,果树茎上常排出树胶谷类作物穗和芒发育不全,有时大量分蘖而不抽穗,种子不易形成锌 植株矮小,水稻常表现为缩苗果树除叶片失绿外,在枝条尖端常出现小叶、畸形,枝条节间缩短呈簇生状。玉米缺锌常出现白苗严重时枝条死亡。根系生长差果实小或变形。核果、浆果的果肉有紫斑钼豆科植物有效分枝和豆荚减少,百粒重下降棉花蕾铃脱落严重小麦灌浆差,成熟延迟,籽粒不饱满植物营养过多,也属营养失调。当植物营养过多时,营养器官或生殖器官会产生不正常的症状、甚至毒害。氮素过多时,禾本科作物如水稻、小麦等,分蘖过多,叶片肥大,茎秆软弱,易于倒伏,或由于贪青晚熟而降低产量;块茎作物往往因氮素过多,叶片生长显著增加,而块根、块茎产量下降;氮素过多还使瓜果、蔬菜品质下降,果品含糖量降低,产品不耐储存。磷素过多往往使谷类作物无效分蘖和瘪粒增加,茎叶生长受到影响,产量降低。此外,还会出现叶用蔬菜纤维素含量增多和烟草的燃烧性差等品质下降的情况。磷过多也易诱发植物缺锌、铁、镁等症状。锰过多时常在老叶上出现棕色斑点,这是典型的锰中毒症状。硼中毒的症状是成熟叶片边缘或叶尖失绿而坏死,一般老叶先表现症状逐渐向上部叶扩展。(二)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养分。根系吸收的养分主要是土壤中水溶性的离子态养分。除根系外,还可通过茎、叶吸收养分植物所需的碳和氧就主要靠叶片从空气中吸收C2O。叶片也可以从角质层上的裂缝和从表层细胞延伸到角质层的胞间连丝吸收矿质养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农田生产中常通过叶面喷施肥料的方法来供给植物养分,这一方法在植物根系吸收能力因衰老或不良环境而减弱,或土壤施肥难以操作、难以达到效果时,最为奏效。叶面施肥肥效快、利用率高、节省肥料,但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取代根部营养。(三)作物营养特性与合理施肥任何作物生长都需要吸收16种必需营养元素,但不同植物需要的数量是不相同的。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是不同的,禾本科作物、棉花、叶菜类蔬菜及多年生果树都需要较多的氮;豆科植物因为可以通过根瘤菌固定空气中的氮素,所以相对需磷、钾较多;而甘薯、马铃薯、烟草、甜菜、麻类等经济作物需钾较多。不同作物需要的氮、磷、钾数量作物产量(吨/公顷)需要的养分量(千克/公顷) N P2O K2O MgO S禾谷类作物大麦5150551502520玉米6120501204025水稻6100501602010高粱4120401003015小麦6170751753030块根、块茎作物马铃薯40175803104020甘薯401907534065甜菜45200903009035蔬菜作物菜豆(青)151304016030甘蓝70370854806080胡萝卜301255520030花椰菜5025010035030芹菜302008030025黄瓜40705012060洋葱。大蒜35120501601520菠菜251204520035西红柿50140651902530菜豆(干籽粒)2.4155501202025碗豆(干籽粒)2.0125358015水果苹果251004518040香蕉4025060100014015柑橘30270603504030葡萄20170602206030菠萝501855535011020油料作物花生2170301102015油菜籽3165702203065大豆3220401704020向日葵3120602405515刺激性作物茶(加工茶)2.516050904020烟草2130402405515经济作物棉花(皮棉)112045904020黄麻(干纤维)2653016035橡胶(干乳胶)2.560306510甘蔗100130903408060同种作物不同品种,营养特性也不同。如杂交水稻比常规水稻需要更多的钾;春玉米生育期长,需肥量大,要注意后期补肥,而夏玉米生育期段,应及早追施氮肥。不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能力也不同。如禾本科作物需磷较多,最好施用水溶性磷肥;油菜、豆科植物则吸收磷能力强,可以很好地利用难溶性磷肥中的磷。一些忌氯作物如马铃薯、烟草、茶及一些水果等不宜施用含氯的化肥(如氯化铵。氯化钾0,否则不仅影响产量,而且影响质量。二.土壤与养分(一)土壤养分的来源。形态及其有效性1.土壤养分的来源(1)土壤矿物土粒中释放的养分土壤矿物质是形成土壤的基础物质,占土壤固相重量的95以上。土壤矿物质经过风化作用,可以缓慢地将其中的化学元素释放出来成为植物可吸收的养分。矿物质土粒粗细不同,其所含化学成分和数量也不同,一般细土粒中含矿物养分9如钾、钙、镁、磷等元素)比粗土粒多,所以粘土往往较砂土肥沃。一般矿物质是不含氮素的,土壤中的氮素主要来自有机质。(2)土壤有机质分解释放的养分土壤有机质是指土壤中各种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及其分解和合成的有机物质。农田有机质虽然含量不高,一般只有12,但它对土壤性状和植物营养却是极其重要的。