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氢站、油区、氨区检查标准.docx_第1页
GB氢站、油区、氨区检查标准.docx_第2页
GB氢站、油区、氨区检查标准.docx_第3页
GB氢站、油区、氨区检查标准.docx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海电力宁东分公司GB氢站、油区、氨区检查标准序号项目依据标准规范及要求检查时间问题汇总责任部门整改日期复查时间1制氢区域DL50002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1. 供氢站应与其他生产建筑物分开,并单独布置形成独立区域。2. 供氢站宜设置非燃烧的墙体,其高度不小于2米。3. 氢气管宜采用架空敷设。GB49622008(氢站使用安全技术规程)1. 供氢站、储氢罐应为独立的建筑物,宜布置在工厂常年最小频率的下风侧,并远离有明火或火花散发的地方,不得布置于人员密集的地方或交通要道的相邻处。2. 氢站使用区域应通风良好,保证空气中氢气最高含量不超过1%(体积)。3. 采用机械通风的建筑物,进风口宜设置在建筑物下方,排风口应设置于上方。4. 建筑物顶内平面应平整,防止氢气在凹面积聚。顶部应设置气窗或排气孔,排气孔应设置最高处,并引至安全地带。4. 防雷设施应每年检测一次。所有防雷防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测接地电阻每年至少检测一次。5. 供氢站、氢储罐平台及地面应平整、耐磨、不发火花。6. 供氢站、氢气罐周围应设置安全标示。7. 作业人员应经过岗位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8. 工作人员应穿防静电服及防静电鞋。工作服宜上下身分开,容易脱卸。严禁爆炸危险区域穿脱衣服、帽子或类似物,严禁携带火种或非防爆型电子设备进入爆炸危险区域。9. 作业时应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严禁在禁火区域吸烟及使用明火。10. 首次使用或大修后的系统应进行耐压、清洗(吹扫)、气密性试验,合格后方可投产。11. 氢气管道应采用无缝金属管道,禁止采用铸铁管道,管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或其他防止氢气泄漏的连接方式。管道上的阀门宜采用球阀、截止阀。12. 氢气管道应设置分析取样口、吹扫口,其设置应满足氢气管道内气体取样、吹扫、置换要求,最高点应设置排放管,并在管口处设置阻火器。13. 氢气管道应避免穿过地沟、下水道及铁路汽车道路等,应穿过时应设套管。14. 氢气管道穿过墙壁或楼板时应敷设在套管内,套管内德管段不应有焊缝,氢气管穿越空洞处应用阻燃材料封堵。15. 室内氢气管道不应敷设在地沟中或直接埋地,室外地沟敷设的管道,应有防止氢气泄漏、积聚或窜入其他地沟的措施,埋地的氢气管道深不宜小于0.7米。16. 氢储罐应设置安全泄压装置,如安全阀等。顶部最高点应设置氢气排放管。氢储罐应设置压力监察仪表,底部最低点应设置排污口。储罐周围应设置消防水系统。17. 氢气罐应安装放空阀、压力表、安全阀,压力表半年校验一次,安全阀一般应半年校验一次。18. 氢气储罐应采用强有力的钢筋混凝土基础,其载荷应考虑水压实验的水容积质量。19. 罐区应设置防撞围墙或围栏,并设置明显的禁火标志。20. 氢气罐应设置防雷设施,每一年检测一次,并有记录备案。21. 氢气罐应有静电接地设施,所有的静电设施应定期检查、维修,并建立设备备案。22. 氢气排放管应使用金属材料,不得使用塑料管或橡皮管。应设置阻火器,阻火器应设在管口处。室内排放管出口应高于屋顶2米。排放管应设置静电接地,并在避雷保护范围之内。排放管应设置防止空气回流措施,应有有防止雨水侵入、水汽凝集、冰冻和外来异物堵塞的措施。2油区DL5000200(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GBJ7484(石油库设计规范)、DL50271993(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1. 供油、卸油泵房以及点火油罐应与其他生产建筑物分开,并单独布置形成独立区域。2. 点火油罐与卸油泵防火间距不小于10米。23. 卸油泵泵房和其卸油鹤管间的距离不应小于8米。3. 点火油管宜采用架空敷设。油泵房的电气设备,应采用防爆型。4. 点火油罐与卸油泵防火间距不小于10米。5. 油罐的进、出口管道,在靠近油罐处的防火堤的外面应分别设置隔离阀。油罐区的排水管在防火堤外应设置隔离阀。6. 油罐的进油管宜从油罐底部接入,当油罐工艺布置需从顶部接入时,进油管宜延伸至油罐底部。7. 油管道宜架空敷设。当油管道与热力管道敷设在同一地沟时,油管道应布置在热力管道的下方。8. 油管道及阀门应采用钢制材质,除必须用法兰与设备和其他部件相连接外,有管道管段应采用焊接连接,严禁采用填函式补偿器。9. 油系统的设备及管道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烧材料。10. 油罐区防火堤内面积每400m应配置1具8kg手提式干粉灭火器。11. 油罐区的火灾探测器及相关连接部件应为防爆型。12. 油区严禁采用明火取暖。13. 当油系统采用机械通风时,室内空气不应再循环,通风设备应采用防爆型,风机应与电机直接连接。14. 油泵房应设置机械通风系统,其排风道不应设在墙体内,并不宜穿过防火墙;当必须穿过防火墙时,应在穿墙处设置防火阀。15. 含油废水处理站应设施通风设施。16. 油系统的通风管道及部件均应采用不燃材料。17. 立式油罐排与排之间的防火距离不小于5米。18. 立式油罐防火堤实高不低于1米,且不宜高于1.6米。19. 立式油罐距防火堤内坡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20. 油罐应设梯子围栏,高度大于5米的立式油罐应采用盘梯和斜体。21. 油泵组单排布置时,原动机端部至墙(柱)的净距,不宜小于1.5米。相邻泵组机座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较大油泵机组座宽度的1.5倍。22. 油泵房应设外开门,且不宜少于两个。23. 发电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