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1页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2页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3页
河南省息县第一高级中学高二政治下学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试题.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4级高二下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时间:2016-4-5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有人说“可以写在纸上的规则叫制度,不言而喻的规则叫文化”,“必须打领带上班是制度,不穿背心上班是文化。”这主要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a潜移默化的 b源远流长的 c积极主动的 d相对稳定的2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承认之中,他就学会了要有一个目标;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诚实和正直之中,他就学会了什么是真理和公正。这体现的道理有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的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向上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 优秀文化塑造人生a b c d3福建省永定县客家土楼中,许多土楼是按八卦图设计的,中华传统文化深深铭刻其中。但客家土楼的设计也注意吸收西方元素,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振成楼,全楼的设施布局既有苏州园林的印迹,也有古希腊建筑的特点,堪称中西合璧的建筑奇葩。这说明a建筑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c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d思考是文化创新的基础4 由大导演张艺谋、王潮歌、樊跃领衔的印象艺术创作团队创作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大红袍以其独特的创意、新颖的演出方式和现代演艺技术,展现了武夷山的历史、民俗、山水以及博大精深的茶文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印象大红袍的成功主要在于a广泛运用了大众传媒手段 b充分尊重了文化的多样性c大量吸收了民间文化资源 d正确处理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5咖啡不可能代替茶,茶也不可能征服咖啡。对茶的偏好并不妨碍我们也尝一下咖啡,对咖啡依恋也不妨品品茶的韵味。这启示我们文化往来应a平等交流、相互借鉴 b积极促进不同文化的融合c相互尊重、推陈出新 d尊重发展好本民族文化6 成画660多年的传世名画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在分藏于海峡两岸60多年后,终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于2011年6月在台北故宫博物院以完整的面貌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这表明两岸同胞拥有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传统、又要推陈出新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 b c d7近些年来,“诗人死了”的言论深深刺痛着中国小说诗歌界,刺痛着中国大众的心,对此,人民网文化专题编者按指出:“我们相信中国优秀的诗歌和诗人肯定不只那些时常见诸报端、见诸诗刊的名字,更浩荡的诗群隐藏水面之下,托浮着水面上的冰山一角。”材料启示我们a文化能丰富群众的精神世界 b文化是鼓舞人心的精神力量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d文艺创作来源于群众的经验8培根指出:“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本身价值的大小,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传播的深度和广度”。这表明a文化被人民群众所掌握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b传播文化就是交流文化c文化的力量就在于它是否被传播 d文化传播比创造文化更为重要9“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的共同错误在于a固守本民族文化,拒绝接受新文化和任何外来文化b学习和接受外来文化c不能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与发展 d否定了传统文化102015年8月以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了“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这是基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 变革文化传播方式,促进先进文化发展a b c d11.我国动漫业的发展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动漫产业的发展关键靠创意,动漫创作者要立足于我国极为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和当代的生活实践,创作出为人民群众所喜爱的动漫作品。材料说明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文化创新必须坚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文化创新必须着眼于人民群众的物质需要 a b c d12在一个文化厚实的社会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苟且,因为不苟且所以有品味;人懂得尊重别人他不霸道,因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夺,因为不掠夺所以有永续的生命。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b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d文化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左右一个人的命运二、非选择题(共计52分)13、“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农民工。目前,在外出打工的1.5亿农民工中,新生代农民工占到60%,大约1亿人。他们希望融入城市和社会,渴望认同,追求梦想。农民工对城市生活的介入带着浓厚的乡土文化特点,为城市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新的活力,将会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12分)14、博物馆是我们分享群体记忆的地方。走进首都博物馆,“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让我们找到了老北京的文化记忆,中秋节拜“兔儿爷”、冬至日的“九九消寒图”、过小年“糖瓜祭灶”人们赞叹之余,也不禁惋惜传统民俗在现实生活中的消逝。有人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应当把这些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你的观点。(13分)15、“校园博物馆”落户北京市某中学。馆内装潢典雅,闻名于海内外的艺术珍品荟萃。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之余,中学生走进“校园博物馆”,观赏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黄胄、丰子恺、傅抱石等著名艺术大师的原作,与大师进行着心与心的对话,感受着文化的浸润。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博物馆落户中学校园的意义。(15分)16、创新是民族和国家进步发展的不竭动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一项措施。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12分)2014级高二下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答题卡1、 单项选择题1234567891011122、 非选择题13、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相关知识,谈谈农民工为什么能够成为城乡新文化形态的创造者?(12分)14、你赞同把传统民俗都恢复起来吗?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阐述你的观点。(13分)15、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博物馆落户中学校园的意义。(15分)16、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12分) 座号:2014级高二下期第三次阶段性测试政治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adcda ccada db2、 非选择题13、 人口迁移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农民工从农村到城市,推动了农村文化和城市文化的交流传播,从而推动城乡的文化创新;(6分)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他们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农民工的社会实践,有利于推进文化创新,繁荣发展城乡的大众文化。(6分)14、参考答案:不赞同。(1分)传统民俗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传统文化的稳定性是相对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经济政治的变化,一些传统民俗逐渐消失是正常的,不必都恢复。一味的恢复反而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6分)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保留传承传统民俗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特征的内容,传统民俗的具体内涵或形式则可以因时而变。对待传统民俗,应在继承中发展,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6分)解析:试题考查传统文化这一知识。传统文化是什么,如何在社会的变迁中认识传统文化的保留与消失,以及传统文化的作用。设问指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不能丢掉我们的“根”,这是强调传统文化的作用。传统民俗要不要都恢复起来,这一问题有较高的难度,回答时需要对教材知识有深入理解。15、参考答案:文化影响人。在中学博物馆这一特定的文化环境举办文化活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5分)文化塑造人生。优秀的文化能丰富中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其精神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修养;(5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该校的做法,有利于增强中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更好的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5分)解析:试题以校园博物馆为话题,分析校园博物馆的文化价值。此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的作用这一重要观点的理解与运用。优秀文化影响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本题要从教育的功能、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弘扬等角度进行回答,并从情景材料中提取内容进行完善。所以本题既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又要有一定的分析材料的能力。16、参考答案: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技的驱动作用越来越重要,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社会生产力提高。(6分)在当今各国综合国力的较量中,如果国家拥有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我们就能更好地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动权。科技创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