有机质经过微生物分解,便把其中的养分释放出来,成为土壤中碳、氮、磷、硫、钾等植物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因此,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多少,常常成为评价土壤肥沃性的一个重要指标。(3)土壤微生物的固氮作用 土壤中自生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可以将氮气还原为氨,并进一步同化为氨基酸和蛋白质,构成自身物质。这些微生物或其残体是土壤有机质的一部分。由固氮作用所形成的含氮化合物,是土壤中氮素的主要来源之一。(4)降雨(雪)带来的养分雨、雪中常含有一定数量的无机氮和硫,是土壤中氮、硫的来源之一。降雨、雪中还含有少量磷、钾、钙、镁、氯等元素进入土壤,但是数量有限。(5)施肥补充的养分(二)我国农田土壤养分状况各种土壤的养分含量、形态和有效性等因自然条件(气候、植被、地形。)和栽培制度(作物种类、耕作措施、管理水平。)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从综合养分肥力来看,可以将土壤养分分为较高、中等和较低三种:黑土、草甸土、沼泽土、黑钙土、栗钙土、暗棕壤等属于养分较高的土壤,它们含有较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磷、钾等营养元素;而荒漠土、红壤、砖红壤等属于养分较低的土壤,它们所含的有机质和各种养分都较低;其它如潮土、水稻土、棕壤、黑垆土等属于土壤养分中等的土壤。我国不同养分肥力水平下耕层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 养分肥力水平有机质全氮N全磷P2O%全钾K2O%高1.53.00.10.20.10.20.52.0中1.02.50.050.10.050.150.52.0低0.41.20.05 0.050.5 土壤有机质低于1为土壤有机质缺乏、瘦脊的界限 不同地区农业土壤耕层全氮含量(、平均值) 地区 旱地 水田东北黑土地 0.263 0.258 蒙、新 0.110 青藏 0.114 黄土高原 0,070 黄淮海 0,063 0.093 长江中下游 0.093 0.134 江南 0.090 0.140 云、贵、川 0.109 0.149华南、滇南 0.139 0.150 土壤全氮含量小于0.1属于低的范围。 土壤有效磷(P2O)的含量是决定磷肥肥效的主要因素。一般土壤有效磷(P2O)小于5mg/kg时,为严重缺磷,氮磷肥施用比例应为1 :1左右;有效磷(P2O)含量在510mg/kg时,为缺磷,氮磷施用比例在1:0.5左右;有效磷(P2O)含量在1015mg/kg时,为轻度缺磷,可以少施或隔年施用磷肥。当有效磷(P2O)含量大于15mg/kg时,视为暂不缺磷,可以暂不施用磷肥。一般土壤速效钾(K2O)低于80mg/kg时,钾肥效果明显,要增施钾肥;土壤速效钾(K2O)在 80120mg/kg时,暂不施钾。从土壤质地看,沙质土速效钾往往较低,应增施钾肥;黏质土速效钾(K2O)含量往往较高可少施。缺钾又缺硫的土壤可施硫酸钾,盐碱地不能施氯化钾。三.科学施肥的原理与合理施肥(一)科学施肥原理1.养分归还(补偿)学说: 作物产量的形成有4080的养分来自土壤,但土壤不是取之不尽的“养分库”。为保证土壤有足够的养分供应容量和强度,保持土壤养分的携出与输入间的平衡,必须通过施肥这一措施来实现。依靠施肥,可以把作物吸收的养分“归还”土壤,确保土壤的肥力。2.最小养分率; 作物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严重影响作物生长,限制作物产量的是土壤中 那种养分(最小养分)。如果忽视这个最小养分,即使继续增加其它养分,作物产量也难以增加,只有增加最小养分的量,产量才能相应提高。 3.同等重要率: 对农作物来讲,不论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都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缺少某一种元素即使它的需要量很少,仍会影响某种生理功能而导致减产。如玉米缺锌导致植株矮小而出现花白苗,水稻苗期缺锌造成僵苗,棉花缺硼蕾而不花。微量元素与大量元素同等重要,不能因为需要量少而忽略。4.不可替代率:作物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在作物体内都有一定的功效,相互之间不能替代。如缺磷不能用氮替代,缺钾不能用氮磷配合替代。缺什么营养元素,就必须施用含有该元素的肥力进行补充。5.报酬递减率: 从一定土地上所得的报酬,随着向该土地投入的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但达到一定水平后,随着投入的单位劳动和资本量的增加,报酬的增加缺在逐渐减少。当施肥量超过适量时,作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的关系就不再是曲线模式,而是呈抛物线模式了,单位施肥量的增产会呈递减趋势。6.因子综合作用率; 作物产量高低是由影响作物生长发育诸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中必有一个起主导作用的限制因子,产量在一定程度上受该因子的制约。为了充分发挥肥料的增产作用和提高肥料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施肥措施必须与其它农业措施密切配合,发挥生产体系的综合功能;另一方面,各种养分之间的配合施用,也是提高肥效不可忽视的问题。(二)作物营养的关键时期与合理施肥 作物生长过程中有一个植物营养临界期,此时所需营养不多但很迫切,如不能及时补充就会严重影响生长。此临界期多在植物生长前期,通常多在植物生长前期,通常在此种子营养转到根系吸收营养的幼苗期,如玉米出土后一周、水稻三叶期时。基肥或种肥能解决此临界期。 作物需要养分绝对量最大、吸收速度最快时期称为最大效率期。此时施用相应肥料,增产效率最高,该效率期往往在大喇叭口到抽雄初期,甘蔗在伸长期。四.购买化肥时应注意什么?(一)当前化肥价格异常高位,一些不法厂商瞅准假肥与真肥之间的巨大差价,生产和发售假冒伪劣化肥,且有愈演愈烈之势。因此购买化肥时应注意:1.购买渠道要正规。 一定要到证照齐全的农资商品经销网点,特别是大公司购买,尽量不购买流动商贩的农资商品(无牌、无证、无发票)。2. 检查外包装。 化肥外包装多为编织袋,内包装为塑料袋。购买时查看包装袋上是否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名和厂址,产品的规格、等级,主要成分名称和含量(注明氮、磷、钾、有机质含量),执行标准等。进口产品应有合同号。标签应注明生产日期(批号),每批产品出厂时均附有质量证明。3. 购买复合肥时要看清氮、磷、钾的配合式。 前面已说过,配合式必须按氮、磷、钾的秩序排列,如:151515表示NP2OK2O,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钾各含15。其它中量、微量元素不能标注在内。 复合肥、复混肥是制假的重点,“傍名牌”、冒称进口肥,却无进口合同号,标注生产许可证号。利用农民迷信进口肥的心理,虚假标注“俄罗斯原料”、“进口原料”、“挪威(或美国、德国、芬兰、比利时等)进口肥”、“挪威(或芬兰、比利时等)技术”等字样,或虚假标注国外、香港公司出口代理、监制和商品进出口代码等,以国产肥冒充进口肥,误导和欺骗农民群众的违法行为。索要发票或信誉卡。发票或信誉卡必须盖有经营单位章,要清楚记载购买时间、数量、等级、产地、规格、价格等主要项目。一旦因为质量问题发生纠纷,发票或信誉卡是依法处理纠纷的主要依据和证据。(二)买化肥应该到信誉高的大公司,购买时应索取发票或信誉卡,买回化肥后如发现有假冒伪劣现象可直接与商家协商解决,也可以到当地工商部门投诉。如要使用买回的化肥,最好留半斤到一斤左右在袋内,日后一旦发现有假,留在袋中的化肥便是证据。维权投诉需要注意五个问题:1.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前,先与经营或生产者协商。一般遵纪守法的经营者会注意信誉,会设法解决问题。如问题得不到解决,可向当地工商部门和消费者协会投诉。2.投诉要求要合理合法。投诉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投诉,切不可夸大事实,也不要隐瞒自己在使用过程中的不当行为,否则会使问题难以得到解决。3.投诉要迅速。如果与经销者协商不成,要及时向工商部门投诉,切不可拖延时间。因为法律规定,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超过一年的,其申诉不予受理或者终止受理。4.进行权威的技术检测。有些化肥仅从感观上难以判断伪劣,可以请工商或质量监督部门予以鉴定。 投诉材料需齐全、完整。投诉时需书写投诉材料,内容包括姓名、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购买化肥日期、化肥价格、销售者或生产者、因质量问题带来的损失包括所购买化肥的费用以及因伪劣化肥造成的减产损失、投诉需求和目的等,还需附上有效证明材料,如购买化肥的发票(信誉卡)或复印件及化肥样品。五如何简易鉴别化肥?化肥的识别方法有简易判断、系统鉴别和化学测定的鉴定法,在此只介绍简易判断法。(1)颜色和结晶状况。氮肥除石灰氮呈浅褐色、黄色外,其他氮肥均为白色晶状;钾肥为白色,但有些国家特意制成橘红色。如加拿大氯化钾绝大部分为橘红色,少部分无色半透明,晶体不规则;磷肥中磷酸二氢钾为白色结晶,其余多为灰白色、乳白色,晶状不明显;过磷酸钙为灰色粉状物。(2)溶解法。氮肥除石灰氮外全溶于水,硫酸钾、氯化钾也全溶于水,硫酸钾镁肥溶解缓慢;磷肥除磷酸二氢钾全溶外,磷酸铵类不溶物较少而过磷酸钙不溶物很多,钙镁磷肥基本不溶。(3)与碱性物反应。肥料加纯碱搅匀,闻到氨臭则为含氨的复合肥。例如碳铵、硫铵、硝铵、氯化铵或含氨的复合肥,若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